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这一全新的形势,作为现代领导者,如何更新和转换思维方式便成为需要研究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市场经济与思维方式,市场经济是客观的、第一性的;而思维方式是主观的、第二性的。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必然提出更新和转换思维方式以适应新形势的客观要求。作为一个现代领导者,如果仍用陈旧的思维方式思考市场经济,不能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规律,势难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  相似文献   

2.
严实 《前线》1993,(21)
事业发展需要人才,而人才选拔、培养、任用,则需要有新思路、新观念。否则,很难适应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但在人才的选用上,现在仍有一些传统的、  相似文献   

3.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是否还有必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对此进行了明确回答。坚持民主集中制既是更好贯彻执行改革开放政治路线、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挥中国特色政治制度优势的需要。中国共产党还明确界定了民主集中制所属的范畴及其科学内涵,并强调要使民主集中制制度化、体系化、具体化、程序化。  相似文献   

4.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这是前无古人的,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创造。在我国,市场经济必须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市场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应密切结合在一起。如果把两者割裂开来,只讲市场经济的共性,忽视我们所要建立的市场经济必须反映和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点和要求,改革就会背离社会主义方向,走到邪路上去。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可以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市场经济这种运行机制相结合,从经济上说,最主要的就是要把生产资料公有制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在公有制基础上运用市场经济这种手段。按照市场经济的需要,改变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私有制并不是市场经济的唯一的、必不可少的前提,市场经济既可以与私有制相结合,也可以与公有制相结合。我们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候,必须认真研究市场经济这种运行机制如何反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点,探索符合社会主义基本制度需要的、与资本主义条件下不相同的市场经济具体实现形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仍需要注意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相似文献   

5.
一个地区、一个单位的工作能否搞好,关键在于领导,而领导者的决策是否正确、思维有无创意、工作能否创新,则是这一关键的关键。领导干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是我们党的一贯要求,也是适应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需要,是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中一切从计划中来到计划中去的"大一统"领导方式,确立市场经济体制中准确、灵活、自主决策的需要。富有创造性是新时期领导者开展工作的基本要求,是保证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和取得事半功倍效果的必要条件。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吃透"上情",摸准"下情",并善于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6.
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均衡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三十年最大的成就是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但现在的问题是如何使这样的一个市场经济能够成为一个好的市场经济。一个好的市场经济至少有三个标准:第一,经济体制是否完善;第二,好的法治基础是否健全;第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均衡机制是否建立。  相似文献   

7.
王雪雁 《新长征》2008,(1):36-37
我国已初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目前的经济体制仍带有明显的过渡性质,今后将面临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更高层次的改革任务。  相似文献   

8.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战略目标和措施的提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是我们党坚持与时俱进的具体体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通过加强政治文明建设提供科学有力的政治保障和合理的制度支持,政治文明建设也需要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其内容和路径。  相似文献   

9.
周新城 《学习论坛》2008,24(11):34-39
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发展.在我国,市场经济必须而且能够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不是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市场经济简单地"拼装"在一起,而是两者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计划手段和市场手段都不是万能的,二者缺一不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仍需要注意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相似文献   

10.
加入WTO对政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对现行体制结构的影响。 现行体制结构仍不能完全适应经济市场化的要求,面临进一步调整与改革。现行体制结构的问题在于:一是体系不完整与机构的过度膨胀并存,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并切实有效的发挥监管作用的机构没有建立起来,或不能真正发挥作用;而那些与发展市场经济相悖的部门仍难取消,并对经济发展产生很强的负作用;二是机构的设立缺少市场根据,机构改革对一些机构进行了调整,但是机构的撤并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体现行政意志,而不是市场意志,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基点,就是“管”经济;三是缺乏统一协调,机构重叠,职能交叉,政出多门的现象仍比较明显;四是机构运行缺乏应有的力度和效率,因为有一些机构本来就形同虚设,而有一些机构的设立就不是以效率为前提的。体制结构的现状与市场经济特别是国际市场规范距离太大,加入WTO将面临根本性的改造。  相似文献   

11.
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中仍存在许多比较严重的问题,其重要原因就是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体制不完善,生产力发展仍面临诸多体制性障碍。这一判断非常及时、非常重要,也切中了问题的要害。当前,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首先需要消除以下方  相似文献   

12.
现在我国正处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新时期,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党校工作不但不能削弱,还必须加强。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践中,注重对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和锻炼,仍是党校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和任务。一、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仍需按“三个阵地,一个熔炉”的要求搞好党校建设,为  相似文献   

13.
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需要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存在的不完善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思路和新对策。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对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进行变革。现在需要我们研究的问题不仅在于明确为什么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重要的是在于弄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15.
1、股份制作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衡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否建立的标准是什么?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是市场机制调节的比重基本达到主要市场经济国家水平,一般在70%左右。但是只要单质的国有经济占主体,以上标准就难以达到。因为市场经济是一种以利益为导向的竞争经济,  相似文献   

16.
优化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设想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财政支出作为政府分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实施财政政策,用来调控宏观经济运行的重要工具。正确的财政支出结构是调节经济与社会发展和优化经济结构的强大杠杆。就目前来说,我国的财政支出结构与市场经济体制仍存在诸多方面的不协调。一方面满足不了市场经济体制下必须由政府举办的各项事业发展的基本需要,另一方面又对那些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无须由政府举办的诸多事业依然存在着大量的供给。现实财政支出结构的这种越位与缺位并存的情况,给财政运行带来极大的混乱,导致财政收支矛盾尖锐。因此探索中国财政支出结构发展变化的方向是当…  相似文献   

17.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我国社会保险体系中各个单项的改革已陆续展开,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社会保险体系正在酝酿和形成过程中。应当看到,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险制度改革仍远远落后于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这种状况固然与我国宏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密不可分,但更重要的是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本身面临着诸多矛盾。  相似文献   

18.
我国在实行了四十余年的计划经济体制之后,党的十四大决定,要以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由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人们自然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行市场经济有什么理论依据?这样做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此,我们必须给予有充分说服力的回答。  相似文献   

19.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预算管理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进行财政管理的改革是十分重要的。分税制体制的确立,使我国政府间财政关系向着法制化、科学化迈出了重要一步,但作为财政管理核心内容的预算管理仍存在许多弊端,运行机制多年来没有大的改变,已经明显制约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深入,怎样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选择市场经济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式做出合理性说明,对于采用建立在公有制占主体地位、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制度之上的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说,它是否需要向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公有制基础上计划生产的社会主义转变,这两个重大理论问题日益呈现在我们面前,解决这两个理论问题,只有通过推进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