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破 《南风窗》2008,(7):41-43
"富人的提案是否合适,应该由政府判断。但我觉得,富人的钱是下面很多工人辛勤劳动为他挣的,他想得更多的应该是工人。富人当人大代表不是不可以,但不能光为他们自己说话——他们应该已经很满足了。"  相似文献   

2.
石勇 《南风窗》2013,(15):12-12
抬出"自由"来为富人辩护的文人们,似乎从来不知道,富人的自由的行使,很多时候是以别人埋单为代价的。一说到"自由",中国人,尤其是浅薄文人非常容易激动,口头禅是"这是我的自由",如何如何的。比如最近发生的"富人吃人奶"事件,"自由"这块金字招牌立马就被抬出来为富人的行为辩护。  相似文献   

3.
章生 《南风窗》2012,(13):78-79
欧债危机不过是场"富人的危机"。倘藏富于民,纵国家负债,也不会伤筋动骨。欧洲最怕的就是中国人把他们的技术拿走,然而新技术领域恰恰孕育着中欧最大的合作空间。法国新总统奥朗德是抢镜高手:他在被雨淋雷击、红地毯上踩到默克尔之后,又因劲爆对华言论引发热议。法国记者埃里克·迪潘5月的新书披露了奥朗德在3月20日午餐会上的表态:"问题在于中国人,他们在货币、研究等一切事情上欺骗";碍于许多法国大公司都与中国签订合作协议,法国才没有对中国产品采取强硬立场,德国在中国也有很多利益,但  相似文献   

4.
近日《福布斯》和“中国大陆百富榜”相继对中国富人进行排名,然而不少上榜者却都极力否认自己的财富规模。富人忌讳上榜,其中的原因不言自明。同样,东南亚国家,富有阶层也普遍存在有财不外露的心态,他们刻意隐瞒财富,甚至他们当中还有人很后悔自己变得富有。笔者以菲律宾为例来谈谈上述之奇怪现象。  相似文献   

5.
让财富充满阳光的味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很多人的想像不同,在中国做资本家并不完全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他们有很多烦心的事。一本杂志公布的调查显示,那些有资格进入富人行列的民营企业家最大的担忧,是“安全”。甚至有人夸张地说,中国的富人生活在恐惧之中。保  相似文献   

6.
声音     
《南风窗》2014,(14):13-13
<正>1"我是为了改善中美之间的关系,重塑中国富人形象。最近已经很低调了,网友骂我是因为他们的思想境界没有达到那个高度。"—陈光标陈光标就自己在《纽约时报》刊登广告,给千名美国穷人吃免费午餐并在餐后每人发放300美元一事解释说。  相似文献   

7.
我与中国的富裕阶层接触很多,但我发现中国任何一个富人都不可能真正快乐。首先,他们的生活没有安全感,任何一个富人都在警觉的环境下生存。比如2006年的首富,公安局一查他,他撒腿就跑去香港。作为一个首富,他和犯罪嫌疑人、撬锁流氓没什么差别,警察一敲门,他就拎包走人.  相似文献   

8.
媒体     
《南风窗》2012,(11):20-20
01阔气的龙英《经济学人》5月12日就是在像昆明这样的省会城市,富人们都十分期待奢侈品品牌能给他们提供鸡尾酒会和按摩这样的招待。如今,中国拿着金卡和白金卡到处刷的富人实在太多了,而那些真正特别有钱的人就会期待奢侈品公司能够带他们到更新奇、更奢华的聚会中,以此来保持他们的优越感。比如最近某公司就带着它的"VVIP"客户到巴黎时装周一游,用直升机之旅和珍贵的红酒品尝来款待这些贵宾。  相似文献   

9.
石勇 《南风窗》2011,(13):26-28
一个没有公平正义来为"富"辩护的社会,留下的后遗症,就是握有或不握有权力的富人没有安全感,渴望权力庇护,对占有社会稀缺资源变得"蚀骨"。在中国,很多现象的"过去时",往往还是"现在进行时"和"将来时"。2011年5月,故宫博物院的建福宫、河北承德避暑山庄等昔日"皇家禁地"变富豪"私人会所"的壮观景象,突然被舆论聚焦。群议汹汹中,管理部门打破沉默。  相似文献   

10.
流沙 《法制博览》2008,(10):35-35
看起来,富人比穷人更需要钱。穷人只有在需要的时候,才想起钱。而富人未必需要,却时时刻刻惦记着钱。所以,穷人只是偶尔被钱所困,而富人是常常被钱所困。  相似文献   

11.
田磊 《南风窗》2011,(11):50-52
在第一代中国富豪身上,仍旧充满着生机勃勃的草莽气息,他们极大的热情仍然用于拓展自己的财富。但对于中国富人而言,家族基金会无疑也会是家族财富传承最好的归宿。  相似文献   

12.
《南风窗》2016,(17)
正里约奥运会,它到底有多"尴尬",这已经不是我们讨论的重点。我们应该探求比"最穷奥运"更深层次的东西:这个国家的经济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在这里,必须要开门见山:这个国家经济的根本的问题是,它的国民和企业并没有被很好地组织起来从事经济活动,他们在做别的。如果再通俗易懂一点,就是这个国家的政治治理有点问题—穷人和富人都没有各得其所。  相似文献   

13.
邢少文 《南风窗》2010,(7):66-67
<正>山西整顿煤炭资源后,引发国进民退争议,一些富人开始收缩投资,不安全感明显上升,想办或正在办移民,他们存在一种心态:害怕有一天自己的财产遭遇"国进民退"。移民潮总是随着经济的剧烈变动而起,又随着经济发展的稳定而逐步式微。中国的百年移民历史中,从非法劳工移民到大量留学、技术移民,再到如今投资移民潮起,亦在折射着中国经济发展的变化轨迹。  相似文献   

14.
石勇 《南风窗》2012,(10):91-92
官民之间、富人和穷人之间、一个抽象群体与另一个抽象群体之间,具有一种莫名的心理对峙,成为他们打交道的心理背景。一方对另一方"敌视"、"愤怒",而另一方为了在心理上防御,也必须主动地变得"敌视"、"愤怒"。  相似文献   

15.
石破 《南风窗》2013,(10):9-9
4月7日,河南陕县6名干部在外出考察途中因车祸伤亡。消息曝光后,网上一片欢呼,很少同情的帖子。尽管当地政府解释这批官员外出是公干而非公费旅游,但网民仍半信半疑。在"全民焦虑"的今天,"污名化"官员(以及名人、富人)成了普通民众缓释精神压力的一种有效方式。在作为弱者一方的民众看来,官员乃强势群体,不需要对他们理解、同情和关怀。某些遭遇"污名化"的官员,会立即被网民套上一  相似文献   

16.
《南风窗》2014,(1)
<正>在实际负利率时代,"土豪"之所以成为"土豪",并不是在于实业经营的能力,而在于其借钱的本事。这几年,中国的富人群体开始有点冲动:煤老板"7000万嫁女",晋江女摆出"亿元嫁妆",在堆积如山的大面值人民币前留影,或者让十几个好莱坞明星在城乡结合部的会议中心站上一个小时。总之,富人群体的"炫富"频率越来越高,规格也越来越"高大上"。因此,在过去的2013年,富人群体又重新戴上了"土豪"这顶帽子。但是,在一个素有"不患寡而患不均"传统的社会,"土豪"们却越发热衷于展示自身的物质富足,这个现象本身是一个悖论。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土  相似文献   

17.
一视同仁     
石勇 《南风窗》2013,(2):6-6
这个冬天南方很冷,比往年冷。人的身体抗不过寒冷,必然要喊出来。所以有了南方能不能"供暖"的讨论。在冬天,南方需要温暖。南方所感觉到的冷,不仅仅是气候使然。它还托一种特殊主义思维所赐:用一条线,把中国分为南方北方,然后,北方供暖,南方没有。当然,在南方的人并非都感觉到冷。至少某些权贵、富人就不会。他们所居住  相似文献   

18.
《南风窗》11月号“独家策划”了一出重头戏——富人与中国,看了不禁为之一振,记忆中头一回看到如此旗帜鲜明为富人说话的文章。本人是典型的上班一族,而且今后似乎看不到发达的希望,但我仍然要为富人呼喊,为富人正身,因为,我们的社会需要富人。  相似文献   

19.
话题的由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中规定:党员干部和名人、富人凡违法生育的,一律依法严惩。1月27日,广东专家建议使用刑罚处理名人、富人超生问题成为辽宁省决定取消违法超生的名人、富人的社会名誉等举措之后的又一重大新闻,足见名人、富人的"特权超生"问题,这已成为一个不得不受到重视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丁学良 《南风窗》2011,(11):92-92
面对富人移民潮,中国唯一能做的就是改善各方面的制度环境,让富人们在这里生活和投资变得更加容易、公正和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