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译自美国对外关系理事会1964年出版的《菲律宾与美国的伙伴关系问题》一书的第十二章.作者是美国华盛顿大学远东与俄国研究所所长.作者在序言里承认,他是"从美国的观点出发来研究美国与菲律宾的关系".在本章里,作者不能不承认菲律宾近年来日益发展的反美情绪和"越来越朝向民族主义和独立",并寻求发展同亚非民族独立国家的新的关系.但是他威吓说,菲律宾要摆脱美国的政治控制"是危险的";要建立民族独立经济"是有困难和高代价的".作者要求美国官方在所谓"美菲联盟"的范围内,对菲律宾的民族主义要求作某些让步,以便缓和菲律宾的反美民族独立运动,使它继续做美国的"忠实盟邦",并进一步利用菲律宾的民族主义,把亚洲的民疾独立国家"带到自由世界的联盟里来".  相似文献   

2.
菲律宾南海政策中的美国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对菲律宾南海政策经历了从“中立不介入”到“介入但不陷入”的转变.在“重返亚太”战略背景下,美国高调介入南海地区事务.菲美关系的加强影响了菲律宾亲美政治势力对南海问题的判断,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菲律宾南海政策的激进化.美南海政策对菲律宾的误导和菲律宾自身对形势的误判使菲南海政策已走上错误的轨道,菲律宾国内政治等因素限制了菲南海政策的回调.  相似文献   

3.
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执政之后,美菲防务合作有了新的发展。经历了初期的“短暂疏离”,美菲防务关系实现了“质”与“量”齐升,双边军事演习出现多边化苗头。这既是因为菲律宾自身亟待加强防务能力,需要得到美国支持,也与菲律宾国内亲美的民意基础和美国总统特朗普不再强烈指责菲律宾人权问题有关。然而,美国对菲律宾安全和经济支持难及预期,美菲在南海问题等关键安全议题上存在分歧,菲律宾继续寻求外交多元化,诸如此类制约因素有可能致使美菲防务合作深化发展出现反复。  相似文献   

4.
美国在中菲黄岩岛和中日钓鱼岛争端上所持基本立场存在明显差异,日、菲两国的政策立场也深受美国的影响.在黄岩岛问题上,美国立场模糊且摇摆,宣布不选边站,黄岩岛问题不适用于《美菲共同防御条约》,也未给菲律宾实际的军事支持;在钓鱼岛问题上,美国则表现出对日本的明显偏向,不仅明确钓鱼岛问题适用于《日美安保条约》,而且申明将保障日本的领土利益.究其原因,美国立场的差异主要是美日、美菲同盟条约的不同规定,美国对日、菲的战略目标差异以及菲律宾与日本对美国的战略影响力不同等方面因素所致.  相似文献   

5.
菲律宾自16世纪被西班牙占领以后,就丧失了它的民族独立.1898年以后又成为美国的殖民地.但由于菲律宾人民奋起进行解放斗争,美国政府不得不于1946年向人民的要求让步,同意把宣布它为法律上独立的国家.但实际上到目前为止,它仍然是强烈依附美帝国主义的一个国家.菲律宾是由总面积近三千平方公里的8个  相似文献   

6.
在美国统治菲律宾的整个期间,民族独立的要求就已经是一切人民运动的主要口号和所有政党的党纲要点了.1934年,民族解放斗争的高涨迫使美国国会通过了"菲律宾自治独立法案"(即泰丁斯——麦克达菲法案),并根据这个法案由菲律宾人成立了一个所谓自治政府,和确定了一个为宣告独立作准备工作的十年"过渡时期",1946年由于战后整个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危机尖锐化条件下而开展起来的强大争取独立的人民运动的压力,美国对菲律宾的统治权在法律上被迫放弃了.本文的任务在  相似文献   

7.
菲律宾国内各政治集团对菲律宾南海政策的制定产生程度不一的影响。基于维护本国利益的国家本位意识和立场,菲律宾各政治集团在南海问题上的共识有:坚持菲律宾所占据的南海岛礁的“主权”;要求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为依据来解决南海争端;坚持南海仲裁“裁决”,等等。而硬实力的不足、美国安全承诺的不确定、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克制与和平立场以及菲律宾民情等因素导致菲律宾各政治集团在一定程度上达成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南海问题的共识。除了对策略手段运用的不同理解导致的分歧,菲律宾各政治集团在南海问题上的分歧主要体现在对于菲美同盟及菲美双边军事协议存在着认同与强烈反对的不同声音,其深层原因来自于要求独立自主的反美民族主义与菲律宾国家安全需要之间的矛盾。菲律宾后续仍可能试图以南海“仲裁”结果对中国进行“软”抗争;菲美军事安全合作仍有强化的可能;中菲南海双边谈判以及共同开发协议有可能会随着菲律宾国内政治形势的变动而受到影响,存在较大变数。  相似文献   

8.
作为美国亚太地区的条约盟国,菲律宾在美国的印太战略上却选择了"静默退出"。现有的研究强调菲自身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在美菲不对称关系中,美国作为强势的一方拥有着更多的选择权,换言之,美国本可以提供更多的奖罚手段来"调控"菲律宾所采取的政策,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菲的政策调整在更深层上也是美政策战略的产物。文章主要分析美国印太战略中新场域的开辟给菲律宾形成的外部压力,指出菲在印太战略中重要性被降低,菲在一定程度上被美"战略抛弃",这促使菲选择"静默退出"的政策。  相似文献   

9.
2014年菲律宾政治社会基本稳定,但存在着政府与反政府武装、政府与阿布沙耶夫组织的斗争。由于公共开支上升、油气下跌等原因,2014年菲律宾经济继2013年之后再次下滑,从7.2%降至6.1%。外交上,明显倒向美日,并拉拢东盟其他国家在南海问题上对抗中国。展望2015年,菲律宾经济将仍然增长乏力,外交上大抵走倚重美日的老路,在南海问题上对抗中国。  相似文献   

10.
本文摘译自《帝国主义在菲律宾》一书。作者 A·李昭戈是一名律师、企业家和政治活动家,曾任菲律宾石油协会主席。1971年菲律宾召开制宪会议,李昭戈当选为代表,这本书就是他向制宪会议提交的情况报告书。作者代表菲律宾民族资产阶级少数左翼集团,本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个某团反对美帝经济控制和掠夺的态度,文中反映的材料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编者  相似文献   

11.
美国统治菲律宾近半个世纪。在此期间,美国殖民者推行了一系列的殖民政策,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各个方面影响、改变菲律宾的社会生活方式和物质生活方式。这些政策之一便是在菲律宾建立美国式的教育制度。美国教育的移植和实施,对殖民地时期乃至独立后菲律宾人的生活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和渗透作用。如对这个问题进行历史的考  相似文献   

12.
2010年以来,美国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在诸多领域加强了对菲律宾的援助,两国同盟关系不断强化并呈升温态势。美菲同盟强化间接推动了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与中国对抗,使中国周边安全局势复杂化,促使中国重新思考地区政策。  相似文献   

13.
菲律宾战后的发展,是以两个特别明显的对立趋势为特征的;其中一个是当地民族资产阶级的统一和发展,另一个是美国垄断组织加紧向菲律宾渗透.菲律宾共和国成立(1946年)后,民族资本在当地经济中的地位显著加强了.但业已同意让菲律宾独立的美国殖民主义者,却全不肯放弃他们前此在菲律宾享有的各种特权.他们强和菲律宾缔结了一系列经济上、军事上以及政治上的不平等条约.大批美国顾问经常在  相似文献   

14.
一、引言在战后的很长一段期间内,美国垄断资本仍然控制着菲律宾的主要经济命脉。1946年7月菲律宾政府在美国压力下被迫与美国签订了“菲美贸易协定”(又称“贝尔贸易协定”),1954年7月修订成为“劳雷尔—蓝利协定”。这些协定规定,美国人在开发菲律宾自然资源、占有菲律宾土地以及经营一切公司事业和从事工商业活动方面,享有利菲律宾公民一样的“同等权利”,美国商品进口在菲律宾可以享受优惠的关税待遇。另一方面,菲律宾政府则通过宪法、公司法、银行法、零售商菲化案、米黍业菲化案等专项法案对其他国家资本和华人资本的投资进行…  相似文献   

15.
特朗普执政以来,大力推行"印太战略",加强与传统盟国菲律宾的安全合作是实施该战略的重要一环。在此背景下,特朗普政府注重与菲律宾的安全合作,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美菲防务协议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美国对菲律宾持续提供军事援助;美菲联合军事演习不断升级,尤其是海上安全合作不断深化。上述表现既是美国为实施"印太战略",维护其霸权地位的客观需求,也是基于美菲双方对于反恐以及海洋问题等多重因素的战略考量。目前,就美菲安全合作的发展态势来分析,未来美菲安全合作会继续得以维系,但因菲律宾在经济上对中美存在"双元依赖",美菲对华战略分歧,以及"美国优先"执政理念的利己主义色彩严重,导致美菲安全合作面临的制约因素增多。对此,中国应该抓住机遇,处理好与菲律宾的关系,化解来自美国的战略压力。  相似文献   

16.
战后菲律宾土地进一步集中,佃农的比重进一步增大.菲律宾政府为了缓和菲律宾农民的不满,战后进行了一次所谓"土地改革".本文作者站在资产阶级的立场,当不可能揭露这种"土地改革"的阶级实质,更多地是从法律程序,条文规定的缺点等方面去分析所谓"土地改革"的不彻底性.而且他对哈第土地改革方案的评价和对麦格赛赛的评价还起了美化美帝国主义和菲律宾大资产阶级政治代表人物的作用.但本文对了解战后菲律宾的土地所有制状况,两次"土地改革"的经过,两次"土地政策法案"的主要内容,以及围绕着土地问题和"土地改革",菲律宾地主阶级和佃农之间的一些斗争倾向,依然有一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美菲同盟是与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推进最为同步的一个同盟,美国视其为该战略的"核心"。美菲同盟的强化,其主要原因在于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与菲律宾对南海领土图谋之间存在契合。美菲同盟在美国再平衡战略背景下迅速机制化。美菲同盟在美国再平衡战略中扮演着进入东南亚地区多边机制的介入功能,承载着重空间轻基地、少投入多产出的威慑功能,体现着由关注非传统安全向关注传统安全的调整功能。  相似文献   

18.
一、美统时期菲律宾华侨经济发展的背景1898年美国击败西班牙取得菲律宾,接着又镇压了菲独立运动,于1901年完成了对菲的占领和控制。此后直到1946年7月菲宣布独立,菲律宾为美国殖民地。其中ig35年9月以后为自治领,1942年1月至1945年7月为日本占领时期。美国统治时期,菲律宾的生产有了发展,经济也趋向活跃,美菲自由贸易政策的实施,使美工业品得以向菲倾销,而菲之农业初级产品和加工产品亦可运销于美。西班牙对菲经济开发无所作为,美则力促菲的经济开发,它鼓励建立农场,引入先进设备和技术,发展交通运输事业,设立银行信贷机构。…  相似文献   

19.
2012年,除了对前总统阿罗约的腐败指控和针对阿基诺家族的土地改革表现出的"家族斗争"和两次游行示威活动之外,菲律宾政治社会总体安定;经济增长率超过预期目标;外交上,南海问题给菲律宾与中国的关系造成一定影响,也因为南海紧张局势,菲律宾更加倒向美国和日本,极力在东盟扮演重要角色而难以如愿。  相似文献   

20.
“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丹今年5月1日被美军海豹突击队击毙。对于拉丹之死,国际社会普遍将其视为全球反恐斗争的一次标志性胜利,美国总统奥巴马也称其是“美在打击‘基地’组织的努力中,迄今为止取得的最为重要的成就”。但尤其是“基地”组织5月6日在互联网上发表声明证实其领导人拉丹已经死亡后,②人们关注更多的是其接班人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