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赖晨 《政协天地》2014,(12):62-63
"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这是清代康熙年间知县高以永,在河南内乡任职9年间所撰写的楹联。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在山东菏泽召开座谈会时赞赏了这副对联。高以永是怎样的一个人呢?撰写此联的背后,他又有哪些故事呢?在豫西三县高以永出生于书香门第,世代为官,家学渊源,  相似文献   

2.
袁浩 《前进》2014,(1):62-62
<正>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工作时给领导干部念了一副关于官德的对联。这副对联源自于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南内乡县衙,全文为:"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对联的作者为清康熙年间内乡知县高以永。诚如习总书记所言,封建时代的官吏尚有这样的认识,今天我们共产党人应该比这个境界高得多。笔者以为,品读这副官德对联,需要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特别是  相似文献   

3.
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习近平在同菏泽市及各共区主要负责人座谈会上的讲话(2013年11月27日)  相似文献   

4.
记得有一副古代对联这样写道:“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已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这是古代为官者的自勉,勉励自己感恩百姓,为百姓掌好权、用好权。封建社会的士大夫尚有如此淡然之气,我们党员干部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组织的关怀和温暖,我们应当以怎样的方式对待生活,以怎样的心态对待群众,以怎样的感情对待组织?答案就是当常怀一颗感恩之心。  相似文献   

5.
有这样一副楹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它不仅精妙地阐述了官与民的关系,而且还告诉人们,为官须息息省身克己,长于理事,以己之辛劳,报之于民。 领导者首先是一名普通群众,权力来自群众,担其职当负其责,在其位当谋其政,掌其权当管其事。职位越高,群众对领导者的期望也越高。权力的增加,只会给领导者增加责任,不会增加智慧和能力。一个人担任要职,  相似文献   

6.
“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这副对联是一个朋友告诉我的。这副对联,言简意赅,让人颇有启迪。贞观初,唐太宗谓侍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又纳谏告诫自己:“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从这些话中,我们可以看到,作为一国之君的唐太宗李世民,看到了自己跟百姓的舟水关系。其实,唐太宗李世民只不过是封建王朝时代的突出代表,历史上的每一位开国皇帝,开初莫不重视自己与百姓的关系,只是到后来,逐渐脱…  相似文献   

7.
闲谈听民意     
近日,笔者有幸参观了全国惟一保存完好的河南省内乡县衙,那副曾被朱铬基和国内外游客称道的对联引起了笔者的思考,抚今追昔,感慨万千。 这副对联是清代内乡知县高义永所题:上联是“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下联是“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不仅对仗工整,且意义深长,反映出官和民的血肉关系。在午饭后的理发当儿,笔者思索这副对联,随意问了理发员:“你们现在新当选的县长咋样?”理发店的谢久军师傅和他的妻子说开了:“俺们现在新当选的党县长可不错,一上任就开通了县长热线电话,把电话号…  相似文献   

8.
刘建明 《政策瞭望》2012,(11):58-58
清人高廷瑤《宦游纪略》中记有这样一则问答:有一次,巡抚钱培山问他:"官如何才为爱百姓?"高廷瑤说:"必有一副爱之之心,必有一副爱之之力,无此心则抚摩噢咻(指关心百姓疾苦),无非沽名市惠(捞取实惠),是假之也,何有于民?有此心而才具精神不足赴所欲为(指躬行实践),亦徒虚此爱耳。故真爱百姓者,以实心行实政,废一不可也。"  相似文献   

9.
清人高廷瑶《宦游纪略》中记有这样一则问答:巡抚钱培山问高廷瑶官如何才为爱百姓,高廷瑶说:"必有一副爱之之心,必有一副爱之之力,无此心则抚摩噢咻(指关心百姓疾苦),无非沽名市惠(捞取实惠),是假之也,何有于民?有此心而才具精神不足赴所欲为(指躬行实践),亦徒虚此爱耳.故真爱百姓者,以实心行实政,废一不可也."  相似文献   

10.
<正>某地领导开会时批评有的领导干部说话不算话、不兑现自己的承诺、糊弄百姓的行为是"官赖"。"官赖"现象值得警惕,并予以切实根治,以推动诚信社会建设。"官赖"现象大致有三种表现形式。一是"官"赖"官",有"大官"赖"小官",也有"小官"赖"大官",还有"新官"赖"旧官"。比如上级承诺给下级的帮助不兑现,下级拍胸脯要落实的交办事项不解决,"新官不理旧账"都是其典型表现。二是"官"赖民,在解决征地拆迁、安置补偿、民工工资、疑难信访问题等等方面,不少领导干部反  相似文献   

11.
一些为民做事的好官,民意倒是不错,但是为民难免得罪官,或官缘不佳。考核各级干部的政绩,应当由当地百姓评判,要靠"民意",而不是靠官场上的"官意"  相似文献   

12.
《群众》2018,(22)
正何谓"喇叭官"?这得从明朝的一首散曲说起。明朝正德年间,宦官当权,船到高邮,辄吹动喇叭,骚扰民间,百姓不堪其扰。散曲作家王磐见状便写了一曲《朝天子·咏喇叭》,曲中表面上写的是喇叭,实则处处写的都是宦官们官小派头大、仗势欺人、为害百姓的丑陋嘴脸。以往鉴来,引以为戒,在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我们尤其需要警惕新时代可能存在的"喇叭官"。  相似文献   

13.
清代官员薪俸本来微薄,但有些官员为了博取好官声,每每借兴建公务之名,率领属下捐俸兴办。此举不过是挪东补西,到头来各官捐出之俸还得分派在百姓头上。甘肃巡抚石文焯奏报捐俸为万不得已之计,“势难停止”,雍正帝斥其“无耻之极”!  相似文献   

14.
《人民公安》2013,(17):52-55
当民警要有颗慈爱之心,别人不能忍的咱得能忍,别人不干的咱得干。你对百姓怎样,百姓心里会有谱。如果像对待父母一样给百姓办事,百姓哪能不买你的账?  相似文献   

15.
《人民论坛》2012,(18):14-15
相当一段时期以来,食品安全事件、司法不公正问题、贪污腐败、暴力拆迁、官员承诺难兑现等消蚀着中国民众对个别地方政府的信任,部分百姓在谣言面前,宁可相信谣言而不相信政府。于是,面对热点事件,只要是涉官、涉权的都会出现"不  相似文献   

16.
《群众》2017,(23)
正近日,笔者到某单位采访,碰巧赶上该单位召开党员干部大走访活动总结。旁听未几,该单位党委书记的一句诫之语飘然入耳:不要为"官"而干事,而要为干事而为"官"。肺腑之语,诚哉斯言!为"官"干事与干事为"官",一个词句顺序的置换,两者蕴潜的内涵却如天壤之别。前一类的干部,不会不干事,大大小  相似文献   

17.
此章孝标《归燕词》。诗云:“旧垒泥巢泥已落今年固向社前归。连云大厦无栖处更绕谁家门户飞。”盖伤己未得其位也。孝标之才于诗可见。然诗才非官才故青莲、工部俱非显宦孟郊、贾岛落拓终身。孝标进士得小官故有牢骚。今之京城大厦连云亦名花园又名广场然百姓居处依旧艰难。盖长安屋贵居大不易。试思住房一米售价五千月薪四五百  相似文献   

18.
杭东 《今日浙江》2009,(9):41-41
河南内乡县衙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封建时代县级官署衙门,县衙三堂门前面黑漆明柱有联云: 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  相似文献   

19.
近读唐诗人曹邺所作《官仓鼠》一诗,读后深感别有一番滋味涌心头。诗曰:"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短短四句、28个字,可谓语言深刻,切中时弊,真乃"言有尽而意无穷。"让人自然而然联想到当今的反腐败斗争。这首诗绝就绝在比喻得好,"老鼠"者,贪官污吏也。鼠者,社会"四之首也,传播瘟疫,盗窃粮食,咬坏衣倘若好端端一缸清水掉进了老鼠屎,就坏  相似文献   

20.
激情与政治     
传统政治是一种庙堂政治,远离平民百姓,政治人物普遍地给人以冷漠、生硬和矫揉造作的印象,与激情无缘。后周李涛有宰相之才,而为人不拘小节。雄才大略如周世宗竟不能用其所长,理由是李涛"官仪不修"。何谓"官仪"?就是为官者所应具备的不苟言笑、严肃端庄的仪态,即所谓"官架子"。做官须有"官仪"相配,方能显示出官场等级森严的秩序,显示出官僚身份之高贵和权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