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02年5月,银川市委、市政府向全市人民发出了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动员,把银川建设成为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是银川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奋斗目标,符合宁夏的区情和银川的市情,是全市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本文通过分析档案文化在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中的功能和作用,谈谈加强档案文化建设的措施与途径。  相似文献   

2.
许宁 《西部社会》2002,(10):13-15
未来的五到十年是银川市向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迈进,全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着力推进跨越式发展和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关键时期。围绕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将银川建设成为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重大决策,全力推进城市化进程,实施城市化带动战略,对加快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的步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市委、市政府决定召开的加快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动员大会是一次贯彻区党委常委会议纪要精神,团结鼓劲,增强信心的会议,也是一次抢抓机遇,狠抓落实的会议。把银川建设成为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是市委、市政府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奋斗目标,这个目标符合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总体要求,符合自治区的发展战略,也符合银川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同时也是全市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刚才,刘小河副书记传达了自治区党委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描绘了21世纪头20年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抓住新世纪头20年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实现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九次和银川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把银川市建设成为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是贯彻十六大精神的客观要求,也是银川市人民的共同愿望。要把十六大描绘的宏伟蓝图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望变成现实,关键在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相似文献   

5.
《西部社会》2002,(6):1-1
银川人从未有过如今的释放胆识与能量:银川建设为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6.
依托酒钢、发展特色,立足区域、扩大开放,依靠科技、超常发展,努力把嘉峪关市建设成为河西走廊最富活力、环境协调发展的工业旅游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7.
21世纪上半时武汉的发展定位是现代化国际性城市。实现这一宏伟目标需分三步走。第一步,用5年时间,把武汉建设成为我国华中和长江中游经济区的主要发展极,成为我国重要的新经济增长中心。第二步,用10到15年时间,把武汉建设成为我国中部地区的开放型、多功能中心城市,全市基本实现现代化。第三步,用30到50年时间,把武汉初步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性城市。所以这样定位,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相似文献   

8.
杜翔普 《西部社会》2003,(10):15-16
银川市现在正走在一个新的大发展的历史性起点上。根据自治区城市化发展要求,银川市提出了要把银川市建设成为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在陕甘宁蒙周边地区10万平方公里、1000万人口范围内起到较强的辐射带动作用的发展目标。应该说,银川市无论从经济的、环境的、人文的角度分析,都是本区域内最具发展吸引力和内在活力的区域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9.
依托酒钢、发展特色 ,立足区域、扩大开放 ,依靠科技、超常发展 ,努力把嘉峪关市建设成为河西走廊最富活力、环境协调发展的工业旅游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正在加速。城市化是指各种城市 (包括小城镇 )所组成的城市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极为重要。区域性中心城市有层次之分,有的是大区域的中心城市,有的是较小区域的中心城市。对中国来讲,省会所在地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对城市化和现代化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需要优先和大力发展。把这类区域性中心城市建成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需要做各方面的工作,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是城建工作。   一、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城建标准   第一,快捷的交通。为了实现快捷的交通,需要处理好六个…  相似文献   

11.
为了实践科学发展观,实现天津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天津市委市政府遵循“三年大发展,五年新跨越,十年建成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城市之一”的十五规划总体要求,提出“争取十年后把天津建设成为与现代化国际港口大都市地位相适应,与政治、经济发展水平同步的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城市”目标。  相似文献   

12.
中心城市是一个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是推进区域城市化、城市现代化的战略重点。做强做优做美做亲中心城市.既要有顶层设计,更要有基层操作。 推进一体化,提升首位度,让综合实力更强 中心城市建设.特点在“城市”.优势在“中心”。世界城市发展的历史表明.城市的意识环境和城市人的意识层次.是决定城市建设的实体形成和内在功能的重要因素。强烈的“中心”意识是区域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前提.从全省各地的中心城市看.“城市”特点不突出,“中心”优势不明显.首位度不高。中心城市首位度核心问题.是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  相似文献   

13.
人才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长沙作为湖南省的省会,未来15年要建设成为现代化的中心城市,强大的人才实力支撑不可或缺。根据长沙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人才开发条件,考虑外部环境的影响,本课题研究认为,21世纪初长沙人才开发的战略功能目标定位是:经过15年左右的努力,把长沙建设成为现代化的人才聚集中心、现代化的人才培养中心和现代化的人才创业中心。  相似文献   

14.
姜志国 《中国保安》2006,(17):41-43
近年来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保安服务业在良好的大环境下不断发展壮大,银川市保安服务公司在全国保安业良好发展的形势下,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延伸服务领域,拓宽服务渠道,积极占领保安市场,形成了集人力防范、技术防范、武装押运、教学培训、信息咨询、劳务输出与劳务派遣、住宿、销售于一体的,业务覆盖银川地区三区两县一市及宁夏固原、石嘴山、陕西等省市跨区域经营的多层次、多功能、全方位的保安服务网络。为适应市场经济和西部大开发形势的需要,银川市保安服务公司抓住把银川市建设成为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大好机遇,确立了“大银川、大保…  相似文献   

15.
《群众》2018,(23)
正省委书记娄勤俭近期在全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准确把握宣传思想工作的新坐标新方位,努力构筑思想文化引领高地、道德风尚建设高地、文艺精品创作高地,推动宣传工作走在前列,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撑。作为后发崛起的现代化国际性城市中心,建邺区的现代化代表了南京的现代化,它的国际性彰显了南京的国际性。区委、区政府确定把建邺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成为长三角区域  相似文献   

16.
城市信息化建设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把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确立为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信息化正在从领域信息化、区域信息化、企业信息化、社会信息化等各方面、各层次推进和深化。城市信息化是区域信息化的核心,我国在加快推进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城市信息化建设将成为中国城市发展的新动力,成为解决城市发展中诸多难题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7.
蒋洪亮 《群众》2011,(9):67-68
今后五年,是宜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区域竞争新优势的关键期。我们将深入落实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提出的贯彻“六个注重”、实施“八项工程”、推进“两个率先”的要求,以推动科学发展、实现跨越赶超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着力推动产业、城市、生态、文化“四位一体”建设,致力把宜兴建设成为宁杭城市带上最强的中心城市、长三角地区最美的新兴中等城市、全国科学发展的示范城市。  相似文献   

18.
紧紧围绕把南充建设成为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和把实力做强、功能做优、形象做美、品位做高的总体要求,坚持不懈地抓好三个推进,坚定不移地实施项目推动战略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全  相似文献   

19.
“新昆明”与城市综合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劲松 《创造》2003,(10):11-12
云南作出建设现代新昆明的决策,是一个把昆明建设成为面向东南亚、南亚国际城市的战略部署;是一个做大、做强昆明、提升中心城市地位和综合竞争力的战略举措;是一个发展滇中城市群,促进全省城市化进程的战略体系建设;更是一个影响昆明和云南改革、开放历史进程的重大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0.
今后五年,是江干区迈入现代化中心区的重要历史阶段。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总目标和市委"打造东方品质之城,建设幸福和谐杭州"的决策部署,江干区将以全域城市化、城市国际化为主抓手,扎实推进经济现代化、社会现代化、治理现代化、文化现代化和生态现代化,全面建设"城市新门户、都市新中心、浙商新高地、金融新蓝海",全力打造"国内一流的现代化中心区",努力成为全省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和示范区。推进经济现代化,全面提升区域综合实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