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5 毫秒
1.
在开展“党员干部走进千家万户”实践活动中,抚顺市顺城区党员干部深入困难家庭为群众排忧解难,做到了“身入、心入、情入”,使党员深受教育,让群众感受到了温暖和真情。  相似文献   

2.
新形势下,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是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的新要求;是化解党在基层执政风险、巩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的需要;是改善民生、推动科学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培养锻炼党员干部、改善党员干部作风的有效途径。因此,必须清醒认识新形势下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存在的内部、外部的问题及深层次原因,积极探索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的途径:加强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教育,增强直接联系群众的自觉性;贯彻落实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让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化;致力于创新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方式方法,让直接联系群众常态化。  相似文献   

3.
<正>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解决"四风"问题,真正转变干部的作风。让本该就与群众打成一片的党员干部,真正穿上胶鞋、戴上草帽去一线调研,去解决问题,去服务群众。更重要的是让"群众"二字入脑入心,让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成为自己如吃饭睡觉一样自然而有规律的事。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从中央机关到省区市都开展了较大规模的下基层活动,一大批党员干部走出机关大门,进农村、入厂矿、下社区,体察民情,倾听民意,调查研究,在与群众的贴心交流中提升锻炼了自己。但客观地看,与党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的期待相比,党员干部下基层带来的实际效果还有提升的空间。为此,笔者有如下几点建议。带着问题下基层,有的放矢,提升针对性。  相似文献   

5.
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是实现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一种操作性思路,是防止党执政后脱离群众这一最大政治危险的有效应对策略。但在党执政的社会环境下,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也面临着诸多严峻挑战。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的要求,应该探索干部党代表接待选区群众、党员干部下基层同吃同住同劳动、党员干部志愿服务等方面的制度设计和制度优化。  相似文献   

6.
<正>在"走基层"活动中,开江县对"干部‘走基层’应该干什么"进行了细化和具化,经过实践总结推行了"入户五四工作法",即四问访谈、四本台账、四送活动、四大工程、四种新风,引导党员干部真正下沉到户,"零距离"收集社情民意,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开展"四问访谈",及时听取群众心声。按照每名党员干部联系10-20户的标准,全县1.1万余名党员干部分别与14万余户居民建立"点对点联系",通过入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我在与一些基层干部交流中了解到:一些党员干部感觉到做群众工作枯燥、乏味,提不起神、攥不住劲;一些党员干部感觉到做群众工作没有进步,密切联系群众不如密切联系领导;一些党员干部搞不清楚对象,不明白做群众工作其实就是做具体人的工作,把群众工作简单等同于治国理政的全过程,眉毛胡子一把抓;一些党员干部还不习惯于从管理者转变为服务者,习惯于对群众发号施令或以主人自居;一些党员干部甚至把为群众做工作和为党做工作对立起来,不明白做好  相似文献   

8.
张淼 《支部生活》2005,(12):6-7
玉溪市试点单位通过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提高服务人民群众的能力和水平。红塔区春和镇党委从扩大联系范围、改进联系方式、丰富联系内容、增强联系实效入于,组织镇四套班子领导及涉农部门党员干部和各村党总支成员100多人,多次深入到群众家中,为群众排忧解难,及时解决了47件农村、农民最为关心的问题和困难。  相似文献   

9.
创先争优活动中,江苏省南通市在总结基层经验基础上,在全市县、乡、村三级普遍推行群众事务党员干部代理制度,把方便让给人民群众、责任留给党员干部,使党员干部受教育、人民群众得实惠,探索了一条实践基层党组织核心任务和基层党员干部基本职责的有效途径,有效联系和服务了群众。  相似文献   

10.
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关键。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基层党员干部做好群众工作的前提,切实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是基层党员干部做好群众工作的载体,建立健全基层党员干部的责任、培养、考评、激励机制是做好群众工作的保证。  相似文献   

11.
毋庸讳言,当前在党的干部队伍中确实存在少数高高在上、对群众缺乏感情、不了解群众实际需要的党员干部。有的党员干部把群众的意见看做是废话,把群众当做“刁民”;有的党员干部漠视群众疾苦,“嫌贫爱富”。某些领导干部之所以在腐败案件中落马,  相似文献   

12.
正党员干部与群众间距离的远近决定着党员干部与群众的感情深浅。对于党员干部而言,你心里装着群众,群众心里才装着你;你疏远了群众,群众就会疏远你,最终受影响的不仅是个人,而且还会损害党和人民的事业。鉴于此,党员干部多与群众拉近距离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既是党的执政所需,更是党员干部的履职之本。  相似文献   

13.
加强党性修养是每一个党员干部发展和成长的必修课,也是每个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基层党员干部肩负着直接联系群众、组织群众的重任,是党在基层的领导力量,基层党员干部的素质和形象直接关系到党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因此,基层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提升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尤为重要。作为基层党员干部,要在新时代新征程中,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从理论、政治和道德三个维度不断加强党性修养。  相似文献   

14.
蔡林慧 《唯实》2005,1(11):23-25
新时期,要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群众工作中的主体作用,需从四个方面入手:增强党员干部代表群众利益的自觉性;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发挥党员的示范、引导作用;党员干部要融入社会群体,培育群众工作的骨干力量;要创新思想教育方法,启发群众自我觉悟。  相似文献   

15.
俞言 《先锋队》2012,(7):13
党员干部提高觉悟、发挥作用主要靠主观努力和党组织的教育管理,但切不可忽视群众监督和批评帮助,"群众浴"就是党员干部主动征求群众意见,自觉接受群众批评。每一名党员干部切不可以为自己是党员,就搞特殊,认为用不着洗"群众浴"。  相似文献   

16.
<正>社区党员干部工作场所在社区、工作对象在社区,所以要自觉深入社区基层,探知群众疾苦和需求,为群众提供最贴心服务。社区党员干部只有"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才能获得社区群众的拥护。这样的社区党员干部,堪称践行"三严三实"的合格称职干部。学习"三严三实"精神,提升服务群众意识为政之要,在于修身。习总书记提出"三严三实",从思想、生活、工作、学习、养性等方面,为党员干部作出规范要求。作为社区党员干部,要自觉学习"三  相似文献   

17.
张方平 《党课》2010,(8):69-69
毋庸讳言,当前在党的干部队伍中确实存在少数高高在上、对群众缺乏感情、不了解群众实际需要的党员干部。有的党员干部把群众的意见看作是废话,把群众当作“刁民”;有的党员干部漠视群众疾苦,“嫌贫爱富”。某些领导干部之所以在腐败案件中落马,深层次的原因就是宗旨观念淡化、主仆关系颠倒。  相似文献   

18.
赞皇县在党员干部中开展"五学五联五访五送五办"活动,采取"直奔主题、直抵灵魂、直通民意、直惠民生"方式,建立健全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长效机制,2000余名党员干部与6789名农村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党员干部工作作风大转变、人民群众得实惠。强化教育"五必学"。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大连普湾新区(普兰店市)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着力构建党员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工作体系,把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作为党的建设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推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常态化、长效化,使党在人民群众中的根基扎得更深。以"三走进"活动为载体,拓宽党员干部联系服务  相似文献   

20.
增强群众意识、增进群众感情,对党员干部来说,是一种政治要求,也是一种工作要求,更是一种人格要求。当前一些党员干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群众意识淡薄,缺少对群众的真挚情感;与基层群众密切联系不够,服务不够;自身人格形象不佳。增强群众意识,增进群众感情的途径和方法主要有:加强理论学习教育;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践行"为民务实清廉"崇高风范;积极主动与群众交流情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