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爆发的非宗教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提供了历史机遇.在该运动中,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民主革命理论展开的对宗教问题的批判突破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早期借用西方资产阶级理论批判宗教的范畴,初步显示了马克思主义在宗教批判中的优越性.在宣传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同时,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文化领域的传播,吸引了广大爱国知识分子走上社会主义革命道路,也促使早期中国共产党的宗教政策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2.
李大钊是我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者。从中国学习思想史的角度来评价李大钊,他是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学习观的奠基者。其学习观主要贡献有三:以马克思主义为批判武器,推倒"尊孔读经"的封建学习思想;确立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现代学习观的基本原则;宣传马克思主义,为现代学习观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作为富有时代意识和革命意识的知识分子,李达在马克思主义早期中国化的过程中,从唯物史观切入,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批判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亲身参与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并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过积极思考和探索。虽然李达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是初步的,但这并不影响其为建立中国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作出的杰出思想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4.
五四新文化运动后期,随着社会主义的传播,一批初步形成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共产主义知识分子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共产主义运动,在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同时却受到了抵制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反对派的重重阻挠,双方围绕国内外社会状况展开了各种形式的论战。本文试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后期发生的有关社会主义的论战中揭示五四新文化运动统一战线内部的分化,分析马克思主义传播受到重重阻碍的社会现实,以此探寻马克思主义深入发展的艰辛历程。  相似文献   

5.
李大钊是党的主要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在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运动中起着主要作用。他参与发起思想启蒙运动,为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创造了基本前提;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并发起创建中国共产党,推动早期马思主义思想运动的发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初步阐述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基本构想,谱写出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的最初华章。  相似文献   

6.
近代哲学对宗教的理性批判只是揭示了宗教所隐匿的小前提,即人的自我意识的异化;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宗教所隐匿的大前提,即社会自我异化才是宗教的实质。所以,彻底的宗教批判必须诉诸社会批判的彻底性。正是在把宗教批判彻底化为社会批判的理解中,我们把握到了作为新世界观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转变的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7.
陈望道(1891—1977),原名参一,浙江义乌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之一,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成员之一,第一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者、研究者,中国著名的思想家、社会活动家、教育家、语言学家。1920年5月与陈独秀等在上海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同年8月22日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陈望道是早期负责人之一。  相似文献   

8.
彭述之是中共早期马克思主义宣传家,在主编《向导》周报和贯彻中共中央指示精神的实践中积累并形成其宣传思想。他主张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坚持无产阶级宣传的党性与阶级性统一,大力宣传俄国十月革命,坚持联合战线中的独立批评原则,坚持中共宣传言论出版自由。其宣传思想对助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动国民革命运动发展、推进中共理论宣传工作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在世俗化历程中,马克思的宗教批判理论始终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意义,这一方面是由于马克思的宗教批判理论具有更为彻底的批判性和现实革命性;另一方面则因为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后半叶乃至现今仍为众多社会主义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因而能够与现实政治相结合,从而对世俗化的历程产生了更为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我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就开始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来研究宗教问题,初步形成了体现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思想认识。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事业的进程中,也在不断探索和发展党的宗教理论与宗教政策,确立了宗教信仰自由、与宗教界建立统一战线等基本政策,有力推动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为新中国宗教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分析,论述了意识形态理论对社会心理的影响以及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对社会心理建构中作用,进一步探讨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在当代中国社会现代化运动转型过程中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一年后,《青年杂志》更名为《新青年》(以下统称《新青年》)。《新青年》杂志是中国近代史颇具影响的刊物之一,它曾对推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起了重要的历史作用。《新青年》杂志登载了大量的书刊广告。这些书刊广告不仅见证了《新青年》从普通学生刊物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著名刊物、再到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的历史演变过程,而且见证了《新青年》由宣传民主主义到宣传马克思主义、再到宣传社会主义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介绍了恽代英的宗教思想。恽代英批评了宗教思想领域形形色色的错误观点,对宗教问题做了唯物主义的回答:他解释了宗教的起源,批判了有神论;坚持了唯物主义,批判了唯心主义:提出宗教具有正负功能;还倡导宗教信仰自由,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宗教观。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介绍了恽代英的宗教思想.恽代英批评了宗教思想领域形形色色的错误观点,对宗教问题做了唯物主义的回答:他解释了宗教的起源,批判了有神论;坚持了唯物主义,批判了唯心主义;提出宗教具有正负功能;还倡导宗教信仰自由,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宗教观.  相似文献   

15.
一上海是新文化运动开展较早的一个城市。五四运动以后,新文化运动以传播马克思主义,宣传和研究社会主义为特征,上海就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中心。在上海的一批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办报刊、写文章,宣传马克思主义;投身实际斗争,深入工人运动。在北洋军阀政府视马克思主义为“洪水猛兽”,一批资产阶级学者宣扬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不符合中国国情之际,一批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以在上海出版的《新青年》、《共产党》等为阵地,开展对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批判,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在上海的创立作了思想上的准备。在党的成立…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过程,就是它抛弃和摆脱宗教的论证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批判和取代一切宗教社会主义的过程。对宗教的批判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认知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17.
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艾思奇同志,到今年3月22日离开我们整整30年了。 艾思奇同志把毕生的精力都贡献给了中国人民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从30年代起他就在上海参加革命活动,发表文章批判旧世界,批判各种反动思潮,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抗战开始他到了延安,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他在党的理论、宣传、教育以及文艺、新闻等各个部门都从事过工作,致力于马列主  相似文献   

18.
对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论断 ,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我国几十年宗教工作的深刻总结 ,是解决当代中国宗教问题的大政方针和根本出路 ,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的重大贡献和新发展。一、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理论和现实依据从理论上讲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符合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基本原理。一是宗教在社会主义社会继续存在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形态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观点。宗教是人类早期人们在无法解释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下产生的一种消极厌世的意识。在庞大而复杂的人类…  相似文献   

19.
张金鹏 《理论建设》2012,(6):40-44,98
国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经历了西方马克思主义从文化霸权和物化意识批判到对工业意识形态的批判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批判,并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逻辑终结后的后马克思主义(思潮)中对当代资本主义文化批判中消费意识形态和信息拜物教的批判。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国外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经历了从革命到批判,从经济政治意识形态批判到文化意识形态批判的过程,最终从乌托邦的理想走向了符号游戏的主观意识解放。  相似文献   

20.
付文忠 《学习论坛》2008,24(9):26-30
拉克劳与墨菲后马克思主义认为:当代资本主义发生了深刻变化;新社会运动标志着认同政治的兴起与马克思阶级政治理论的结束,同时也宣告了一元论政治观的终结.后结构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理论认为马克思主义总体性社会观不完整性,马克思关于普遍性和客观性的话语是无效的.批判实在论批评了后马克思主义把政治归结为话语联结与身份认同,把社会主义策略归结为意义颠覆的理论立场,批判实在论对话语理论的批评对我们解读后马克思主义具有诸多理论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