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马克思的《资本论》在对“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的总结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断:“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资本主义占有方式,从而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是对个人的,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第一个否定。但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自然过程的必然性,造成了对自身的否定,这是否定的否定。这种否定不是在重新建立私有制,而是在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  相似文献   

2.
所有制是包括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所有制,而不仅仅是指生产资料.个人的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和社会主义所有制都是既包括生产资料又包括生活资料的所有制.《资本论》中所讲的“否定的否定”是这三种所有制的先后否定.“联合起来的个人”、“联合起来的社会的个人”不再是个人,而是联合体或社会.联合起来的、社会的个人的所有制就是社会所有制.马克思明确指出,未来社会的经济制度是生产资料的社会所有制和生活资料的个人所有制,并详细说明了重建生活资料个人所有制的手段和过程.恩格斯对马克思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思想作出了准确的解读,马克思“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本意指的是重新建立生活资料的个人所有制.  相似文献   

3.
从人的解放看“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要义──兼论社会主义公有制改革的主题鲁从明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时有一段名言;"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资本主义占有方式,从而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对个人的、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第一个否定...  相似文献   

4.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实行了三十年,在改革初期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是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的初步体现。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其本身所存在的问题也日益暴露出来,对此,笔者提出以马克思的个人所有制为指导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行完善和发展,解决由此产生的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5.
任何一种理论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马克思主义也不例外。伽达默尔在《真理与方法》中提到“效果历史”,就是提醒我们要在理解本身中摆脱偏见,显示对象的历史实在性;历史分析法作为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方法之一,强调要结合对象的历史发展过程、所处历史背景具体地分析对象,任何以偏概全、任何盲目抬高都不是正确认识对象的态度。我们不能苛求马克思,要具体地、历史地理解马克思和马克思的思想。  相似文献   

6.
现代性是对现时代的理论反思,必须直面当代的普遍问题。在现代社会,资本——劳动的二元框架构成最深层的社会结构决定力量。资产阶级国家的全部职能在于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和实现资本增殖,在于处理劳动与资本的斗争。以资产阶级国家为外在表现形式的政治解放,其实质不过是实现了的资本解放。共产主义理想要实现的人的解放,就是劳动解放。如何在现代性视阈中理解马克思提出的劳动解放,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直面当代的普遍问题的时代性课题。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的个人所有制与公有制或社会所有制相统一,讲公有制或社会所有制,是从社会整体即共同体着眼;讲个人所有制,则是从组成为共同体的每个劳动者个人着眼。每个劳动者都是所有者集体中的一分子,都是与公有制利益相关的主人翁。如果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共同利益不能实现为劳动者的个人利益,就不是社会主义所要求的公有制。如果国家所有制名为全民所有制,但与社会成员的个人利益无关,国有经济的发展不能惠及广大劳动者个人,就徒有全民所有其名。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含义亟须重新理解。只有依据马克思本人的思想,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尤其是文本研究,深入分析马克思关于唯物主义的论述,才能准确全面地把握新唯物主义的含义。新唯物主义包括基本含义和重要意蕴两个方面。新唯物主义的基本含义是:物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及其矛盾运动、物质活动是思想观念和上层建筑的现实基础。新唯物主义四个维度的重要意蕴是:从方法维度看,新唯物主义是分析人类社会历史的唯一科学的方法;从认识维度看,新唯物主义科学地研究和说明现实;从价值维度看,新唯物主义追求崇高的价值和理想;从实践维度看,新唯物主义以现实的活动改变现存世界。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伦理’”?“伦理”与“道德”有没有区别?如果有,它们的区别何在?倘若这样一些基本概念都没能廓清,要想建立起伦理学完整的价值体系几乎是不可能的。详细讨论这个问题不是本文论题的目的,这里只想说明一点,“伦理学”这门学科名称不是我们本土的产物,是日本人翻译西方有关著作时,借用“伦理”这样一个汉语而传入我国的,我们还是还其本来面目:“伦理学”(ethics)是道德哲学(moralphilosophy),是对道德至善的哲学思考和理论阐述的思想体系。而不是“道德学”,不是为各种道德规范存在的合理性作理论注解或辩护的。从…  相似文献   

10.
从公法性角度对劳动法律关系重新定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劳动法律关系概念存在公法性考量的不足。以劳动法是公私混合法为出发点,从公私二分法新角度对劳动法律关系概念进行重新界定,这样概括出的劳动法律关系的新概念,可以帮助解决一些劳动法中的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的难题。  相似文献   

11.
中国工会具有“建设”职能,这一特点经常受到质疑,特别在非公企业中,工会开展“劳动竞赛”活动更是引起争论。本文认为,工会具有建设职能,这是由对当前劳资关系性质的判断所决定的。抛弃“劳资冲突论”,采用“劳资互利论”,也是当代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劳动关系的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12.
“占有意识”对于认定权利人对遗忘物的占有关系、区分侵占遗忘物与盗窃罪有着重要意义。财物被遗落的空间不同,对于财物的权利人的“占有意识”之有无以及强弱程度的要求相异。本文引入了“第二重控制”理论,分别探讨了私人领域和封闭场所、有特定管理人的开放空间、存在监控设备的公共空间、无管理者的开放空间四种情况下“占有意识”对财物是否“脱离占有”之认定的差别作用。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关于劳动的哲学意义上的规定最早形成于1843年至1845年。马克思于《德法年鉴》时期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虽受到古典经济学的影响,但真正的逻辑定位应始于青年黑格尔派的哲学思想。正是从这一起点出发,马克思逐渐走向人之本质实现为物质性的活动并直接物质化于劳动产品中的人本主义色彩的阶段,之后经由费尔巴哈赫斯等影响并逐渐超越前辈形成了自己对劳动及劳动异化独特的框架建构和解读。  相似文献   

14.
在马克思那里,市民社会一定程度上就是经济基础,即一定社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耸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则为上层建筑,即政治与思想上层建筑。葛兰西认为在进入福特制资本主义社会,即资本主义从自由主义过渡到组织化生产,此时的无产阶级已经被组织到资本逻辑之中,政治、经济与文化完全构成了一个整体。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已经占领了无产阶级的身心。国家与市民社会已经浑然一体,资本主义国家已经不需要通过利维坦对民众生活进行直接干预,他们通过市民社会中的文化、教育、宗教等意识形态机构悄无声息地取得了统治的合法性以及日常生活实践层面的合理性。上层建筑已经变为物质性存在,成为资产阶级统治的坚实堡垒。  相似文献   

15.
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但是,“两个必然”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其中要经历斗争期、合作期和必然期三个相互衔接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16.
华能天津煤气化发电公司工会为推动企业建立和谐劳动关系,注重理顺职工“三气”,即千方百计让职工“顺气”;千方百计让职工“聚气”;千方百计为职工“提气”。这种做法有效地提升了企业内部的正气。  相似文献   

17.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是在对市场经济基本规律认识进一步深入基础上对市场与政府关系的重新定位。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就是要让价值规律、竞争规律和供求规律等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这就必须进一步厘清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全面深化改革,建立起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相似文献   

18.
自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所有制结构变动中,城镇集体所有制经济无论 是企业数量还是从业人员数量,下降幅度都是最大的。这种状况,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基本经济制度很不相称;与集体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地位 很不相称;与集体经济历史上曾经有过的辉煌很不相称。究其原因,是曾经误读了马克思 关于"向集体所有制过渡"的著名论述。其中涉及,采用合作社作为过渡形式会有多长时 间,合作社的性质怎样,合作社可否作为我国发展城镇集体经济的参照系等。这些都直接 关系到从计划集体经济到市场集体经济的转制。  相似文献   

19.
大凡从事刑事侦查工作的,几乎无人不晓得公安部制订的《刑事案件立案标准》也几乎无人不晓得“立案“是进行刑事侦查的第一道工序,是打击刑事犯罪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然而,在大力提倡实事求是的今天,竟偏偏有那样的单位或领导,在“立案”——这一涉及能否有效地保护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打击刑事犯罪分子的是非问题上做着把戏和文章!  相似文献   

20.
青年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是东欧新马克思主义者重新理解和建构马克思哲学的基本支撑。尽管他们对"异化"的具体理解存在着诸多差异,但在将"异化理论"视为贯穿于马克思思想演进中基本而连续的线索,以所预设人的"理想性"生存状态的丧失作为解释异化之发生的根由,并基于这一生存状态对异化展开激进批判等方面却体现出较为普遍的一致性。东欧新马克思主义者对青年马克思"异化理论"的阐释体现出了他们强烈的人道主义诉求,但由此否定马克思思想演进历程中的革命性变革,无疑与马克思思想史的实情不符,并由此背离了马克思解答异化现象发生与批判的科学语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