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经济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使得全球的经济格局和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我国经济发展正由高速增长阶段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这种经济增速的换档,必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在这宏观背景条件下,如何推动兵团,尤其是九师经济的发展,是人们当前普遍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叶震 《前线》1993,(18)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某些产业或设施的滞后,犹如狭窄的瓶颈,影响到整体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我们通常称之为“瓶颈”制约。目前,瓶颈制约已成为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严重障碍。今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在1992年高速增长的基础上继续以强劲的态势向前发展,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比去年同期增长13.9%,改革开放取得新的进展,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与全球多数国家和地区经济回升乏力形成鲜明对照。总的看,形势是好的。但伴随经济持续高速运行,也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九大对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全面部署,明确提出我国经济要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明确确立了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目标。我们必须把握历史机遇,直面问题挑战,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每到一个团组,他都要发表极具针对性的重要讲话,抓问题、抓大事、抓关键,一抓到底。一、"抓"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经济体系高质量发展,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词,也是习近平今年两会到团组时反复强调的"高频词"之一。"羊、煤、土、气"一度是内蒙古引以为骄傲的经济增长支撑,然而伴随着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仅靠资源支撑的发展已难以持续。针对这一问题,习近平在内蒙古团参加审议时  相似文献   

5.
《实践》2016,(8)
正中国作为全球的制造大国,"世界工厂"名闻天下。但像马桶盖、电饭煲、奶粉,甚至包括圆珠笔头上的"圆珠",仍然需要进口或去国外抢购。这些经济现象从不同层面折射出当下制约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症结——经济的结构性矛盾。在持续了30余年的高速增长之后,我国经济发展最直接的变化是经济增长从高速转为中高速。虽然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但也面临诸多挑战。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外需萎靡不振;中国经济增速下降,面临着工业品价格下降、实体企业盈利下降、财政收入增幅下  相似文献   

6.
以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三大经济圈为代表的区域经济带领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了30多年,使我国经济总量超越日本跃居世界第二。区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是我国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保持宏观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动力引擎。但是,历经30多年的高速发展和2008年肆虐全球的经济危机,我国经济发展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又面临着严峻挑战。无论是内在要求还是外部的倒逼,都要求未来的经济发展主线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7.
<正>在经历30多年的持续高速增长后,我国经济增长从高速转变为中高速,进入增速减缓、结构优化、动力多元、质量提升的新常态发展阶段。这是我国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的必然结果,符合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然而,一些西方媒体和学者再度鼓吹"中国经济崩溃论",唱衰中国经济。这是经不起理论推敲和实践检验的。从区域发展格局看,我国地域辽阔,城乡和区域发展差异大,多元化区  相似文献   

8.
<正>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针对国际国内环境变化,特别是我国发展条件和发展阶段变化作出的重大判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年均9%以上的持续高速增长,部分年份增长速度达到两位数以上,在世界主要经济体同期增长表现中名列前茅。我国经济占全球经济的比重也迅速由不到2.7%提高到目前的近15%。取得这样的成绩,主要是因为改革开放形成了有效激励市场主体和充分利用国际市场的体制机制,使我国劳动力  相似文献   

9.
正在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是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深入理解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于深刻认识高质量发展、有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  相似文献   

10.
郭万超 《党建》2012,(11):23-25
西方普遍认为中国若要持续高速发展,必须采用西方模式。这个答案遵循的是西方经济学传统逻辑,显然难以解释中国现象。若以更广、更深的视角观察,中国奇迹的发生以及持续的根本原因,在于形成了充满巨大发展活力的中国道路。中国道路不同于以往的发展模式,其深深植根于拥有5000年历史文化的中国大地,这块土壤为其成长提供了特有的环境和条件。中国道路正在创造新的社会文明。在以自己的经济奇迹对世界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在为人类探索一条充满生机活力的新道路。  相似文献   

11.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人民生活得到极大改善,经济发展取得辉煌成就。但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系列生态、能源问题,导致人与自然不和谐。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  相似文献   

12.
王燕 《实践》2008,(2):24-24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人民生活得到极大改善,经济发展取得辉煌成就。但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系列生态、能源问题,导致人与自然不和谐。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  相似文献   

13.
(一)改革开放18年以来,福建经济走过了一条持续快速增长之路。在未来跨世纪发展规划中,我省进一步确立了"三步走"发展战略,三阶段经济增长速度分别为13%、11.5%和9%。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一经济增长速度是可以实现的。不过我们更为关心的问题是,什么是经济均衡增长的最优路径,我们应采取什么策略。因为经常出现的情形是,经济增长的均衡与高速之间相互矛盾,即是说,要做到经济增长均衡就难以保持高速,而要追求经济增长高  相似文献   

14.
张泰 《前线》1993,(16)
去年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蓬勃发展,发展势头良好,经济形势总的来说是好的。农业生产平稳发展,夏粮丰收;工业生产持续高速增长,经济效益继续有所改善;利用外资大幅度上升,外贸进出口继续扩大;第三产业发展加快,城乡市场繁荣活跃,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但是,经济生活中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其中有些还柑当严重。主要是金融  相似文献   

15.
1992年以来,我国的投资总量保持着强劲势头增长,投资规模的持续扩张,驱动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同时也诱发了经济过热和高通货膨胀。控制投资规模,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已成为近期经济工作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投资扩张的深层原因在于投资运行机制的不合理和调控机制的不规范,治理投资膨胀应从深化体制改革着手。 (一)  相似文献   

16.
黄再胜 《前线》2015,(3):81-83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发展正从中低端水平迈向中高端水平。要打破"中等收入陷阱"魔咒,顺利实现"双中高",就必须辩证地认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深入推进结构性改革,着力打造新引擎,改造升级传统引擎,持续培育新的增长点,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经济新常态呼唤新引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年均9.8%的超高速增长,演绎的"中国奇迹"举世瞩目!当前,我国  相似文献   

17.
刘瑾 《湘潮》2007,(12)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和世界加工制造业中心地位的确立,作为国民经济生产重要基础原材料工业之一的铜加工业发展迅速,产品品种规格不断增加,产量持续增长,国际贸易异常活跃,技术进步不断加快,国际地位越来越高。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的铜加工业跨进了一个高速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8.
80年代初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村经济获得了巨大发展,但是1985年以后,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逐步减缓,特别是90年代后农村经济长期低速运转,农民收入增加缓慢,不仅造成农村市场低迷,而且影响了整个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一、对几种农村经济发展战略的评价80年代中期以来,为了持续高速发展农村经济,各方面提出了许多发展农村  相似文献   

19.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新时代下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既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  相似文献   

20.
《求是》2015,(3)
<正>近年来,我国工业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出现了持续减速迹象。工业的持续减速,意味着我国工业发展出现了趋势性变化,正步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当前,要立足于中央关于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战略判断,加快转变工业增长方式,着力重塑工业增长动力,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一、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后期的新阶段从"十二五"开始,我国经济进入了中高速增长的新阶段,与此相关的工业化从投资驱动向效率驱动稳步转变。我们的有关研究表明,到2010年"十一五"结束,中国开始步入工业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