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俄美在地缘政治领域的斗争及其世界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结束后,为了"防范与遏制"俄罗斯的重新崛起,美国对俄罗斯实施了地缘政治遏制政策,美国的这一政策导致了冷战后俄美在地缘政治领域的矛盾不断加深,并引发了双方在该领域的激烈斗争.俄美在地缘政治领域的斗争不仅直接关系到舣方自身的军事-政治利益,而且对国际政治格局、国际安全与稳定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李伟 《瞭望》2000,(34)
世纪之交,恐怖主义乌云仍浓 重地笼罩着全球。中亚、南 亚、非洲不断发生的大规模人质绑架事件,世界各地频繁的爆炸、暗杀,给国际社会、无辜民众带来极大的危害。恐怖主义这个毒瘤不仅成为一种痼疾,而且仍在蔓延、膨胀,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重大威胁。恐怖主义问题现状 现代恐怖主义兴起于60年代末,最突出的特征是有政治目的的组织性和针对第三者的暴力性。作为一种政治现象,恐怖主义在3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随着国际形势的不断变化而有所改变。尤其是冷战结束后,许多被两极化国际格局掩盖下的矛盾充分暴露出来。与此同时,全球…  相似文献   

3.
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流。与此同时,加速发展的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与席卷全球的新一轮科学技术革命,正在对世纪之交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及未来走势产生着极其深刻的影响。世界正处在大转折中。经济全球化趋势在冷战结束后空前加快,这首先同资本主义在当...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过程中的消费主义评说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全球化过程中的消费主义评说刘晓君冷战结束后,虽然出现了世界范围内经济、政治以及文化的多极化发展,然而伴随这一发展的还有占压倒优势的全球化趋势。在日常生活领域,全球化趋势主要表现为西方发达国家消费主义生活方式向全球的扩散。一、消费主义及其特点奢侈的生活...  相似文献   

5.
科索沃战争表明,冷战之后,国际社会的主要矛盾是美国要建立霸权体系,而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不愿接受。冷战后10年来,国际主要矛盾并不是文明之间或民族之间的矛盾,这次积极参与科索沃危机问题的大国并没有按着文明或民族的不同来分,同时表明大国与美国在建立什么样的国际体系问题上是有尖锐矛盾的。苏联解体后,美国获得了霸权地位,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但要建立霸权体系,必须做到三点:体系化;制度化;规范化。体系化就是建立以美国为主导,地区大国与其相配合,中小国附从的安全体系。所谓制度化,就是通过联合国使之制度化,当在…  相似文献   

6.
余万里 《民主》2005,(1):10-12
2004年世界经济政治形势在整体上呈现平稳发展的态势。世界经济延续了上一年转暖的趋势,各国各地区都出现了令人欣喜的增长,当然这其中也历经了油价波动和美元走软的考验。在国际政治方面,伊拉克战争后的大国关系有所微调,但基本格局没有变化。国际恐怖主义行为出现了向全球扩散的态势,反恐继续成为主要大国对外战略的核心,而经历了大选之后的美国外交走向将成为世人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正确认识当今世界存在哪些具有全球影响的力量或力量中心,以及它们之间的布局与作用,进而揭示世界格局的发展演变和未来趋势,这是各国制定和调整国家发展战略与对外战略的基本依据之一,也是我们对国际战略环境做出判断、采取有效措施的重要前提。一、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及其意义世界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但新格局的形成仍将是长期的、复杂的过程。其一,发端于两极格局后期的多极化趋势没有因为美苏冷战的结束而发生逆转,相反,多极化已是世界不可阻挡的大潮流。其二,美国由于力不从心,加上国际上各种力量的制衡,不可能实现建立单…  相似文献   

8.
“世界格局”是一个战略概念,既可理解为一种国际社会形态,也可理解为一种权力体系或权力结构。其基本内涵包括各种国际社会行为体之间的矛盾斗争,分化组合状况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实力对比优劣、国际地位高低、对世界事务的影响力大小,等等。每个时期的世界格局都有着占主导地位的基本矛盾和政治力量。世界主要政治力量之间实力消长与对抗形式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世界格局的现状和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9.
《瞭望》1999,(17)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发动的科索沃战争,是二战以来,尤其是冷战结束以来国际社会最重大的事件,。其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美国从巩固自己在21世纪全球霸权地位的角度出发,利用冷战时期确立的军事同盟关系,致力于新一轮高水平竞争和对抗;它对国际社会产生的冲击是强烈的,引起的后果也将是严重的。最近,本刊邀请有关专家就国际安全形势的变化、冷战思维、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发展,强化军事同盟的倾向等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多极化趋势受到干扰李长久(新华社高级编辑):多极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想从美国的综合国力和全球战略这个角度谈…  相似文献   

10.
塞缪尔·亨廷顿提出的文明冲突论 ,是冷战后出现的一个新的国际政治理论 ,它反映了冷战后美国政治精英对冷战后美国对外政策的新思考。该理论的主要缺陷是过分夸大了文明的作用 ,并鼓吹中国威胁论 ,鼓吹“西方文明优越论”。  相似文献   

11.
回顾国际人权领域半个多世纪的历史,我们一方面看到联合国为促进和保障人权所建立的历史性功绩,推动了世界人权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价值观不同,社会制度、历史和文化背景各异,国际社会对人权概念的认识和理解以及对人权行为的判断标准相去甚远。特别是美国等西方国家凭借自己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硬是把自己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塞进国际人权领域,挑起国际人权领域中的激烈斗争,造成世界的对抗、冷战、动荡和战争。  一、美国在国际人权公约问题上的霸权主义表演  《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  相似文献   

12.
冷战结束后,世界并不太平。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较量和斗争仍在继续。与以往不同的是,这种较量和斗争在很大程度上采取了不同人权观念对立的形式。国家解体,民族战争,军事对峙,贸易争端,所有的矛盾和冲突似乎都可以用人权的语言来解释,也似乎都可以从人权问题中找到根源。可以肯定地说,在当前的国际政治中,人权问题和对于人权的不同主张是一条重要战线。而这一条战线的一个新的特点是亚洲国家向一直在国际人权领域占主导地位的西方的人权观提出了挑战。“亚洲国家的人权观”作为与西方世界的人权观不同的声音经常处在人权论战的前沿,这意味着亚洲国家的人权观念和主张已经大张旗鼓地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  相似文献   

13.
一、均衡与失衡交叉: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历史反思与现实分析国内外学者对冷战及后冷战时期的世界政治格局的看法见仁见智、莫衷一是。笔者认为,均衡与失衡相互夹杂、相互演化,这既是历史真实,又是现实写照。所谓政治格局均衡,应指世界政治体系内的各种战略力量相互牵制的机制刚健,从而能够有效保持政治均势的政治结构形态;所谓政治格局失衡,情况则与之相反。笔者的结论正是依据这种界定做出的。当今的世界政治格局虽然较之冷战时期已有重大改观,但在一定程度上仍是当时政治格局的延续。冷战时期,东、西两个政治集团尖锐对立,国际局…  相似文献   

14.
2000年的钟声迎来了新千年 的曙光,人们对未来怀着莫 大的期望。在即将到来的新世纪,世界将向何处去?最近,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举行了一次国际政治形势发展趋势研讨会,对下世纪初国际政治的走向作了探讨。 一、和平与发展是世界各国人民普遍的愿望,在今后一个较长时间内世界大战打不起来,但冷战结束以来,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依然一个也没有解决。 展望21世纪,国际形势缓和的趋势是否不可逆转,尚难作定论。美国、俄罗斯认为未来仍可能发生核战争。克林顿在1999年2月26日发表的外交政策讲话中明确说:“依然存在潜在…  相似文献   

15.
美国跨国公司在推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也成为全球政治的重要行为体,是美国借民主输出谋求全球霸权战略、主导世界秩序、维持和巩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推动美国意识形态国际化、促使社会主义和平演变的重要参与者、推动者、新载体和重要工具。冷战后跨国公司在美国对华民主输出战略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凸显,在输出民主中的角色从自为逐渐走向自觉,出现了鼓吹互联网自由等新动向,但其对华民主输出具有虚伪性、有限性和复杂性,我们应在正确评析其作用的基础上,做好抵御意识形态渗透工作。  相似文献   

16.
徐坚 《瞭望》2005,(41)
当前,亚太地区特别是东亚地缘政治中的结构性对立与结构性依存同时都在发展。总体看,亚太地区的机遇仍然大于挑战,主要原因在于:称霸与反霸、单极与多极之间的斗争态势向有利于后者方面发展;坚持冷战思维与反对冷战思维的两种势力之间的较量日益朝着有利于后者的方向发展;热点问题此消彼长,其地缘政治意义被注  相似文献   

17.
浅析列宁的和平共处原则党晓龙,刘晓强列宁作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样一个跨世纪时期的伟大革命导师,不仅在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而且站在时代的高度,立足于国际政治斗争的舞台,从世界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总和上考察各种矛盾和斗争...  相似文献   

18.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政治产生着重大影响,当前的世界政治(包括国际关系)正在由此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然而,冷战终结后加速的这次经济全球化,作为一种客观进程,仍然处在发展中,还远未到它应该达到的高度,因而现在还无法给这场世界性变化的政治影响下定论。本文谈的只是经济全球化对世界政治影响的当前情况和未来趋势。当前的经济全球化有几个突出特点。如:一是西方国家和以西方为基地的跨国公司主导了这场全球性运动,非西方世界(发展中国家)从整体上看仍处在主流的全球经济之边缘;二是全球化天生是不平等的,它的结果当然是加剧全…  相似文献   

19.
泛突厥主义与中国西部安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蒲瑶 《理论导刊》2002,(5):52-54
在东西方冷战终结、世界多极化趋势日趋发展的后冷战时期,一股源起于欧亚大陆的民族主义洪峰再次在整个世界范围内迅速蔓延,呈现出纷繁多样的形态,不仅影响着全球各国各民族内部的发展,也成为牵制世纪之交全球整体和平与发展的举足轻重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冷战结束后,亚太地区呈多极格局。从目前的情况和发展的趋势来看,对世纪初,亚太地区可能会呈现六极格局,即美国、日本、中国、俄罗斯、东盟和印度六极。美国凭借其在亚太地区的强大经济影响和军事存在,在亚太事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以原苏联为首的华约解体后,美国几十年来一直坚持的“先欧后亚”的战略方针似乎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克林顿政府给了亚太地区与欧洲一样重要的地位,美国将在欧亚两个地区各部置1()万美军。IJ本向来视亚洲为实现其做“政治大国”、做未来世界战略格局的“一极”战略目标的第一台阶。明确提出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