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爱心接力     
她是一名贫困大学生。在社会的帮助下,她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战胜了贫困;她用自己的名字设立了助学金,资助了41名贫困学生。在贫穷面前,她是自强者;在弱者面前,她是一位天使。  相似文献   

2.
东平 《党史博采》2008,(8):43-47
<正>在北京军事博物馆宿舍见到任远志时,她刚刚病愈出院不久,闲不住的她仍在为一部拍摄她父亲任弼时的影片做修改审定。谈起延安,她似乎有一  相似文献   

3.
在纪检监察战线她是默默无闻的一员。在现实生活中她是位普普通通的女性。她说:我太平常了。她的确是平凡的,在家中她要为人妻、为人母、为人媳;在单位她是部下、是主任、还是同事。她几乎承担着所有职业女性都要承担的多重角色,她用她孱弱的肩膀无怨无悔地挑起了这一...  相似文献   

4.
这是一位对人民群众有着深厚感情的艺术家这是一位对浮名俗利非常淡漠的艺术家她只要一进入生命像潮海般涌动的百姓中,她的心便和无数颗心在节奏中、在旋律中搏动起伏。她在用心唱。她是———  相似文献   

5.
陈蓉 《世纪桥》2009,(10):52-52
1904年4月28日,黄浦江的一处码头。 一位15岁的少女提着沉重的行李,走向“高丽号”轮船。她没有回头,也没有放慢脚步。她知道,她的父亲紧跟在她的身后,她不能显示出一丝的犹豫,要不,父亲就会毫不犹豫地揽着她退出登船者的行列。  相似文献   

6.
许思仿 《求贤》2007,(12):26-26
她站在台上,带点诡谲地看着台下的学生;偶尔她口中也会咿咿唔唔的,不知在说些什么。但是,她的听力很好,只要对方猜中或说出她的意见,她就会乐意地大叫一声,歪歪斜斜地向你走来,送给你一张用她的画制作的明信片。  相似文献   

7.
樊茹慧  梁钰 《实践》2011,(8):47-48
在雄浑苍茫的塞外高原上,滚滚的黄河奔腾而过,留下一片人间净土。她传承了游牧民族厚重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她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她古往今来、生生不息,她就是鄂托克。在鄂托克的怀抱中有一颗冉冉升起的璀璨明珠,她就是乌兰镇……  相似文献   

8.
她是一个黑人女孩。她从小就“与众不同”,因为小儿麻痹症,她的左腿瘫痪,胳膊动不了,只能卧病在床,失去了儿童应有的欢乐和幸福。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忧郁和自卑感也与日俱增,她甚至拒绝所有人的靠近。但她有个例外,邻居家那位只有一只胳膊的老人成了她的好伙伴。老人是在一场战争中失去一只胳膊的。老人非常乐观, 她非常喜欢听老人讲故事。  相似文献   

9.
会走路的梦     
有一次在邮局寄书,碰见从前的一个同学。多年不见了,她说咱们俩到街上走走好不好?于是我们漫无目的地走起来。她之所以希望我和她在大街上走,是想告诉我,她曾经遭遇过一次不幸:她的儿子患白喉死了,死时还不到4岁。没有了孩子的维系,又使本来就不爱她的丈夫很快离开了她。这使她觉得羞辱,觉得日子再无  相似文献   

10.
从警30年来,她从一个基层的民警逐步成长为一名省公安厅机关党委委员。在纷繁复杂的工作中,她始终在寻觅着一份属于警察这个特殊职业的快乐。她是个普通人,从不把豪言壮语挂在嘴边,但她的一举一动,她的工作激情,却感染了很多人。她就是云南省公安厅机关党委委员、警令部副政委、警令部党总支副书记俞明晖。  相似文献   

11.
云涵 《党建文汇》2009,(4):48-48
那一天,她所在的食品公司贴出新告示。她压抑着自己内心的紧张,挤进人群中去观看。那是一张下岗人员名单。她最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她的名字赫然出现在榜中。这一年,她已经42岁。  相似文献   

12.
1862年的一天。一位老妇人去拜访刚刚在伦敦作完报告的美国博物学家路易斯·阿加西斯博士。她向博士抱怨从未真正有机会学习,因为她总有做不完的工作。她和她的妹妹管理一栋负责供膳的宿舍,她根本没时间做别的事情。  相似文献   

13.
正牵挂也是一种爱参加工作30多年来,早到校、晚离校已成为铁岭市第三中学数学教师、七年十班班主任郑君的习惯。其实并不是学生每时每刻都离不开她,也不是她对学生不放心,那是一份难舍、一份牵挂。一次,郑君做了乳腺纤维瘤手术,可她仅仅在家休息了一天,就回学校上课了。课堂上,她的手臂一动,刀口处便感到一阵阵钻心的疼痛。不能在黑板上方写字,她就在下方写;实在写不了,她就口述,让学生帮她写。同事们都说郑君坚强,其实她是舍不得那一分一秒的时间,更不忍心看到学生们那充满企盼的眼神。  相似文献   

14.
对王桃书记应该说我很陌生,只是在邮箱里看到了她的文章,发现她是一位非常优秀的书记,同时也了解到她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实践数学老师,由此对她肃然起敬。  相似文献   

15.
她是一位平平凡凡的女职工,但她却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她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党员,可从她身上,人们看到了共产党人那处处闪光的亮点;她是一个平常的女性,而她在工作与生活中,所做的一件件事,已成为团场人们交口称赞的话题。自1995年以来,她多次被农九师、一六三团授予先进生产者、“三八”红旗手、巾帼致富标兵、庭院致富能手等光荣称号。在人生道路上,她用一串串闪光的足迹展现了她的无悔人生追求。她, 就是农九师一六三团北区四连职工蒋新凤。  相似文献   

16.
高杰 《党史纵横》2014,(3):37-38
正她是一位才情洋溢的作家、戏剧家和词作者,参与填词的《渔光曲》、《卖报歌》、《打回老家去》等至今仍传唱不衰;她是田汉相濡以沫的爱人,田汉曾说自己更加关注现实社会的思想转变与她紧密相连;她是一位睿智机敏的女特工,年仅24岁就在陈赓的直接领导下从事情报工作;她是一位勇敢坚毅的战地记者,抗日战争期间曾和美国记者史沫特莱共赴战区采访……她就是安娥,一位在烽火岁月中成长起来的燕赵才女。在她繁复精彩的一生中,大连曾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相似文献   

17.
笔者拜访刘真骅是在她位于青岛东部海边的家里,她是《铁道游击队》的作者刘知侠的遗孀。出现在笔者面前的刘真骅气质端庄典雅、神采奕奕,完全不像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她热情地将笔者迎进了她那面向“一帘波涛”的客厅内,习惯性地燃起了一枝香烟,娓娓诉说起她与知侠先生那段刻骨铭心、少为人知的恋情。  相似文献   

18.
有一位山东姑娘,从职业技术学校毕业后就去深圳打工。 开始她在一家女性保健品公司做推销。她先去富人区,碰了一连串钉子,还听到许多难听话。但是她没有陷在因别人瞧不起而感受到的委屈里,据此她认识到自己找错了对象,于是把目光转向与自己相似的打工妹。在各工业区的女工宿舍里,她不但出色地完成了推销任务,还交了一批朋友。后来因为人事关系出现问题,她失业了。 她的第二份工作是在深圳大学附近的精品屋里里帮女老看店,由于她的勤奋,老板让她(?)  相似文献   

19.
母亲的字典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母亲的字典里,最重要的最醒目的就是她的孩子,她永远怕他们饿着、冻着、累着、委屈着。母亲已经97岁了,耳聪目明,思路清晰。尽管她基本足不出户,但是她的心思和情绪一天也没有安安稳稳陪着她在屋子里待过。她心里似乎揣着一只无形的遥控器,轮番地在她的子女中搜索着,  相似文献   

20.
“在刘黎姐的法庭上,无论当事人是谁都不会‘炸’。调解时,她就和当事人坐在一排椅子上,人家信她、服她。”提起朝阳法院奥运村法庭的刘黎法官,一名年轻法官用这样朴实的话这样评价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