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广东省揭阳市是个新建市,1996年工业总产值达到346.79亿元,比建市前的1991年增长了616.5%,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已达到45%,工业发展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65%。明显看出,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正在逐步增强。  相似文献   

2.
“十五”期间,亳州市经济年均增长8.3%,而地方税收入也在经过缩水后,呈现稳定增长态势,从2003年起,地税收入年均增长18.4%,地区经济发展与地方税收入呈现出良性互动态势。对“十一五”期间亳州经济发展,亳州市制定了《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了国民经济年均增长12%的发展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政府除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外,还要充分利用税收政策,对经济发展进行调控。地税机关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能部门,应牢固树立税收经济观,积极发挥其职能作用,促进本地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3.
粉碎“四人帮”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工业总产值一九七七年比一九七六年增长14.3%,一九七八年又比一九七七年增长13.5%;农业生产这两年也有所增长,一九七八年粮食产量比一九七七年增长7.8%,超过了历史最好水平;财政收入增长更快,两年增长了44.4%,整个经济战线出现了蒸蒸日上的可喜形势。但是,十几年来,由于林彪、“四人帮”的干扰破坏,我国国民经济发生了严重的比例失调,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比例失调的后果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来。近几年  相似文献   

4.
消费在国民经济增长中一直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近些年我国经济增长中大约有60%来自消费的贡献,投资拉动中的相当一部分最终也是通过消费实现的。随着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体制的转轨,消费与国民经济增长的关联度还在提高。湖北1999年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的目标,就必须开拓市场,扩大内需。  相似文献   

5.
2004年,政府主导下的宏观调控,最终让我国经济交出了一份好答卷。2005年1月25日,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在介绍2004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时指出,2004年,我国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取得明显成效,经济运行中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得到抑制,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如GDP增长9.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8%、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9%、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长13.3%、进出口增长35.7%等等。  相似文献   

6.
1996年中国政府实施的各项宏观调控政策取得了比较理想的结果,抑制通货膨胀取得明显成效,国民经济保持快速、稳定增长,“软着陆”基本成功。初步测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达6780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7%。其中,第一产业增长5.1%,第二产业增长12.3%,第三产业增长8%。  相似文献   

7.
体制转轨: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文/臧志风1992年和1993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分别增长12.8%和13.4%。在过去两年高速增长的基础上,今年计划国民生产总值增长9%,如何实现今年的经济发展计划,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关于199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摘要) 1991年,全国国民生产总值19580亿元,比上年增长7%;其中第三产业5331亿元,增长5.3%。全年农业总产值8008亿元,比上年增长3%。其中,种植业增长0.9%,林业增长7.8%,牧业增长6.1%,副业增长1.8%,渔业增长6.7%。主要农产品产量中,粮食略有减产,但仍是历史上第二个高产年,棉花大幅度增产,油  相似文献   

9.
《今日浙江》2010,(17):64-65
近年来,温州市海洋与渔业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喜人成效。据统计:2003年至2009年,温州市海洋经济总产出由285亿元增长到980多亿元,年均增长超过23%,高出同期国民经济增速近10个百分点。其中,2009年占全市GDP的比重接近15%。全市去年海洋经济总产出和增加值分别为960亿元和350亿元左右。  相似文献   

10.
成绩与不足     
今有 《公民导刊》2007,(8):56-56
最近,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上半年我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发展的主要数字。其中国内生产总值1067868亿元,增长11.5%;夏粮产量达11534万吨,增长1.3%;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52元,实际增长14.2%;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111元,  相似文献   

11.
西部大开发为铜梁县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极好的历史机遇,铜梁县地处渝西经济走廊,发展条件更为优越。只要我们抓住机遇,带领全县干部群众团结拼搏,开拓进取,就能使铜龙腾飞。一、“九五”期间成绩斐然“九五”期间,全县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5%,工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1.3%,县级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1.0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7.5%,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7.7%。基础设施建设成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30年来,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礼会发展迅速,2009年完成生产总值9725.8亿元,比上年增长16.9%,经济增长速度连续8年居全国各省区市第一,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城镇作为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作出了巨大贡献,城镇经济在全区国民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占到了80%左右。  相似文献   

13.
199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部分统计资料 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17400亿元,比上年增长5%;国民收入14300亿元,比上年增长4.8%。一、农业全年农业总产值7382亿元,比上年增长6.9%。其中种植业产值增长8.3%,林业产值增长2.2%,牧业产值增长5.9%,副业产值增长3.4%,渔业产值增长6.7%。主要农产品产量全面增产。粮食总产量43500万吨,比上年增长6.7%,再创历史新水平,棉花、油料和糖料生产大幅度增长,蔬  相似文献   

14.
1998年,不论是全国还是我区所面临的宏观经济形势都比较严峻。今年我区确定的国民经济计划增长指标是10%,然而第一季度全区国内生产,这值比上年同期只增长4.8%,比全国增幅还低了2.4个百分点。经计算,“八五”以来我区经济与投资增长的弹性系数为1:1.27,也就是说,国民经济增长10%,投资需增长12%以上,但据《中国经济导报》报导,我区第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负增长19.68%。因此,要确保今年经济增长指标的实现,必须在扩大投资需求方面下更大的功夫。增加投资,要同代化产业结构相结合,要同深化投融资体…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将为中国经济在2000年和21世纪初的持续、快速、健康增长提供根本保证,我们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争取实现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和全面的社会进步。一、主要国民经济指标预测据预测,2000年经济增长仍能保持在7.5%—8%之间。农业增长将保持在3.5%左右的水平上,第二产业的增长保持在9%左右的水平上,其中重工业的增长将略快于轻工业增长,第三产业增长将保持在略高于7%的水平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00年将为34140亿,实际增长率为8.5%,名…  相似文献   

16.
余泗林 《政策》2003,(5):29-29
近几年来,通城县从实际出发,确立县域经济民营化发展思路,以城镇建设为突破口,全面实施兴工强县战略,有力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2002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16.12亿元,比2001年增长7.5%;工业总产值15.07亿元,增长8.6%;工业增加值4.7亿元,增长13.8%;工业提供的税收占全县财政收入的44%;城镇化率达到30%。  相似文献   

17.
重庆是一个老工业基地,改革开放以来,重庆的企业经过一轮又一轮的改革,到目前为止,已形成了71个企业集团,这些集团虽然还存在不少问题,但它们是重庆经济发展的支柱,我们一定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把这些企业集团搞好。一、重庆企业集团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去年,重庆的71家企业集团发展较好,对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重庆在五个方面的指标都有重大突破。首先是GDP的增长达到了10.3%,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GDP总量接近2000亿元,使重庆进入了小康门槛,这是一个重大突破,其次是财政收入增长26.7%,增长幅度在全国各省区市中排在前五名。三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24%,达到995亿元。四是银行信用有了新的提高,金融资产质量提高,规模有了较大的增长,贷款余额增长了17%,储蓄余额增长了22%,呈现出良性发展趋势。五是老百姓的收入有了很大的提高。城市居民收入增长13%,比全国平均高5个百分点;农民人均收入增长6.2%,比全国平均高2.2个百分点。重庆企业集团在国民经济中虽然起着支柱作  相似文献   

18.
2005年,全省上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各项事业取得新的进展,国民经济保持了近几年来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两位数快速增长,预计2005年,全省生产总值增长12.8%,财政总收入增长21.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3.6%,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18%。  相似文献   

19.
去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结果公布国家统计局 4月29日发布的198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结果的公报说,同1981年相比,去年全国社会总产值增长9%,工农业总产值增长8.7%,国民收入增长7.4%;粮食总产第一次突破7000亿斤大关,比历史上最高产的1979年多426亿斤。去年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市场繁荣兴旺,物价基本稳定,财政收支基本平衡,人民生活继续改善,精神文明建设也有新的进展。国务院批准国营企业实行利改税  相似文献   

20.
重要言论     
今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的发展出现了显著的变化。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1%,工业增加值增长10.7%,而且效益明显回升,财政收入增长23.8%,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增长近2倍。这主要是由于,第一,3年来坚持实行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发挥了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开拓了传统产业的市场。第二,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离退休人员养老保险金、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水平,增加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