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指出,反腐倡廉建设,必须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什么是特权?是一般人不能享有的权利。特权的本质就是掌权者或无视法律,或违背人民意愿,利用公共权力为个人谋取私利。有权好办事,这也是近些年持续"考公务员热"的动因所在。一、特权的危害与三公消费新中国成立以来,尽管党和政府坚决反对特权,但由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以部分领导干部仍然存在"想"特殊的心理,并积极创造“能”特殊的条件,千方百计地把法定之权演变为法外之权,即特权。  相似文献   

2.
浅析“三公”消费综合治理的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公”消费一般是指政府部门公款接待,公费出国和公车消费,因其占行政支出比例过高而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三公”消费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官本位”思想的存在、专门治理法规尚未建立、政府部门监督缺位和绩效考核不科学以及公务人员的节约意识淡薄等。“三公”消费问题的综合治理不仅要转变行政理念、提高政府透明度,而且需建立“三公”消费专项治理制度,同时要加强对“三公”消费的全方位监督以及建立“三公”消费绩效考核体系等。  相似文献   

3.
公职人员不仅仅是一般的社会个人,而且还是公共权力的代理执行者,这两种角色的不同内在需求使其承受两个向度上的价值张力,由此而可能导致的消极后果就是公共权力及公职人员角色的扭曲,最终使公共权力的运行轨迹背离公共意志。为了避免这种消极后果的产生,必须以行政伦理中的法治理念来实现和强化公职人员个体行为的道德自觉。  相似文献   

4.
我国当前存在严重的"三公消费"畸高问题,"三公消费"与铺张浪费和腐败联系在一起,一直为我国社会各界所诟病。如何从根本上抑制巨额的"三公消费",学界对此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不同的主张。本文以预算监督为着眼点,分析了导致"三公消费"畸高的诸因素,主张强化人大的预算监督职能,加强对政府预算的管理控制,实现预算节俭、公开、透明,从根本上解决"三公消费"问题。  相似文献   

5.
现代性消费伦理的演变与生态消费伦理的提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现代性消费伦理是一种极度应享性消费伦理,其实质是极端人类中心主义在消费领域中的体现,由它主导的消费方式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巨大的威胁。超越现代性消费伦理,倡导生态消费伦理,是人全面、自由发展和人类走向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当代中国正在由一个产能不足,抑制消费的生产型国家向产能过剩、鼓励消费的消费型国家转变。在当前对外经济、文化交往的过程中,消费主义作为商业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不可避免地输入我国,青少年的消费观和价值观日益被消费主义所扭曲,出现了诸多不健康的消费形态。在青少年中建立健康的消费伦理,需要学校与家庭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7.
消费是一个具有时代感的动态概念。奢侈品消费凭借其符号价值、炫耀性和独特性等特质而备受瞩目并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捧。探寻奢侈品消费理念的深刻根源和奢侈品消费在全球的传导方向,可以清晰看出中国的奢侈品消费价值观逐渐产生和盛行的印记。由于奢侈品消费对生态环境和人与人之间和谐交往关系的不利影响,对奢侈品消费观应进行适当的引导。在引导过程中应尊重奢侈品消费价值观的发展规律,用适度、节俭的消费价值理念进行引导,最终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乃至人自身发展的和谐。  相似文献   

8.
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消费水平的迅速提高,以及消费文化扩张的外在诱惑等,使我国出现了一些消费异化现象,消费背离了满足人的正当需要这一基本功能,导致消费主体迷失在消费客体中,阻碍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不利于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消费异化同时也导致了一系列伦理冲突。我们应该为消费行为设定必要的原则,对消费伦理进行新的调整,并积极探索扬弃消费异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消费主义的当代表征与消费伦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主义在当代主要表征为炫耀性消费和先行性消费,由此带来了当代人的价值失落和“消费人”的生成,造就了享乐主义的消费伦理。当代社会需要建构一种合乎科学发展的“适度性”消费伦理,对消费主义进行理性规范与约束,从而实现消费的和谐发展和社会的文明进步。  相似文献   

10.
三公消费公开是国务院而非人大要求的结果,此现象所引发的问题核心是人大预算权,人大预算权是确保主权在民的国家权力。我国宪法与相关法律虽有关于人大预算权方面的条款,但由于没有关于预算通过后以法律的方式颁布、预算提交的时间、预算没有通过的后果之规定,以及《预算法》没有明确将政府的一切收入纳入预算、未规定预算公开制度等,致使人大预算权形同虚设,在三公消费公开方面无作为。要使人大预算权得到落实,必须完善宪法条款与尽快完成《预算法》的修订,实现人大预算监督从形式向实质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重视公共服务的伦理导向,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公共行政的一个重要趋势.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政府始终重视公共服务伦理建设,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但纵观当代中国公共服务伦理的现状.仍然存在价值认同、立法状态与监督问责等方面的不足.因此,必须积极建构我国公共服务伦理的未来战略,缩短公共服务伦理"应然"与"实然"之间的差距.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历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马克思主义执政价值合理性理论的指导下,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不断研究中国共产党执政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共产党执政价值合理性思想。中国共产党执政价值合理性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执政价值合理性理论。  相似文献   

13.
随着现代消费的发展,现阶段人们的消费心理倾向于从基本需要变为无休止的欲求,而且这种无限膨胀的欲望已经支配了消费,使消费偏离了原本为满足人的需要的基本内涵,演变为欲望驱使的消费。消费的欲望有其存在的不可避免性,要实现消费的合理性,促进社会的发展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需要克制消费的欲望,拒绝欲望引发的消费以及浪费。  相似文献   

14.
非制度化建设:我国行政伦理变革的核心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我国行政伦理变革中非制度化建设所涉及的地位问题、制度支撑问题、相关机制问题和与政治文明理念的互动关系问题四个方面看,我国应当在行政伦理变革中扬弃传统的感性主义倾向,倡导理性伦理观,推动新型道德文化的生成,以增进社会和谐幸福。  相似文献   

15.
作为社会设定的警察行为之应然,警察伦理规范被信守的前提在于其自身的现实合理性。这种合理性除了它所蕴涵的价值精神合乎社会发展规律之外,还应包括以下方面的基本要件:(一)警察伦理规范必须是国家和社会价值期待的真实体现;(二)警察伦理规范必须具有一个完整而和谐的准则体系;(三)警察伦理规范必须植根于客观的社会道德现实。这不仅有助于警察伦理规范之应然向实然的转化,也有利于提高当代警察伦理道德建设的水准。  相似文献   

16.
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除了程序合法、内容不违法外,还应当具备合理性,文章分析了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合理性的意义,并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7.
经济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也在发生着相应的变化。人们的消费方式,既受社会生产的制约,也受社会道德的影响。青年人作为消费群体中重要的一部分,有些消费观念上的误区。因此,应引导青年人走出消费误区,健全自己的消费道德人格,并树立适度的、正确的、合理的消费观。  相似文献   

18.
消费社会的产生有其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因而消费社会理论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但是,消费社会条件下对于消费作用的突出并没有从实质上改变生产的基础性地位,生产与消费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在社会经济运行的过程中是共同发展的。针对全球化背景下的消费社会现象,我国应该采取可持续消费的态度来应对。  相似文献   

19.
青年是消费欲极强的群体,青年的消费取向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反映着青年的价值取向,影响着青年健全人格的形成.青年消费价值取向的表现以及形成的原因不仅是青年个体生理和心理的差异所造成的,更重要的是随着改革开放社会环境的变迁而改变的.引导青年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不仅要关注青年自身,还应该重视良好社会环境的培育.  相似文献   

20.
"最低消费"条款是否具有合理性,在理论界一直存有争议。分析"最低消费"形成行业习惯规范的社会经济原因以及假设该条款违法可能产生的负面效果,可以得出"最低消费"条款具有合理性的结论。因此,应在消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认识误区、确立"容忍合理损害义务"的基础上,让市场对"最低消费"现象进行自主调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