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湾海峡是中国近海的重要渔场之一,土物多样性特别丰富。在两岸对峙的年代,军用燃油、火药和水中爆破的声波等污染源对海峡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而且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两岸都没有设法治理这些污染.  相似文献   

2.
邵文 《世纪桥》2005,(12):58-58
台湾海峡通道是一个宏伟的梦想,一旦 建成,它将是世界上最大的海峡通道工程, 更是连接两岸经济的“脐带”。随着祖国大 陆将京台高速公路列入长期规划,以及近日 台湾海峡通道学术会议的召开——  相似文献   

3.
2011年11月30日,福建平潭至台湾台中港高速客滚直航航线随着“海峡号”一声嘹亮的汽笛声正式开通,标志着台湾海峡义一条海上直航通道形成。“海峡号”高速客货滚装船是由福建海峡高速客滚航运有限公司运营,从事台湾海峡海上客货滚装直航运输。该航线的开通,对海峡两岸客货运输乃至经济活动带来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4.
这是一份珍贵的资料,这是一段难忘的历史,它开启了台湾海峡两岸和谐的大门,拉近了海峡两岸同胞的距离.2014年1月22日,是人民海军舰艇编队首次通过台湾海峡40周年的纪念日.我以这篇文章缅怀指挥这次海军编队过海峡的老一辈无产阶级军事家们,向当年参加海军编队南下的官兵和护航陆海空全体官兵表示深深的敬意.  相似文献   

5.
李立 《世纪风采》2013,(5):17-26
一湾浅浅的海峡,却将两岸隔开了60多年。60多年来,台海风云变幻,海峡波翻浪卷。变幻的风云后面有人,翻卷的波浪后面有事。从紧张对峙走向和平发展,两岸进入了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当前,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挑起事端,两岸出于民族大义,携手保钓,共同维护中华民族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让我们透过历史的迷雾,揭开两岸关系60多年来的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6.
2010年6月29日签署的《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确定了未来两岸经济合作的基本结构和发展规划。2011年1月全面实施ECFA标志着两岸金融合作正常化进程的开启,给两岸金融业的发展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也为两岸金融合作注入了全新的动力,对两岸金融合作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2月22日,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第一次例会在台湾桃园县举行,海协会常务副会长郑立中与台湾海基会副董事长高孔廉作为双方召集人分别致辞。图为例会上,高孔廉微微起身,隔着桌子扶了扶郑立中面前的话筒。2月23日,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发言人杨毅表示,两岸经合会第一次例会的召开,是两岸双方共同落实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重要一步,构建了两岸经贸领域制度化协商的新平台,启动了推动两岸经济合作发展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8.
所谓"经济两化"是指经济关系正常化、经济合作制度化.两岸关系历史性转折的实现,把完成两岸"经济两化"提上议事日程,如何落实ECFA已成为现阶段和平发展的主题.两岸"经济两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加之大陆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台湾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经济两化"必将可以实现.  相似文献   

9.
历史上的复杂原因,使得祖国的宝岛台湾分裂在外。然而,那浅浅的海峡阻挡不住两岸血浓于水的亲情,阻挡不住世界经济一体化带来的两岸日益密切的交流与往来。1990年11月21日,为应付两岸关系发展的需要以及推行有限的大陆政策,台湾当局成立了“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简称海基会  相似文献   

10.
发展闽台经贸推进海西先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与台湾具有很强的经济互补性,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闽台合作进展迅速.从应对全球金融危机,进一步推进闽台经贸合作出发,福建与台湾应在已有的经贸交流基础上,深化经济合作,并寻求新的经济合作模式,消除贸易壁垒,促进贸易自由化,实现经济融合,开创两岸经济合作新局面,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  相似文献   

11.
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发展两岸经济合作关系,需要推进ECFA(两岸经济合作机制),需要以两岸和平发展协议为保障,同时,要反对各种形式的“台独”。两地政府要在“九二共识”的政治框架下,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以造福全体中国人民。  相似文献   

12.
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推动下,各国、各地区的联系日益密切,市场更为开放,这一切为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祖国大陆和台湾具有很强的经济互补性,从两岸人民的利益和福祉出发,两岸应在已有的经贸交流基础上,深化经济合作,并寻求新的经济合作模式,积极推动经贸交流从功能化走向制度化,实现经济融合,最终推动政治融合,实现祖国统一。  相似文献   

13.
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取得了较好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文章从政治、经济和管理三个层面分析两岸农业合作的主要障碍,从全球经济形势、两岸经贸关系和两岸合作空间三个维度分析两岸农业合作的机遇,由此判断两岸农业合作中农产品贸易、两岸农业投资的趋势,判定两岸农业合作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两岸农业一体化.  相似文献   

14.
基于合作治理理论的生态环境保护框架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时代需要不同的治理方式,不同领域也需要不同的治理方式,生态环境的特性决定了生态环境领域特别适合政府、公众、企业和环保组织等多元主体的合作治理。在生态环境合作治理中,政府、公众、企业、环保组织各主体不再是单纯的服务主体,也不再是单纯的享受服务的主体,而往往同时是诉求表达者、服务提供者、服务享受者、政策制定者。生态环境合作治理的主要路径包括多元主体合作设计环保制度、合作提供环境公共产品、合作进行环境监管,并且应当以民主化作为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5.
彭幸国 《学习论坛》2008,24(7):51-53
随着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合作社也随时代在发展演进.发达国家新一代合作经济组织的公司化发展趋势以及内部治理结构的新变化,值得我们在发展中认真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桑登平 《唯实》2018,(2):59-62
习近平总书记就深入开展对台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指导思想,其中"深化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是今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旋律和总方向。落实总书记这一新时代重要对台思想,必须改变过去那种将两岸经济合作单纯以资源要素互补为基础的发展动力,逐步转向获取规模经济收益、促进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促进产业集聚的动力上来。  相似文献   

17.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的签署对于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化、经济合作制度化具有重要意义,将有力地开启两岸交流的新篇章。在两岸交流热火朝天的大背景下,厦门要充分发挥经济特区在对台方面的先行先试作用,在两岸金融、现代服务业等方面推进综合配套改革,加快建立起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彻底改变两岸交流中存在的金融配套难的局面。  相似文献   

18.
2006年,正当台湾海峡两岸形势发展出现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关键时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风尘仆仆地从北京来到厦门特区.深入视察海沧台商投资区.亲切会见在这里投资兴业的台商代表。并与他们进行了友好的谈话。谈话再次体现了大陆对台湾同胞的善意,展现了祖国对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诚意。在2005年国共两党胡连会谈取得五点共识的基础上,胡锦涛殷切希望海峡两岸加强交流合作,藉以造福两岸广大同胞。  相似文献   

19.
10月19日,大陆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协会(海旅会)与台湾海峡两岸观光旅游协会(台旅会)在香港举行了工作会议,双方同意互设旅游办事处,预计明年春节前正式成立。经双方评估,两岸办事处名字分别为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协会  相似文献   

20.
统筹陆海资源、产业及空间发展是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建设的关键,也是最终实现海峡蓝色经济区的必由之路。文章从海洋经济演进规律上,认识和梳理了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建设的目标指向———蓝色经济区。阐述了陆海统筹的内在机理及发达国家经验对于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建设的启示。同时客观地审视和前瞻了福建海洋经济发展的历史机遇与现实挑战,进而提出实施陆海统筹的战略重点和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