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赖荣传,永定县合溪乡汤湖村人,1911年出生,1928年6月加入乡赤卫队,参加过永定暴动和稔田暴动。1929年红4军入闽后,赖荣传被推荐到龙岩红军学校学习。毕业后,他先被分配到红4军第4纵队当宣传员,部队编入红12军后,他任红12军政治部青年干事。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主力红军开始战略转移,赖荣传所在的部队与其他部队合编为红9团,团长吴胜,他任政治部主任。红9团奉命留下来坚持敌后游击战争。1935年4月,红9团与红8团会  相似文献   

2.
1933年7月1日,中革军委命令以红3军团(暂缺第6师)和红19师组成红军东方军,彭德怀任司令员,滕代远任政委,袁国平任政治部主任,率军入闽,并进军永安,留下红军标语"打倒屠杀工农国民……"署有"红军东进军9师27团2营2连(宣)"的落款,红军东进军这一部队番号,是否就是红军东方军?本文经考证,认为红军东进军就是红军东方军。  相似文献   

3.
班佑伏击战1935年8月,红军长征途中。罗荣桓随三军团四师某营官兵艰难跋涉,胜利地走出草地,到达了班佑附近。长征开始时,罗荣桓为八军团政治部主任。遵义会议后,担任三军团代理政治部主任,还任过总政巡视员。1935年6月,一、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会师后,党中央调罗荣桓回一军团任政治部副主任。在毛尔盖,中央政治局召开重要会议,严肃批评了张国焘的分裂主义,决定红军分左、右两路继续北上。罗荣桓本应跟一军团行动,由于毛泽东有要事找他和罗瑞卿商量,一时无法追上一军团大部队,便随三军团4师某营一起行军。他和战士们…  相似文献   

4.
钟华农(1913.9—1955.1),原名钟化龙,江西瑞金九堡人,1926年以优异成绩考入瑞金绵江中学,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参加过开创中央革命根据地的战斗、五次反“围剿”、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他从战士、宣传员、政治指导员、股长干起,一路擢升,历任大队政治委员、团政治处主任、团政治委员、军分区副政治委员、旅政治委员、师政治委员、军政治部主任、军副政治委员、军代政治委员等职。他虽英年早逝,但党和国家仍给予他极高评价:“钟华农同志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群英谱中,王新亭是一位耀眼的人物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身经百战,屡建功勋,由一个普通的战士成长为一名我军优秀的高级指挥员。王新亭曾长期从事政治工作,是我军优秀政工干部。同时,他也是一位军事素养很高的将领,曾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十军首任军长,指挥过一系列硬仗。王新亭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建国后曾任西南军区政治部主任、副政委,济南军区代司令员兼第二政委,军事科学院政委,副总参谋长等职,为我军的正规化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6.
开国上将王新亭(1908~1984),湖北省孝感县王家岗村人,少年时代家境贫寒。1930年8月,由于不堪忍受家乡的反动压迫,他毅然参加了鄂豫皖红一军,结缘开国元帅徐向前(1901—1990)。在红军时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平岁月里,王新亭都曾经在徐向前的领导下战斗、工作,  相似文献   

7.
正袁升平是我军卓越的政治工作者,1929年参加红军,1930年入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从班长干起,最后升任团政治委员。抗日战争时期,他历任团和支队政治委员、旅政治部主任和副政治委员等职,参加了平型关战斗、黄土岭战斗等。解放战争时期,他曾任辽吉军区第7纵队政治部主任、第12纵队政治委员、第40军政治委员等职,参加了四平攻坚、围困长春和辽沈、平津、衡宝、广西、海南岛等战役。新中国成立后,参加了志愿军出国作战的第一仗和第二至第五次战役。归国后,袁升平先后任华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北京军区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济南军区第二政治委员,军事科学院第二政治委员,北京军区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相似文献   

8.
他是学生出身的红十五军创建人,曾任红四方面军政治部秘书长,奋战在鄂豫皖与川陕两个革命根据地。为了革命理想,他别亲离家,改名匿迹,牺牲在长征途中,半个多世纪后才被追认为革命烈士。他,就是与刘伯承、聂荣臻、杨尚昆等并称为“从重庆走出的红军将领”——周吉可  相似文献   

9.
稼祥同志很像一个学者,他不太会“交际”,用现在的话讲就是不太会“公关”。虽然他当红军总政治部主任的时间很久,但对红军的干部并不很熟悉。客观原因是,在第四次反“围剿”时,他负伤了(是在开会时被国民党飞机炸伤的),因此,他任职期间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后方。在中央红军中,军团一级的干部他熟悉。当时一军团司令员是林彪,政委是聂荣臻,政治部主任是罗荣桓;三军团司令员是彭德怀,政委开始  相似文献   

10.
白砂战斗胜利后,毛泽东在白砂约见了傅柏翠。一方面表示对红59团的关心,另一方面是想在蛟洋创办红军医院。他在了解蛟洋方面的情况后,对傅柏翠说:“蛟洋一带赤色基地比较巩固,部队连续征战,伤员要有一个妥当安置,你回蛟洋选一个地点设立红军医院,将沿途染病和战斗中负伤的病员集中到一起治疗”,并将红4军沿途缴获的枪支交给傅柏翠武装地方赤卫队.并嘱咐其把伤员一并安置好。  相似文献   

11.
我1922年出生于阳城县润城镇河头村,少时,家贫人口多,缺衣少食。1936年春节刚过,我就随着哥哥到陕北洛川学做木匠,混口饭吃,因人小力薄,经常遭到东家责骂。3月的一天,我们兄弟俩正在干活,三四个红军宣传队员到村里宣传招兵,听说红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俩放下工具,就报名参加了红军,当时编在红三十一军九十三师二七四团三营九连,从此踏上了革命征途。先后参加了红军东征、平型关战役、町店战役等50多次战役战斗,负伤三次。哥哥、弟弟都先后为国捐躯。忆往昔,峥嵘岁月历历在目。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57名开国上将中,钟期光是一个不能不提到的人物。他长期从事军以政治工作,曾担任红十六师政治部主任、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一团政治处主任,新四军第一支队、江南指挥部政治部副主任,苏北指挥部、第一师政治部主任,华中野战军政治部主任、华东野战军政治部副主任、南京军事学院政治部主任等职。由于他无微不至地关怀干部的思想与生活,被官兵们誉为"妈妈主任"。  相似文献   

13.
《湘潮》1987,(7)
汤平汤平(1903—1968),湖南省浏阳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5军第2纵队6大队军需,第1师2团连政委、团政治处总支书记,第3团政治处主任,红3军团后方补充团政委,第5军1师政治部地方工作科科长、1师政治部秘书处处长,红3军团第5师13  相似文献   

14.
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位于通江县沙溪镇王坪村。从通江县城出发,一个小时便可到达。红军烈士陵园占地面积1500多亩,这是全国最大的、唯一一个由红军自己修建的烈士陵园。1934年7月,红四方面军总部决定,由总医院政治部主任张琴秋同志负责修建红军烈士陵园,她还亲自设计碑体、题写碑名、绘制图案,当年10月顺利建成。整个陵园由红军烈士墓、红军总医院旧址和红军石刻标语3部分组成。陵园的大门横式牌坊上,雕刻着“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13个金光闪闪的大字。  相似文献   

15.
《党史文苑》2010,(10):36-37
江渭清,1910年生于湖南平江县秀水乡余家洞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27年参加革命,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秋收起义和平江起义。1930年后历任红军湘鄂赣独立师大队党代表、红十六军第七师团政委、独立第二师第四团政委、红十八军第五十四师团政委、湘鄂赣军区政治部机关党委书记、红军第三总医院政委、湘鄂赣军区东南军分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相似文献   

16.
中央苏区的红军优抚工作包括优待、抚恤与安置三项主要内容。优待红军战士及其家属的工作包括:调查了解红军家庭情况;保障红军作战给养;红军战士及其家属同样分田,由耕田队与劳动互助社帮助耕种;实行“优待红军工作日”与“共产党礼拜六”;接济红军家属生活,红军本人及家属免纳捐税与房租,享有减价购物及优先购买权利,享受医疗、交通、娱乐、读书与通信优待;发给红军家属光荣牌和优待证,建立与红军家属的联系制度。抚恤红军伤员、烈士及其家属的工作包括成立抚恤机构,规定伤残、死亡、家属等抚恤范围。红军的社会安置包括休养安置、退役安置、退休安置。中央苏区红军优抚工作的实施,为红军将士解除了后顾之忧,从而为革命根据地反“围剿”战争的进行,军民鱼水关系的建立,以及人民军队的自身建设等,发挥了至关重要的社会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7.
欧阳青 《党史纵览》2013,(12):26-30
周桓:杰出的军队政治工作领导者 周桓在47位荣获3枚一级勋章的上将中,年纪较轻.革命资历也浅,他入党、入伍都较晚,当红军之前的革命经历也不丰富,算是一个典型的“秀才”。但是,周桓参加红军之后,以一名年轻的革命知识分子的政治热情,凭着扎实的文化功底,加上刻苦、严格、  相似文献   

18.
正他从战士到担任军政治部主任,仅用了三年时间,是我军提拔最快的开国上将;他,身经百战,反"六路围攻",设伏长生口、神头岭、响堂铺,战上党、取晋南、打运城、攻临汾、克太原、保延安、出秦岭、解放大西南,处处都有他的身影和血汗;他建立民主政权、开辟冀鲁豫边抗日根据地,所率部队成了日军的眼中钉肉中刺,以至于挂出了"专打三八六旅"的报复挑衅性标语;他对古玩、字画、金银首饰有着很好的鉴别能力,被称为红军的"鉴宝师"……他就是开国上将王新亭。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同志不但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而且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演讲家。在历次不同场合的演讲中,他都能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的风格,深入浅出地说服大家,“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我只讲“二、三、四”三个字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部队战士多是不识字的农民,毛泽东在给他们讲话时,很注意用简单明了的词句。他对红军战士说:我们是革命的队伍,所以要懂得革命的道理。“马列”写了很多书,一下子掌握不了那么多,我现在只讲“二、三、四”三个字的道理,要求大家记住。战士们一下子感到很新鲜。毛泽东说:“二”是指两种战争。古今…  相似文献   

20.
周恩来与毛泽东的交往始于北伐战争期间的广州。周恩来时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参加了讨伐陈炯明的两次东征。毛泽东时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他主编的《政治周报》第三期曾对第二次东征作了介绍,指出:“此次东征,组织了伟大的政治宣传队,设立东征军总政治部为之统率,以第一军政治部主任周恩来为总政治部主任。”1926年3月,“中山舰事件”后,周恩来、毛泽东曾在李富春家中讨论反击蒋介石的问题。毛泽东在广州主办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周恩来曾去作《农民运动与军事活动》的讲演。周恩来是中共党内最早从事军事工作、最早认识到军事工作重要性的领导人之一。他与毛泽东交往的50多年中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