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 45头一年产一胎、二年产一胎、三年产一胎不同繁殖类型母牦牛卵巢的有腔卵泡进行了观测。结果 ,二年产一胎母牦牛卵巢上有腔卵泡的数量显著多于一年产一胎母牦牛和三年产一胎母牦牛 (P <0 .0 5 )。  相似文献   

2.
牦牛发情周期中卵巢卵泡发育状况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运用组织学技术对36头处于发情周期的健康成年母牦牛卵巢卵泡的结构与发育状况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牦牛发情周期中卵巢卵泡发育的组织结构与其他牛基本相似。每对卵巢中原始卵泡数和生长卵泡数在发情前期、发情期、发情后期和发情间期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发情前期的囊状卵泡数与发情期、发情后期和发情间期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发情期和发情后期均与发情间期差异显著(P<0.05)。闭锁生长卵泡数在4个时期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发情期的闭锁囊状卵泡数与其他3期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发情前期和发情间期均与发情后期差异显著(P<0.05)。各级卵泡的闭锁形式各有特点。在生长卵泡、囊状卵泡及相应闭锁卵泡的卵泡膜中均见到了胶原纤维和网状纤维。  相似文献   

3.
本单位王某饲养红玉杂交蛋鸡10只,体重2~2.5kg,因有几只始终未见产蛋,遂宰杀。其中一只剖腹后发现卵巢全部为囊肿的卵泡,呈典型的葡萄串状,体积为12×8cm大小的球块。卵泡内充满白色透明的液体,可辨的囊肿卵泡为238个(其中有血肿卵泡16个)。重539g,约占体重的1/4。另已宰5只中有3只出现数量不一的干酪样坏死卵泡。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利用组织学方法对处于发情周期不同时期的乾华肉用美利奴羊卵巢的形态结构进行了显微观察。结果,乾华肉用美利奴羊的卵巢由被膜(位于表面的生殖上皮和深层的结缔组织白膜)、实质部(外周的皮质层和中央的髓质层)构成,原始卵泡和初级卵泡位于皮质层的浅层,次级卵泡和三级卵泡分布于皮质层的深部,而且这两类细胞易发生塌陷式、皱缩式和囊肿式等不同形式的闭锁。发情间期的乾华肉用美利奴羊卵巢上原始卵泡数量显著地高于其他三个时期(P0.05),而其余三个时期相互间差异不显著(P0.05);卵巢上初级卵泡数量在发情周期的各个时期间均差异显著(P0.05)、发情期的初级卵泡数量极显著地高于发情后期(P0.01);发情间期和发情前期之间、发情期和发情后期之间的次级卵泡数量无显著差异(P0.05),但发情间期和发情前期的次级卵泡数量均显著地高于发情期和发情后期;三级卵泡数在发情间期、发情前期、发情期三个时期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这三个时间段均显著地高于发情后期(P0.05);成熟卵泡仅见于发情期。乾华肉用美利奴羊在发情周期的各个时间段,各级卵泡均发生卵泡闭锁,次级卵泡的闭锁数量在发情的各个时间段均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发情期的闭锁数量最高,发情间期最低;发情期的三级卵泡的闭锁数量显著地高于其他三个时期(P0.05),发情前期最低,而发情间期和发情后期相互间的三级卵泡闭锁数量差异不明显(P0.05),但均显著高于发情前期(P0.05)。由上述研究结果可知,乾华肉用美利奴羊的母羊卵巢上的各级卵泡呈"波状"交替发育,且闭锁与发育并存,这些研究结果为开展超数排卵等繁殖生物学技术的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牦牛肾中黄体生成素受体(LHR)的表达情况,分析肾中LHR与卵巢中LHR表达的相似性,选取青海省健康的3头2岁龄雌性牦牛,根据黄牛LHR基因序列5′端和3′端的保守性设计特异性引物,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牦牛肾和卵巢组织中LHR基因的表达量,并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LHR蛋白在牦牛肾和卵巢组织中表达情况进行定位研究。RT-qPCR结果显示,牦牛肾组织中LHR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是卵巢的79.75倍。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LHR在牦牛肾组织的近曲小管和远曲小管呈阳性反应,在卵巢组织中卵泡颗粒层呈明显的阳性反应;LHR在牦牛肾和卵巢中的表达量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结果表明,牦牛的肾组织与卵巢组织一样,均具有表达LHR的特性,提示肾可通过调节LHR参与牦牛的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牦牛子宫及卵巢动脉的结构特点及供血特征,本文利用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血管铸型技术,对20例未发情的健康成年牦牛子宫及卵巢动脉进行离体铸型标本制作和观察。结果发现,牦牛的子宫动脉非常丰富,分为上行支和下行支。上行支在子宫角部发出卵巢支和输卵管支,与卵巢动脉吻合;下行支主要向子宫体和子宫颈供血,并且两侧子宫动脉下行支有吻合现象;卵巢动脉分支包括卵巢支,子宫支,输卵管支;卵巢支呈高度盘曲的螺旋状,尤其在近卵巢门端呈拳头状或球紧密盘绕。上述结果表明,牦牛具有丰富发达的子宫动脉,可能是为了适应高原低氧环境的一个重要的形态学特点。牦牛的卵巢动脉呈高度盘曲的螺旋状可能是为了维持血压的稳定,保证了性腺在动物生殖过程中供血的稳定性及优势卵泡的发育成熟。  相似文献   

7.
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了咪唑苯脲缓释剂在黄牛体内不同时间的血浆药物浓度及组织药物残留量.结果为该药药代动力学符合一室吸收模型、动力学方程为C=2.7885(e-0.0032t-e-0.4229t).药代动力学参数为达峰时间Tmax为11.320 h±0.2955 h,峰浓度为2.804μg/mL±0.0029 μg/mL,吸收相半衰期t(1/2)α为1.643 h±0.9960 h,消除相半衰期t(1/2)β为215.061 h±22.2836 h,与肌肉注射咪唑苯脲注射液相比,半衰期延长了210.383 h.组织含量检测结果为注射后3月时脑、肝、脾、肾、心肌、肌肉中药物残留量分别为0.134 μg/g±0.0302μg/g、0.976 μg/g±1.2432μg/g、0.743μg/g±0.1864 μg/g、0.527 μg/g±0.2243μg/g、0.313μg/g±0.1723 μg/g和0.373 μg/g±0.0420 μg/g;4月时肝、脾、肾分别为0.276 μg/g±0.0437μg/g、0.113μg/g±0.0252 μg/g和0.182 μg/g±0.0337 μg/g.结果表明,咪唑苯脲缓释剂优于其他咪唑苯脲剂型.  相似文献   

8.
在某屠宰厂检疫中发现1头猪肝形态结构异常病例,全肝为32.0 cm×26.0 cm×6.0 cm,重2.01 kg;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初期肝细胞进行性坏死,继而肝细胞再生和组织增生,造成肝小叶正常结构破坏,引起肝形态异常,肝细胞再生过程中发生癌变.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正常生理条件下牦牛热休克蛋白27(HSP27)在黄体期牦牛主要生殖器官中的表达差异,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了HSP27基因在黄体期牦牛卵巢、输卵管和子宫中的相对表达量,用Western-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研究了HSP27蛋白在黄体期牦牛卵巢、输卵管和子宫中的表达量和组织内分布。RT-qPCR分析表明,HSP27基因在黄体期牦牛卵巢、输卵管和子宫中均有表达,其中卵巢中的表达量分别是输卵管和子宫组织的1.03倍和4.63倍。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表明,牦牛卵泡膜内层、颗粒层、输卵管黏膜上皮、子宫内膜上皮和子宫腺中均有HSP27阳性表达。Western-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表明,HSP27蛋白在黄体期牦牛各主要生殖器官组织中表达差异极显著(P0.01),其中在卵巢中表达量最高,在子宫中表达量最低。本试验结果表明,HSP27在黄体期牦牛的各个主要生殖器官中存在表达差异,这为进一步研究HSP27在哺乳动物生殖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采用绝对定量荧光PCR(Real-Time PCR),对妊娠4月、出生1日、1月、3月和6月龄不同发育期的青海大通牦牛组织中线粒体COX-Ⅰ及COX-Ⅱ的mRNA表达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发育期牦牛大脑、心肌、骨骼肌、肝组织线粒体COX-ⅡmRNA表达量均高于COX-ⅠmRNA表达量;COX-ⅡmRNA表达量与COX-Ⅰ相比较稳定。妊娠4月龄大脑组织线粒体COX-Ⅰ、ⅡmRNA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P0.05);1日龄心肌组织线粒体COX-Ⅰ、ⅡmRNA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P0.05);1月龄骨骼肌组织线粒体COX-Ⅰ、ⅡmRNA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P0.05);6月龄肝组织线粒体COX-ⅠmRNA表达量最高,差异显著(P0.05);而肝组织线粒体中COX-ⅡmRNA表达量在各个年龄段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大通牦牛生长发育阶段妊娠4月龄胎儿大脑组织、出生1日龄心肌组织及1月龄骨骼肌组织COX亚基mRNA转录水平均表现为上调表达,这与组织器官处于快速发育阶段及与其发挥重要的功能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1.
比格犬甲状腺显微与超微结构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光镜和透射电镜技术,观察了3~6月龄比格犬甲状腺的显微和超微结构。结果表明,比格犬甲状腺实质由滤泡和滤泡旁细胞构成。滤泡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20.22~220.00μm,平均90.80μm;由单层立方上皮细胞围成,细胞高度3.04~7.11μm,平均5.18μm,电镜下可见功能状态不同的两型滤泡上皮细胞;滤泡旁细胞很多,直径4.40~8.82μm,平均6.23μm,位于滤泡之间或镶嵌于滤泡上皮细胞之间,也可聚集在一起形成滤泡样结构,胞质内含有大量的分泌颗粒,电镜下也可见两种类型的滤泡旁细胞。  相似文献   

12.
“人体成语”是指含有表示人体各部位名称及关于人的知、情、意、行等语素的成语。俄语成语中与人体有关的成语所占比例较高,其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是带глаз,нос的成语。从认知角度对俄语“人体成语”的构成成素进行分析,区分人体成语的概念意义和范畴意义,用隐喻模式和换喻模式对“人体成语”进行认知语义分析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是俄罗斯最大的东方学研究机构。东方学研究所及其下属的圣彼得堡分所,是俄罗斯研究中国问题时间最长的机构之一。研究所机构设置齐全,既是科学研究机构,也是博物馆和图书馆,在国际学术界占有重要地位。历史渊源东方学所至今已有180年历史。1818年,东方学所的前身——俄罗斯皇家科学院亚洲博物馆在圣彼得堡成立。首任馆长为克里斯汀·弗伦院士。成立之初,亚洲博物馆主要收藏各种来自东方的文物和文献,当时博物馆最重要的藏品是彼得大帝的遗书。到19世纪初,俄罗斯探险家在中亚和中国西北地区掠夺的大量珍贵文献和文…  相似文献   

14.
"'中国学派'国际关系理论框架到底是什么"已成为学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立足中国哲学的文化根基,同时尊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传统,将两者融合成新的本体论认识,以"陆王"心学的认识论作为过渡进一步论述儒家思想在国际关系方面的方法论原则,提出"中国学派"国际关系理论的基本认知,尝试在哲学意义上回答"‘中国学派'国际关系理论框架到底是什么"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本文依据档案资料,对苏获波兰战俘问题的各个环节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考察,一方面比较清楚地交代了苏联对波兰战俘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如部分遣返、分类关押、劳动使用、思想教育、侦探肃反和秘密处决等,另一方面也比较清楚地交代了被关押战俘的生活状况、思想情绪、人数变化和不幸遭遇以及所有波兰战俘的流向和归宿.对于"卡廷惨案"被公布于世后苏联围绕该案所作的各种自欺欺人的文章,本文也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披露和叙述.  相似文献   

16.
日本经济安全保障理论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健 《东北亚论坛》2006,15(4):102-106
日本是对经济安全问题研究比较早的国家之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经济安全保障理论。在日本的经济安全保障理论中,关于什么是经济安全保障以及经济安全保障与军事安全保障、综合安全保障、人类安全保障的关系等问题,在不同的时代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观点,对此要进行综合地辨析,才能真正理解日本的经济安全保障理论,从而能够更好地理解日本安全保障政策。  相似文献   

17.
2010年,柬埔寨社会稳定、经济稳步发展,在对外关系上奉行独立、和平、永久中立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虽然柬埔寨与泰国时为边境领土问题爆发冲突,但柬埔寨政府能稳妥处理。  相似文献   

18.
印度软件企业国际化对经济社会既有正面效应,又有负面效应。对宏观经济的积极影响主要是促进了印度经济的增长,对微观经济的正面效应主要表现在培育壮大了本土软件企业和企业家队伍。对经济社会的负面效应主要表现在:过分依赖出口导致机会成本增大,阻碍了技术对国内市场的溢出效应;产业空间集聚导致区域经济发展失衡;贫富差距拉大导致社会矛盾激化等。  相似文献   

19.
印度软件企业出口生产的国际分工特征表现为:区域分工以现场服务和离岸开发为主,技术分工以编程、测试和维护为主。通过设立软件技术园区作为出口生产基地以发挥企业区域集群优势和利用跨国公司技术创新国际化趋势进行跨国生产和研发来组织实施的。  相似文献   

20.
猪带绦虫有成虫、虫卵、六钩蚴、囊尾蚴不同形式的发育阶段和寄生状态 ,不同的虫体形式以独特的组织结构和生命活动规律满足其寄生在相应宿主体内的需要[1 ,2 ] 。研究发现 ,六钩蚴与囊尾蚴在虫体组成成分、生化指标以及代谢 (分泌 )产物等方面都有差异。SDS PAGE和免疫印迹研究表明 ,六钩蚴的抗原成分非常复杂 ,不仅有共同抗原、阶段发育特异性抗原 ,而且在入侵宿主定植在肌肉组织后 ,表面抗原随虫体的发育而发生阶段性的改变 ,并且抗原变异的发生往往比免疫应答更为迅速 ,从而使宿主产生的抗体失去保护性。在生化指标及代谢关键酶方面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