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以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进行理论创造为特征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叙事中,"创新"和"创造"话语表达的意思相通,但在意蕴上有所不同。理论创新为理论创造作铺垫,理论创造是理论创新的结果,是具有原创性价值的理论创新。中国共产党百年实践形成了党的指导思想五次与时俱进的发展,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理论创造而实现了突破性的飞跃,新的理论主体诞生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深入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诞生不仅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又一次与时俱进,而且以一个新的理论主体创造成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新时代版本。作为一个新的理论主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新时代理论主体的时代开创性、主题综合性、体系重塑性、范畴再造性等主要特征。深刻把握和贯彻执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需要从新的理论主体加以进一步的认识,形成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原创性贡献的新认知。  相似文献   

2.
姜喜咏 《理论视野》2007,(12):30-3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为彻底反思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基本特点创造了一定的历史条件,并且这种反思又直接构成科学合理地推进马克思主义深度中国化的前提和基础,"中国化"的实践和理论反思的辩证运动构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良性运行机制。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实践和经验来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实践性、阶级性等等特点在理论的现实化过程中表现出具体的丰富性、鲜活的生命力、内在的调节与发展的机制等独特的理论品质,这也就是马克思主义获得创造性发展的内在的直接根据所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特点的"中国化"反思,应是当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创造,拥有多重内涵,呈现整体性特征。这一过程在实践中的拓展,给实现"中国化"主体的历史创造性以广阔的发展空间,体现了理论发展的内在必然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然性依托于党的实践而转化为现实,凝聚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中,表现为理论生长的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统一,聚焦了主体能动性与客观"时势"的统一,由此催生了"习近平思想"的产生。"习近平思想"的形成,有着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和发展,凝结了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统一,聚合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内在联系所赋予的必然要求,体现了理论发展的必然性在主客观统一中的现实转化。  相似文献   

4.
新民主主义宪政理论是中国首个较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宪政理论体系,在马克思主义宪政理论中国化的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它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抗战时期极其不利的背景下的伟大理论创造,曾对抗战时期的中国政治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并对解放战争和建国初期我国政权建设起到重要指导作用.新民主主义宪政理论饱含政治智慧,对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5.
王冕 《理论导刊》2007,(12):83-85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时代在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必须创新发展。前苏联共产党在执政过程中,缺乏理论创新,恪守固定模式,是导致其丧失执政地位的重要原因。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在执政过程中,从"经济发展——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的执政理念逐步完善,成功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创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的光辉典范。  相似文献   

6.
张国宏 《理论参考》2009,(11):17-21
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要求和主要途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是一个复杂的创造过程,只有正确把握和处理一些事关全局的辩证关系,才能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7.
张传平 《理论探讨》2006,3(1):42-45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实践经验马克思主义化的理论结晶,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范畴和哲学基础。毛泽东对实事求是进行了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改造,赋予实事求是以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基本内涵,邓小平把解放思想引入到对实事求是概念的理解中来,坚持了实事求是命题的客观真理性和主体能动性的统一。我们党在新时期进一步突出了实事求是命题中的创新精神和要求,从而深化了对实事求是思想的认识。实事求是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次历史性飞跃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的基石。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70年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蓬勃发展,鲜明地展示出与时俱进的中国马克思主义不仅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而且有力地捍卫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诠释出马克思主义的价值遵循。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所体现出来的强大的理论自信和充分的理论自觉将指引中国人民继续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始终立足于中国具体实际,在政治经济、内政外交等方面产生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发现,提出真理标准、以人民为中心、新发展理念、一国两制、对外开放、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崭新理论,集中体现了中国智慧,是创造人间奇迹的中国方案。这些理论发现是中国共产党在思想理论方面的伟大创造,是我们党长期执政的理论基础,指引治国理政伟大实践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不断创新、永无止境的过程。无论是从马克思主义自身所特有的与时俱进的内在品质的理论维度,还是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的客观需要的实践维度,以及创造中国先进文化必然要求的文化维度,来探讨分析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都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着眼于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立足于实践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用不断创新的理论成果指导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从20世纪初传入中国,历经几代人的发展,已经发展成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或者也可叫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在这个过程中,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的国情、民情、族情相结合,进而在成功地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过程中,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民族理论。这说明,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过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进而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在新时期新阶段的新贡献和新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国梦"是一个具有强烈理论创新意向的词汇,指明了我们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上的新方向,体现了我们党丰富的创造力和非凡的思考力。"中国梦"及其相近话语的使用,大大丰富了广大理论工作者和党员干部的理论想象,为党的理论创新创造了重大契机。"中国梦"创新了我们党的理论话语  相似文献   

13.
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问题上,毛泽东从基本立场、理论形态、功能作用、语言表达、理论品质、理想信仰等六个方面进行了深刻阐述。在基本立场上,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在理论形态上,要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民族特点;在功能作用上,要运用马克思主义来研究和解决中国实际问题;在语言表达上,要用中国人民熟悉的话语方式来表述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理论品质上,要用创新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来吸引人民群众;在理想信仰上,要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人民的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理论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价值,推进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理论中国化是理论和实践发展的需要。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国家治理理论,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理论中国化,指导了国家治理实践。在新时代,习近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理论及中国化成果,形成了一脉相承又独具特色的国家治理理论,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理论中国化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把“坚持理论创新”作为党的宝贵历史经验加以凝练和明确,强调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这一重要概括本身就是在坚持理论创新。回顾百年征程,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运用“阶级意识·科学·意识形态”三者统一的思想理论建设方法论,建构并深化了“坚持人民至上,反映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两个结合’中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让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的意识形态逻辑,出色地完成了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引领事业发展、创造伟大成就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16.
共产党作为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政党,靠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理论创新和理论创造成就伟业。坚持理论创新因此而成为党的百年奋斗取得巨大成就的主要历史经验之一。百年党史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化中国"的实践史,也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思想史。百年大党理论创新的成功密码主要在于:以坚持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指导相支撑为根本前提,以立足实际并回应问题相结合的守正创新为关键,以创新理论指导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相促进的实际效果为基本依托。成功密码不仅揭示了中国共产党过去为什么可以实现理论创新成功,而且预示着党未来推进理论创新能够继续成功。坚持理论指导和理论创新、坚定战略定力和理论自信是党和人民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保证,对于推进人民幸福、民族复兴和世界和平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问题意识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理论自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题意识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鲜明特色,凸显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理论自觉。领袖人物、知识分子或者普通群众的问题意识都以社会主体的视角体现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理论自觉,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问题意识的产生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理论自觉的目的性,其逻辑建构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理论自觉的向度,能够成为判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理论自觉与否的依据。问题意识的逻辑建构在理论形态的层次结构、方法和主体方面体现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理论自觉。  相似文献   

18.
彭曼丽 《学理论》2009,(26):5-6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在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所产生的两大理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性、创新性、继承性与发展性。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当新的时代、新的实践提出新的课题时必将产生新的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将不断开拓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进程,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解放的理论为基本依托,以中国面临的革命和建设问题为基本导向,在有选择性整合世界现代化资源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基础上,立足于中国人民的革命和建设实践而不断展开的理论创造过程。这个过程有三个突出特点,一是问题导向;二是资源整合;三是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20.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统战理论是在中国革命、建设和发展的历程中形成和完善的,应对马克思主义统战理论中国化进行历史的三时态分析.从历时态的角度把握马克思主义统战理论中国化的历史逻辑,从共时态的视角总结马克思主义统战理论中国化的基本经验,从现时态分析马克思主义统战理论中国化的思路和原则,实现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事业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