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多党合作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文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世纪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历史时期,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不断丰富我国多党合作文化的内涵,将之提升到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高度,为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做出贡献。本文分别从政党文化、党派合作史文化以及中华传统文化三方面来论述我国多党合作文化的内涵及其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第四次警务革命以警务文化的革新为主题.在社区警务建设过程中,传统文化的影响是一个不可回避的命题.社区警务建设的核心是一种社会文化氛围的构建.一百多年的近代警政史,一直未脱离中国固有的文化传统.现代性、创新性、人文关怀是中国特色社区警务的发展取向.  相似文献   

3.
大港油田公司长期以来在培育劳模文化方面,采取了以下行之有效的做法:一是用搭台子、选苗子、讲法子的方式,精心建立劳模培养机制;二是充分挖掘劳模精神财富;三是努力放大劳模辐射效应。今后应再加大劳模宣传力度,健全劳模监督考评机制,进一步强化劳模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4.
当今中国,正向“两个一百年”的战略目标迈进,整个社会也日益走向现代化、市场化、全球化、大众化和世俗化,在中国社会处于不断转型的历史背景下,为何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呢?笔者认为,这绝不是发思古之幽情,不是出于民族文化的自大自恋,也不单是为了抵御外来强势文化入侵的文化保守和文化自卫,而是基于合理利用传统文化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文化自强,基于对传统文化与当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越来越相互交融、越来越一体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的文化自觉。具体地说,当今中国之所以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出于四方面的战略考量:一是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二是文化软实力的有力支撑,三是国际竞争的独特优势,四是社会发展的宝贵精神资源。  相似文献   

5.
由于农村社区传统文化存在的严重缺陷,急需注入现代文化元素,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整合。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重点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三个层面,并要努力实现三者的有机统一,互相促进。  相似文献   

6.
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最具代表性的“符号”,学校具有传承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的功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办成人民满意的学校,就必须将办学理念、学校精神、教学管理等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立德树人有机结合起来,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给予大力传承和创新,形成有一定特色的学校文化。  相似文献   

7.
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就要正确看待文化“三自”——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提升文化自觉需要提升对文化发展作用、文化发展规律和文化建设责任担当的高度自觉;增强文化自信需要正确看待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外国文化三种文化;实现文化自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关键,建立并完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和繁荣制度是保障,人民群众是根本依靠力量,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是动力。  相似文献   

8.
中华优秀传统福文化是中华儿女在追求美好生活的过程中产生的瑰宝,闽东丰富的福文化资源蕴藏于闽东的地名、传统民俗、传统技艺以及饮食文化之中,加强对其研究有助于塑造科学正确的幸福观为创造美好幸福生活提供情感的储备,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供精神食粮,为构建和谐美好社会提供传统借鉴。为了更好地发挥闽东福文化的当代价值,应通过促进两岸福文化交流、形成福文化价值共识、创新福文化表达方式、开设特色福文化课程等方式,传承发展闽东福文化。  相似文献   

9.
参与型政治文化是一种先进的政治文化,这种先进的政治文化是以平等、参与、效率等价值观念为核心的民主政治文化,它催生和促进民主政治的发展,又有力支撑着民主政治的有效运行。转型期我国正为构建这种先进的政治文化而努力。参与型政治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不仅是传统文化的遗留、西方文化的渗入,更重要的是民众自身理念的转换。在理性面对传统政治文化与西方政治文化的同时,应当提高全民的政治参与素质,提高主文化的社会化,大力发展公民社会,构建新型参与型政治文化。  相似文献   

10.
传统文化基本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我国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本文分析了我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核心内容以及传统文化对和谐社会建设的借鉴意义,指出我们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古为今用,要开拓创新、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1.
当前,云南正以特有的自然资源、田园风光、风土人情和传统文化,吸引着那些长途奔波寻找绿色之梦的游客,乡村旅游成了云南旅游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乡村旅游就是发生在乡村社区的、以当地的自然田园风光、生产形态、生活风情和传统文化等资源为旅游吸引物而进行的旅游活动。其中,自然风光是基础,乡村生活是重点,地方文化是核心。通过合理地规划设计和组合产品,乡村旅游可以集观光、游览、娱乐、休闲、度假、学习、购物和参与体验等活动为一体。对于游客来说,它是一种休闲、度假和修身养性的综合体验;对于当地社区群众来说,既是一种农业生产的补充、替代,也是展示乡村生活、乡村文化的方式。  相似文献   

12.
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是新形势下高校体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拓展了素质教育的内容,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篮球运动是一种集文化功能、经济价值、健身价值、娱乐价值于一体的运动形式,对于校园体育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建设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在思想文化日益多元化的今天,青年学习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维护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的必然要求,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内在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学习传承好传统文化,要熟读中国历史,弘扬传统美德,培育人文精神;还要准确把握传统文化的精髓,自觉加强个人修养,摒弃历史虚无主义。  相似文献   

1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集中体现在“和合”文化、“修身”文化和“善缘”文化三个方面。其中,“和合”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核心、最有代表性的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既讲求同舟共济、和谐统一,又体现了“和而不同”的文化传统,从而构成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团结合作的政党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学校在选择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过程中,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用发展的眼光审视传统文化的各种形式,用时代的要求赋予其新的内涵,坚持古为今用是内容取舍的最高标准。以传统节日、民族艺术、经典文化、民间游戏、环境熏陶为途径,引领学生牵手文化,感悟传统,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了解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培养学生传统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16.
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世界各种思潮相互激荡,中华传统文化受到严重的冲击。在这种情形下,中华传统文化需要与文化产业结合起来,迎接挑战,乘势发展,这既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需要,也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传统音乐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富有民族特色的各种文化形式的综合。学校教育是一个国家文化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具有多种社会功能。音乐教育是教育的一部分,传统文化是文化的一部分。没有文化的教育是不可行的,没有教育的文化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将优秀传统音乐作品纳入音乐课的教学中,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以及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这样,传统音乐文化在学校音乐教育中才能得到很好地传承。  相似文献   

1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文化将发挥巨大的作用。因此,构建和谐的中国新文化就成为当前的一项重要的任务。和谐的中国新史化应该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批判地吸收古今中外文化的合理成分,与中国当代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构建起新的文化模式理论和体制。  相似文献   

19.
孔子文化产业主要是对以孔子文化为主导的中国历史传统文化资源进行产业化开发、利用的一种产业。它民族特色鲜明、文化内涵丰富,涉及文化、教育、学术、出版、旅游、商贸等各个领域,在当前特别是我省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一、孔子文化产业的成效及特点。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山东不仅是孔子的故乡,而且还是子思、孟子、荀子等先秦儒学大师的出生地或从事游说、讲学、著述、布政的主要地域,历史遗迹众多,传统文化气氛浓厚,向称齐鲁海岱雄区和孔孟礼仪之邦。为充分发挥这一特有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从时代价值、文化内容、发展原则等多个方面展现了传统文化的结构、属性、特色和功能。从党的十八大到党的十九大发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的相关论述突出了传统文化资源挖掘整合、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相关论述突出了传统文化在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文明传播等领域的时代功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新时代的重要课题,也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自强的基础性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