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首都经济信息报》消息,我国市场将出现十大竞争。(1)行业竞争。由独家经营发展到多种经营并存。(2)商品竞争。由重视商品数量发展到重视商品质量、品种、价格、款式等方面。(3)流通竞争。由单渠道、多环节发展到多渠道、产销直接见面的购销协作关系。(4)信息竞争。由单纯依靠资料、广告获取信息,发展到全国各地建立商情信息组织。(5)服务竞争。由“坐门等客”发展到“出门找客”。(6)人才竞争。由单纯利用本地、本单位人才发展到向全国各地、各行业、大中专院校、科研单位聘请“能人”。(7)经营竞争。实行厂长任期目标…  相似文献   

2.
在竞争日渐激烈、经济走向全球化和一体化的时候,品牌竞争成为企业占领市场,提高利润率的重要手段。房地产作为资金密集型行业,更有必要依靠品牌来增加房地产商品的无形价值,提高资金回报率,以争取在与资本市场的结合中赢得优势。 美国营销学权威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认为:品牌是一个名字、名词、符号或设计,或是上述的综合,其目的是为了使自己的商品(包括有形产品和服务)有别于其它的商品。国际标准把商品分为6个层次:驰名商品、著名商品、一般名牌、优质产品、合格产品以及不合格产品。而名牌是一个…  相似文献   

3.
对当今中国来说,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加入WTO后所面临的各种机遇与挑战。从就业形势看,加入WTO后,中国的劳动就业问题就开始从两个层次上受到影响和波及:一是直接影响,即劳动力在要素市场上的竞争;二是间接影响,即国内外企业在产品市场上的竞争,改变了我国的原有产业结构,并进而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来影响就业。劳动力就业呈现出以下新特点:1、行业分化。加入WTO后,随着国际经济交往的增加,相应要带动商贸、港运、物流管理等行业的急剧发展,资本市场也要逐步对外开放,在商品流动的带动下,资本流动将迅速增加。与商…  相似文献   

4.
经济专家研究认为,今后中国市场将出现十大竞争趋势: 一、行业竞争。由独家经营发展到多种经营并存。 二、商品竞争。由重视商品数量发展到重视商品质量、品种、价格、款式。 三、流通竞争。由单渠道、多环节发展到多渠道,产销直接见面的购销协作关系。 四、信息竞争。由单纯依靠资料、广告获取信息发展到全国各地建立商情信息组织。  相似文献   

5.
在当前空前活跃的市场经济中,最关键的因素是人才。市场的竞争,企业的竞争,产品质量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企业对人才的竞争将更为激烈.人才市场化已成为时下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6.
完全竞争市场中消费者均衡时一阶条件是两种商品边际效用之比等于两种商品的价格比例,本文将这个一般结论推广到非完全竞争市场,分别考虑消费者在确定性条件下不可平滑与可平滑的选择,环境不确定性、对手行动不确定性和选择时机不确定下的选择理论。通过对选择理论的评述得出对市场理论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市场风险与市场收益的问题,对于民族地区来说,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民族地区竞争的基础和起点低,日趋激烈且不规范的市场竞争使民族地区一般处于劣势地位,特别是缺乏对市场风险、风险意识、风险收益等市场经济基本属性的认识。这个问题处理不好,将极大地制约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因此,本文试图结合民族地区的情况对市场风险与市场收益问题作初步探索。一、市场风险渊于商品生产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是无情的,结果是优胜劣汰。竞争失败的可能性,即风险,对所有商品生产者来说都是存在的,马克思说过:商品价值…  相似文献   

8.
李荣 《现代领导》2005,(4):11-11
在市场争夺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人才争夺战”。人才竞争的背后就是人才体制和用人文化的竞争 年前打下第一根桩的宝钢股份有限公司,如今在国际钢铁企业综合竞争力排名中已跻身第2位。随着竞争层次的提升,宝钢人充分认识到:优秀企业的竞争,已进人到一个“用人文化”竞争的时代。  相似文献   

9.
人才是鸥玛的生命郑波重视人才一般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人才和资源,而高科技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更甚。山大鸥玛公司领导层深知,现代企业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利润最高的商品,能够经营好人才的企业才有可能成为最终的赢家。因此,他们在用人上采用“政策留...  相似文献   

10.
当今世界,一个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时代正在形成。它带动着一场新的产业革命,决定未来的经济走向,知识经济时代日益向人们逼进。知识经济的重要特征即是知识创新。知识创新将由人们的一般追求发展成为残酷的集团竞争与国际竞争。虽然知识是唯一在使用中不被消耗的资源,但要形成竞争力,就必须不断创新,而不是不断复制。知识创新呼唤时代的创新人才。如果知识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根本特征,那么创新人才就是支撑一个民族的脊梁。科学发展新趋势呼唤创新型人才未来的竞争主要表现为商品的竞争,而它的竞争力取决于商品中的文化科技含量,这一…  相似文献   

11.
试论人才管理机制的转换梁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是隐藏在商品竞争之后的科技生产水平和科学管理水平的竞争,最终是掌握先进科学技术、先进科学管理知识的人才之间的竞争。一定意义上讲,哪个单位拥有掌握先进科学技术、先进科学管理知识并富有实践经验的人...  相似文献   

12.
跨国公司网罗高科技人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未来的竞争就是人才竞争,知识经济的发展使人才短缺问题在世界各国越来越突出。在日本,预计今后10年科技人才将短缺160万至445万人。在欧洲,到2002年仅网络人才就将短缺60万人,其中德国、英国和法国将分别短缺18.8万人、8.2万和6.7万人。美国硅谷近年来也出现人才短缺现象。为此,西方跨国企业都想尽办法吸引和留住人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一些大型跨国公司纷纷把投资发展的目标投向中国市场。它们在全球的经营实践中早就认识到,要打入并占领一个国家的市场,企业人员的本地化是必由之路。所以这些跨国公司打进中国市场后,皆加…  相似文献   

13.
煤炭行业同其他行业一样,正处在由;日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时期,由于种种原因,煤炭企业面临着较其他企业更为严峻的局面,其中人才的竞争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市场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谁掌握了适应市场需要的人才,谁就掌握了市场。从这个意义上讲,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一定要重视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培养一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懂技术、懂业务的职工队伍。目前,乌海市煤矿职工素质状况如何呢?从总体上看,职工素质在逐步提高,但是仍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努力提高职工素质…  相似文献   

14.
随着十六大的胜利召开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提出,我国人才战略的实施与人事人才工作形势一片大好。其中,人才市场建设与人才流动工作面临着空前的发展机遇,同时又将迎接入世后国际竞争的挑战。新时期的人才市场建设与人才流动工作的走向如何?人才市场建设工作将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这一问题深为社会各界所瞩目。日前,记者特就此对人事部人才流动开发司司长毕雪融进行了专访。记者:党的十六大对于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对于发展各类要素市场等问题,都提出…  相似文献   

15.
市场经济,就是竞争经济,一切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市场如战场,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主要取决于是否拥有一批思想素质好,管理水平高、精通经营的人才。因此,如何发掘人才,留住人才,人尽其才,唯才是举,形成企业公平合理的人才竞争机制和良好的氛...  相似文献   

16.
刊中报     
《群众》1998,(7)
走向市场≠走向商品市场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认为,不能把走向市场仅仅简单地理解为走向商品市场。厉以宁认为,商品市场的竞争只不过是企业生产成果之间的竞争。而企业要走向市场,不能仅停留在这一点上,还要在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要素市场上全方位进入,这关系到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在劳动力方面,企业的竞争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什么最贵?是人才”。这是电影《天下无贼》中葛优的一句经典台词,现在被传遍大江南北。当今社会,确实出现了“一将难求”的局面,人才竞争日趋激烈。随着大批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中国已成为世界的生产制造中心,因此,中国的企业对人才也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随着国内高校的扩招与大批国外人才的引进,人才竞争将进一步加剧。身处这个竞争激烈、优胜劣汰的环境里,我们怎样才能脱颖而出,怎样才能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8.
禚沿东 《长白学刊》2008,(4):158-158
人才是发展的决定因素。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谁能培养并拥有最优秀的人才,谁就会在国际竞争中占有优势,谁就能够找准市场的位置,把握市场的脉搏。吉林省现阶段外向型人才少之又少,因此,在新时期大力建设东北老工业基地,离不开对外向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合肥市房地产开发企业和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一样,已基本走过了生存需求方式的竞争,目前的竞争日趋激烈,市场总体上进入了成熟期。对一个开发企业来说必须进行市场细分和准确的市场定位,实施特色经营,以个性化住房占领市场,因此需要开发企业不断地提高楼盘自身的素质,需要把楼盘从产品提升到商品,更从商品提升到品牌。实施“品牌”与“精品”战略,是在竞争日趋激烈情况下,房地产开发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决胜市场的关键所在。而塑造品牌,实施“名牌”与“精品”战略,则需要开发商具有对市场发展正确的预测和敏…  相似文献   

20.
昆明市人事劳动局十分重视自身建设。图为局领导组织职工进行政治和业务学习。(后排左起朱厚光副局长、李素学副局长、杨韵玲局长、董利华副局长和机关党委书记李粤丽)当今世界,无论是国际之间,还是地区、行业之间竞争,其实质上是综合实力的竞争,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军事实力、政治实力等,归根到底,人才实力是最根本的实力,无论是哪个方面的角逐竞争都离不开科技,因此,科技的角逐必须依靠千百万高素质的人才。可以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切事业的兴衰成败,最关键的是人才。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