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恩寿是周恩来的同胞弟弟,他生于清光绪三十年二月廿三(1904年4月8日),名恩寿,字同宇,也叫过桐宇.由于周恩来投身革命,长期遭敌人通缉,要求受他牵连的主要亲属改名回避;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又要求他的亲属不要说出与他的关系,以免受到特殊照顾,因而,周恩寿从1928年起即一直以"同宇"为名.  相似文献   

2.
解放初的北京“八一”学校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是军队干部子弟,平常住校学习,星期天也很少回家。开学或放假时,孩子们除了学习用品外,还有被褥等生活用品,自已背不动,所以不少有车的干部人家用车子接送一下自己的孩子。1951年“八一”学校放暑假时,有两个小同学望着同学们高高兴兴先后离去,总不见有人来接自己,怅然若失。这两个小同学其实是兄妹俩,哥哥叫周秉钧,九岁,妹妹叫周秉宜,七岁;爸爸周恩寿是政务院总理周恩来的胞弟。当时实行的是供给制,周恩寿哪有能力抚养六个子女。秉钧、秉宜入学前是以中南海西花厅为家,上学后也由七妈邓颖超照料…  相似文献   

3.
最恨与最爱     
周秉德在《我的伯父周恩来》一书中写道:伯父几十年间一直未能回故乡,父亲周恩寿曾不止一次向他提出回家看看的请求,可他就是不答应。有一回,父亲被伯父叫到中南海西花厅观赏  相似文献   

4.
总理要求侄子一家到河南生活 周恩来总理有两个胞弟,大弟周恩溥,小弟周恩寿。周恩来没有后代,周恩溥有一个儿子叫周荣庆,周恩寿有6个子女。1945年初,周恩溥在山东被捕,敌人让他说出周恩来的去向,但他始终没说,遭严刑拷打后没几天就含恨告别了人世。周恩来的大弟媳王兰芳和小弟周恩寿,都在战争年代落下严重伤病,新中国成立后不能正常上班。于是,周恩来就让他们提前退休了。当时的情况是,如果正常退休能拿到70%到80%的工资,而提前退休的比例要小得多,这样一来他们的生活就成了问题。于是,周总理就将两人的生活费用负担了起来。  相似文献   

5.
周恩寿,字同宇,也叫桐宇。生于1904年4月8日。他来到人世时,正是周家急剧败落的时候。他一周岁多时,父亲因买彩票中头彩,家中陡然有了经济收入,母亲便带着三兄弟一起去了清河县(今淮阴市市区及淮阴县一带)清江浦的外婆家。三岁时,因母亲病故,大哥恩来便带着二哥恩溥和他一起从清江浦返回淮安驸马巷老家。这时父亲在外地谋生,工资甚低,无法养家,而  相似文献   

6.
周恩来在兄弟3人中是老大,大弟周恩溥,小弟周恩寿。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原委员、中国新闻社原副社长周秉德是周恩寿的长女。她的少年和青年时期,曾跟随伯父周恩来和伯母邓颖超共同生活了15年之久。一个中午,记者如约走进一套老式红砖公寓。精神挺好的周秉德谈起在中南海度过的难忘岁月,  相似文献   

7.
为了一部书的写作,我和周恩来弟弟周恩寿的长女周秉德女士预约长谈。 没想到登门那天,却看到她眼睑间未抹净的悲郁。她刚刚把与她相濡以沫30余年的恩爱亲人最后送走,客厅里与沙发相对的墙上,悬挂着她的丈夫沈人骅的遗像。 “像我的伯父伯母一样,让他安息在万顷碧涛之间,我撒下了许多许多的花瓣……我们的感情非常好,昨天,我给他写了一天的信 说着,她拿出那封信,足足有六七页,夫妻琴瑟相融的氤氲浸透纸背。于是,我们的话自然从她的婚姻,谈到伯父伯母对她的关怀体贴,谈到在中南海度过的那段难忘的岁月。  相似文献   

8.
展现在您面前的这张照片,是敬爱的周恩来同志嫡亲弟媳王士琴老人捐赠给淮安周恩来纪念馆的。照片上自左至右为邓颖超、周恩来、王士琴、周恩寿(周恩来弟弟),前边两位娃姓分别为周秉和(男)和周秉建。他俩都是周恩寿和王士琴的孩子、周恩来的侄儿、侄女。 周恩来生前对亲属要求很严,平常很少和他们在一起拍照,即使  相似文献   

9.
翻开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写的《周恩来传》和其他许多有关周恩来的书籍,都说周恩来祖辈是从祖父一辈起,由浙江绍兴迁居到淮安的,而周家人对这一问题的说法更是各不相同,可谓众说纷纭。 周恩来1964年8月2日下午在中南海西花厅对他的部分亲属说:“到我们祖父一辈就迁到了淮安了。” 周恩来的胞弟周恩寿1983年5月4日下午在北京医院802房对淮安的王树荣、王旭馗等说:“我们周家从绍兴迁居淮安大约在光绪中后期年间。” 周恩来的堂弟周恩霔1982年6月18日在上海家中对淮安的宋立勤等说:“我曾祖樵水公大约在同治年间至苏北做官的。”  相似文献   

10.
翻开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写的《周恩来传》和其他许多有关周恩来的书籍,都说周恩来祖辈是从祖父一辈起,由浙江绍兴迁居到淮安的,而周家人对这一问题的说法也各不相同,可谓众说纷纭。周恩来1964年8月2日下午在中南海西花厅对他的部分亲属说:“到我们祖父一辈就迁到了淮安。”周恩来的胞弟周恩寿1983年5月4日下午在北京医院对淮安的王树荣、王旭馗等说:“我们周家从绍兴迁居淮安大约在光绪中后期年间。”周恩来的堂弟周恩霔1982年6月18日在上海家中对淮安的宋立勤等说:“我曾祖樵水公大约在同治年间至苏北做官的。…  相似文献   

11.
江伴轩 《学习月刊》2012,(12):86-86
"党员",这个看起来再普通不过的称呼,对于他来说,却意味着沉甸甸的责任。他年龄不小,党龄其实并不长,但是他一直都以一位老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工作只能冲在前,担当不能落人后,"先进性"在他身上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对于事业,他自我约束,奋力争先;对于他人,他始终坚守着"仁"与"善"。他就是武汉市江汉区地方税党组书记、局长李志勇。他所理解的"仁"是一种大爱。省委书记李鸿忠同志说:"敢于对事业负责处理人,这是大仁大义。越敢处理人,  相似文献   

12.
现任全国政协委员的周秉德是周恩来之弟周恩寿6个子女中的老大,是周恩来的嫡长侄女,生于东北哈尔滨。周家一直是男丁兴旺,女性稀少。以周恩来这一支而言,祖父亲兄弟5人,没有女性;父辈亲兄弟4人,又没有女性;到了周恩来自己这一辈是亲兄弟3人,还是没有女性。所以,周秉德就是周家直系4代人中出生的第一位千金。  相似文献   

13.
近来翻看罗鉴宇的腐败履历,发觉这个被杭州市司法机关一审判处死刑的原浙江省新闻出版局局长、党组书记,也曾是个廉洁的“清官”,比如说他在担任嵊县县委书记时就没有贪污受贿的劣迹。他收受的第一笔贿赂是在他感到“政治仕途不顺”的时期,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强烈的失落感和抵触情绪,使他“产生了远离政治、多讲实惠的想法”。在后来那种“为官即谋利”思想的支配下,他走上了疯狂敛财的不归路。他既不忘从工程招标中索要巨额贿赂,也不放过平时的蝇头小利。他谋利的愿望实现了。短短八、九年时间积累的财富就突破了300万元,然而…  相似文献   

14.
一个中国商人到美国做生意,有事需要宴请当地的一个市长。那个市长来了,却是开着货车来的。商人觉得奇怪,但那位市长说,他的职业是开加油站的,他开货车方便带货呀。他还说他的收入来源仅仅靠加油站,他当市长是没有工资收入的——每个月只有400美元用于交通费、电话费的补贴,根本不够,还要自己搭。  相似文献   

15.
有一个人当上了官。他高兴得好几天没睡着觉。几天以后,他的心情才平静了下来,才睡着了。可是,他却做了一个梦,一个他认为是个不吉利的梦。因为他在梦中梦到了一个棺材。他认为棺材和死人是连在一起的。他想莫非是这几天要有灾难?想到这,他那由当官带来的喜悦没有了。这天,他看到了一个算命的。于是,他就叫那人给算一下。他刚把那个梦说完,那个算命的就笑了,连声说:“这是一个好梦。这是一个好梦。”他不解,反问道:“梦见棺材怎么是一个好梦呢?”那个算命的不紧不慢地说:“你肯定是当官了。”他听了,没说是,也没说不是。那…  相似文献   

16.
文焘是地方某高等学府国际贸易系的高材生,大学毕业后参军入伍,捕前系某部重要国防工程资料保管员。大学期间,他充分发挥所学专长,经常上互联网查询经贸信息,在炒股和投资期货中大展身手。上网几乎成了他每天的必修课,生活中的一种自觉习惯。入伍后,他仍充分利用外出、休假等机会,到地方网吧恣意"冲浪"。  相似文献   

17.
正最近读书,读到一篇关于英国威斯敏斯特大教堂里一块墓碑的故事。故事中说,该墓碑上的碑文介绍了一个人胸怀大志、抱负宏伟,年轻时曾经想改变这个世界。可当他逐渐成熟以后,发现自己并不能够改变这个世界,于是他又将目光缩短了些,决定只改变他的国家。当他进入老年以后,发现也改变不了国家,最后只能把愿望再一次缩小,计划想改变一下自己的家庭。但是,这样的愿望最终也没能实现。行将就木时,他才突然意识到: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自己,可能还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8.
年轻时,他首创亩产皮棉超百斤纪录,是远近闻明的"棉花刘,离休后,他带领农民科技致富,使老百姓的腰包鼓了起来,村民们争着抢着让他去讲课搞培训,人们又开始叫他"抢手刘",他就是彰武县离休老干部刘承福.  相似文献   

19.
"书记、市长叫主要领导,常委、副市长叫相关领导。我们,叫有关领导。"彭国超的身份较易辨识。他一个人一间办公室,门上也没有挂"某某科"的牌子,所以他不是普通公务员。他的办公室不大,没挂牌子的门常开,以便来人随时进出,所以他不是主要领导。"书记、市长叫主要领导,常委、副市长叫相关领导。我们,叫有关领导。"彭国超调侃,认为这个段子对他身份概括很精辟。他的身份是眉山市委副秘书长,不在党委  相似文献   

20.
有这么一个人。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没有拜过老师,也无门无派,却当上了中国美术家协会的副主席;中学没毕业,连留了五次级,后来却成为中央美术学院的教授……他是个"畅销"制造者——他画的猴放到邮票上就成了畅销的猴票;他画的阿诗玛、用泥巴随便捏的酒瓶子也都变成了畅销的烟酒品牌;就连他的身世也成为畅销书的好题材……他就是艺术界有着"鬼才"之称的黄永玉。进入耄耋之年的他是跨画种、跨领域的艺术家,国画、油画、版画、漫画、雕塑、壁画、散文、小说、诗歌、杂文,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中国美协在他80岁生日时颁给他"中国美术金彩奖终身成就奖";著名作家金庸对他赞不绝口,夸他是个全才;还有人称他是天上掉下来的"画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