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广州市委、市政府联合发布的《广州市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暂行办法》(下称《办法》),将于今年4月正式实施。《办法》从7个方面对党政领导干部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应予问责的情况进行了规定,其中明确规定党政领导干部不接受或不配合舆论监督属于问责范畴。据介绍,《办法》加大了对于涉及民生问题的问责力度。例如《办法》规定,  相似文献   

2.
赵小平 《共产党人》2010,(12):47-48
2009年6月1日,银川市委出台了《银川市党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当行为问责办法》(以下简称《问责办法》),这是全国首个机关人员不当行为问责办法。实施一年来,问责单位25个、个人322人。(其中,县处级干部8人,科级以下干部314人。问责  相似文献   

3.
前不久,南京正式发布《南京市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其中关于实行党政一体问责的规定引起各方关注。该规定突破了以往只问行政责任的惯例,要求负有相关责任的党委干部,也要一同问责。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保障新闻记者采访政府机关的合法权益,保障和促进舆论监督,深圳近日原则通过《深圳市人民政府新闻发布工作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该《办法》在全国率先引入行政问责机制,这将为全国推动政府新闻发  相似文献   

5.
正彭州市坚持以责任追究倒逼责任落实,深入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压实党委(党组)主体责任。以制度机制创新推动主体责任落实彭州市突破制度瓶颈,建立履职、作风、工作问责"三位一体"和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直接责任人"三环相扣"的问责体系,倒逼领导干部履职尽责。补齐制度短板,健全问责体系。2015年以来,先后出台《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追究办法》《关于对为官不为不敢担当问题进行问责的办法》《对市委市政府  相似文献   

6.
《党课》2011,(17):76-77
近年来,随着一些重大安全事故处理中行政问责工作的开展,社会对行政问责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日前,《北京市行政问责办法》形成。《办法》向行政机关办事效率不高、服务意识不强、工作作风不扎实等问题果断“开刀”,规定的问责范围不仅仅是政府各级领导干部,还覆盖了行政机关的所有工作人员,以及授权和委托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  相似文献   

7.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规范和创新干部管理,强化责任,激发活力,提高效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为此,岳阳市委、市政府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中央的政策精神,结合岳阳实际,制订实施了《岳阳市领导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有错与无为问责办法》(以下简称《问责办法》),在  相似文献   

8.
近期池州市贵池区出台了《池州市贵池区领导干部问责办法(试行)》。《办法》规定,对区委管理的干部,在所管辖的部门和工作职责范围内,由于故意或过失,不履行职责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以致影响工作秩序和工作效率,贻误工作,或者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给党政机关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行为进行问责。  相似文献   

9.
秦皇岛市委、市政府前不久出台《秦皇岛市机关工作人员问责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以解决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0.
措施     
《先锋队》2012,(33):33
广西:出台环保过错问责办法前不久,广西壮族自治区出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党政领导干部环境保护过错问责暂行办法》。《办法》规定,党政领导干部在决策、行政审批、行政许可、行政执法检查、行政处罚、应急处置工作中,企事业单位在从业和生产经营活动中,导致较大以上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事故发生的,自治区有关部门将对党政领导干部以及企事业单位中由党政机关任命的领导人员实施问责。在放射性同  相似文献   

11.
广州市委、市政府联合发布的《广州市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暂行办法》(下称《办法》),将于今年4月正式实施:  相似文献   

12.
7月3日,广东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讨论通过了《广东省行政过错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和《广东省政府部门行政首长问责暂行办法》。其中规定,行政首长在公众场合言行不当,严重者可被建议免职。会议决定实施《广东省行政过错责任追究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相似文献   

13.
<正>吴桥县立足精准扶贫实际,明确职责担当,充实扶贫力量,狠抓督导巡查,推动精准扶贫扎实深入开展。出规定,明确责任追究。针对扶贫职责问题,县纪委与县委组织部联合下发了《强化精准脱贫驻村工作职责严肃驻村工作纪律的问责办法(试行)》,对精准扶贫各级党委、政府和承担精准脱贫相关工作任务的各级部门(单位)及工作人员的问责情形、问责方式和问责程序做出详细的规定,尤其是对干部受到责令作出书面检查、约谈、通报批评问责超过两  相似文献   

14.
<正>"两个问责办法"是为了保障全省生态环境安全,进一步增强领导干部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意识,督促各级领导干部依法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职责。问责成为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词。4月初,贵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贵州省生态环境损害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暂行办法》和《贵州省林业生态红线保护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暂行办法》,明确了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应当追责的各种情形。今后,领导干部在经济社会发展决策和生态环境监督、生产经营管理过程  相似文献   

15.
《奋斗》2016,(10)
正从2016年7月8日起施行的《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以下简称《问责条例》),着眼于规范和强化党的问责工作,首次全面聚焦党内问责,以强力问责推进管党治党的责任担当,是首部规范党的问责工作的基础性法规和全面从严治党的利器。一、《问责条例》的重大意义《问责条例》以党章为根本遵循,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为指导,立足于全面从严治党新实践,以责任为导向,整合规范现行各类问责制度,是对问责成功经验的升华。《问责条例》的出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以下简称《问责条例》),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问责条例》明确了问责主体、对象,以及包括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等在内的6种问责情形,同时强调将实行终身问责,并曝光典型问题。"利剑"向何方?"板子"怎么打?《问责条例》有四大看点:覆盖各级党组织,瞄准"关键少数";6种问责情形体现纪法分开;7种问责方式可以合并使用;规定问责时限实行"终身问责"。  相似文献   

17.
被问责去职官员复出的判断标准和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官员问责是建立责任政府的重要举措,是当前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年来,我国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法律法规:2002年7月颁布《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2004年中央办公厅颁布《党政领导干部辞职暂行规定》、2005年4月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以下简称《公务员法》)、2009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公务员法》用法律形式规范引咎辞职制度(官员问责的一种)以后,官员问责的力度越来越大,被问责去职官员的数量越来越多。在此背景下,规范被问责去职官员复出的标准和条件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以下简称《问责条例》)颁布实施一年多来,大安区各级各部门问责处理87人,同比增长了2.5倍,推动管党治党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同时,在实践中,我们也感到工作中还存在问责主体单一化、问责对象模糊化和问责认识片面化等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并认真把握。问责主体单一化《问责条例》第八条明确规定,"问责决定应当由党中央或者有管理权限的党  相似文献   

19.
<正>前不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办法》不仅确定了"党政同责"的环境损害事件问责原则,而且将"终身追责"作为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的一项基本原则,明确规定对违背科学发展要求、造成生态环境和资源严重破坏的,责任人不论是否已调离、提拔或者退休,都必须严格追责。这一规定无疑会形成一种倒逼机制,有利于在领导干部群体重建对绿水青山的敬畏。  相似文献   

20.
党建视野     
《先锋队》2012,(7):44-45
陕西西安:用问责给"太平官"戴上"紧箍咒"应当办理的事项拖着不办、限时办结的事项未按时完成、公开承诺的事项没有兑现,西安市未央区出台《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办法》,这些作风疲沓的情形都将被问责。这给少数不犯错也不作为的"太平官"头上戴起了"紧箍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