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衣使者的癌变黄兴志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你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为掩,罪大而不可解。语出《易·系辞下》国徽。法庭。法官。这里是法律与正义凝结的神圣"殿堂"。1993年7月7日上午8时,一名法官声若洪钟...  相似文献   

2.
读点经典     
《当代贵州》2012,(17):65
《周易》二则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系辞下》)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系辞下》)《呻吟语》二则君子畏天,不畏人;畏名教,不畏刑罚;畏不义,不畏不利;畏徒生,不畏舍生。(《存心》)怠惰时看工夫,脱略时看点检,喜怒时看涵养,患难时看力  相似文献   

3.
正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崇德向善的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传承中,善已经积淀成为我们这个民族的优秀文化基因和独特精神标识。时至今日,许多惩恶扬善、劝诫行善的名言警句仍为人们耳熟能详。"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等,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立身处世和为官为政。善义寻绎何谓善?从造字结构上来看,甲骨文中的善字,上面是一个"羊",  相似文献   

4.
小节是一个人个性修养的外现。中国人自古重视小节修养,古人以"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来论证小节与成就大事业的辩证关系;以"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来警示小恶小善的积累足以改变事物整体的性质;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来喻明小事不慎终将酿成大祸。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来说,小节不仅仅体现个人修养,而且体现了执政党和政府的执政理念、  相似文献   

5.
为什么现在老百姓一提起改革开放、党的政策无不拍手称快,但一议起党的干部就颇有微词呢?这与一些干部特别是某些领导干部处世的两面性有很大关系。有些领导干部在台上与台下、人前与人后所说所做的截然不同,使人们容易产生一种被欺骗蒙哄的感觉,从而使群众对一些党的干部失去了信任,往往以点代面地对党的干部说长道短,持有偏见,甚至产生敌对情绪。现在已发展到不只是群众议论干部,而是干部对干部也说长道短、评头论足了,这种现象称作“干部入流”。“干部入流”不只是一种简单的现象,而应该看到其深层次的危害性和不可替代的负面影响力。现…  相似文献   

6.
现代语录     
<正>要有群众监督制度。让群众和党员监督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凡是搞特权、特殊化,经过批评教育而又不改的,人民就有权依法进行检举、控告、弹劾、撤换、罢免。(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四风"问题归根结底是理想信念出现动摇所致。"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必须毫不放松抓好思想政治建设,点亮党员、干部心中的明灯,教育引导党员、  相似文献   

7.
“和尚动得,我动不得”,《阿Q正传》中的这句话,大家都耳熟能详,鲁迅先生用这句话把阿Q“比烂比下”的丑陋心态刻画得淋漓尽致。谁能料想,时至今日,“阿Q谬论”不仅没成为历史尘埃,还有了新的表现。“要查,每个人都有事”“比我问题严重的多的是”……在纪检部门近年来查处的案例中,不少问题官员就存在这种寡廉鲜耻的“比烂”心态。面对组织的调查,不是去反思自己所犯的错误,而是反过来抱怨组织,以别人的“大恶”来为自己的“小恶”开脱。如,有的贪官在职级上与高的“攀比”,一般干部与科级干部比,科级干部与处级干部比,处级干部与厅级干部比,厅级干部与省部级干部比,这些人比上比下,比出来的结论是“你贪我贪他贪,大家全都在贪”;有的贪官在数量上与金额大的“攀比”,贪了几十万元和几百万元的与贪了几千万元和上亿元的比,这些人比大比小,比出来的认识是“我贪的是人家的零头,根本用不着小题大作”:有的贪官在事实上与问题多的“攀比”,“我查来查去就是一点经济问题,不像人家什么问题都有”,这些人比多比少,比出来的感觉是“他人属于作恶多端,自己只是白玉微瑕”。  相似文献   

8.
正1918年8月,受新民学会委托、正在北京为组织赴法勤工俭学而奔走的蔡和森,给毛泽东写了一封充满激情的信。他在信中提出:"果为君子,无善不可为,即无恶不可为,只计大体之功利,不计小己之利害。墨翟倡之,近来俄之列宁颇行之,弟愿则而效之。"此时距离俄国十月革命还不到一年,蔡和森就明确表示了学习列宁的意向。人们往往因此而注意到他在新民学会会员中第一个吹响了欢迎十月革命的号角,但很少注  相似文献   

9.
《当代党员》2009,(5):67-68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抟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国治民,能无知乎?天门启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为乎?生之畜之。生而弗有,为而不恃,长而弗宰也。是谓玄德。(第十章)  相似文献   

10.
正今明两年,地方领导班子迎来集中换届。平顺地度过换届,难能可贵的或许是净、静、敬。净是一种"不染不妖"的品节,静是一种"不蔓不枝"的胸襟,敬是一种"不可亵玩"的修为。品《爱莲说》,看换届,感悟颇深、启示颇多。"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清净做人、干净做事的宝贵品节。莲,花之君子者也,首在不沾染污垢、不显得妖媚,一以贯之地坚守自己的一身净气。做好干部、选好干部,亦是如此。一方面,组织选出干净的好干部,首要是干部  相似文献   

11.
读点经典     
《当代贵州》2012,(25):61
《管子》二则以家为乡,乡不可为也;以乡为国,国不可为也;以国为天下,天下不可为也。(《牧民》)民变而不能变……不可服民取信。(《侈糜》)《孔子家语》二则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困穷而败节。(《在厄》)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三恕》)  相似文献   

12.
魏晔玲 《前线》2016,(6):75-75
正【引用】"锄一害而众苗成,刑一恶而万民悦。"——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原文节选】大夫曰:"古之君子,善善而恶恶。人君不畜恶民,农夫不畜无用之苗。无用之苗,苗之害也;无用之民,民之贼也。鉏(chú,同"锄")一害而众苗成,刑一恶而万民悦。虽周公、孔子不能释刑而用恶。家之有姐子,器皿不居,况姐民乎!"——《盐铁论·卷六·后刑第三十四》  相似文献   

13.
正未见裴启斌,已闻其"恶"名。这名从中央纪委机关来到凉山,挂职州委常委、副州长的干部,在当地工作才一年多,已成了某些干部口中的"三大恶人"之一。关于裴启斌的"恶",有许多故事。说他从州府西昌出发,不给县里打招呼,直接去乡上检查新建农房住宅。推门发觉新装  相似文献   

14.
也许是生性迟钝,也许是信息不灵,最近才听到一个新名词:“消闲文化”。“心之官则思”。一思、二思、三思、遂有下文,特地录供斟酌商榷。《礼记·杂记下》曰:“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人,要有劳有逸,只劳会累死,只逸会懒死,劳逸结合才对,毛泽东说得很实在:“睡眠和休息丧失了时间,却取得了明天工作的精力。如果有什么蠢  相似文献   

15.
康德、朱熹历史发展观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德认为大自然先验地决定了人类历史的不断进步 ,人类的不断进步的历史是大自然的一项隐秘计划的实现 ,而推动这个计划实现的原动力却是恶劣的情欲 ,正是人性的恶把整个历史推向善境。而朱熹也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绝对应当以人的道德理性中的伦理原则为主导而不断地趋向于至善之境 ,但社会历史发展的原动力却不可能是从人的欲望和需要中流露出来的恶 ,相反 ,人必须高度地弘扬道德理性以克服内在于自身的非理性因素 ,只有善才是历史进步的动力。  相似文献   

16.
善和恶,是水火不容的两个字。提起善来,人人喜欢;提起恶来,个个恶嫌——这说明人们是知恶知善的。不过,有时真正行起事来,有些人却是善是恶有些不清楚,有时甚至糊涂了,一不小心还会揣着善心做恶事。所以说,“人之初,性本善”大伙赞同,“人之初,善恶存”多数人也子认可。至于为恶的缘故,不外乎是不读书、不知法度、不明礼节、不择交良友、缺乏家教这五等昏昧所致,但为何有些人就算是有这五等昏昧,却也未见得会犯恶为恶?再说这世间什么叫恶,恶有多大范围,谁又能说得清楚、道得明白?笔者粗浅地认为,为恶的病根,不外乎两个字:一曰名;二曰利。君不见世间多少作恶的事都是这“名利”二字惹出来的祸,它害得多少人迷迷糊糊,恶从心起,昧了良心,做出恶事,铸下大错,后悔莫及。故而世人你我他,都要常存戒心,抑恶扬善,牢记祖宗明训。  相似文献   

17.
现代语录     
<正>君子之学必日新。日新者,日进也。不日新必日退,未有不进而不退者。(《近思录》载程颐语)把意念沉潜得下,何理不可得?把志气奋发得起,何事不可做?(《呻吟语·存心》)治身养性,务谨其细,不可以小益为不平而不修,不可以小损为无伤而不防。(《抱朴子·极言》)  相似文献   

18.
多年以来 ,各级干部要“能上能下”一直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 ,同时也是一个重点和难点。但是 ,人们往往对“能上”颇为看重 ,在实践中也创造了一些诸如一推双考、竞争上岗等新的办法 ,但对“能下”则讳莫如深 ,始终没有找到什么好的途径 ,致使干部队伍建设问题越积越多、越积越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期印发的《2 0 0 2— 2 0 0 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是今后几年全国人才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其中在“党政人才队伍建设”部分中也谈到了实现干部“能下”的问题 ,并把它规范界定为“建立和完善党政机关干部退出和淘汰机制。”这一提法为理论界对干部能下问题的研究进行了新的规定 ,同时也为理论界研究这一问题提出了新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19.
我们党员干部队伍的主流是好的,这是众日皆碑的事实。但是,在肯定主流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支流,就当前来说,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的“五小干部”现象就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所谓“五小干部”是指那些大错误不犯,只是喜欢喝点小酒、打个小牌、偶尔用公款跳个小舞、到下属单位报销一点小件物品发票、利用领导关系或经办权搞一点以权谋私小动作的干部。这些干部所作所为由于仅局限在“小”字上,不像大的贪污受贿分子那样引人注目,都是“小来小去”,群众反映也不那么强烈,纪检部门也不便追究,因此这些“五小干部”常常是“优哉游哉,聊…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每个企业都要面对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而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不可抗拒的竞争机制对企业经营者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对为之服务的干部培训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干部培训部门必须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改进干部培训工作,培养造就更多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各类、各层次经营管理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