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于伟 《党政论坛》2013,(16):18-19
从1999年的“神舟一号”,到2003年的“神舟五号”,再到今年发射的“神舟十号”,短短十四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神速发展,震惊了世界。  相似文献   

2.
梁东元 《党政论坛》2010,(16):22-23
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上天走了一遭,对中国而言,既是一种巨大的震动,也是一种强烈的刺激。  相似文献   

3.
主管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宇航任务的副总经理、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试验大队大队长袁家军,在神七发射升空后这样诠释此次飞行任务的意义:神舟七号航天员将首次离开飞船进行出舱活动,这是中国航天迈向宇宙空间的一个新起点,中国人将第一次真正触摸和感受到地球以外的世界。  相似文献   

4.
时事聚焦     
《瞭望》2008,(37)
中国(2008年9月6日-9月12日)神七25日至30日择机发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6日宣布,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总指挥部6日召开第一次会议决定,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将于25日至30日择机实施。神舟七号飞船于7日开始加注推进剂。港立法会选举结果揭晓。香港第四届立法会选举的投票结果8日上午揭晓,60名候选人成功当选新一届立法会议员。新一届立法会将从今年10月1日起的4年任期内行使香港基本法赋予的职权。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多次引用和阐释毛泽东诗词中的名篇佳句,抒发探索浩瀚宇宙、建设航天强国的航天梦想。习近平赞扬航天人“敢上九天揽月”的创新创造,激励航天人弘扬载人航天精神;褒奖航天人“敢上九天揽月”的豪情壮志,鼓舞航天人勇于追逐航天梦想;赞美“无限风光在险峰”的英雄气概,指引航天人勇于攀登航天高峰。  相似文献   

6.
一周网谈     
《瞭望》2008,(40)
9月27日下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第一次成功实现中国航天员出舱"太空行走"令无数网民激动万分,各主要网站铺天盖地而来的跟帖留言中"向航天英雄学习"、"愿祖国更强大"的声音此起彼伏;在这一"主旋律"外,十一"黄金周"火车票"一票难求"的状况再次成为网民热议焦点。  相似文献   

7.
2011年1月11日,歼-20首飞成功。2021年9月28日,歼-20换装国产发动机,在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首次对外公开亮相,解决了军迷们牵挂的“心”病。换“心”后的歼-20,终于解除“封印”,腾九霄之上,护四方山河。歼-20变强的背后,是一群人的一往无前。其中,就有歼-20副总设计师、来自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的龚峰。  相似文献   

8.
在目前的国际航天界,美国、俄罗斯为第一军团,而欧洲空间局和日本、中国等为第二军团随着神舟七号即将发射,新一轮的中国航天热成为北京奥运热后的又一国际话题。美国有位航天专家此前发出感叹,他将美国比作航天领域里一直跑在前列的兔子说,如今兔子虽然跑得快,领先很多,但在睡觉;中国虽然是航天领域的乌龟,过去跑得慢、落后  相似文献   

9.
《求知》2004,(2):41-41
载人飞船即用多极火箭做运载工具,从地球发射的可在宇宙飞行的载人航天器。载人航天器包括载人飞船、航天飞机和空间站三种类型。载人飞船一般由3部分组成,第一段为推进舱,也称服务舱,为飞船提供电源、动力支持;  相似文献   

10.
楚天 《各界》2014,(11):71-71
明朝时期。有一个富家子弟名叫万户。他从小酷爱木工,为了让自己的天赋产生最大的价值,参军入伍走上了保家卫国的第一线,这段时间,他用自己的双手改造了一系列武器,刀、枪、箭、炮无所不包。  相似文献   

11.
《党政论坛》2009,(4):34-34
在过去的2008年,重大科学研究硕果累累、航天领域探索日新月异、信息环保等方面先进技术加速应用……数不胜数的科研成果给遭受金融风暴冲击的世界带来丝丝暖意,人们期待曾经屡次帮助世界走出危机的科学技术,能引领全球经济化“危”为“机”。  相似文献   

12.
2007年12月12日,在庆祝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圆满成功大会上,胡锦涛主席向世界庄严宣告:“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的成功,是继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飞行取得成功之后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座里程碑,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奔月梦想,开启了中国人走向深空探索宇宙奥秘的时代,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世界具有深空探测能力的国家行列。”“全体中华儿女都为我们伟大祖国取得的这一辉煌成就感到骄傲和自豪!”  相似文献   

13.
2007年11月26日,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的我国首颗月球卫星“嫦娥一号”,成功向地球传回了第一张月球影像,这标志着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取得圆满成功。中国航天继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之后,成功开启了深空探测的全新领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建设创新型国家、迈向强国富民目标的决心与实力!嫦娥一号绕月探测任务的圆满成功,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党委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自主创新道路的结果,是不断创新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培育创新型人才和创新文化的结果,也是以人为本、努力推进和谐航天建设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雷俐 《民主》2014,(5):37-38
<正>他参与设计的神五、神六、神七航天表,把"中国设计"送上了太空,让中国制造的手表成为第三个在太空环境运行的计时器。飞亚达也成为继欧米茄、FORTIS之后,世界上第三个能设计生产航天表的品牌。他就是民进会员、荣获2012首届深圳十大创意人物称号的飞亚达手表设计师孙磊。他设计的神七航天表获得2010年德国  相似文献   

15.
载着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3位航天员的神舟七号飞船,开始了中国载人航天的第三次问天之旅;这将是中国航天员第一次迈出飞船 两个奥运,两样精彩的掌声未息,在酒泉、在荧屏前,众多的境内外媒体和数以亿计的炎黄子孙,正屏息静待另一件大事的发生。9月25日21时10分。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5、4、3、2、1。随着零号指挥员郭忠来清晰有力的倒计时口令,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点火—控制指挥徐文西迅速抬起右臂,果断  相似文献   

16.
《瞭望》2008,(30)
杨利伟:晋升少将7月22日中国飞天第一人、航天英雄杨利伟被授予少将军衔。杨利伟表示,感谢祖国和人民给予自己的荣誉。  相似文献   

17.
郭红敏 《侨园》2012,(10):11-13
从放牛娃到将军 广阳镇是方城县的一个山区小镇,在广阳街上有一条“将军大道”,这是为纪念开国将军栗在山而命名的. 1916年,栗在山出生于方城县广阳镇栗贾庄村,因为家庭贫困,他从小给地主家放牛.17岁那年,栗在山在家乡参加了革命.1935年,19岁的栗在山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是中共河南省工委秘密交通工作的负责人.  相似文献   

18.
舆情纵览     
微时代党的交互型信息工作的方法近日,《中国党政干部论坛》发表《微时代,党的信息工作怎么做》,提出了微时代党的交互型信息工作的方法,主要有4点内容:1.积极建设,增强信息透明  相似文献   

19.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是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第一个深空探测器——嫦娥一号和第一个商业出口卫星——尼日利亚通信卫星的诞生地,也是“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的主要发源地。建院40年来,我院已成功研制并发射了70多颗卫星、7艘神舟飞船和1个月球探测器。进入“十一五”以来,我院承担的型号研制任务急剧增加,包括载人航天和月球探测工程、国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北斗导航卫星系统3个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在内的近百个航天器研制任务。  相似文献   

20.
刘琳 《瞭望》2008,(39)
2008年9月25日,一个让无数航天人与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期盼的时刻——神舟七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这无疑成为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这也让中国航天从神舟五号所实现的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夙愿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中国航天事业的迅速发展,离不开中国航天人的艰辛付出,也离不开众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