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1月17日发布的《第2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07年12月,我国网民数已增至2.1亿人。2007年一年中国网民增加了7300万人,年增长率达到53.3%,平均每分钟增加网民近140人。众所周知,由于互联  相似文献   

2.
邓韵 《学习月刊》2010,(20):39-39
互联网是20世纪的重大科技发明,是当代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它深刻影响着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生产生活和信息传播的变革。我国自1994年正式接人国际互联网以来.互联网保持了持续快速的增长.截至2010年上半年。我国网民规模已达到4.2亿.普及率达31.8%,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目前我国网民数、宽带网民数、国家CN域名数,三项指标继续稳居世界排名第一.  相似文献   

3.
今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2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08年6月底,我国网民数已达到2.53亿,跃居世界第一位。  相似文献   

4.
百科文摘     
中国成为全球最大外资接受国2002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额为5340亿美元,比2001年下降27%,而中国将首次超过美国,成为接受外资最多的国家。中国通信网络容量居世界首位中国通信网络规模容量已跃居世界第一位。截至去年10月,中国光缆总长度达到209万公里,其中长途光缆44.4万公里;互联网骨干网间带宽达到100兆以上。2003年研究生将扩招30%2003年的研究生招生人数将达到27万左右,以30%的增数递增;本专科招生增幅则将控制在10%以内,平缓增长。我国网民数位居全球第二全球互联网用户数目前已达6.5亿,其中中国网络用户数量截至去年12月底已…  相似文献   

5.
网意与民意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网络成为了公众表达意见的重要阵地。网意的影响日益扩大,有人甚至直接将网意等同于民意。笔者认为,有关网意和民意关系的三个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思考。1.不超过总人口半数的网民意见是否具有民意的普遍性?中国互联网中心2011年7月19日发布统计报告称:我国网民规模已达到  相似文献   

6.
正望咨询公司于2012年5月3日发布的《2012年中国网上购物消费者调查报告》显示,"2011年我国网购金额达到了8090亿元,比2010年增长72.9%,占到了我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4.4%.2011年有2.12亿用户至少有一次网购经历,占到了全部网民数的41.5%.在被调查的30个城市中,网购在网民中的渗透率高达60.3%;网购市场规模与上年相比增幅达72.9%."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7%,超过全球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网民规模连续9年位居全球首位。手机作为网民主要上网终端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与以往固定"互联网"教育相比,移动互联网使知识传播的形式发生巨大变化,在线教育、微型学习、游  相似文献   

8.
王怡 《共产党人》2013,(23):34-35
据工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年底,我国互联网网民数量达到5.64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2.1%,其中,网络微博用户达到3.09亿人,网民每天发表的论坛帖文和新闻评论达300多万条,  相似文献   

9.
黄楚新 《前线》2013,(11):43-45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络持续稳步发展。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3年7月17日发布的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已达到5.91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提升至78.5%,手机网民规模4.6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4.1%。网民人均每周上网时长达21.7小时。互联网已全方位、多层次地介入了我国人民的社会生活,产生着日益广泛的公共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网络普及率的提高,我国网民数量不断上涨。截止2015年6月30日,中国网民达6.6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8.8%,手机网民规模达5.94亿,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达到88.9%[1]。可以说,网络新媒体尤其是移动新媒体已经很深刻地影响着转型、深入改革时期的我国社会的各个方面。网络信息的快速流动、便捷获取,以及公民的权利诉求意识不断增强,以网络作为主要传播媒介的新媒体事件不断发生,其  相似文献   

11.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08年1月公布的统计数据表明,截至2007年12月,网民数已达到2.1亿.其中18—24岁的网民最多.占31.8%.这个年龄段的网民中,青少年网民群体占据重要地位。这一调查结果表明,作为国家未来之栋梁的青少年,无疑是推动信息化进程的重要生力军,是互联网络各项应用的积极参与者。同时,由于互联网的广泛性、开放性和无政府状态带来了许多棘手的信息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2.
据有关部门预测和统计,目前我国网民以每年8000万的速度递增,预计到2011年底网民数量将有可能突破5.5亿,互联网普及率将达到31.8%。网络的发展和网民队伍的扩大,网络已经成为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相似文献   

13.
《党课》2013,(4):29-29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日前发布了《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去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全年新增网民5090万人。  相似文献   

14.
据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的网民规模达到4.57亿人,普及率达到34.3%,其中,30岁以下各年龄段网民在总体网民中占比58.2%.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发展和互联网在我国的普及,互联网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对大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心理发展、价值观念和政治趋向等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正>近几年,互联网在我国飞速发展,网民大军迅速膨胀,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6.68亿,手机网民规模达到5.94亿[1]。网络正以无比强大之势影响着国家和社会的方方面面,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个领域各个层面无一不被其深刻地改变着。由互联网催生的网络民主,深刻地影响着我国政治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通过网络了解国家时政、社会  相似文献   

16.
构建和谐社会,不仅包括构建和谐的现实社会,还应包括构建和谐的与现实社会有紧密联系而又有很大差别的“网民”之间互动的虚拟的网络社会。网络社会存在种种不和谐会严重影响现实社会的和谐构建。随着电信业的发展,我国的网络社会规模正在迅速扩大。据2005年7月21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北京发布的消息,截止6月30日,我国已有1.3亿网民走进了虚拟世界,网民数和宽带上网人数均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如今,网络生活已成为网民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网民上网时间每周高达13.2个小时和4.1天,上网场所正在不断扩展,众多新的上网设备和…  相似文献   

17.
吴婷 《学习月刊》2020,(3):34-35
在现代社会,各个国家高度重视各类公共危机带来的危害。面对这些风险时,政府如何更及时、更有效地对危机事件予以回应或处理刻不容缓。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44次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了8.5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61.2%。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新媒体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智能设备和网络来获取信息、发表观点和表达诉求。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2017年8月4日发布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为《报告》)。《报告》显示,至2017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占全球网民总数的五分之一;互联网普及率为54.3%,超过全球平均水平4.6个百分点。至2017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24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占比为96.3%。媒体环境的革命性变化对纪委监委机关传统的宣传观念、宣传形式产生了强烈冲击,对宣传工作提出新挑战新要求。  相似文献   

19.
数字     
2.1亿人——截至2007年12月31日,我国网民总人数达到2.1亿人,仅以500万人之差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预计在2008年初我国将成为全球网民规模最大的国家。1.54万亿元——目前,全国缴存住房公积金的职工累计超过1.1亿人,累计缴存住房公积金1.54万亿  相似文献   

20.
来自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高技术产业司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国农村网民已达3741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5.1%。青年农民和外出务工农民是3700万农村网民的主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