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萧军出生于辽宁省锦州市凌海县沈家台镇大碾村。他以《八月的乡村》成名,成为中国现代东北作家群的杰出代表。、同时萧军也是一位深怀民族大义、强烈爱国救民之心和具有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革命作家。他其以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为我们留下了不朽的文学巨作。他用犀利之笔,于民族危难之际,把中华民族不畏列强、顽强抗争的精神呐喊出来,  相似文献   

2.
鲁迅回顾自己在“五四”时期写的作品时,把它称为“遵命文学”,并且说这也即是当时的“革命文学”。不过,鲁迅又进一步解释道:“我所遵奉的,是那时革命的前服者的命令","不是金元和真的指挥刀。"鲁迅毫不掩饰自己当时写作的立坍,毫不否认自己作品的倾向性这正是由于他对于文艺与政治、作家与革命的  相似文献   

3.
圆了作家梦     
曾经有人用“土”来形容周同宾的作品。他是土生土长的南阳人;他的文章大多取材于农村生活,反映农村的沧桑变革、农民的心路历程,有深沉的历史感和浓烈的泥土气息;他荣获首届鲁迅文学奖的系列纪实散文《皇天后土——99个农民谈人生》,在散文的题材、形式等方面都有较大突破,在读者中有广泛影响。就是这样的“土”作品,被《读者》、《散文选刊》、《书摘》转载;就是这样的“土”作品,被收入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等20余家出版单位编选的全国性散文选集、鉴赏文库中;就是这样的“土”作品,被译为西班牙文、英文,介绍到海外;就是这样的“土”作品,让周同宾成为南阳作家群的骨干作家之一,河南散文的代表作家之一。 也许对周同宾来说,“土”就是他的根,就是他的魂,就是他的个性,他的人格。那“土”,是农村、农民之厚实的土,是大地之厚重的土。读周同宾的文章,你会觉得他土得质朴可爱,土得厚重可敬,土得顽强执著。  相似文献   

4.
他曾经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也曾经当过市长、省工商局局长,官至正厅级;他因创作《碑魂》《梦魇》等多部长篇反腐小说而享誉文坛和政界,被人们尊称为“反腐作家”“市长作家”。2001年年初,作家出版社还隆重推出了他的又一部力作《浊蚀》。可就是这样一个闻名一时的“反腐作家”  相似文献   

5.
郭齐 《四川党史》2003,(6):12-12
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在民族语言的发展方面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这不仅体现在他对汉语规范化和文字改革自始至终的关怀,更体现在他毕生的语言实践之中。炉火纯青的语言驾驭技巧,使毛泽东的著作在成为永载史册的光辉文献的同时,也成为现代汉民族文学语言的典范作品。毛泽东善于汲取古代语言的精华,是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大师。他对“泰山鸿毛”一语的巧妙点化,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例子之一。先秦时代有一部书叫做《燕丹子》,记载了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其卷下载,荆轲临行前对太子说:“烈士之节,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者,但问用之所…  相似文献   

6.
鲁迅先生在《扣丝杂感》一文中说:“无论是何等样人,一成为猛人,则不问其‘猛’之大小,我觉得他的身边便总有几个包围的人们,围得水泄不透,那结果,在内,是使该猛人逐渐变成昏庸,有近乎傀儡的趋势。在外,是使别人所看见的并非该猛人的本相,而是经过了包围者的曲折而显现的幻形。”领导干部虽然并不就是鲁迅先生议论的“猛人”,但在被人包围,使其闭目塞听这点上似乎并无二致。  相似文献   

7.
梁衡 《新湘评论》2006,(10):60-60
十多年前,我写过一篇《“哇”字牌通讯》。是批评通讯写作的华而不实。这几年看稿多了.又发现一种“要”字牌言论。这种言论.几乎是把文件拆分成段,要这.要那,要读者去照办执行。结构也简单,一“要”到底,有时一篇能数出十多个“要”字。“哇”字牌通讯.透出一种“嗲”气、“浮”气,有做作之态;“要”字牌则不用装模作样.是直截了当的横气、霸气,一股强迫命令之气。  相似文献   

8.
几十年前,夏衍写下了他的名作《包身工》。读过的人无不为之挥泪,无不感到义愤填膺,为“芦柴棒”、小福子的悲惨命运而痛惜,为资本家的残酷压榨行为所激愤。 然而今天,在社会主义中国,在我们改革开放的今天,部分外资企业严重侵犯我国职工合法权益的行为也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本文披露的“外来工”,其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之恶劣,工作时间之长,工作量之大,人身行为之不自由都令人非常不愉快地想起“包身工”这个词来。  相似文献   

9.
余玮 《红岩春秋》2010,(1):66-70
精神矍铄,宽容仁厚,温和儒雅。这就是德高望重的“澳门老人”马万祺给人的印象。尽管已步入耄耋高龄,但马公思路清晰,国语也非常流利,更令人感动不已的,是老人一直以来所拥怀的拳拳爱国之心,殷殷赤子之情,对澳门及祖国的发展所给予的深切关注和支持……  相似文献   

10.
刘盛 《唯实》1998,(12)
一日拜望一位前辈领导,适逢其从泰山归来,赠我一《论语》小册。读之,爱不释手,遂日携于身,时时翻阅。 读至“尧曰第二十”,言及为政“五美”,心中颇有感慨,于是为文。 何谓“五美”? 一美曰“惠而不费”。“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就是说为政者要按老百姓所需要的、所要求的去做,让大家都获得福利。这是很容易做到的。我们是人民的公仆,为民造福,利民所利,惠民于甘,是我们的天职。更何况,我们又有多大的牺牲和损失呢?但是有的人却连这种“惠而不费”的事也不愿做,还说“多管闲事,多吃屁”。人民来办事,他们耷下脸来,不理不睬,甚至连多讲一句话也不愿意。这些人就是纯粹的官老爷。古人曰:“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这种惠而不费的事情多做一些,人民又怎么会忘记你呢?  相似文献   

11.
《党课》2008,(4):16-17
中华民族是一个饱经忧患的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形成和积累了丰富的关于忧患意识的思想。《周易》曰:“《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明于忧患与故”,旨在使人认识忧患所在及忧患之因,这是关于忧患意识的最早表述。《周易·系辞》借孔子之语说:“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  相似文献   

12.
史料表明,中华民族早在很久以前就形成了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思想。《易经》的“益卦”中有这样的话“天施地生,其益无方。凡益之道,与时偕行。”意思就是说给民众带来利益,就像苍天降下雨露,大地滋生万物,没有固定的方法。凡是有益的做法,都是要随时令进行,把握时机办事。在《周易》中,还非常强调变易和革新,“变通者,趣时者也”,“井道不可不革,故受之以《革》。革物者莫若鼎,故受之以《鼎》”,“《革》,去故也。《鼎》,取新也”。成语“革故鼎新”即出于此。沿着“与时偕行”的思路,必然地提出“日新”之见:“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富…  相似文献   

13.
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产生了25部获奖作品和4名获奖译者。青海省作家协会报送的藏族作家曹有云诗集《时间之花》和青海民族出版社报送的藏族作家扎巴的中短篇小说集《寂寞旋风》(藏文)喜获“骏马奖”。自第一届起,迄今我省共有15位青海籍藏、土、撒拉、蒙古族作家的16部作品获奖。  相似文献   

14.
现实主义再掀“冲击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心时代命运,用自己的作品对现实改革中的艰难与困惑进行深入思索、大胆揭示的一个文学群体,目前受到关注。这些作家是:被称为河北“三驾马车”的何申、谈歌、关仁山,曾以小说《凤凰琴》享誉文坛的刘醒龙,以及陈源斌、邓一光等人。《上海文学》1996年第8期“编者的话”,以《现实主义再掀“冲击波”》为题,对当今小说写作中出现的这股新的文学潮头,给予肯定和回顾。此前,有论者对他们的写作已经注目,指出这些作品出现的时间相近,揭示的矛盾和思索的问题竟也像事先约好了一样的相似,它们在一起形成了一种阵势,可以称为“一股现…  相似文献   

15.
唐太宗李世民有旬传颂千古的名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其实,此言并非他李某人之首创,而是出自《孔子家语·五议解》:“夫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君如舟,民如水。水可载舟,亦能覆舟。水承载斯舟,舟依存于水。古往今来,多少圣哲先贤和仁人志士为“得民”而讴歌,为“得民”而呐喊。荀子就在《荀子·五霸》中说:“用国者,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  相似文献   

16.
“隋珠弹雀”这条典故是比喻有的人做事不知衡量轻重,因而得不偿失。隋珠即隋侯之珠,是当时可求而不可得的宝物。帝王拥有隋珠,就是江山社稷,官吏持有隋珠,就是仕途前程,个人怀有隋珠,就是身家性命。战国时代的哲学家庄子在他的《让王》篇里写到:“今世俗之君子,多危身弃生以殉物”,他们“以隋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 ?则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轻也。”庄子是说,现在赶潮流的人,大多数是危害身体、抛弃生命去追逐外物。他们用隋珠来弹打飞在千把丈高的麻雀,世人必定要嗤笑他。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他所耗用的太名贵…  相似文献   

17.
大概从有阶级始,大多数人都想做官,尤其做大官。因为一旦为“官”,可以“荣家濯祖”,可以“衣锦还乡”,可以”令万人敬而仰之”。两千多年前的孟子也说过“贵,人之所欲也”!然而,宋朝大名鼎鼎的包拯老先生,竟在那脍炙人口的《包公辞朝》里不无三既地唱道:“不为官者不惧怕。”照包拯的话说,只要是正儿八经的做“官”者,  相似文献   

18.
唐代史论家刘知几在《史通》中提出了“不虚美,不隐恶”的修史原则.他说:“正直者,人之所贵,而君子之德也.”(《史通》卷7《直书》第69页)笔者认为,不独修史应如此,做人也应如此.  相似文献   

19.
明代学者吕坤,其书房题为“远美轩”。何故取此名?他解释说:“天地间之祸人者,莫如‘多’(多欲)。令人易多者,莫如‘美’(美物诱惑)。美色令人多欲,美官令人多求,美室令人多居,美田令人多置……皆祸媒也……予有一室,题之曰‘远美轩’,而匾其中曰‘冷淡’。非不爱美,惧祸之及也。夫鱼见饵不见钩,虎见羊不见阱,猩猩见酒不见人。非不见也,迷于所美,而不暇顾也。此心一冷则热闹之景不能入,一淡则艳冶之物不能动。”吕坤官至刑部侍郎,为官清廉,甘于淡泊,政绩颇佳。其“远美轩”之释,内涵丰富,见地精深,饱含人生哲理。此文成于400多年前,今天读来,仍发人深思,可  相似文献   

20.
为“桎狗捕鼠”担忧黄九如《吕氏春秋》第26卷之《士容论》中有一则“桎狗捕鼠”的故事,说的是齐人以桎其(良犬)后足的办法,硬逼着狗去拿耗子。1“齐有善相狗者,其邻以买取鼠之狗。期年乃得之,曰:是良狗也。其邻畜之数年,而不取鼠,以告相者。相者曰:此良狗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