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造逐步完成,我国银行业已经进入了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转型期,其经营管理势必会面临更大的风险。因此,有必要在我国确立符合国情的存款保险制度。按照存款保险制度理论,我国现有存款保险模式应属于隐性存款保险制度,但从实际情况看,这种制度存在较多缺陷,未来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改革途径是建立显性存款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2.
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中国是否应当引入显性的存款保险制度以及如何构建有效的存款保险制度等问题,受到国内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但分歧较大。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后续研究,要慎重考虑如何消除我国业已存在的“隐性存款保险制度”,并借鉴世界银行全球治理数据库的考察方法。  相似文献   

3.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存款保险制度作为世界大多数国家金融监管的重要制度,在保护存款人利益、维护金融秩序稳定等多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我国现阶段,是否应建立该制度仍存在一定争议。本文结合存款保险制度基本内容以及对各国存款保险制度的构建模式分析,提出在我国建立该制度的必要性及立法构想。  相似文献   

4.
存款保险制度是维护金融安全的重要防线,金融危机的数次挑战和国外实施的成功经验都强有力地证明了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因此,无论是站在保护存款人利益的立场,还是从维护金融产业安全和稳定角度出发,建立我国的存款保险制度已是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词典     
《时事资料手册》2009,(1):96-97
存款保险制度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透露,我国存款保险制度有望2009年推出。存款保险是指存款类金融机构按所吸收存款的一定比例,向特定机构缴纳一定保险金,当其发生支付危机时,由存款保险机构通过资金援助、赔偿保险金等方式来保障其清偿能力的一项制度。  相似文献   

6.
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加强对银行的风险管理、维护金融秩序稳定等都离不开存款保险制度的实行。我国银行业管理的逐步规范化和存款人风险意识的提高也从内部和外部呼唤尽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7.
存款保险制度通俗地说就是保证存户能够从银行取回自己的存款的一种制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银行经营也是有风险的,为使这种风险不给存户造成损失,于是对存户在银行的存款进行保险,一旦银行在出现风险,不能保证存户提取存款时,便可从存款保险公司得到赔偿,从而避免存户受到损失。  存款保险制度起源于美国。1930年—1933年间,美国银行大量倒闭,金融当局开始认识到仅有银行的存款准备金,还不足以防止银行倒闭风潮。于是根据1933年通过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银行法),于1934年成立了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开始实行存款保险。其主…  相似文献   

8.
李志强  尹锋林 《前沿》2011,(19):115-118
存款保险制度是金融安全网的必要组成部分,其所发挥的功能是不可替代的,但也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并对于金融安全网其他机构具有依赖性。我国应根据实际情况,在合理区分存款保险制度与银监会的审慎监管职能和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职能的基础上,将存款保险的适用范围限于符合条件的中小金融机构,设立完全由国家出资的存款保险公司,并按照保险的本性,进行存款保险运行机制的设计。  相似文献   

9.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是金融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存款保险不同于储户个人投保的保险产品,通俗地说,它是银行等存款性金融机构给自己投保的“人身意外险”,受益人则是每位储户。银行按照规定参加存款保险缴纳保费,国家成立专门的存款保险机构负责管理投保银行缴纳的保费,建立存款保险基金。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大》2011,(8):15-15
“随着金融市场高速发展,我国设立存款保险制度显得愈发必要和紧迫。”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哈尔滨中心支行行长周逢民建议我国适时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大》2011,(21):36-37
“随着金融市场高速发展,我国设立存款保险制度显得愈发必要和紧迫。”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哈尔滨中心支行行长周逢民建议我国适时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金融市场化、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加之金融业竞争的加剧和世界性金融危机的不断出现,探索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存款保险制度、形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金融稳定机制就成为当前一项重要的任务。本文就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法理依据和现实依据以及我国存款保险立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徐萍 《前沿》2013,(6):56-57
银行风险是银行业挥之不去的影子,如何应对银行风险维护银行业健康发展是人们一直探索的课题。存款保险制度经历了八十多年的发展,经受住多次金融危机的考验后,其防范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的功能得到极大的肯定。为了更好地保护银行和存款人的利益,防范金融风险,我国构建存款保险制度是十分必要的。本文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存款保险机构的组织形式、存款保险的加入方式和保险费率这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4.
就我国目前的情况而言,无论是出于对存款人的保护还是从确保金融体系和社会经济稳定考虑,都有必要建立显性存款保险制度。该制度的效力取决于一定的环境条件,这些条件包括信息透明度、对银行的惩罚能力和监管当局的责任性等。设计中国存款保险制度时应综合考虑国内金融环境,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15.
李凤梅 《人民论坛》2014,(11):244-246
文章分析发达国家、后发达国家和转轨国家的典型案例,认为国际存款保险机构的法律地位不断加强,职责不断强化;存款保险的范围不断调整,针对性越来越强;强制性存款保险成为普遍趋势;浮动费率制成为普遍的选择.基于以上分析,文章对即将推出的中国存款保险制度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国函[2015]60号人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报请审定〈存款保险制度实施方案〉的请示》(银发[2015]60号)收悉。现批复如下:一、同意人民银行商有关部门提出的存款保险制度实施方案,请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存款保险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认真组织实施。二、存款保险基金由人民银行设立专门账户,分账管理,单独核算,管理工作由人民银行承担。在存款保险基金积累较为充足且其他条件成熟时,可按程序设立独立机构,履行存款保险职能。三、人民银行要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根据职责分工,加强协调配合,形  相似文献   

17.
2016年初,欧盟开始生效的新金融法规意在掠夺民众银行存款,可能像大萧条一样带来货币供给崩溃和国民经济瓦解的灾难。中国深化金融改革应具有战略眼光并且应发挥社会主义优势,借鉴罗斯福时代和西方社会改良时期的成功经验,采取有效措施创造出具有更高效率、更加安全的银行存款保险模式。中国应坚持国有银行全额存款保险制度的意义不局限于存款本身,银行危机爆发时唯有实行全额存款保险才能杜绝挤兑存款恐慌。中国应考虑实行保护价格防止基础工业困难扩散威胁到整个经济,防止宏观系统性风险超出银行承受能力威胁民众存款安全。  相似文献   

18.
加入WTO对我国金融监管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入WTO对我国金融监管产生的一系列影响,是当前摆在金融监管工作者面前的主要课题。为了及时应对新出现的金融环境和变化,我国的金融监管工作应在金融法制的健全、金融监管人才的培养、金融电子化的建设、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等方面切实加快步伐,努力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中国事实上对银行存款进行全额隐形担保,银行信用更多体现着国家信用。中国老百姓通常认为,把钱放银行里是最安全的,但放眼全球并非如此。2014年11月30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了《存款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这标志着酝酿20多年的存款保险制度即将建立。  相似文献   

20.
王智 《传承》2006,(12):43-44
国有企业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是中国经济改革最为重要也是最核心的内容。在金融体制改革中,中小银行发展问题又是其关键“。存款保险制度”,作为促进中小银行发展的核心动力制度,可以说是我国中小银行改革能否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