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球 《求贤》2007,(12):48-48
吉雅刚过30岁,是记者在苏格兰认识了快3年的一个单身妈妈,带着一个2岁多的女孩。  相似文献   

2.
《实践》2016,(10)
正素有"金沙之城"美誉的奈曼旗地处通辽市西南部,这里民族民间文化源远流长、资源富集。近年来,奈曼旗致力于民族文化资源的挖掘、整合、推介和文化品牌的打造,从蒙古族民歌《诺恩吉雅》到奈曼版画,一个个文化品牌,在这里闪耀着光芒。"诺恩吉雅"民族文化传承舞台"老哈河水长又长,岸边的骏马拖着缰。美丽的姑娘诺恩吉雅,出嫁到遥远的地方……"这首情真意切的蒙古  相似文献   

3.
《湘潮》2016,(3)
正12月10日,是2015年深冬难得的一个晴天。在浏阳永安镇捞刀河畔的一个农舍前,朱洪斌老人正在太阳下用一个放大镜看报纸。老人背后大门门楣正中是一个红色的"寿"字,再上面有两块牌匾,一块是"抗战老兵之家",一块是"抗战老兵民族脊梁"。这3件饰物标明着老人的身份,高龄94岁,一个抗战老兵,而且是一个参加过天安门受阅的抗战老兵。  相似文献   

4.
正开国中将、海军原常务副司令员吴瑞林百战一生,他的老首长徐向前元帅评价他"是个能干的人!"一、从"地下小交通"到"川陕活地图"吴瑞林,原名吴尚德,1915年7月1日出生于四川省巴中县吴家河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吴瑞林幼年不幸,备尝生活艰辛:3岁丧父,母亲带着他们兄妹4人艰难度日;6岁打杂,侍候私塾先生之余,自学文化知识;10岁谋生,曾到阆中县砖瓦厂作工,参加过工人运动。  相似文献   

5.
正"为求一事成,舍去乐半生;徘徊胡同里,春夏夏秋冬。"这是舒了对胡同研究工作的自述。自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他独自一人走遍京城每一条胡同,拍照、手绘、记录,三十年如一日,他几乎不知道自己已然是一个85岁的老人了。脚步丈量北京胡同1 9 3 1年,舒了出生于一个落魄的满族家庭,母亲在他5岁时去世,父亲是梨园弟子,家境十分贫寒,多次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他做过铁路工人、列车员等,在铁路系  相似文献   

6.
《实践》2017,(12)
<正>11月底的呼伦贝尔银装素裹,厚厚的冰雪覆盖了广袤草原和莽莽林海,景色极其壮美。这天清晨,苏梅踏着积雪赶到了尼尔基镇西端的吉雅社区,身着民族服饰的社区居民们早已围坐一堂,急切等待着让他们引以为傲的身边十九大代表给他们讲讲世人瞩目的十九大。苏梅是达斡尔族民间剪纸"哈尼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十九大期间,她带着"哈尼卡"到北京,将达斡尔族的民族风情和文化展现给广大与会代表;现在,她带着十九大精神回到莫旗,把党的声音传播给父  相似文献   

7.
生日,是生命的盛典。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既有自然生命的生日,又有政治生命的生日。过一年,长一岁,吃蛋糕、唱生日祝福歌,人们已习以为常。而政治生日怎样过,并非谁都知晓。这里,我们选取了北京军区装甲某团给党员过"政治生日"的一个样本,也许能给广大官兵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8.
《奋斗》2015,(3)
<正>25年前,我怀揣5元钱从山东来到哈尔滨,从未想过能从"打工妹"发展成企业家,也从未想过能于今年1月荣登中国好人榜,为龙江人民争光。由于家境贫寒,15岁的我不得不辍学赚钱养家。刚到哈尔滨时,我卖过菜、养过鸡、在饭店做过学徒……不论在哪儿打工,我从不偷懒,不怕吃苦,总会一个人主动担起好几个人的活儿,我坚信"付出才会有回报"。1992年我在一家汽车厂做起了女经警,从此与汽车结缘,不到20岁的我成了汽车代理商。凭着执着和韧劲,我赢得了众多客户,1999年,注册公司。一路拼搏走  相似文献   

9.
正2017年2月12日下午3时,最后一位"中国航天四老"任新民去世,享年102岁。获悉这一消息,我们——曾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某测量站站工作过的同志们都感到非常难过。不禁回想起1967年朝夕相处奋战在大漠的难忘岁月。1965年后,任新民开始全面负责一个全新型号——"东风三号"液体中程弹道导弹的研制工作。"东风三号"中程导弹是中国完全独立自行研制的液体地地中  相似文献   

10.
"我这几天差不多天天来看活动,这个年过得太充实了。"今年72岁的老人张献银,是印江自治县春节七天乐活动最忠实的观众,观看春节七天乐活动已成为他新年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11.
雪飞  雪原 《先锋队》2012,(10):39
今年59岁的侯明华,是阳泉矿区公安分局的一名社区民警,20多年来,他将爱洒向了身边的独居老人,用自己不平凡的事迹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这些年来,侯明华究竟帮助过多少孤寡老人,没有一个确切的数字,因为他从来没有和任何人说起过。而这位好片儿警所在的辖区不仅案件少、矛盾少,还获得了"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单位"的称号。  相似文献   

12.
正张泰升(又名张太升),安徽省金寨县南溪镇人。13岁时参加红军,长征时先后3次过雪山草地,参加了西路军西征,历经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以及1958年台海"8.13炮战"。是一位久经沙场、南征北战,为人民立下了汗马功劳的  相似文献   

13.
<正>今年54岁的陈树忠,是第七师一三一团园林果蔬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七连连长。他当过兵、承包过土地、干过业务、当过制鞋厂的副厂长,先后在3个连队任主要领导。由于成绩突出,他多次被师、团授予"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务工作者"。2010年,荣获"自治区  相似文献   

14.
漫谈过年     
正我这一辈子,经过几个朝代,也已经过了八十几个"年"了!时代在前进,这过年的方式,也有很大的不同和进步。从我四五岁记事起到十一岁(那是在前清时代)过的是小家庭生活。那时,我父亲是山东烟台海军学校的校长,每逢年假,都有好几个堂哥哥,表哥哥回家来住。父亲就给他们买些乐器:锣、鼓、二胡、洞箫之类,让他们演奏,也买些鞭炮烟火。我不会演奏,也怕放炮,只拣几根"滴滴金"来放。那是一个  相似文献   

15.
正"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这首《燕歌行》出自唐朝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之手。公元756年,安史之乱爆发的第二年,对于52岁的高适而言,这一年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一步登天。诗人大多命途多舛,高适也不例外。20岁出头时父亲逝世,参加过一次科举,落第。史书说他"少落魄,不治生事",日子过得潦倒不堪。然后一直在宋城(商丘睢阳)生活,近三十年的时间,毫无功名。直到46岁,他才经张九皋的推荐,当了一个相当于捕快的不入流的小官儿封丘尉。高适在诗里面说这工作"拜迎长官,鞭挞黎民",由于干不好还会  相似文献   

16.
<正>在农二师二十一团沙砾社区,63岁的维吾尔族大妈塔拉汗5年来一直照顾3位老知青,用一颗善良的心,使3位风烛残年的老人生活幸福,她用朴素的言行演绎着多民族一家亲的温暖亲情。塔拉汗大妈出生在喀什,父母过世时她才5岁,随姐姐生活。上世纪60年代,她曾经有过一次婚姻。在"文革"中,她莫名其妙地被打成了"反革命"遭到批斗和毒打,丈夫也跟她离了婚。离婚后,她独自带着3个年幼的孩子艰难地生活。1971年,39岁的北京知青关节纯(满族),在新疆若羌已修了10年公路。这年夏天,在别人的  相似文献   

17.
<正>提起七师一二三团二十一连连职工何家科,大家无不竖起大拇指说:这个人头脑灵活、不简单、爱"折腾"。1983年,21岁的老何就独自一人来到北山承包了采石场,通过自己的辛苦打拼就获得了人生第一桶金。成为当时一二三团为数不多的万元户,并第一个购买了幸福250摩托车。当时的他,令人羡慕不已。随后几年他先后跑过运输、做过个体服装经营、也搞过药材批发、由于头脑灵活,干什么都很上心,积累了一定的资金。2010年不甘满足的"老何"又回  相似文献   

18.
我的老家湖南省平江县长寿街,是一个青山环抱、碧水萦绕的历史古镇,又名"古江洲"。相传元末明初时,这里有一位名叫翁伯丈的老人过180岁生日,明臣刘伯温专程到此为他祝寿,后人遂将此地称"长寿街"。  相似文献   

19.
《湘潮》2020,(7)
正许光达,原名许德华,19 08年11月出生在长沙县萝卜冲一个农民家庭。1925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考入黄埔军校,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少有的参加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的战将。新中国成立后,他奉命组建装甲兵部队,被誉为"中国装甲兵之父"。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1969年6月3日在北京逝世,终年61岁。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许光达在特殊时刻的坚定选择,彰显了他对党的绝对忠诚。  相似文献   

20.
<正>云南玉溪哀劳山,橙子红了。"现在的年薪制有些过了","现在不需要过多的努力就可以拿高工资"……83岁,目前保外就医当"果农"的褚时健对外界有过诸如此类的感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