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官员是公共社会的管理者和服务者。他们的话语直接影响着社会的风向。所以,“官话”不是某个官员的个人事情,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一个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2.
凌河 《学习导报》2012,(19):51-51
“说话”问题,在于某些官员,似乎不成问题。有人说,“官话”是一种文化,“官话”是一种圆熟,似也不无道理,有些“官话”,更是一个挡箭牌、一堵挡风墙,当然有的时候,奇特的“官话”还可以成为老百姓的笑柄。  相似文献   

3.
凌河 《新湘评论》2012,(19):51-51
“说话”问题,在于某些官员,似乎不成问题。有人说,“官话”是一种文化,“官话”是一种圆熟,似也不无道理,有些“官话”,更是一个挡箭牌、一堵挡风墙,当然有的时候,奇特的“官话”还可以成为老百姓的笑柄。  相似文献   

4.
官话常被讥讽,但官员们依然乐此不疲。最近,网民参与人民网组织的“最反感官话”评选,一些官话“非常荣幸”入选。  相似文献   

5.
调查     
《廉政瞭望》2012,(11):11
千军万马考公务员、官场里随处可见的官腔官话官架子、官员特权、跑官要官……这一系列现象都是官本位的典型表现。以下各类表现越多说明"官  相似文献   

6.
重庆10名党政干部、国有企业负责人因卷入不雅视频丑闻被免职,加上雷政富,一共11人。如此大规模官员性丑闻的集中爆发,对中国社会的综合性冲击将是深远的。几个官员的倒台在中国这样的大社会里本不足为奇,但舆论饥渴般地等待新的官员丑闻,并且添油加醋喝彩的情景,却是今天中国社会特有的奇观。原因有很多,但根源是社会不公平和由此不断堆积的情绪。  相似文献   

7.
某日,几位好友相聚闲聊,话题偶然集中到对当前流行“官话”的批评上来。其时,笔者在座,并未多言,但有同感。事后,有关“官话”的感慨一直挥之不去,故而草成此文。这里所说的“官话”,并非指各级官员———确切地说,是指各级公务员,或曰“人民勤务员”、“人民公朴”———说的话,而是专指他们说的空话、套话、废话。笔者所以认为对“官话”值得议一议,是因为有其日渐其多的感觉。笔者最近读到一位县级领导的讲话,深感“官话”太多,实话太少。比如,讲改革,他说:“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进一步坚定改革的决心和信心,不失时机地推进改革,切…  相似文献   

8.
《先锋队》2013,(4):7
背景:近日,人民日报刊文列出一些读者反感的官话套话,如"高度重视""亲自过问""现场指挥""积极、及时、立即、确保"等。文章称,一些官员习惯于说官话套话,已经形成了稳定而持久的话语体系,但他们还认为自己高屋建瓴,句句深刻到位,逻辑严谨。热议:许多官话,之所以动辄得咎,就在于它大而空,言之无物。在文本修辞、话语结构上,它往往千篇一律,遵循着僵化的语言  相似文献   

9.
“官话”也应有“忌语”这里所论的“官话”,并非是一种独立的语言,也不是官方通用的普通话,只不过泛指为官者说的话而已。毋庸讳言,时下,在我们的少数官员中,“官言无忌”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日“凶”。把公仆与主人的关系本末倒置,对群众语言生硬,盛气凌...  相似文献   

10.
腐败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在当今世界各国都普遍存在。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体制转换的关键时期,腐败问题表现尤为突出,各类腐败现象层出不穷,党政官员腐败问题已成为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焦点。官员违纪和腐败行为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行为,心理因素占据很大方面。  相似文献   

11.
廉洁是一个有魅力的字眼,表示着公正、公道、正义、朴素、勤俭等内涵,在社会政治中具有重要的价值。自从国家与社会分离,公共权力产生之后,廉洁就成为许多社会公职人员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成为官员们的座右铭。  相似文献   

12.
调查     
《廉政瞭望》2012,(21):11-11
千军万马考公务员、官场里随处可见的官腔官话官架子、官员特权、跑官要官……这一系列现象都是官本位的典型表现。以下各类表现越多说明“官瘾”越大,哪些曾经或正在困扰您?(据搜狐、人民论坛联合调查)  相似文献   

13.
在日前召开的重庆市提案现场办理会上,重庆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奇帆在听取汇报时突然打断正在念稿的政府官员,呵斥"这种场合就不要说这些官话了!没有必要!"此话效果立竿见影,接下来发言的官员直接跳过关于"认真领会提案精神"等,直指实质内容(《重庆时报》1月23日报道)。  相似文献   

14.
微博的"零成本"、"秒互动"的特点,为我们开启了一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政务时代。自此,人民有了更畅通的向政府表达意见的渠道,也让我们看到了更多的社会真相,了解到更多的政府信息。微博时代对官员们的"微"考验,是社会管理创新的一个得力推手。  相似文献   

15.
诚信,自古以来就是道德和人格的起码标准,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是一个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石。然而,总有一些不讲诚信、见利忘义的行为在我们身边发生:产品假冒伪劣,官员弄虚作假,个人投机取巧,等等。  相似文献   

16.
湖北省宜城市政法委副书记吴光山在该省荆州闹市街头因停车费纠纷挥拳打人,被停职接受调查。 ——官员爱把拳头挥向百姓或者下属,影响官员形象自不用说。更值得重视的是,当下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不断,导致一小部分人怨气和戾气较重,经常为了一些小事也会“冲冠一怒”。尽管打人的行为与身份无关,但官员如果也爱打人,  相似文献   

17.
选拔型社会与选举型社会是冲突的的政治社会理念,本文从剖析我国的政府体制入手,通过阐述选拔制的诸种表现,揭示了选拔型社会下政府官员的全面选拔制所造成的缺失,提出了在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下,我国应当从选拔型社会向选举型社会转变。  相似文献   

18.
岳凤文 《党课》2008,(1):69-72
在我国,由于特定的社会文化传统,赋予了一些官员神秘色彩,致使长期以来公众的知情权在官员的隐私权面前显得无足轻重。比如,官员的个人和家庭电话、简历、财产、婚姻状况、社会关系等几乎成了一种稀缺的社会资源,对普通百姓来说,得到这样的信息简直是一种奢望。而官场潜规则也把官员隐私纳入一定“密级”加以保护,公开的报道中也很少有涉及官员个人信息的。即使是在换届选举时,也只是把官员的简历简略地对外公布,更多的详细情况只有极少数人知道。  相似文献   

19.
“这种事情没法说,我县经济发达.可是社会满意度却没有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区县评价高,”一名县委书记对记者这样吐槽、那是在参加某市的一个会议上,在总结上年度的社会评价中,当地一些经济发达的区县排名反而靠后,这让不少地方官员感到困惑。  相似文献   

20.
和谐社会是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除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其中起重要作用的是官员们的官德。一个地方或单位领导者人品低劣、人格低下,那个地方一定是不可能营造和谐环境的,相反,领导者品格高尚,官德优良,那里共建和谐就有了亲和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