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39年,八路军总政治部敌工部为加强对日敌情研究在延安成立日本问题研究会。随着野坂参三以及一批年轻的延安"日本通"调入敌工部,研究会逐渐发展为中共对日研究的智库型机构。延安日本问题研究会根据第一手敌情资料,对日本政治与军事战略进行了深入剖析,并从民众角度分析日本的社会问题,宣传日本人民生活疾苦与厌战思想。延安日本问题研究会的敌情研究不仅是中共对日作战和对日政策的重要参考材料,还为中共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提供了思想依据。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的日本观包括:日本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中日必战,日本的国家制度和军阀政府是中日战争不可避免的原因;中国必胜,日本必败,这是由中日两国特点和战争性质决定的;为了两国人民根本利益,中日必须友好;对日本人民与政府及日本政府内部不同派别应区别看待,坚决支持日本人民正义斗争,反对日本右翼政客复活军国主义。  相似文献   

3.
正1963年10月9日,周恩来接见日本前首相石桥湛山。在双方谈话时,石桥提出了中日和约问题和台湾问题。周恩来就这两个问题作了解答。他首先指出,美国单独对日"媾和",日本又搞了个"日台条约",这就给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签订和约造成了最大的障碍。关于如何处理中日和约问题,周恩来认为有四种处理方式:第一种方式,日本废除"日台条约",与中国正式缔结和约。这是最好的方式,但日本现政府这样做有困难。第二种方式,如果日本不废除"日台条约",另外又同中华人民  相似文献   

4.
吕耀东 《党建》2013,(10):60-62
频繁右倾举动,折射出实质谋求政治军事大国已成为日本政坛保守势力的战略共识。 日美同盟是日本安全战略的主要支柱,因而日本要强化日美同盟,并为最终摆脱美国的控制创造条件。 要积极发展对付日本威胁的实质性力量,让日本充分认识到他们的任何冒险行动将会付出高昂的代价。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非常重视发展中日友好关系,但与此同时,他对于日本极少数人复活军国主义的倾向,始终保持高度警惕,多次强调要警惕和批判日本复活军国主义。邓小平坚持把反对霸权条款写入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以制约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指导并亲自参加反对日本修改历史教科书篡改侵略历史的斗争,指明教科书问题的实质就是企图复活日本军国主义;要求日本政府正确处理光华寮问题,指出光华寮问题表明日本极少数人对台湾持有军国主义的倾向。邓小平强调,对日本军国主义,不仅要加强批评、揭露,而且要扎扎实实地做一些发展中日两国和两国人民之间友好关系的事情。  相似文献   

6.
1945年,不可一世的战争狂希特勒在国际同盟军有力打击下,已走上穷途末路。5月2日,苏联军队攻占德国首都柏林。同月8日德国最高统帅部代表签字宣布无条件投降,欧洲反法西斯战争取得彻底胜利,使日本帝国主义陷于空前孤立无援困境。同年7月,中、英、美三国联合发表促令日本政府无条件投降的《波茨坦公告》。8月8日,苏联宣布对日作战;8月6日和8月9日,美国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日本本土遭到毁灭性打击;我国也转入大规模的对日反攻。日本军国主义在招架无力的情况下,10日被迫由日本外相东乡通过中立国瑞士和瑞典政府,分别向中、英、美、苏四国乞降,转交日本政府同意接受《波茨坦公告》的照会,表示愿意向同盟国投降。  相似文献   

7.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中日两国进行了一场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和中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战争。战后,中日两国都重视这一段历史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本文拟概述与评价日本对中日战争史的研究状况,以期推动抗日战争史研究的深入。一、日本中日战争史的研究状况战后日本对中日战争史的研究比较重视,形成了有较高水平的研究从伍,出版了一大批研究著作,取得了比较大的成绩。据不完全统计,从50年代至今大约出版了近100部中日战争史方面的专著。回忆录、资料集有数百种之多,论文达千篇以上。从数  相似文献   

8.
战后同盟国安排美、英、中等国派兵占领日本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后,美、苏、中、英等11个同盟国在华盛顿召开会议,决定由美国全权统一办理对日军事占领和日本的重建工作,苏、英、中等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做出重大贡献的国家也要派军队对日本进行占领。早在日本投降之前,美国就已确定了单独占领日本的方针。美国总统杜鲁门说:“对日本的占领不能重蹈德国的覆辙。我不打算分割管制或划分占领区。不容俄国控制日本的任何部分。” 8月11日,美国断然拒绝了苏联提出的由美苏分任占领区总司令的要求。8月13日,美国太平洋盟军总司令道格拉斯·麦克阿瑟被任命为占领日本的盟  相似文献   

9.
刘慧  王晓雄 《党建文汇》2014,(10):37-37
9月15日是日本的“敬老日”,而今,这个国家的高龄人口再创新高。日本官方新近公开的数据显示,日本65岁以上人口比去年上升了0,9%,增加了111万人,达到3296万人,创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10.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美两国结成特殊紧密的关系.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以及日美两国力量的消长,日美关系多次调整,特别是"9·11"事件以后,日本追随美国向海外派兵,一方面利用美国的全球战略达到日本实现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的目的,另一方面强化美日关系.日本强化美日关系的原因包括美国对于日本异乎寻常的重要性、美国是最受日本人喜欢的国家、美国在经济上处于明显的优势、以及日美关系不同于英美关系等.  相似文献   

11.
孙艺兵  方伟 《唯实》2005,(4):53-54
苏州行政学院赴日考察团一行6 人于2004年11月27日至12月3日先后在日本的大阪、京都等城市进行了访问考察,就公务员培训等有关问题与日方进行了交流。日中百人委员会理事长柴田静峰先生会见了日本人事院公务员研修所,同井上敦教授就日本的公务员制度、公务员考核、公务员培训等有关问题进行了广泛而细致的交流。这次考察交流为认识了解日本公务员培训提供了第一手材料,对于加强我国公务员培训工作有启迪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笪志刚 《世纪桥》2005,(12):82-83
“走近‘饺子王’的世界”、“引进日 式拉面建连锁店”,这是今年7月13日和 8月6日日本《朝日新闻》日刊和晚刊两 篇报道的题目。该报道是日本朝日新闻驻 北京资深记者吉冈桂子采访本文主人公, 参观了他麾下企业群后刊发的特别报道, 据说《日本经济新闻》及不少的网站也有 马松波欲赴日本投资的相关报道,上述报  相似文献   

13.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9日,苏军出兵中国东北,对驻扎在虎头的日本关东军第十五国境守备队发动猛烈攻势。经过几天激烈战斗,苏军取得全面胜利。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二战本该就此结束。但嗜战成性的驻虎头地下要塞的日军却拒不投降,仍负隅顽抗。苏军又经过11天的浴血奋战,终于攻克虎头要塞。这样,举世瞩目的二战终于在这里以1000多名苏军官兵伤亡和1300多名日本关东军的殒命以及700多名日本开拓团避难者的窒息为代价最后落下了帷幕,比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整整推后了11天。  相似文献   

14.
社会     
《北京支部生活》2015,(6):20-21
湖南发现1938年日本侵华作战地图 湖南郴州市北湖区工作人员欧阳仁凯日前向当地档案馆捐赠一张1938年的日本地图,这张《支那最新大地图》的背面还印制有《皇军新兵器写真一览》,表明此图为日本侵华作战军用地图。这一地图由日本日の出编辑局编纂,昭和十三年一月一日即公元1938年1月1日发行,左侧印有“特别注明,不许复制”。  相似文献   

15.
2007年9月23日,日本前内阁官房长官福田康夫一如所料地以压倒多数优势战胜竞争对手麻生太郎,出任新一任自民党总裁,并于9月25日接任日本首相。福田康夫是日本已故前首相  相似文献   

16.
徐平 《党史博览》2006,(9):7-11
1945年春,美国空军开始向日本本岛发起大轰炸。图为数以千计的飞机向日本本岛飞去。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投降的准确日期,有人说是8月15日,有人说是9月2日。其实,这两个日子都不错,只是依据不同。实际上,日本决定并宣布无条件投降,直到正式签署投降书,有一个过程,不是哪一  相似文献   

17.
8月15日是日本战败投降纪念日。68年前,日本发起的侵略战争不仅给亚洲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也让它自己遭受了灭顶之灾。本文引用一些新鲜史料,以日记体形式再现了日本从1945年8月6日遭受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最终宣布投降的历史情景。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建立后,日本吉田政府积极追随美国,在外交上拒不承认中国。为此,周恩来指出:“我们的想法是,先从中日两国人民进行国民外交,再从国民外交发展为半官方外交,这样来突破美国对日本的控制。”实际上,在日本民间,有部分人对新中国是非常友好的。1949年10月10日下午,一些日本人就在东京成立了日本中国友好协会筹备会,并于1950年10月1日正式成立。1952年5月15日,日本三位国会议员高良富、帆足计和宫要喜助绕道莫斯科,到中国访问,打破了中国和日本的隔绝状态。1952年10月,亚太合会将在北京开幕。日本代表龟田东伍等一行人在日本政府拒发护照…  相似文献   

19.
国际·科技     
《当代贵州》2013,(10):10
日本宣布首次成功分离可燃冰3月12日,日本经济产业省宣布,日本成功从可燃冰层中提取出甲烷,成为世界上首个掌握海底可燃冰采掘技术的国家。采掘试验由日本经济产业省属下的石油天然气金属矿物资源机构实施。该机构利用地球深处探测船"地球"号,把可燃冰中的水分抽出降低其压力,使水和甲烷分离,然后提取出甲烷。据悉,可燃冰在日本附近海域分布广泛,埋藏量足够日  相似文献   

20.
1945年8月14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坚持了八年之久的抗日战争取得了最后胜利。日本宣布投降后,当务之急就是停止战争行动,处置日本留在中国的庞大武装力量。8月15日,中国战区司令长官蒋介石致电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命令他通令日军停止一切军事行动,维持秩序,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