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当前,依法治国已成为一种社会共识。对于各级领导干部来说,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首先需要让法治成为一种思维方式。法治思维,就是按照法治的观念和逻辑来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它要求思维主体崇尚法治、尊重法律,自觉将法律付诸实践,善于运用法律手段来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2.
大多数企业家是相当灵活的人。他们接纳新思想.并期待经常性的变化——他们必须如此。过去的日子将一去不返,所以不可能与明天隔离开。现在的问题恰恰是未来的机会。无论国内国外,政府和新的竞争者都将越来越多地影响商业行为,社会发展也会施加影响。保持警惕是一笔巨大的资产。优秀的企业家总是寻找做事的新方法.并相信,一旦它开始奏效.很快又会过时。变化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你必须很好地应对变化,否则你的生意就完了。  相似文献   

3.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了“全民阅读”的重要性,他在两会后接受中外记者采访时表示,书籍和阅读可以说是人类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把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把它与工作方式相结合,不仅会增加发展创新的力量,而且会增强社会的道德力量。他表示,这也是为什么他已经两次把“全民阅读”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原因,而且明年还会继续。他同时希望全民阅读能够形成一种氛围,无处不在。记得有学者曾说过: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应该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一  相似文献   

4.
也许是凑巧,4月23日,多位世界文学巨匠和多位著名作家要么在这天辞世要么在这天出生。“倡导人人读书,让读书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一直致力于推动读书生活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5年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又称“世界图书和版权日”)。  相似文献   

5.
我习惯于把阅读分成"有用"的阅读和"无用"的阅读。所谓"有用"的阅读,就是为了获取各种知识的阅读,为了拿到文凭、证书、为了在职场中提升自己能力的阅读。我所说的"无用"的阅读,是另外一种更加美好的境界,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生活结构的快速调整和变化,休闲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用于休闲的时间也成为时间安排的重要组成部分。休闲分两种,一种是积极的休闲,一种是消极的休闲。我把那种主动、有一定目的性、生活意义较大的称作为“积极的休闲”,而把那种被动、漫无目的、生活意义相对较小的称作为“被动的休闲”,或称“消极的休闲”。  相似文献   

7.
能源匮乏是人类社会发展中面临的严重问题,节能和提高能效已成为全球最令人关注的事情之一。  相似文献   

8.
《小康》2021,(5)
正周宵鹏说,全社会都把法治当成一种生活方式,每一个社会个体汇聚成整个社会推进法治的不竭源泉,法治中国就在我们眼前。喜迎2021年元旦的气氛还未消散,新一轮新冠疫情卷土重来,疫情防控阻击战在河北迅速打响。作为一名法治记者,周宵鹏注意到,即使河北多地在疫情防控中已对所有社区、农村实行闭环管控,但硬核封存堵路、擅自限制通行、管理上盲目加码等这些一年前还一度盛行的现象,此次在河北均未出现。  相似文献   

9.
贾靖  陈璐 《人民论坛》2024,(3):87-89
面对日趋严重的全球性生态环境危机,改变传统消费模式、树立和践行绿色消费理念已成为社会共识。近年来,公众绿色消费意识不断增强,绿色消费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然而,绿色消费态度在向绿色消费行为转化的过程中仍存在一定阻力。促进绿色消费,缩小绿色消费态度行为差距,需要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共同努力与协作。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做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这是首次在党的报告中明确让公民信仰法律,协助建设一个全民守法的法治社会。因此,让法治成为一种信仰,对法治忠诚、尊重,以法律来组织和构建社会秩序,就成为建设法治社会的精神支柱和内生动力。笔者结合热点案例和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现实,阐述如何实现法治信仰,推动我国法治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1.
王松苗 《天津人大》2009,(11):48-48
“没有法制,就不成为一个国家”,建国伊始,董必武就在党内最早提出了“按法律办事”的思想。1949年9月通过《共同纲领》,1950年颁布《婚姻法》,在第一波立法高潮中,毛泽东等领导人民于1954年制定了《宪法》。  相似文献   

12.
王松苗 《楚天主人》2010,(11):42-42
没有法制,就不成为一个国家,建国伊始,董必武就在党内最早提出了按法律办事的思想。1949年9月通过《共同纲领》,1950年颁布《婚姻法》,在第一波立法高潮中,毛泽东等领导人民于1954年制定了《宪法》。但云谲波诡,年轻的共和国一度放弃了法律之治而选择了政策之治,带来了无法可依的十年动乱。痛定思痛。1978年12月,邓小平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将共和国拨转到法制的轨道上来。1979年,《刑法》等7部法律一次通过,第二波立法高潮悄然而至,《民法通则》等唤醒了中  相似文献   

13.
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一部婚姻法起步,到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既让人们感慨数千年的"人治"社会已经脱胎换骨,又带来了"有法可依"以后的新思考。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初期就提出,建立社会主义法制,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循着这样的法治建设路径,习近平同志提出,"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引导全体人民遵守法律、有问题依靠法律来解决,形成守法光荣的良好氛围",凸显了法治精神在依法治国新阶段中的重要作用。人是需要一点精神的,法治建设也是如此。没有精神的法治,犹  相似文献   

14.
人是需要一点精神的,法治建设也是如此。没有精神的法治,犹如没有灵魂的人体,再刚性的法条也难免沦为摆设。因此,法治精神是法治的灵魂,人们没有法治精神、社会没有法治风尚,法治只能是无本之木、无根之花、无源之水。历史上,管仲指出"国皆有法,而无使法必行之法",明代张居正感叹"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讲的都是这个道理。"法之必行"的真正动力来自哪里?有人说靠监督,有人说  相似文献   

15.
当腐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方面对腐败深恶痛绝,一方面却又“向往腐败”,这种“腐败亚文化”的存在和流传,不但提高了人们对腐败的容忍度,也使全社会的道德状况集体下滑,使腐败被日常化、合理化。  相似文献   

16.
谈起读书,总有人感慨:真想静下心来,拿出一段时间好好读点书啊,可惜事情太多、公务太忙!其实,有此想法,则一般不会主动抽出时间读书。即使读点书,也只是做做样子而已,绝不会有大的收获,更不会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如今,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难得有整块时间读书确是实情。但以工作忙没时间为托辞,实是不该。细想之,这只不过是个堂而皇之的借口而已。毛泽东作为国家领袖,工作够忙吧!但他却是地地道道的读书  相似文献   

17.
节约并不是一个新话题,作为一种社会价值取向,它植根于地球资源的有限和人类需求无限这样一个严酷的事实.  相似文献   

18.
践行“八荣八耻”,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党员干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在全社会争当表率。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既凸显出党中央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特别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高度重视,又集中地表达了广大人民群众追求正义、渴望美好的共同心愿。“八荣八耻”的要求,价值导向明确,是非标准鲜明,对匡正社会风气、提高文明程度、推进和谐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毋需讳言,当今的社会风气并不大好,其中一个关键原因,是一部分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奢侈浪费、违法乱纪行为助长了歪风邪气的蔓延。常言道:“群众看…  相似文献   

19.
近一个时期以来,诚信成为人们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话题,一时间,各种媒体纷纷大谈诚信.何谓诚?真心不虚假.何谓信?言语真实,言行一致.听起来,这是并不难做到的事,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偏偏不如此.我们说,当一种优秀的品行总被提起时,大约这种品行比较少见却又很需要了;而当一种不好的行为总被说起时,这种行为一定是太多使人们深恶痛绝了.毋庸讳言,中国社会需要诚信,也可以说,中国人丢弃诚信久矣.  相似文献   

20.
建设节约型社会,首先应当从建设节约型政府人手;要使节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首先要使节约成为一种执政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