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媒体时代,消费主义通过构建符号影像实现传播话语的日常生活化转向,并采取文化寄生的方式改变了以往直接交锋、鲜明对抗的传播方式,将其价值观转化为人们的日常消费品,从日常生活领域渗入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之中。挤压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空间,稀释其吸引力和凝聚力,致使青年价值选择困惑,对主流意识形态产生疏离之感。要弥合这种疏离状态,需要注重反本开新,实现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内容和传播话语的生活化转换;整合媒介资源,拓宽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原基场域;同时关注青年需求,促进主流意识形态的怡养涵育。  相似文献   

2.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特别是对90后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更为突出。新媒体时代,90后大学生受多元化价值观冲击,主体意识增强,价值取向呈现功利化,道德失范,存在道德危机的风险。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开展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应加强新媒体的监督和管理,加强网络文化建设,提升新媒体的主流价值观引导功能。  相似文献   

3.
算法推荐作为信息分发和传播的新范式,正悄然影响甚至主导青年价值观教育场域。对算法推荐的技术机理与动态演化进行逻辑释析,以揭示算法推荐的价值观负载性。基于此,从价值逻辑转向资本逻辑、公共职责转向用户偏好、真实环境转向拟态环境、现实交往转向网络圈群的二元维度整体性廓析算法推荐,发现其给青年价值观教育带来冲击主流意识形态、阻隔思想引领、消解主流价值观、加剧群体极化与价值分化的现实困境。重塑算法场域环境生态、以视域融合强化思想认同、提升主流话语传播力、培育大学生思考力等,应是突破算法推荐视界下青年价值观教育教育困境的重要进路。  相似文献   

4.
全球现代化进程的横向扩展及多元文化的交锋使历史虚无主义在新时期新语境下通过变更形式重新泛起,它假借"学术争论"的外衣隐蔽其明确的政治诉求,逐渐渗透并消解主流价值观,同化并吞噬民族历史和精神信仰。青年大学生由于年龄阶段认知层面的不成熟及追求标新立异的猎奇心理,加之借助新媒体手段对历史知识的"碎片化"获取,使其成为受历史虚无主义影响的"低免疫群体"。意识形态无小事,必须以主流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反对历史虚无主义错误倾向,整合参差不齐的多元化观念,培养青年大学生聚合主流意识形态的最大共识。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政府信息公开在不断深化的进程中出现各种问题,如公众知情权与第三方权益之间的冲突、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权的滥用、对公开例外情形的争议等。这些问题出现的根源在于对政府信息公开中的多重价值目标并未达成共识。政府信息公开中的价值冲突表现为个体权益、第三方权益与公共利益之间的冲突、共享与效率之间的冲突、统一性与差异性之间的冲突以及传统性与现代性之间的冲突。重新审视和权衡政府信息公开的多元化价值体系,理解这些价值冲突的原因,确定不同问题中价值的优先顺位,是解决政府信息公开中各种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6.
主流意识形态包含了判断是非对错与矛盾冲突性质的根本标准,推动主流意识形态网络传播,掌握网络话语权,直接关系我国意识形态安全与国家核心利益。当前,网络舆论赋权方式、低质量信息传播、非理性言论蔓延、西方意识形态话语陷阱对主流意识形态网络话语权带来新挑战。在此境况下,必须大力宣传与弘扬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积极探索新理念、新方式、新路径,不断提升网络舆论引导技能,增强意识形态网络话语权。  相似文献   

7.
全面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于2019年5月15日起实施,条例积极回应社会公众对政府信息公开的新需求。但是在政府信息公开进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依然存在,如公众知情权与第三方权益之衡量、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权的滥用、对公开例外情形的争议等。这些问题出现的根源在于对政府信息公开中的多重价值目标并未达成共识。政府信息公开中的价值冲突表现为个体权益、第三方权益与公共利益之间的冲突、共享与效率之间的冲突、统一性与差异性之间的冲突以及传统性与现代性之间的冲突,重新审视和权衡政府信息公开的多元化价值体系,理解这些价值冲突的原因,认同不同问题中价值的优先顺位,是解决政府信息公开中各种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负面影响及构建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文化为当代青年政治价值观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同时也对他们在意识形态、民族国家意识、政治价值评价标准、政治价值取向等政治价值观的确立和发展带来了负面的影响。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积极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确立国家意识,弘扬民族精神,构建起符合现代青年特点的正确的政治价值观。  相似文献   

9.
青年亚文化兼具积极和消极两种属性。在消极亚文化影响下,处在社会转型期的部分青少年价值观发生了异化。重新审视当代青少年的精神世界,强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权威,规制媒体文化价值行为,通过变革教学方式和方法以及校园学生文化团体建设来完成对青少年的主流价值观培育。  相似文献   

10.
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把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传播于青年并推动实践的过程,需要了解青年所思所想所需所求。现实生活中,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常常面对社会蓝图与现实感知落差、长远目标与当下诉求不吻合、社会问题对社会蓝图的冲击等问题。要解决好青年思想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就必须针对问题有效说服;必须关注青年分化、分层的现实特征,采取分层分类分重点的传播策略;必须倡导马克思主义传播中的价值导向,尊重并引导利益导向。  相似文献   

11.
网络亚文化是我国网络文化的重要形态之一,其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我国网络文化生态的健康与否。以“表情包文化”“丧文化”“饭圈文化”为代表的网络亚文化,在其发展中逐渐形成了泛娱乐化、价值虚无主义以及消费主义等不良倾向,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产生了消极影响。加强网络亚文化景观不良倾向治理,需要多措并举:一是加强思想引领,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社会共识;二是多主体协同,打造网络亚文化治理共同体,形成治理合力;三是手段革新,从冲突管理到协调治理,实现文化破壁。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媒体平台的蓬勃发展,西方多元社会思潮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交锋也愈演愈烈,进而促使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外部话语、民间话语、网络话语的多重挑战。当前正视存在的矛盾与问题,主动坚持人本性、开放性与创新性原则,不仅有助于推动主流意识形态在新媒体环境下创新话语内容、转换话语方式、扩展话语主体、优化话语环境,更对提升民众对于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认同感具有重要现实作用。  相似文献   

13.
网络的发展对我国的经济、政治、军事、科技、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网络传播的开放性和多元化使网络空间多种思潮和"主义"相互激荡,主流意识形态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这要求我们实现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理论在网络空间的拓展研究,把握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增强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的防御能力。意识形态话语权一般由话语主体、话语内容、话语载体、话语效果等四要素构成。网络空间中意识形态话语权生成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执政的权威性、理论的真理性、价值取向的人本性、表达形式的有效性、多元思潮的借鉴性,等等。加强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从推进主体维度看,党要牢牢掌握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领导权;从夯实基础维度看,要夯实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根基,确保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现实性与科学性;从方法与策略维度看,要创新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表达方式与传播方式。  相似文献   

14.
意识形态无小事,它作为现代政治建构的一种重要方式和途径,深刻地影响着社会成员的社会认知和价值取向。转型期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以多元化的思潮形式折射到校园中,大学生由于认知层面的不成熟成为深受其影响的最大群体。高校党委作为党政一线传播平台与强化校园主流价值观的中坚力量,必须未雨绸缪、守好"责任田",积极承担起落实意识形态工作机制的主体责任,应以高度的自觉性推进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常态化建设。  相似文献   

15.
调研发现,新时代民主党派成员思想状况总体呈现出积极向上的特点,符合主流价值观。但也存在个别民主党派成员国家忧患意识不足,对社会问题呈现无奈与困惑,对主流意识形态认识不足,对发展道路缺乏自信,无法有效参政议政,对自身建设认知评价消极等问题,亟待关注。为此,需要构建有效路径:加强参政党理论建设,充分发挥新联会载体作用,正确引导民主党派成员价值取向,发挥新媒体的宣传教育功能等,以促进参政党思想建设。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准则与内核呈现,对意识形态安全发挥着重要功能,它彰显了主流意识形态自身的理解力和实践价值、增强了执政党的执政合法性共识、承担着统领多元文化和抵御不良思潮的重任。完善主流意识形态价值的话语表达,处理好一元与多元的关系,增强主体价值认同,抵御各种不良思潮的冲击,是当前意识形态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在强化公众认同的实践路径上,要注重对理论的深刻阐释和加大宣传力度,为此,应注重传统文化精髓与马克思主义的耦合和创新,占领和巩固意识形态的主阵地,关注公众利益诉求,用生活话语讲好中国故事、牢牢把握意识形态舆论话语权。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民族复兴的新生力量。他们的思想高度、人文情怀和道德意识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当前非主流意识形态渗入高校校园,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被市场逐利价值挑战,网络化冲击高校舆论生态的建设,各种敌对势力加紧占领高校阵地、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面临多元化等困境,使得大学生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设更加复杂。通过打造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平台,改进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方法、讲好中国故事,发挥高校各部门、各类课程合力和协同效应,加强高素质的意识形态教师团队建设,提升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网络传播生态建设等路径,加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设。  相似文献   

18.
文化是民族冲突的重要因素,其核心是价值观。少数民族青年学生的价值观态势直接影响民族文化的延承与意识形态的一元,直接影响现代文明的弘扬与思想行为的坚守。通过对少数民族青年学生价值观认知态势的考量,厘清价值观影响因素,有利于提出个体行为引导模式,进而形成价值观“共识”。  相似文献   

19.
新媒体开启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大众化传播的新阵地。但同时也带来许多新的挑战,多元传播主体致使异质社会思潮和网络谣言肆意泛滥、娱乐化传播特点冲击青年大学生价值观养成等。新媒体时代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必须注重用活细小叙事话语,增强先进典型事迹的网络传播内容转换;加强"微监管",净化价值观传播的网络环境;开展素养教育,激发青年成长成才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20.
价值观是人们的"主心骨"。在生产实践活动中,由于价值主体的不同,地域分布的各异,以及社会发展的时间性,主体价值观多元化已然存在,甚至引发价值观冲突。多元价值观通过文化的多样性得以彰显。处于转型时期的我国,面临着多元价值观及其冲突的现实,加强先进文化建设和正确的价值观教育,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引领多元化价值观,树立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乃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