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佟雅斐 《奋斗》2007,(1):64-64
那是上个世纪末,一个朋友带我去见另一个朋友.我们在哈尔滨道外区一片细如羊肠迷宫般的小巷里穿来穿去,最后来到一个陈旧不堪的老屋,老屋里住着好几户人家,其中一家就是我们要找的朋友。我对这位朋友住在这种棚户区略表惊诧。他看出我的惊诧,为了给自己解嘲,他说,你们别小看我.我住的这个房子爷爷说它叫道台府,道台府可是哈尔滨最高行政机关,你们随便嘲笑本官,该当何罪?  相似文献   

2.
王强  王政玺 《奋斗》2007,(8):56-56
朋友小A从参加工作起一直非常敬业.工作踏实,积极上进,年纪轻轻就已经是正处级,可以说工作和事业都是一帆风顺。熟悉他的人都说他前途无量,未来一片光明。可近来他忽然情绪低落,原因是他的上司因受贿被曝光,并被免职。周围朋友皆不解:上司有过与你何干?他说,该上司对他很器重,多年来待他不薄,关爱有加。他一直以为该上司是理想最坚定、为人最正派、工作也最有能力、处事最有品格的领导,是干部队伍中不可多得的“人才”.  相似文献   

3.
浅浅的快乐     
董思阳 《求贤》2011,(8):28-28
日本作家多田洋七,小时候家里非常贫穷。有一次他到朋友家玩.看到万圣节时才有的、用西瓜皮做的面具,很喜欢。朋友见他赞不绝口,就把那西瓜皮面具送给了他。他喜不自胜.很郑重地抱回家给外婆看。外婆说:“哦,很有意思。”晚上睡觉时他把西瓜皮面具放在枕边,  相似文献   

4.
古希腊最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死于民主。公元前399年6月.一个大雨滂沱的傍晚.他被执行死刑。起诉他的理由,一是怠慢神灵.二是诱导青年。总归是因鲜明的思想而祸及性命。面对不公正的翔决,倘能放声痛哭,那也是一种幸福.但苏格拉底却没有。狱卒端来了一杯毒酒.他朝送行的朋友笑了笑,然后接过杯子.一口喝尽。  相似文献   

5.
阿文 《党员文摘》2007,(5):46-47
朋友留学德国归来,带回四个经典的教育故事,听后使人感慨良多.深受启发。以下便是他的讲述:  相似文献   

6.
和璐 《党史文苑》2010,(12):20-23,31
1923年.已经成为川中名将的刘伯承,毅然退出军阀部队,重新寻找革命道路。他的一个共产党朋友诚恳地劝他加入中国共产党时,他竟然拒绝了.说:“不能一见旗帜就拜倒!”为什么刘伯承先是不愿意,后来义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刘伯承是怎样完成其人生最重要转折的?  相似文献   

7.
陈毅一生始终坚持党性原则.清正廉洁,刚正不阿。对同志、朋友或国际友人,不论对方职务高低、党内还是党外、大国还是弱国,他都一律平等对待,为党和人民团结了一大批人。对自己.他则严于要求,始终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他无私无畏,勇于担当,不论顺境还是逆境都坚持讲真话的本性不改。  相似文献   

8.
本能与本事     
庄雅婷 《求贤》2011,(12):28-28
近日,在书上读到一句颇有哲理的语句:把脾气拿出来。那叫本能;把脾气压回去.才叫本事。 然而,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人把本能当做了本事:我的一位朋友.是一单位的头,他的下属都说他做事霸道.十分专横。一次,我把这个信息反馈给他,他却笑着说:你不懂,这不叫专横,是工作有魄力!  相似文献   

9.
王开岭 《廉政瞭望》2012,(13):76-76
有位朋友,儿子6岁时搬了次家.10岁时又搬了次家,原因很简单,购置了更大的房子。我问,你儿子还记不记得从前的家?带他同去过吗?他主动要求过吗?没有,朋友摇头,他就像住宾馆一样,哪儿都行,既不恋旧,也不喜新……我明白了,在“家”的转移上,孩子无动于衷,感情上没有缠绵,无须仪式和交接。  相似文献   

10.
王石曾讲过这样一件事,有一次去日本,他买了一架具有最新科技的数码相机,相机很好用又使他很有面子,所以他很是珍惜。常常旅游的他,在一次航海中,相机因被巨浪打湿而损坏了。于是,他托朋友拿去日本修理。数日后,朋友回来,相机未修,被告知修理相机的价钱几乎和买个新的一样,他遂决定托朋友再去买个新的。朋友从日本又打来电话,  相似文献   

11.
2013年7月,姚庆无证驾驶汽车搭载朋友宋涛回家。途中汽车刹车失灵,姚庆警告宋涛不要跳车,但情急之下宋涛仍然选择了跳车事故导致宋涛经抢救无效死亡.为此,宋涛家人将姚庆告上法院,要求他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  相似文献   

12.
王玫 《党建文汇》2002,(8):44-44
有位做生意的朋友,平时在银行活期存折上的存款数额较大,银行工作人员提醒他及时将不用的钱转存定期或及时结清转存,并给他计算出了当时活期存折结清的利息是400多元,但这位朋友因图省事,便没在意。2月21日人行宣布降息后。他赶忙拿着存折来到银行,活期存款规定是按当日挂牌利率计息,按降息后0.72%的年利率计算,其活期存折的实际利息还不到300元,存款时间延长了,反倒白白损失了100多元利息。  相似文献   

13.
有位朋友,事业有成,家庭圆满,房子、车子、孩子,样样让人羡慕,可他总想要更大的房子。更好的车子,让孩子上更好的学校,所以拼命工作,节假日也不肯停下来休息片刻。直到有一天病倒了,他才猛然发现.自己以前的生活真的已经很好了,只可惜.自己一直奔走在前往“更好”的路上.忽略了眼前的风景。  相似文献   

14.
我和一个朋友,同是在转制单位即将退休,可他按事业单位退休.我却按企业退休。请问,同是延缓退休的转制人员,怎么有事业单位退休和企业退休之分?  相似文献   

15.
一位朋友要备战下一届的马拉松赛。 这位朋友以前是跑100米的,作为非专业运动员达到了专业运动员的水平。我想知道他为什么放弃优势。更改项目。他的回答是,想延长抵达目标的距离。百米跑.刚开始就结束了,快乐只在一瞬间,跑马拉松能够延长抵达目标的距离,途中既可以欣赏风景,又可以体味一些复杂的心理反应,比如期待、煎熬、忍耐……  相似文献   

16.
一次跟朋友聊天时无意中谈到了教师这个职业,其中一个朋友对我说:“我最讨厌XX老师了.因为当时背不到书。他竟把我叫到他的寝室门前背书,让来来往往的同学都看到了,真把我羞死了!”另一朋友也问我:“XX老师现在还在教书吗?她可厉害了,我们都很怕她,也不喜欢她!”听着朋友们对教过自己的教师或好或坏的评价,让我陷入了深思:“我现在也是一名小学教师,  相似文献   

17.
《党史文苑》2014,(12):43-43
亲爱的姐姐:接到你三月十七日的信.如命写了一封信等人来转给你。当时药还未收到。后来我托人寄一信给你,那天很凑巧的送药的朋友来了.我还未见到他。照郑先生说他很慌张,一交了药便跑了,这样那封信便没有给他。从他手里接到你的三月二十日的信。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是农民的儿子.而韶山是他生命的根。他在这里度过难忘的童年和少年。这里有他的父老乡亲和故旧朋友,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已经深深地镌刻在他的记忆之中。他对故土、对乡亲有着缠绵的乡情和浓厚的乡谊。  相似文献   

19.
只要必需品     
蒋光宇 《党员文摘》2006,(11):20-20
丹尼斯·狄德罗是18世纪法国著名的哲学家。有一天,朋友送给他一件质地精良、做工考究的酒红色睡袍。他非常喜欢,穿着睡袍在家里找开了感觉。他发现家具的风格有些不对,地毯的针脚也粗得吓人。于是,为了与睡袍配套.他把旧的东西先后更新.家具终于都跟上了睡袍的档次。然而,他却觉得很不舒服,因为“自己居然被一件睡袍指挥了”。  相似文献   

20.
专注与成功     
一次,英国物理学家牛顿请朋友到家里来做客,饭菜做好后,他就进实验室专心致志地做实验去了。朋友来后找不着牛顿,等了好一阵子,因急于赶去上班.就独个儿把饭菜吃了,并把吃剩下的鸡骨放在盒子里,然后走了。傍晚,牛顿做完实验返家准备吃饭,当他看见盒子里的鸡骨头时显出突然醒悟的样子,哈哈大笑说:“我以为自己还没吃饭呢,原来早已吃过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