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伤害案件是最常见的刑事案件之一。这类案件由于起因多种多样,情节错综复杂,结果不尽相同,案件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在法庭辩论中,辩护人很容易从多方面提出辩护意见。但伤害案件的法庭辩论同其他客观事物一样,也有其内在的规律。只要掌握了这一规律,我们就可以掌握法庭辩论的主动权,驾驭法庭辩论的方向,取得良好的辩论效果。在此,笔者结合出庭公诉伤害案件的实践,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类案件的法庭辩论焦点和答辩重点作一探讨,以求教于同行。一、犯罪起因伤害案件大多数都是因婚姻、邻里、经济等纠纷没有及时妥善处理,导致矛盾激化而引起。在…  相似文献   

2.
毁人容貌除过失伤害外,是伤害案件中一种主观恶性严重的犯罪.这类犯罪除一部分是属于伤害他人身体间接故意毁人容貌外,有相当一部分是出于直接故意的毁人容貌.加害对象大都是妇女.分析其动机,有的是因婚姻、恋爱失败而报复破坏,有的是为嫉妒而行凶泄愤,也有的是流氓行为的恶意伤害等.现对这一类犯罪行为,试作探讨.  相似文献   

3.
我国轻伤害案件诉讼模式之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故意伤害致人轻伤,即轻伤害案件,作为常发、多发犯罪,占了人民法院受理的刑事案件很大比例,正确、及时、妥善地处理好这类案件,对于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但根据笔者从事刑事审判工作多年的观察和思考,目前我国轻伤害案件的诉讼模式存在一些弊端,不利于化解矛盾、彻底解决纠纷和保护当事人特别是被害人的权益。为实现纠纷解决、构建和谐社会这一诉讼的根本目标,本文试图以刑事和解制度为出发点,在对他国轻伤害案件诉讼模式进行综述评析之基础上,提出我国轻伤害案件诉讼模式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们从去年初开始,针对个别案件进行了刑事和解的尝试。全年共办理了这类案件4件7人,性质都是侵犯人身权利的故意伤害犯罪,其中轻伤害犯罪案件3件6人,重伤害犯罪案件1件1人。案发原因多为一般性纠纷引起,多数案件中的被害一方有过错。犯罪主体呈现多元化:有一般社会成员,也有曾经的夫妻,还有未成年在校学生。提起和解的,既有当事人双方,也有公安机关,和解后,检察机关微罪不诉2件2人(其中一重伤害嫌疑人系未成年在校生),建议公安机关撤案的2件5人(轻伤害),效果上当事人、公安机关和社会反应都满意。  相似文献   

5.
伤害犯罪是指故意或过失非法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这是当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案件中所占数量较多的一类犯罪。它不仅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甚至造成重伤或致人死亡;有的还寻衅聚众斗殴,严重妨害社会秩序,破坏安定团结,危害极大。因而,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的决定》中,对伤害犯罪还作了加重处罚的规定。我们要使用这一法律武器,狠狠打击这类犯罪,争取社会治安的根本好转。但是,在司法实践中,使用伤害犯罪的罪名较为混乱。除了使用“故意伤害罪”外,还有使用“故意轻伤罪”、“故意重伤罪”、“故意伤害致死罪”、“致人死亡罪”等等;  相似文献   

6.
在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多个犯罪中,故意伤害罪可以说是最古老、最多发的一种侵犯公民健康权的犯罪。故意伤害罪作为一种复杂的传统犯罪,刑法理论界对此作了长期的研究,并形成了系统的理论观点。但由于伤害案件的多发性、复杂性,在司法实践中还有许多伤害案件存在争议,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7.
当前审理自诉伤害案件遇到的问题及对策□粟登琳自诉伤害案件是指被害人有证据证明被告人故意伤害其身体,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人民法院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而人民法院依法可以直接立案并审理的案件。由此可以看出,自诉伤害案件应具有犯罪情节简单、轻微、事实清楚...  相似文献   

8.
在劫持人质案件的处置活动中,人质谈判是十分必要和完全可行的。如果拒绝与劫持者进行谈判,只会使其陷入无路可走的困境,由此而导致的后果往往是悲剧性的。而人质谈判则可能最终达到和平解决事件的目的,从而避免人质受到伤害。即使最终不能说服犯罪行为人投降,在谈判中所获取的情报信息也有助于筹划最后的武力突击。正是由于人质谈判在处置这类案件中所具有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人质谈判在处置这类案件中成为了必不可少的而且是首选的处置对策。  相似文献   

9.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是当前司法实践中最为常见的犯罪。为此,笔者联系司法实践,结合课本内容,简要谈谈几个难以掌握,容易混淆的问题。以飨自学的同志们。一、认定杀人罪、伤害罪应注意的问题(一)怎样认定动辄行凶、不计后果的杀人、伤害案件。在司法实践中,有极少数青少年,目无法纪,动辄持械行凶,造成他人伤害或死亡的严重后果。处理这类案件,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定罪。(1)凡是具有明显的杀人故意,实施了杀人行为的,按故意杀人罪论处;其中,由于犯罪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把人杀死的,按故意杀人未遂论处。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一些专业性极强的金融领域的犯罪应运而生。这类案件因犯罪手段专业性极强、犯罪金额巨大、案件情况复杂、案件敏感度高等特点,给检察工作带来越来越严峻的挑战。本专题选取近年来在查处金融领域犯罪中较具代表性的操纵证券市场犯罪、内幕交易犯罪、非法集资犯罪和假币犯罪等进行实务解读,以期能积累检察官查处金融领域犯罪的知识储备,积极应对金融领域犯罪的新态势,有效打击了这一领域的犯罪。  相似文献   

11.
美国涉枪暴力案件现状美国暴力犯罪突出,居世界之首。犯罪分子持枪杀人、强奸、抢劫、伤害案件比比皆是,屡见不鲜。据1994年美国联邦调查局统计的犯罪记录披露:美国每17秒钟就发生一起暴力犯罪,其中,每23秒钟发生一起凶杀案件,每5分钟发生一起暴力强奸案件,每5秒钟发生一起抢劫案件,每28秒钟发生一起严重伤害案件。美国平均一年发生持枪杀人案件约有1.35万起,作案时,大部分犯罪分子使用的都是手枪。其它涉枪暴力犯罪(如持枪强奸、抢劫、严重伤害)一年约有100万起。每年每1000人中(12岁以上)就有4.5人持枪犯罪,在全部的杀人案件中有56%的案件是涉枪杀人案件;每8起非致命性暴力犯罪中(如强奸、抢劫、严重伤害)就有1起是涉枪案件;每年约有2.1万人因枪受害;美国平均每年约有1.2万  相似文献   

12.
贪污犯罪一直是社会最关注的腐败现象,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政府机构改革,使得贪污犯罪有了更复杂的变化,犯罪手段具有高智能性和高隐蔽性的特点,而且此类案件犯罪分子反侦查能力较强,这就给这类案件的证据收集带来更多的困难。本文笔者试从贪污犯罪证据证明力的判断角度寻求对该类案件的证据认定,从而实现对贪污犯罪的有效正确打击。  相似文献   

13.
雇佣犯罪问题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雇佣犯罪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犯罪现象。从各地司法部门公布的案件情况来看 ,这类犯罪呈现出急剧上升的发展态势。本文简要地分析此类犯罪的法律特征及其产生的原因 ,并就处理此类案件时应注意的问题作探讨。一、雇佣犯罪的法律特征雇佣犯罪是以金钱关系为基础 ,由雇佣者出资收买受雇者 ,受雇者按照雇佣者的旨意所实施的犯罪。这类犯罪同其他形式的犯罪比较 ,表现出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 :(一)犯罪行为人之间存在雇佣关系雇佣关系的存在是认定雇佣犯罪成立的前提条件。在雇佣犯罪中 ,雇佣者一般具有较为优越的经济条件 ,其与被害人存有矛…  相似文献   

14.
曹化  徐清  王小曼 《犯罪研究》2022,(6):104-110
近年来轻伤害案件整体呈现出多发高发、案发原因集中、犯罪情节轻微、多为轻缓化处理、信访矛盾突出等特征。轻伤害案件办理存在对刑事司法政策的理解贯彻有待加强,聚焦诉源治理、化解社会矛盾的意识有待提高,检察一体化履职的工作格局尚未形成等问题。构建轻伤害案件一体化办理机制,应以严格依法办案、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注重矛盾化解和诉源治理为基本要求,立足依法办案支撑点,统筹各项检察职能,扩宽能动履职覆盖面,实现对轻伤害案件的专业化、集约化、一体化办理。  相似文献   

15.
司法实践中,绝大多数轻伤害案件犯罪嫌疑人的主观恶性不深,犯罪动机简单,社会影响面小。刑事诉讼中轻伤害案件的双方当事人自愿和解,从而终结刑事诉讼程序,能够实现最佳的刑事诉讼效益。公安机关移送起诉到检察院的轻伤害案件,检察机关可以根据被害人是否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请求情况,主持调解或由其双方自行和解,进而作出起诉或不起诉等决定。  相似文献   

16.
司法实践中,由于轻伤害犯罪罪行较轻,量刑较低,共同犯罪问题一直受到漠视,理论上也很少有人论及。在此背景下,对多人共同致伤的案件,实践中往往刻意地要求办案人员分清各参与人的罪责,以致使此类案件久拖不决,甚至不了了之,使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护,从而导致一系列复杂的社会问题。因此,研究轻伤害案件中的共同犯罪问题,对于准确地打击犯罪;遏制此类犯罪的发生,具有很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王旭 《法制与社会》2010,(9):73-73,80
未成年少女杀害亲生骨肉的事件常有发生,这类犯罪的出现既反映了目前学校和家长教育的缺失,也体现了未成年少女法律观念的淡薄。本文通过对这类案件的法律分析,找出犯罪主体、对象、行为及司法处断的特殊性,从而有利于进一步采取措施减少和杜绝此类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在经济交往中,支票的使用越来越普遍。随之,一些不法分子钻支票管理的空子,利用支票犯罪的案件也不断增加。去年元月至九月,武汉市城区法院受理的经济犯罪案件中,利用支票犯罪的案件占同期受理经济犯罪案件的百分之一十六。其中,利用支票诈骗公共财物的案件占同期受理的诈骗案件的百分之六十二点五。这类案件的罪与  相似文献   

19.
社会转型期投毒杀人案件多发原因、特点及对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霞 《犯罪研究》2000,(5):44-45
本文通过对投毒杀人案件居高不下的多发原因、特点进行分析与研究,找出此类案件的治理对策,以便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积极防范和严厉打击投毒犯罪对社会的危害和人身的伤害,严惩投毒犯罪。  相似文献   

20.
论贪污贿赂案件侦查中的再生证据及其运用马迅贪污、贿赂犯罪属于“隐形犯罪”,这类案件的被告人大多都有很强的反侦查能力。案难办,证难取,是当前检察机关查办贪污、贿赂案件侦查工作的显著特点。如何拓宽侦查思路,探索侦查规律,开辟取证渠道,是当前深化反贪污、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