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个是身患绝症的女检察官,只想快点结束自己的生命;一个是遭受厄运的失学少女,被抑郁症扼住了生命的咽喉。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和她相遇了,她决定把治病的钱省下来,帮助失足少女完成未竟的学业,让自己生命的意义在女孩身上得到延续。  相似文献   

2.
“我在社会上混、需要钱,所以才给他介绍女孩玩的。”这话出自黑山县一名15岁少女小雪(化名)的口中。小雪,辽宁省锦州市黑山县人,14岁在黑山县的中学读书,后辍学,以后无业。长期没有工作,家人没空理她。她常常一个人在外面闲逛。就这样,年纪轻轻的她认识了社会上各路朋友。2006  相似文献   

3.
斯秦 《检察风云》2005,(20):47-79
16岁的少女因为上网,遭到七名歹徒残暴轮奸。可在第一次庭审快要结束时,她却作为证人出现在法庭上,自称“卖淫女”,致使犯罪嫌疑人被无罪释放。此后,她被迫流落他乡,饱受歧视和误解,有家不能回,并企图自杀……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内心挣扎和煎熬后,她终于向检察官痛诉了自己遭胁迫和“收买”以至亡命他乡的遭遇。检察院决定再次起诉。2005年5月4日,安徽省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此案做出终审判决。狡猾的犯罪者得到了严惩,无辜少女终于为自己讨回了清白。法庭上惊人一幕:原告自称“卖淫女”为被告作证2003年3月19日下午,16岁的少女温娅从与安徽省…  相似文献   

4.
匪徒劫长发     
一名阿根廷女子遭遇歹徒抢劫,但令人感到离奇的是被抢的不是钱包,而是她的一头秀美长发。 这个名叫杰西卡的阿根廷少女当时正在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拉帕特尔纳尔区搭乘公交车,两名青年男子在车上与她搭讪。  相似文献   

5.
正案情回放2014年6月,被当地人称为"性癫子"的湖南省邵东县一名精神病人陈某性侵了同村一名13岁幼女后,被当地村民群殴致死。在此次性侵幼女事件中,被害人只是一名年仅13岁的初中少女。她放学后去找同学玩,被陈某盯上。陈某将其抓进自己的房屋,实施强奸达数小时。少女的父母见女儿久不回家,四处寻找。他们在陈某住处发现陈某正在对其女儿进行强奸,此时该幼女已经奄奄一息。  相似文献   

6.
斯秦 《公民与法治》2005,(12):26-28
16岁的少女因为上网,遭到七名歹徒轮奸。可在第一次庭审快要结束时,她却作为证人出现在法庭上,自称“卖淫女”,致使犯罪嫌疑人被无罪释放。此后,她被迫流落他乡,饱受歧视和误解,有家不能回.并企图自杀……  相似文献   

7.
一位高考落榜的少女,不甘心留在农村过贫穷的生活,和同乡女孩来到城市寻梦。一心想赚大钱,过上幸福生活的她,眼见在打工过程中难以实现自己的梦想,在同乡女孩的鼓动下。她最终选择了一条“捷径”——替富翁“代孕”生子。  相似文献   

8.
金沙 《法庭内外》2013,(1):16-19
2011年10月22日,在舅舅家寄读的12岁少女张晓雪,在22岁大学生表哥文宇的“热心召唤”下,放学后赴旅馆“玩”。然而,她至死也想不到,自己此行竞踏上了一条不归路:表哥绑架并杀害了她,并向姑妈(张晓雪的母亲)勒索60万!顷刻间,  相似文献   

9.
琳达·法利是一名62岁的普通退休妇女,住在美国肯塔基州一座小城,主要在家带孩子,做家务。这天,琳达和几个朋友一起,驾驶着被自己称为“自由之车”的厢型车,从肯塔基州赶往纽约参加“9·11”纪念仪式,琳达心情非常悲愤,除了与众多的祭奠者一起在广场给逝世者点燃蜡烛,祭献鲜花,举行集会外,琳达还借此机会在自己的厢式车上贴满了政治标语和支持禁烟的标志,挡风玻璃边缘还以花束装饰。她想以这种有意义的方式来表达对“9·11”的深切悼念。  相似文献   

10.
2001年4月21日,在外奔波数月的李晓玲重新回到了她打工和生活的郑州。几天前,她亲手抓获了那个曾给她精神和肉体带来巨大创痛的色魔。虽然她现在面带倦容,消瘦了许多,但仍掩饰不住在讨回了尊严之后的自豪与激动。这个血性少女,千里追“狼”,谱写惊心动魄、正气浩然的尊严之歌的故事也在她打工的地方传开了。  相似文献   

11.
一名18岁少女因周围人们的冷漠和自私而惨遭杀害。当她的亡灵在悲愤地泣问苍天的时候,那些冷漠的人们难道不应该深含愧疚地叩问自己的灵魂么?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但愿有更多的人,即使死了,“他还活着。  相似文献   

12.
虹霓 《政府法制》2012,(18):14-14
和王本固的初恋 刘胡兰是一个有血有肉、有喜有悲、有爱有恨的美丽少女。15岁女孩子有的喜怒哀乐和美好幻想,刘胡兰都有。她羡慕过上学的孩子,她也盼望过自己也能有一套洋布衣裳,她也许还幻想过更多更多,甚至爱情。  相似文献   

13.
艾伦从小就有一个梦想:当一名钢琴家。可她这个梦想直到80岁也没有实现,原因就是她每天都能为自己不练琴找到理由。艾伦的父亲从小就对艾伦寄予厚望,也希望艾伦能成为一名钢琴家。艾伦10岁的时候.父亲倾其所有买了一架钢琴,可是艾伦练了一会就没兴趣了,不是对老师说手疼,就是说身体不舒服。艾伦每天用各种理由放任着自己的懒惰。一晃几十年过去了,而她的钢琴也被杂物埋在了墙角,尘土把琴键的缝隙都填满了。  相似文献   

14.
间谍与密码     
阿碧 《检察风云》2006,(17):38-40
2006年3月25目,17岁的少女安娜·卡蒂罗秘密地进入了情报局的少年培训学校间谍班,和她同时进入间谍班的共有80名少男少女,他们将在这里进行为期3个月的强化学习,这学期的课程是密码学,学期完成之后,他们当中有10名同学将被淘汰出局.从三年前开始,在这个培训学校已经有100多名同学被淘汰出局了,安娜决心好好学习,争当最后留下的10名学员,那时她就20岁了,可以正式成为一名间谍了,可以为国家安全做贡献了.当然,安娜自己也喜欢这种刺激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御景嫣 《政府法制》2010,(22):27-27
英国一名现年33岁的母亲带着孩子住在肯特郡的斯旺利。去年下半年,这名母亲受朋友邀请,开始上网玩一款名为《小世界》的电脑游戏。起初,她每天只玩一个小时,但从去年8月开始,她逐渐沉迷其中。为玩游戏,她每晚只睡两个小时,有时甚至不眠不休。对于自己3个年龄分别为13岁、10岁和9岁的孩子,也疏于照顾。孩子们都处在长身体的年龄,但母亲只给他们吃冰冷的罐装豆子,而且经常连热一下都懒得做。  相似文献   

16.
王方 《检察风云》2010,(4):46-47
去年8月,西班牙塞维利亚市发生了一件惊心动魄的杀人案。年仅16岁的少女爱伦娜的父母亲向警察局报案说自己的女儿一天一夜不见踪影,手机没人接,朋友、同学都说没见着。父母亲发现情况不对,因为从没有发生过女儿出去一天不见回家,而且失去联系的。  相似文献   

17.
一名18岁的少女,在一次医疗事故中,被医生切除了双侧卵巢。从此,她失去了女性功能,连女性特征也得靠每天服用药物维持……  相似文献   

18.
刘杰 《法治纵横》2011,(17):41-41
当前很多喜剧电影喜欢用主角失忆作桥段,闹出不少笑话,但真的患上失忆症可令人不太好。曼彻斯特一位母亲,一夜间失去17年记忆,睡醒时以为自己仍是15岁少女,完全忘记自己不但已毕业,而且儿子已11岁。她不但要重新认识自己和亲友.更要适应生活上大大小小的改变。  相似文献   

19.
周钧 《江淮法治》2010,(6):44-45
“千万别和当事人产生感情。”这是律师界的一句名言。 但是,广西北海市一名事业上小有成就的女律师,因忙于工作把自己拖进了大龄女行列,心急之下与一名男当事人谈起了恋爱,几个月就匆忙结婚,不料丈夫是个不良男子,结果她在一次家庭争吵中惨遭丈夫杀害。  相似文献   

20.
22岁的张伟丽是一位漂亮、单纯的女孩。在与供职于新闻单位的男友经历了堕胎、毁约、侮辱等一系列情感纠葛之后,精神崩溃的她将硫酸泼向了恋人。在2003年12月19日的宣判吵,戴着手铐的张伟丽作出了一个惊世骇泼俗之举;她不仅愿意承担刑事责任,而且泪流满面地恳请法官判决准许她剜割自己的皮肤、干细胞、肾脏等肉体组织和器官,“赔偿”给既是受害者又是伤害她的男人,成为我国第一个“以身抵债”的少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