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穆青 《瞭望》1985,(35)
法国南部有一条美丽的蓝色海岸——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尼斯。在这篇旅行散记里,穆青同志以一个记者的洞察力,谈笑风生地描出了蓝色海岸背后的众生相,揭示了蓝色海岸的魅力的实质,不过是资本主义世界的一些人为了填补人生的空虚,在追求蓝色海岸上的蓝色的梦。  相似文献   

2.
机翼在云海里缓缓滑动,映入眼帘的是成片的绿树和密集的楼群。我们乘坐的客机平稳地降落在东京成田机场。以穆青社长为团长的新华社代表团成员一踏上日本国土,就受到日本共同通讯社和时事通讯社的欢迎。热情的主人紧握着穆青的手说:“我们热切地盼望您来访,今天终于盼到了!”穆青微笑着表示感谢。 代表团抵达东京的第二天上午,日本首相海部在首相官邸亲切会见了穆青及代表团其他成员。他对中国举办亚运会的成功表示祝贺,并认为,公元2000年在中国举办奥运会也不是不现实的。在谈到中日两国  相似文献   

3.
布鲁塞尔六月五日专电赵紫阳总理在结束对法国五天的成功访问之后,于三日乘专机抵达布鲁塞尔,开始对比利时和欧洲共同体进行正式访问。赵总理一行在法国和比利时受到两国政府和人民的热情友好接待。法国总统密特朗和比利时首相马尔滕斯分别在爱丽舍宫和埃格蒙宫同赵总理进行了长时间的会谈,就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问题和发  相似文献   

4.
春节刚过,由穆青社长率领的新华社代表团一行4人就来到我国的邻邦越南,进行了为期9天的参观访问。在访问期间,代表团受到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陶维松的亲切会见。80高龄的武元甲老将军和夫人还宴请了代表团一行,同代表团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谈。越南是个美丽的国家。古老的湄公河和红河冲积而成的两大平原、镶嵌在南北两端;3000多公里  相似文献   

5.
巴黎专电随着各国达成共识的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最终签字日期12月15日的临近,法国同美国在国际贸易众多问题上的矛盾和冲突却日趋激烈尖锐,使得乌拉圭回合谈判有再度陷入僵局的可能。近来,法国领导人公开讲话中多次抨击美国的利己主义政策,指责美国在国际贸易中搞“强权政治”。  相似文献   

6.
穆青这本《彩色的世界》,是他数十年来踏访世界各国写下的散文精品的荟萃。41篇散文和195幅精美的照片,展示了一个彩色缤纷而又光怪陆离的世界。 我喜爱穆青为文的通脱潇洒和真诚。他笔下的自然是充满情意的“人化的自然”,不论是在滚雪之势的非洲维多利亚大瀑布下,还是在夕阳余晖中的金字  相似文献   

7.
中东局势因美国扬言要对伊拉克动武而再度陷入空前紧张状态。在伊拉克有着重大经济利益的俄罗斯和法国等欧洲国家对此都迅速作出反应:美国不能一家说了算,不能无视别国的利益搞单边行动。意思是说,中东的资源不能由美国一家独霸。由此引出了法国同美国在伊拉克问题上,特别是在“倒萨”问题上,立场尖锐对立,这已是世人皆知的事实。  相似文献   

8.
任亚秋 《求知》2012,(5):44-44
最近,法国媒体兴高采烈地宣布,印度已决定购买126架法国达索公司制造的“阵风”战斗机.并开始就这一总额约为100亿欧元的采购项目同法国方面进行技术性谈判,为最终签署购买合同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9.
巴黎专电 法国总统希拉克四月上旬对黎巴嫩和埃及进行了正式访问。希拉克的这一外交行动是法国政府谋求重返中东、进而推动欧洲和地中海各国结盟的重大举措。 中东地区历来受到法国的特别关注。戴高乐将军执政时期曾主张,“法国要制定自己的阿拉伯战略,因为法国同这个地区的一些国家有着特殊的联系,法国在这个地区有特殊的利益。黎巴嫩在一次大战后曾是法国的委任统治地,1943年独立后,黎巴嫩同法国依然在语言文化、经贸交流方面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法国始终把这个国家视为法国重返中东、扩大其影响的“关键一环”。目前,黎巴嫩的和平进程正处于一个关键时刻,一方面以色列依然占领着黎南部地区的部分领土、另一方面叙利亚的三万多军队驻扎在黎境内。黎当局担心,以、叙之间的和平谈判中可能会拿黎的主权和领土来作交易,因此十分需要一个象法国这样的大国介入。对于法国来说,这也正是法国重新回到黎巴嫩、恢复其影响和作用的极好机会。希拉克正是这样的背景  相似文献   

10.
法美磨擦年     
回首即将过去的1996年,人们在风云多变、色彩纷呈的国际舞台上发现法国同美国之间的磨擦与纠纷此起彼伏、不断加剧。这一趋势构成了今年国际关系发展中一个显著特点。 中东是法美两国今年角逐的第一个战场。年初,法国总统希拉克出访黎巴嫩和埃及,显示了法国“重返中东”的决心。不久,爆发了以黎冲突,法国抢先于美国采取行动,德沙雷特外长在中东几个有关国家之间进行了连续半个月的穿梭斡旋,在以黎双方最终达成停火协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法国同美国一起作为调停者参加了停火监督委员会。这次协调行动提高了法国在中东事务中的地位,美国自海湾战争以来在这个地区的垄断地位受到了挑战。以色列右翼利库德集团上台执政后,阿以和谈陷入僵局,中东和平进程遇到了挫折,  相似文献   

11.
巴黎专电 柬埔寨问题巴黎国际会议两主席(法国和印尼)同由柬四方组成的全国最高委员会举行的磋商会议经过两天的讨论于12月23日凌晨在巴黎结束。由于广大国际社会以及柬抵抗运动三方的不懈努  相似文献   

12.
法国总统密特朗最近进行了法国元首数十年来第一次对越南和柬埔寨的正式访问。密特朗的印支之行被认为是一次不同寻常的重大外交活动,有它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国内外的现实需要。用密特朗的话说,他这次访问表明法国同印度支那国家的关系“结束了过去的篇章,开始翻开新的篇章”。  相似文献   

13.
《瞭望》1988,(35)
五年前,新华社记者穆青、周原访问黄淮海平原,曾满怀激情地向人们报道了农民抢“财神”的故事。如今,记者来到这里时,又耳闻目睹了一桩桩这样的新鲜事儿——  相似文献   

14.
中国同法国自1964年建立外交关系以来,双边关系经历了44年的风风雨雨。在两国历届政府和领导人的共同推动以及广大民众的共同努力下,两国关系如今已经走上了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广阔道路。令人遗憾和震惊的是,这种传统的友好关系最近由于所谓"西藏问题"和"奥运问题"遭遇到严重困难,这是中国人民和法国人民都不愿看到的。妥善处理中法双边关系需要理性和务实,中法友好关系需要双方的共同呵护和培育。正如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所说,应当从战  相似文献   

15.
救救非洲     
穆青 《瞭望》1985,(17)
非洲大陆正经历着本世纪以来最大的一次干旱,受灾国家达三十多个。作者穆青在去年底出访非洲一些国家时,耳闻目睹了非洲的干旱和沙漠化情景,指出:杯水车薪的救济不能从根本上扭转非洲的厄运,对非洲仅存的绿色植被的殖民主义掠夺必须立即停止。 这组专题报道还包括另外两篇非洲沙漠化问题的报道。  相似文献   

16.
陈四益 《瞭望》2021,(15):52-53
穆青为文艺副刊取名为“珍珠滩”。--借用了四川一处景点的名字,也是希望《瞭望》副刊的文字,既要如珍珠般晶莹剔透,又要如清泉般明澈清亮“办刊没窍儿,就是人头儿熟。”《瞭望》创办于1981年,起意创办的是新华社老社长穆青。起初办的是月刊。具体负责组织创刊工作的,主要是总社国内部调来的刘野、徐民和、洪和临三位。编辑部人手也不多,除了总社国内部的几位,大多是从各地分社临时借调到总社工作的记者,不过“十来个人,七八条枪”。  相似文献   

17.
晨曦 《学理论》2008,(17):62-62
孩子的天性便是活泼好动,如何让孩子在娱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应当是家教中父母十分注意的一个问题?著名的美国儿科学家贝里·布雷泽尔顿在法国出版的一本新书《贝里·布雷泽尔顿同你谈孩子的问题》中着重强调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8.
……穆青同志关于在《瞭望》杂志开办“中南海纪事”专栏的报告在3月25日送出,日理万机的小平同志在第二天即3月26日,就圈阅了这个报告,批复:“可以”。  相似文献   

19.
巴黎专电 9月20日,法国3800万选民将对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以下简称马约)投票公决。作为欧洲的政治经济大国和欧洲共同体创始国之一,法国能否最终通过这项条约将直接关系到欧洲联盟建设的成败。全民公决结果如何,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两个月前,法国民意测验结果显示,赞成同反对者的比例为63比37。暑期一过,形势急转直下,否决者占了上风。法国几家民意测验所8月24日和25日公布的抽查结果表明,52%的法国人持投反对票意向,准备投赞成票的占48%。风向骤变,出乎人们所料。一时间,法国政界、金融界和舆论界躁动,欧洲内外  相似文献   

20.
正1940年6月22日,法国政府代表同德国签署停战协议,宣布投降。由菲利普·贝当元帅担任总理的法国新政府选定了法国中部的温泉疗养胜地维希(Vichy),参众两院议员在维希歌剧院召开特别会议,废除作为第三共和国立国之本的1875年宪法,并授权贝当元帅制订一部新宪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