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的失业保障目前由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构成。通过对这三个制度的分析,作者认为,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我国失业保障制度的方向和主体制度;失业保险制度由于种种原因,在保障失业者基本生活方面作用不大,应以促进再就业作为主要目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应逐步取消。  相似文献   

2.
完善的失业保障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意。但我国的失业保障供给不足,失业保险参保人群和失业人群错位,预防失业与促进就业功能缺失,执行难度和监管压力逐步增加。面对失业保障面临的挑战,我们要探索适应我国就业方式和就业环境的失业保障体系,建立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多层次失业保障体系,规范和完善失业保险的管理体制和监管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应对我国面临的就业压力,消除就业格局中的不和谐因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3.
秦宁生 《理论前沿》2001,(24):23-24
充分就业的实现程度 ,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充分就业是在一定时期内将失业率保持在社会所能承受的、尽可能低的水平上 ,是不存在非自愿失业或周期性失业的就业状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 ,为了迎接加入WTO的挑战 ,研究社会可承受失业率就成为题中应有之义。(一)社会可承受失业率的高低受制于诸多因素 ,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失业保障的状况。失业保障水平越高 ,失业保障制度越完善 ,失业者生活水平降低幅度越小 ,社会可承受失业率则越高。反之 ,则越低。我国现阶段 ,由于人均国…  相似文献   

4.
法治的核心是树立宪法至高无上的权威性。必须要建立相应的宪法保障制度,宪法诉讼制度是在实践中证明最有效的宪法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中国的宪法保障制度,建立宪法法院制度,赋予公民以司法救济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利益,从而调动广大公民参与宪法实施的保障,是中国当代法制建设最为迫切的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5.
日本生活保护制度在救助贫困群体、缩小各阶层之间的差距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介绍了日本生活保护制度的内容及特点,从立法、管理模式、家计调查、保障内容、保障标准及待遇调整、一体化程度等方面比较分析了日本生活保护制度与我国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指出目前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改进的建议,即转变救助理念,提高立法层次;规范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申请、退出程序;严格家计调查;合理确定保障标准、建立科学的待遇调整机制;充实保障内容,向综合性保障模式迈进;实现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乡一体化等。  相似文献   

6.
一、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发展概述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对传统农村社会救济制度的改革和创新。早在1992年山西省左云县就开展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试  相似文献   

7.
保障公民居住权是政府最基本职责之一。本文在收集和整理大量外国住房保障资料的基础上,阐释了外国住房保障制度的价值内涵,总结了其发展走向,以期为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我国经济转轨中的失业与就业问题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中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总体轮廓的确立与机制的运行 ,计划经济体制下僵化的统包统配的就业格局被打破 ,劳动力的市场化运作 ,在促进了劳动力的合理流动的同时也使下岗失业现象不可避免 ,并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为了扩大就业 ,必须通过确保我国宏观经济的快速增长、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推进城市化进程、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完善失业保障制度、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等一系列对策措施 ,才能收到成效  相似文献   

9.
"住有所居"作为民生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公民保障其生存并维持其尊严的最低限度生活之权利。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建立了多元化住房保障制度,形成了覆盖不同层次收入人群的住房保障体系,但也存在着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应对住房保障制度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以促进我国住房保障行政的法治化发展。  相似文献   

10.
老有所养是最重要的民生话题之一,老年保障是实现"老有所养"的基础。老年人面临贫困、疾病、失能和孤独等风险,因而需要建立收入保障、健康保障、照护保障、无障碍环境和精神慰藉等老年保障项目。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建设,我国老年保障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不平衡、不充分"的现象依然存在。老年保障制度建设需要坚实的学理基础,尤其是要把握权责清晰与多元共治、代际均衡与权益公平、保障适度与可持续性、互助共济与收入再分配等基础性问题,据此,新时代老年保障制度深化改革的重点是:完善老年保障体系、优化老年保障制度设计、创新老年保障事业推进机制、加强老年保障基础建设。  相似文献   

11.
侦查讯问中尊重和保障犯罪嫌疑人的权利是我国法制建设和国际人权事业发展的要求。我国刑事诉讼法虽然有一些相应的具体规定,但是与当前国际人权事业的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发展的要求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要在侦查讯问中切实做到尊重和保障犯罪嫌疑人的权利,除了侦查人员必须在思想上牢固树立人权意识以外,对现行刑事诉讼立法的进一步完善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住房保障制度改革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以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和公共租赁房为主要形式的住房保障制度,主要服务对象为不能通过市场途径自行解决住房的城市中低收入家庭或在城市生活的流动人口以及其他弱势群体.保障基本人权,保障公民住宅权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我国城市住房保障制度的法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大致分为三种情况: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低保制度、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城市和农村双轨制、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特困户救助并行。农村低保制度与城市低保制度在救济内容、方式、标准、周期及资金来源等方面都有较大差别。我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存在法律规范缺失、东西部发展不平衡、制度执行情况不尽如人意、施恩观念依然存在以及资金不足、来源渠道不畅等问题。完善农村低保制度应从以下方面着手:通过立法明确政府救助义务、采取积极措施确保资金来源、实行城乡一体化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理清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各项专项救助的关系、细化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并明确保障标准的确立原则。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农村法制建设推进了农村改革的深化,保障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维护了农村社会秩序的稳定。但与城市相比,农村法制建设仍然相对滞后,还存在诸多问题和薄弱环节。要保证农村跟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使党的依法治国方略在农村同样得到贯彻实施,关注和重视农村的法制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完善我国住房保障制度,是保障中低收入者的居住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需要从科学定位政府职能、增加经济适用房与廉租房的有效供给、完善福利住房保障体系、多渠道保障住房资金来源、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等方面,保证住房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相似文献   

16.
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完善的制度保障。就业保障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安全制度”,是国家社会保障制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就业保障制度从无到有、从起步探索到完善发展,对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我国就业保障制度建立较晚,还有许多不足。今后,政府应实施《失业保险条例》,坚持失业保险与促进再就业相结合,实施雇主赔偿制度,力求使我国经济成为促进和谐的“民生经济”。  相似文献   

17.
检察一体保障功能体现为对依法独立公正行使检察权的保障。世界范围内的检察一体保障制度可分为外部保障模式和全面保障模式。目前我国检察一体保障制度存在外部保障较弱、内部保障较强的问题,应建立以外部保障为主、内部保障为辅的折衷保障模式,并从增强检察机关的整体独立性、完善检察机关之间的协作机制、有效规制上级指令权、确立检察官的办案主体地位等四个方面,完善我国检察一体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8.
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的完善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住房保障制度是政府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用行政手段为社会的住房弱势群体提供适当住房,保障居民基本居住水平的一种制度。我国的住房保障制度由于发展水平所限,仍存在较多问题。本文通过借鉴世界上几个典型国家住房保障制度的经验,提出建立适度的住房政府干预制度、健全法律制度、采取多元化保障方式等手段的完善构想。  相似文献   

19.
两个人权公约和我国人权宪法保障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作为两个人权公约缔约国 ,有义务不断完善本国以宪法为核心的人权保障制度 ,以充分实现公约规定的各项人权。与两个人权公约的规定相比 ,我国人权的宪法保障在立法上比较完备 ,而在司法上却相对滞后 ,宪法诉讼在人权的宪法保障制度中仍是空白 ,宪法实施的监督机制尚不健全。解决这两个问题是完善我国人权宪法保障制度乃至整个人权保障制度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农村的发展出现了许多的问题,为了保障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良好发展,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要求,对农村法制建设及法律体系的完善必然是首要解决的问题。我国政府一直都将农村的法制建设问题置于我国法制社会建设的重要位置,作为我国农村问题的重中之重。现就我国农村的现状、出现的问题、解决的手段等方面论述法制建设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