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公务员法》的突破——以新公共管理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公共管理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于西方诸国的声势浩大的政府管理与改革,新公共管理运动反映了公共行政改革的新方向。公务员法充分利用新公共管理中体现的新理念来加速和完善我国的人事体制改革,在若干管理环节以及运行机制方面都作出了创新,实现了我国行政实体法上的突破。  相似文献   

2.
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改革先锋国家先后启动了“后新公共管理”改革。“后新公共管理”改革在价值取向、机构设置、权力配置、信息技术和行政文化等五个维度对新公共管理运动进行了扬弃与超越。“后新公共管理”改革试图通过价值重构实现从单维价值取舍到多维价值共融;通过机构重组实现从机构裂化到整体协同;通过权力调适实现从过度分权到适度集权;通过技术再造实现从有限开放到信息共享;通过文化重塑实现从彼此竞争到相互信任。明辨“后新公共管理”改革的内涵与取向,对当前我国在行政改革进程中有针对性地借鉴西方公共管理改革的优秀因子、扬弃其非本土化的个性因子具有较强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协作性公共管理:创新、局限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近兴起的协作性公共管理模式,是对传统官僚体制和新公共管理运动加以反思与调适的结果,与传统公共行政、新公共管理相比,协作性公共管理模式在价值与理念诉求、组织结构、领导能力、政府与公民关系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创新和超越;同时,协作性公共管理模式也存在着创新性不足、协调成本问题突出、组织冲突的协调难度加大、问责面临困境等局限性。协作性公共管理对于我国公共管理改革理念、跨区域公共事务解决、大部制改革、公务员培训制度改革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新公共管理运动开展30年来,学界对其诠释、理论化、学科化、批判等的研究成果纷繁复杂.其中不乏反思其兴与衰,并做出死亡论断.然而,对新公共管理进行批判不应忽视的问题是:新公共管理的诞生不是学科属性的而是基于经验的画像或描述,因而不应对学科化简单提出基础理论的讥难;在判定新公共管理取向是否公共行政改革世界潮流的问题上,只关注其趋同性而忽视趋异性;在武断判定新公共管理死亡的问题时,忽视公共行政改革的“长波”现象.应用布罗代尔的“长波”理论分析新公共管理学术思潮在公共行政演化的“长波”现象中的命运可以发现,简单地断言NPM已经死亡是言过其实的,NPM余波及其影响将是长久的.  相似文献   

5.
新公共管理运动具有与传统公共行政不同的表现形式,将使我国的公共管理实践发生许多新的变化。传统的行政法学相关理论面临挑战,行政法学研究要着眼于新公共管理运动的现实,在理念、主体、内容、方式等方面进行创新,以满足实践的需要,促进已彰显新公共管理色彩的我国公共管理改革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先后启动了"后新公共管理"改革。"后新公共管理"改革在价值取向、机构设置、权力调适、信息技术和行政文化等五个维度对新公共管理运动进行了扬弃与超越,并逐步成为发达国家启动新一轮政府改革的效仿典范。  相似文献   

7.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场以"摒弃官僚制"为口号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在西方各国传播开来,改革者批评官僚制导致了组织的僵化和低效率,引起了民主政治的危机,并忽视了组织中人的因素.本文在分析官僚制及新公共管理对其批评的基础上,认为新公共管理并没有实现对官僚制的超越,官僚制仍有其存在的价值.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我们的行政组织改革应以塑造理性精神,完善官僚制为基本价值取向,同时借鉴西方公共管理改革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出现经济"滞涨",政府信任危机严重。面对这样的情况,西方发达国家发起了批判官僚制,提倡在政府引入市场机制的运动——"新公共管理"运动。这一运动在行政管理改革领域中影响重大,对于我国的行政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是,基于我国现行国情,我国不能完全采纳"新公共管理"运动的理念,相反,我们必须加强和完善现代官僚制。  相似文献   

9.
对经济和效率的追求引发了遍及全球的行政改革,近年来影响最大的是始自英国而后影响整个西方国家的新公共管理运动。本文对新公共管理的动因、特征、作用和影响进行了探讨、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我国当前行政改革可以从中借鉴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0.
"新公共管理"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和实践运动,是以市场化为导向、以为顾客(公民)服务为核心理念的.如何引用新公共管理理论来促成我国政府推动行政改革,提高行政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期我国在一些城市中相继建立的"政务超市"就是这方面的有益探索.但是,推广"政务超市"必须注意其现实限度及所需要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