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警官信箱     
主持人 杨奉逍 法律服务热线:( 0371) 5991155转 22227我们的婚姻合法吗? 编辑同志:   1997年 7月,我高考落榜回家务农。一次到县城姑姑家探亲,经姑姑介绍认识严姑娘的父亲,经几次接触,严的父亲对我印象很好,便与我的姑姑达成了一项口头协议:让我到严家做女婿,严家负责给我找工作、迁移户口。此后,姑姑便给我做工作,并说严姑娘人挺老实,就是有点憨,脑子从小受了点刺激,不爱讲话,除此之外都挺不错,还吹嘘严的父亲有权势,可以转城市户口并安排工作。我听后有点心动,便决定与严某见面。当时看到严某除了不爱讲话、表情…  相似文献   

2.
儿时,我家住在一个乡村学校。我们姐弟三人,跟着乡村的孩子捕鱼捞虾,我父亲端起我们捞的一盆鱼虾,全掀翻在河沟里;跟着其他的孩子上山打柴,我父亲一把火,将那堆柴火化为浓烟和灰烬。其实,那时我们家并不富裕。父亲这样做之后,总恶狠狠地留下一句话:将军路上不追兔!对父亲乖张的行为,我们大惑不解,我大姐翻着大白眼儿:“我们没有追兔子呀?”我二姐挠挠头:“何况我们又不是将军!”都不理解父亲这句话的意思。闲下来,父亲常给我们讲故事:春秋时期,楚王请养叔教他射箭,楚王练成之后便决定牛刀小试。狩猎的现场,一只兔子从草丛中窜出,楚王弯弓搭…  相似文献   

3.
父亲的大学     
李晓 《公民导刊》2013,(7):53-53
<正>1959年秋,父亲考入了家乡城市一所师范专科学校,开始了他的大学生活。那年,父亲已经21岁了,在班上算大龄青年了。他穿灰色咔叽布上衣,脚踏爷爷编织的一双草鞋迈入了大学校门。老师问他:"你没有解放鞋啊?"父亲尴尬地低下了头。一周过后,爷爷进城卖了扫帚,陪着父亲去店里,花了1元6毛钱,买了一双解放鞋。那天,父亲一直把鞋抱在怀里。爷爷陪父亲来到一家卖包面的馆子里,吞了吞口水问:"多少钱一碗?"老板回答,1毛5。爷爷说,来一碗吧。那一碗包面,爷爷推到父亲面前说:"你吃了吧,读书比种庄稼还辛苦。"父亲埋下头,吃了几个包面后,又推到了爷爷面前:"爸,我肚子不舒服,您吃了吧。"爷爷明白,父亲是在装,他索性站起身:"我也不想吃,那就走!"父亲走了几步,又退回来,  相似文献   

4.
编辑同志: 我父亲在江西省宜春市有一栋二层楼房。房子建成之日,父亲当着众多亲友的面慎重地说:这栋二层楼房归兄弟二人所有,一人一层,他老了,归我兄弟二人养他的老。因我在江西省上饶市工作、居住,我弟在广东省东莞市工作、居住,两地往来不便,父亲便决定轮流在我兄弟二人之间每家生活三年。但1997年我父亲第二次去广东后打电话给我说他年纪大了,不方便两边跑,决定以后长住弟弟家,我只好时常寄钱寄物以表孝心。今年元月份我退休后亲赴广东探望老父,竞意外发现父亲已于去年十二月过世,我的亲弟弟竞不通知我奔丧,并瞒着我正准备将宜春的房产出卖,气愤之极,我找他理论,谁知他竟不理睬我,请问像我这种情况,该向哪里的法院起诉呢? 上饶读者:谭兵  相似文献   

5.
<正>那天回到家后,已是晚上7点多钟。家里却没有一个人,饭菜都留在厨房里,两双筷子和两只碗放在盆里,想必父母已吃过饭了,可他们到哪去了呢?拨通父亲的电话,一段悠扬的歌声从电话那头传来,父亲大声地喊:"我在侨乡广场跳舞呢!"随即就挂断了。跳舞?在我印象中,一向不好动的父亲怎么会去跳舞?吃过晚饭,我来到容县侨乡广场,发现一大群热舞者跳得不亦乐乎。人群中,我看到父亲正与母亲很投入地跳拉丁舞。他们的动作虽然有些生硬,但是跟  相似文献   

6.
母亲放心了     
仲夏的一天,我从祖国的北京,来到香港.我和居住在台湾的母亲相约在那里见面. 我本来也生在台湾.当我六岁的时候,父亲为了谋求职业,和母亲一起带着我来到大陆.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我到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区参加了工作,第二年,父母又迁回台湾.我已是五十五岁的人,可是我和母亲分离却已有三十七年了. 一九八○年初,我头一次得到了在台湾的亲人的消息:父亲已经过世,母亲仍健在,五个妹妹均已成家;还有一个弟弟是母亲到台湾后生的.七十多岁的老母知道我还活在世上,自然也是喜出望外. 但母亲总担心我在大陆穷困,难以度日.老人家通过亲戚带来的头一个口信便是:“实在不好过的话,就想办法出来吧!”母亲  相似文献   

7.
我是一个智力残疾孩子的父亲.从我的孩子几个月大听医生说有问题的时候,我就一直在想一个问题:我的孩子将来怎么办?想到这问题的时候压力很大.有一段时间我睡觉前不敢喝水,最好一觉睡到天亮,因为如果半夜醒来,万籁俱静,我会想到这个问题,然后就再也睡不着了.我想所有的家长都跟我一样,最牵挂孩子的未来,所以我们一直在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直到去年,当我们开始尝试这个支持行就业的项目,建立了喜憨儿洗车中心,我觉得终于找到答案了.  相似文献   

8.
文竹 《协商论坛》2007,(6):57-57
我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女儿跟父亲都有一种隔膜,我从小就对自己的父亲敬而远之:我不喜欢他的懦弱和细致,我总在想为什么他不是那种能用胡子扎女儿脸很风趣的父亲?结婚时,我逃也似地离开了父母家,总  相似文献   

9.
回忆父亲     
父亲在一天天衰老,以前每天能吃三个花卷伴些水米饭和菜;后来是每天两个花卷伴少许水米饭和菜;再后来只吃一点水米饭和菜,饭量越来越少……我每两个星期为父亲剃一次头,每天最少一次去探望他,偶尔因事或身体欠佳不去,父亲总会亲切地询问。父亲为每日能见到我,曾在我的面前流泪说:爸爸老了,身边就你一个女儿,一天看不到,我想啊!以后的日子,不管怎么忙、怎么累,身体怎么不适,我都尽力抽出时间多陪陪他。如果丈夫能在家做饭和照顾孩子,我会坐在父亲身边,听他唠叨陈年往事,但我的眼不时会溜向电视,而无闻父亲的絮语,父亲也…  相似文献   

10.
李静 《人民公安》2006,(16):51-51
我曾有一个女友,虽然兰质慧心,可年近而立仍是单身——我是说,不只是没有结婚。原因全在她的父亲:女友从40岁她的母亲去世那天起,就和父亲相依为命,发誓要一直守在他身边,直到他的百年。她父亲精神有点问题,作为孝女,她不放心把他送进精神病院,也不放心把他交给训练有素的保姆,  相似文献   

11.
开学了,我新接了一个班。接班前,就有几位老师对我说:王老师,你接下的这个班是由我们年级公认的什么也学不会的学生组成的,通称各班的大憨、二憨、三憨集合班。甚至有的领导对我说,能哄着他们不犯错误就行。我看了学生的摸底考试成绩和我带的那个班政治单科成绩相差23分,我有些焦虑。在近20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有个感觉,教师们大多喜欢成绩好、思维敏捷、老实一点的好学生。而每所学校都有很多学习成绩不怎么好的学生,他们常常被老师忽略。但他们也有自己内在的需求,如渴望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尊重等。在对这个班同学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我认为问题…  相似文献   

12.
燕子     
初中的时候,学会了那一首《送别》的歌,常常爱唱: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有一个下午,父亲忽然叫住我,要我从头再唱一遍,很少被父亲这样注意过的我,心里觉得很兴奋,赶快再从头来好好地唱一次: “长亭外,古道边……” 刚开了头,就被父亲打断了,他问我:“怎么是长亭外?怎么不是长城外呢?”我一直以为是长城外啊! 我把音乐课本拿出来,想要向父亲证明他的错误。可是父亲并不要看,他只是很懊丧地对我说:“好可惜!我一直以为是长城外,以为写的是我们老家,所以第一次听这首歌时就特别的感动,并且一直没有忘记,想不到竟然这  相似文献   

13.
若兰 《两岸关系》2015,(3):59-61
<正>台湾诗人余光中著作的《乡愁》的最后一段是"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40年后海峡两岸通航,余光中先生又续文一段:"乡愁是一条长长的桥梁,你来这头,我也去那头。"而今,我应了余老先生《乡愁》的续文,我真的通过武汉开放赴台湾个人游这条长长的桥梁,去了海峡那头。2014年3月16日,我与先生舫兄登上飞往台湾班机,我庆幸,梦想多年、筹备多日的台湾之旅终于成行了。自1949年在昆明与已是国民党高级将领的父亲一别,他去了台湾,  相似文献   

14.
马燕 《今日民族》2014,(6):43-45
<正>父亲马宗亮离开我们已经整整10年了。在与父亲天人相隔的日子里,我对父亲的思念与日俱增。随着阅历的不断丰富,我似乎读懂了那个永远忙忙碌碌的父亲,读懂了他心中的那份无言大爱,追寻父亲足迹,完成他未竟心愿的脚步也更加坚定。永远忙碌的身影我曾经以为,父亲不爱我,不爱家人,只爱工作,只爱那些经常到家里找他帮这帮  相似文献   

15.
一天,收到父亲的一条信息:“孩子,我爱你。”我流泪了,很久。在我的印象中,与父亲的沟通和交流是非常少的。因为他总是非常非常忙,早出晚归。我已经习惯了他经常不在家。偶尔在家的时候,我们之间仅限于简单的对话。他从来没有向我表达过什么,但是我知道,他是爱我的,正如我爱他一样。在我童年的记忆中,全部都是父亲的影子。开始记事认人的时候,妈妈在外地上大学,是父亲给我穿衣,做饭,送我上幼儿园,每天中午给我买一个水果做零食。整整3年时间,我都是和父亲  相似文献   

16.
黄慧南 《黄埔》2012,(6):8-10
上海,17岁的我第一次见到父亲1965年的一天,我正在上海北郊中学的教室里上课,突然被教导主任叫了出去:"你父亲来了,现在住在锦江饭店,你去看看他。""我不去!"回答出乎教导主任的意料。我当时感觉和父亲没有什么关系。1948年夏天,父亲与全家人正在庐山避暑,突然接到即刻下山赶回武汉参加"徐蚌会战"(即淮海战役)的命令,就这样告别了家人,那时母亲正怀着我。父  相似文献   

17.
《辽宁人大》2007,(8):46-46
旮旯村选举结果出来了,郑老憨还是村长。 大伙要郑老憨说几句,郑老憨掀了掀油脂麻花的破帽沿,笑道:没啥好说的,俺当村长还是不作秀。  相似文献   

18.
烙印     
正这一年,孩子6岁,上幼儿园中班。有一天,父亲看到孩子在房间里玩的一个小玩具,以前从没见过。父亲问孩子:"这玩具是从哪里来的?"孩子说:"爸爸,这是我从幼儿园拿的。"父亲说:"儿子,告诉爸爸,幼儿园里的玩具,可以拿回家吗?"孩子说:"不可以。"  相似文献   

19.
编辑同志:2002年5月,我父亲因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前些日子,我和母亲去监狱探视,见他身体健康恶化,急需住院治疗。有人告诉我,像我父亲这样的情况,可以申请对他进行保外就医。可是我不知道对罪犯予以保外就医应当具备一些什么条件和应当由哪一个部门批准,特请求贵刊答复。朱力和  相似文献   

20.
父亲的帐单     
不知道有多少次心潮澎湃之余展纸弄墨地要写父亲,也不知有多少次面对着眼前的一方清笺咬着笔杆子发呆。我总想,父亲太平凡了,和父亲生活了二十年,我从未真正读懂他,也没有从他的身上品出什么高大和伟岸。也许是我太愚蠢了,我想。岁末之际,从工作了四年的深圳回到家中,无意中和父亲提到了这四年多的开销。我告诉他这四年多我只花了17000多元,也就是说我每月花费三百余元,并且一再声称自己的节俭超过了其他许多同事。父亲并未多说什么,只是很平淡地告诉我说家里一年的花销是五六百元。我当时吃了一惊,很疑惑地问了一声:“真的吗?”第二天起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