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理论与当代》2009,(5):58-59
据3月24日的《钱江晚报》报道: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所教授朱大可在岭南大讲堂作题为“中国文化的危机与复苏”的演讲。他说,在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必须要看到它的弊端,否则,我们的文化复苏,就会出现严重的偏差。这里我只想列举四个弊端来加以说明。第一个弊端,是帝国专制制度对奴性的培育,以致独立人格无法确立。我们总是习惯于把成人当作儿童、而将儿童当作成人,由此塑造着“开裆裤人格”。  相似文献   

2.
李丽 《学习论坛》2007,23(2):15-18
消费文化是与西方现代社会共生的文化现象和生活方式。狭义的消费文化特指消费主义文化。消费主义文化在创造一个物质丰盛的时代的同时,也导致了人精神的迷失和心灵的无寄托感。对消费文化的哲学批判应伴随着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私有制的批判而展开,以促进人的发展和实现文化自觉为目的。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生、节制、怡情的特点,我们可以对消费主义文化的弊端进行整合和矫正,以实现人类消费文化心理从盲从到自觉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朱前星  黄保文 《求实》2003,(7):36-37
中国传统从政道德的文化症结在于1、中国传统文化对权力价值的认识偏差;2、中国传统文化宗法意识的不良影响;3、中国传统文化治吏机制的历史弊端;4、中国传统文化道德理想主义的空想性.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重申"三个代表",提出建设政治文明的新思路,为革除中国传统文化从政道德的文化症结,建设与时俱进的领导干部从政道德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傅守祥 《探索》2005,6(6):116-119
文化的差异性与民族个性不会因全球化而必然走向衰落,文化相对主义与文化怀古倾向却极有可能导致文化传统的衰萎。当今文化的发展必定是全球意识和民族意识的交互作用的结果。全球化时代中国文化建设的中心任务仍是现代性的建构和培育。应彻底抛弃“中西之争”、“古今之辨”的陈旧思维模式,在古今中外的多种文化资源之间形成高度辩证的联结。21世纪的中国文化必须通过新的整合与创造,“会通中西”,努力完成价值系统从前现代向现代的转换,同时超越西方式现代性的弊端,构建起先进的本土文化。  相似文献   

5.
阮直 《学习月刊》2010,(17):1-1
传统文化体制对文化发展的制约和影响日益凸显,活力不强、动力不足成为文化发展的主要问题,不树立新的文化发展理念、不破除体制机制弊端,我们的文化发展就会失去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6.
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的文化管理体制是计划经济的产物 ,存在着明显的弊端 ,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产业的发展要求 ,并且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存在着严重的制约。为了推动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必须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 ,理清文化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7.
我国现行的文化管理体制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存在着明显的弊端,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产业的发展要求,并且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存在着严重的制约.为了推动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必须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理清文化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8.
传统文化体制对文化发展的制约和影响日益凸显,活力不强、动力不足成为文化发展的主要问题,不树立新的文化发展理念、不破除体制机制弊端,我们的文化发展就会失去生机与活力。早在2005年,中央就文化体制改革正式下发了  相似文献   

9.
文化管理与管理文化的区别与联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湘潮》2007,(8)
管理的本质是一种文化。管理文化其实就是管理中的文化意蕴,是文化特征在管理中的体现。文化管理是管理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管理文化与文化管理是两个概念,两种视角,两个侧重点,同时二者又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如果我们能够注意克服单方向研究的弊端,有意识地用管理学和文化学知识武装自己,并将两种知识融会贯通,结合实际加以运用,定可以丰富和发展文化管理与管理文化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0.
现代国家治理是当前亟需破解的重大现实课题,国家治理不能疏离于文化,必须彰显文化精神,体现民族价值情趣。"文化"介入国家治理能有效规避人治和法治的诸多弊端,需要在继承中激活传统文化基因,在创新中展布现代文化精神,在对接中开辟后现代文化路径,在引领中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11.
我国20世纪10年代至40年代的文化论争,触及和揭示的深刻思想主题和历史主题,是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西方文化的中国化和中国文化的世界化.围绕这样的深刻主题,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基本文化论题,形成了丰富的文化思想和理论.梳理这些基本文化论题,研究总结其是非得失,既是深化中国现代思想史研究的需要,也是以史为鉴,正确把握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鸦片战争的失败促使中国人开始正视并选择西方资本主义文化。这种选择由被动而主动 ,由选择西方资本主义的物质文化到选择其精神文化、制度文化 ,呈递进态势。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人们看清了资本主义文化的弊端 ,随着中国社会进入新的历史时代 ,马克思主义新文化的引入便成为逻辑的必然。  相似文献   

13.
文斌 《实事求是》2009,(4):76-78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领导文化体制改革是革除传统文化体制弊端、发展现代市场经济、提升文化生产力的三重因素交互影响的必然产物。文化体制改革大体经历了初步探索、系统展开、纵深发展三个阶段,其发展历程启示我们: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向。坚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正确方针,坚持与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相互衔接整体推进。  相似文献   

14.
建构闪亮的中国文化形象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是文化自信的重要表现,是全方位、多维度地展现中国文化的亲和力、吸引力、创造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文化力量、赢得国际共识的重要途径。建构闪亮的中国文化形象,核心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主体是人民群众。建构闪亮的中国文化形象,既要立足现实,面向世界,放眼未来,又要充分发挥文化资源和传播载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现阶段,应深化和重建社会主义文化传统。即深入全面地认识马克思主义;重建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的信任;强调社会主义文化是全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石;细化文化的人民主体性的认识问题;在文化管理和领导上,既要弘扬主流文化,又要包容多样文化。由此方能实现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相似文献   

16.
沈江平 《前线》2017,(2):43-46
从文化视角审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中华文化创造性吸收和转化的过程。历经传统文化的博弈、中国革命洗礼、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三个阶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相应地产生出一定的文化成果和文化建设经验。这些成果和经验形成了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自信基础和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发展,改革的深入,我国原有的干部人事制度已经无法适应这一系列变化,在实际运行中显露出种种弊端.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潜在的观念意识,对干部人事制度的运行产生了种种负面影响.需要我们在改革的过程中,消除传统文化观念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文化的“基因”即阐述以良知为本的人的真理的儒家思想。文化的“基因”包含着文化生命赖以延续的遗传信息──人的真理。世界诸多文化都孕育、形成、维系于某种宗教,因为宗教信条天然适合承载文化生命的“基因”。中国文化是世界诸主要文化中唯一的非宗教性文化。中国文化复兴需要中国人的文化自觉,需要思想界进一步解放思想。  相似文献   

19.
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昂向上的革命文化和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区别于国外文化形态的三个重要维度。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特色大学文化是由大学道德、大学理念、大学精神等核心内容构成。我们需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三个维度出发,形成以传统文脉为深厚底蕴的大学道德、以革命理想为持久力量的大学理念、以砥砺奋进为时代特征的大学精神,建设中国特色大学文化。  相似文献   

20.
宁虹超 《世纪桥》2014,(11):31-33
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许多社会矛盾与社会问题在这一时期集中表现,社会治理任务日益繁重、作用日益突出。明确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适应的社会治理准则,建立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契合支撑的社会治理模式,有助于克服现阶段社会治理弊端,从而实现良好社会治理,最终使社会达到和谐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