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闯进来一匹“黑马” 1976年春的一天,香港某大厦二楼的一个房间里。门打开了,一个身穿工作服牛仔裤的年轻人急匆匆地闯进来。一看,不对劲,里面已不少人,一个个西装革履,整整齐齐;低头望,只有自己穿的是工作服牛仔裤,真有点不是味道。他是被一段奇怪的招聘广告引来的:“阁下对目前处境感到不满,如希望有所改变者,清到香港××中心二楼一谈……”真怪,谈什么,没说明;公司的名字,也没有。越怪越要弄个水落石出。他向老板说了声“要去看病”,穿着工作服就跑出来了。等着等着,从早到晚,比他迟来的人一个个都走了,他问接待小姐:“我很早就到了,怎么还轮不到我呢?”“耐心等待吧。”话也不多说,接待小姐只用眼梢瞟一瞟他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李维明 《法制博览》2008,(12):37-37
有一个笑话,讲四个外星人空投到中国的四个地方。第一个外星人来到北京,马上就有居委会的大妈拿起电话说:“公安局,有空投特务!”第二个外星人掉在上海,上海人挺高兴地说:“这个东西好好玩,应该送到动物园去卖门票,一张票可以卖50块。”第三个外星人掉到广东,广东人说:“没有吃过这个东西,拿来煲汤吧。”第四个外星人掉在成都.成都人说:“师兄,刚好三缺一,来来来,打麻将。”  相似文献   

3.
波恩市中心老熊饭店,6个中国人刚刚踏上联邦德国的领土,第一次在异国他乡用餐。德国翻译小姐曾在中国复旦大学留过学,讲一口流利的中国话。她向大家介绍了这个饭店的花色品种,而且尽可能用中国菜来比喻。接着她让各位中国朋友自己点菜。 5位年长的中国人都颇有礼貌地回答:“随便”。德国小姐只好耸耸肩膀摇摇头。年轻的中国小伙子小张却东张西望,看见邻座一对洋人夫妇用刀叉相助,正在津津有味地啃猪蹄。他乐了,“难道外国人和自己一样,也爱啃这玩意?”于是他对小姐说:“我不要‘随便’,我想啃猪蹄。”,5位年长的中国人都瞪  相似文献   

4.
菜场新三景     
有朋友自北方来,对汕头菜市场大加赞许,说是既热情又方便。我这本地人经他这一点拨,也颇觉在理。一元钱买三句阿叔微笑服务之风,在汕头菜场早已是一种自然之风。买菜人一进市场,就能听到档主热情的招呼:“阿叔来买呀。”“阿叔买多少?”“阿叔慢走。”我那位朋友诙谐地说:“一元钱就买了三句阿叔,值得。”那天访问一个卖烧鹅的个体户,他说:“一张逼债脸,谁人见你都躲三丈,怎做生意?”原来嘴甜舌软是一条成功的经营之道。买菜不用提篮子汕头菜场的大小摊档,不管干、湿品,都备有塑料袋。买菜人上菜  相似文献   

5.
2002年夏季,在新余市举办的“区域经济与民营经济”论坛中,一位来自温州的朋友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假如外星人掉到地球上来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他给出的答案是,取决于外星人掉到什么地方。外星人掉到北京,北京人会问:外星人“姓社”还是“姓资”?外星人掉到东北,东北人会问:外星人是不是来搞  相似文献   

6.
时髦的古董     
数月前,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恢复使用“同志”这一称呼,马上被嗅觉“超人”的香港电视台当作一条新闻予以报道。促使香港电视从业人员敏感起来的,是这样一个事实:近10年来,内地“同志”已逐步为从海外“引进”的“先生、小姐”们代替。“的士”“波士”“卡士”“贴士”们在广州满街走,这很大程度上是香港电视节目影响的结果。今日的广东,你只要打开电视机,几乎每天都能看到当地电视台引进的香港电视剧。一些年青的广州人首先从广播电视中发现,香港粤语和广州粤语竟是如此不同——广州人说:“在今年第×号台风影响下……”,香港人则说:“台风黛蒂今晚在本港登陆”……从香港电视中学几个词汇,早已成为“时髦”的一种标志。不过,假如你一味以为香港粤语够洋气,那就错了。其实,香港人不但热衷于引进“洋话”,一旦“老土”起来也毫不含糊。  相似文献   

7.
这位现任“聚宝”海鲜酒家董事长的香港人,在建国40周年之际说了一句肺腑之言:我的事业在这里1987年冬天的一个夜晚,莫庆智先生和几个朋友一起来到位于广州繁华地段北京路的江苏馆吃晚饭。一进门,莫庆智就惊奇地发现,这家酒楼出奇的冷清,稀稀落落几个客人,大部分位子空着,而对面的  相似文献   

8.
去年年底,挂在广州街头地摊上的挂历有那么几款“三点式”在探头探脑,曾有人因此预言:“三点式”将领导挂历新潮流! 若干日子过去了,在广州市民的客厅中似乎难以查找“三点式”挂历的行踪。也有人说:“我看见了,就在谁谁的寝室!”却有一位妙龄姑娘宣称:“如果我看到我的那位挂那种东西,我就跟他吹!肉酸(肉麻)死了!”“三点式”挂历都到哪里去了?  相似文献   

9.
1984年初夏,深圳蛇口。华苑酒家改建工程投标,香港陈老板向闻讯而来的各施工单位,提出了一条近乎苛刻的条件:拆掉原有建筑,将其改造为一座两层的餐厅,但是整个施工期间,酒家要在原地正常营业。这一道难题,使众多参加投标者不得不退下陈来。然而,三个月之后,一座两层的新酒家奇迹般出现了,就连那位陈老板也连连点头称是:“这种建造方法和施工效率,真比香港还香港。”创造这一奇迹的并非什么大公司和国外的大企业,而是一个原来修造水泥船的小企业——广州新兴轻型结构工程公司。原来,该公司在施工中,采用了架空底层,外围上料的办法,从上向下,先建好  相似文献   

10.
广州的变化,世人共见:睽别数月,矮楼又高了两层,狭路又宽了几米。广州人也在变化,从缩头缩脑地议论,到伸长脖子翘望,一直到今天,谈笑风生,昂首阔步,花枝招展……作为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广州客,我常常感慨广州人最重要的变化——朋友们都幽默起来了。早上饮茶,茶友们都是幽默大师。小姐服务周到,烧卖点心捧到跟前,便有朋友郑重提议:“俾D掌声佢(粤语,意即为她鼓掌。)。”小姐红晕上脸,心中乐不可支,哈哈一笑,茶友们以为这就是高妙的感谢了。承《南风窗》约写《托夫勒先生应该落泪》一稿,拖欠太久,老编着急,飞鸿来催,上书:“托夫勒的泪为何还不落下来?我的泪下来了!”我先窘复又大乐,立即熬夜,翌日交卷。幽默,已经成了广州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广州市杉木栏路读者陈志红来信说:去年10月在贵刊上读到北冥撰写的《广州赛马风云再起》,我很兴奋。老实说,居住在广州西关老城区的我,当时要不是接触到这一篇文章,还不知道赛马活动已在广州热起来了呢!当然了,后来我又在电视上见到广州马会向教育基金捐款的镜头。但我总觉得,广州赛马至今与广大市民还是贴得不太紧。同样是为公益事业募集资金,“自选数”社会福利奖券就能做到家喻户晓。我走出家门,随便往哪个方向走都能很快找到一个“自选数”投注站。因此,我想请见多识广的北冥先生(小姐?)继续撰文给我一个答案,请问:广州马何时能冲出马场? 编者说:本刊作者北冥很乐意接受你的点题,下面,就是她多次进出谭村马场之后寻到的一些答案。  相似文献   

12.
某诊所里有三位牙医,医术都很不错,但三个人各有各应酬病人的方法。第一个:“什么?这样就不痛?对了,这样就不痛!”他一面说,一面就动手拔去病人的坏牙。第二个:“很痛吧?很痛吧?我想还要稍微忍耐一下,好吗?再过一会儿就好了。”他是“同情格”,病人不由自主地感到安慰,其实他拔牙时一样够狠的。第三个:根本不同病人说话。他板起脸孔,病人  相似文献   

13.
“假如我是广州市长”提建议活动开展至今,已有一年零五个月了。曾有人向本刊询问:“听说这个活动已完成使命了?广州每天都发生着许多新鲜事,而我说不准哪天又冒出一个什么想法,我该怎么办?”朋友,不必担心,只管把你大胆的建议塞进邮筒吧,本刊将继续铺设这道架在真、假市长之间的桥梁。下面辑录的是本刊近一段时  相似文献   

14.
1992的春节刚过,10位广州新闻界的朋友在天河宾馆聚会,喜气洋洋中,先生小姐们一边高谈阔论,一边轮番点菜,然而,点到最后一道必不可少的时菜时却卡了壳,大家你望望我我望望你迟疑不决,这时,热情的服务员提示:不如就要西洋菜吧?“不要西洋菜!”服务员话音刚落,  相似文献   

15.
“精印名片,隔天有取”。目下在颇讲时效的广州街头,到处可见这样的招牌。但有那么一个笨拙的人,为了名片的精印熬了9个年头。这个人就是我。9年前,我得到几款在香港印制的名片,既叹羡它用纸之靓,印工之精,又为它的设计欠佳而惋惜。名片,这样一种满天飞的社交工具,为什么不可以更美些,成为既有实用性,又有超实用性的“玩意儿”呢?自此我就开始做梦——艺术名  相似文献   

16.
小幽默     
数一数二两妇聊天,谈到儿子的功课。一个问道:“你儿子的数学成绩如何?”“老师说他的数学是班上数一数二的。”“我儿子的老师也这么说。”第一个接着说,“他数到三以上就弄错了。”找个好名字一个老太太把一张有奖征答优胜者的名单的报纸翻来翻去,左看右看,我不禁问:“老太太,你找什么?要我帮忙吗?”“不用了,”她笑了:“我只是想替孙儿找个好名字。”  相似文献   

17.
当“夜总会”这个招牌可以堂而皇之地张扬在广州街头时,开始还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继而又自问自答:夜总会又怎么了?我们现代化进程中的大都市就不许有自己的夜总会吗?于是也就释然。不过,“夜总会”作为一个发育还不健全的新生事物,谁也不敢担保它就干干净净没有问题。每天晚上,泡在这里的人形态各异,表现不一,实属都市夜晚的又一风情画。港商夜夜“唱斋歌”? 经营皮革制品的港商刘某认为现在在广州投资做生意不那么寂莫了。这是因为广州的娱乐夜总会方兴朱艾,集  相似文献   

18.
“民进党执政马上就要三周年了,作为一个老民进党人,你怎样评价民进党这三年的政绩?” “不敢说,应该是很差,经济搞成这个样子!我经常往来大陆、香港,人家说香港差,可是现在台湾还不如香港呢,更不要说同大陆相比了。” “这三年民进党似乎一直在转型,比如‘总统’兼任党主席、打击黑金政治等等。” “可是这里也有很多问题,例如党国不分,过去我们指责国  相似文献   

19.
今年3月,在广州世界贸易中心大厦,笔者拜访了筹建“世贸”的一位执行董事、来自台湾的吴强之先生。吴先生问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你感到的广州速度是什么?”作为一个广州人,当时我竟回答不上来。我只告诉吴先生,在1992年12月中国城市社会生活发展水平评价中,广州居“中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中的第三位,次  相似文献   

20.
“假如我是广州市长”提建议活动,马上就要迎接它的两周年纪念了。在过去的两年里,我们杂志社收到了大量的信件,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建议。大部分朋友在关心广州的市政建设,也有许多朋友关心着开放改革中的许多新人新事。一九八七年的第二天,我们收到了八七年第一封建议信,信上日期是一九八六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可能,这是八六年最后一个加入“假市长”行列中的人了吧。这位广州港口机械制造厂的谢宝桂朋友提出:设立“广州市集资建天桥办公室”,统一领导、统筹安排集资建人行天桥的规划,等等。在过去的一年里,广州市民积极争当“假市长”,外地的同志也不甘落后,纷纷为广州提了许多建议,这之中,有辽宁的中学生,河南的乡干部,大西北的工人等等,我们向这些朋友表示深深的谢意。在一九八七年里,许多“假市长”正在思考着如何去继任,更多的读者朋友也在试探着迈进“假市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