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新中国成立以来,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经济外交实践中形成了非常丰富的经济外交思想,党的经济外交思想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对外经济交往理论,也为当前我国经济外交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我们必须坚持和发展党的经济外交思想,推动新时期我国经济外交事业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20年来,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江泽民主席访俄、访美等成果所产生的战略效应,使世界各国更清楚地看到中国的国际地位和作用,更重视发展对华关系。中国在国际关系调整中的突出作用,一方面是国际各种战略力量顺应冷战后国际形势发展的潮流,调整各自对外关系包括对华关系的结果;另一方面更是我们坚持贯彻执行邓小平外交战略思想的硕果。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带领全国人民坚定不移地坚持用邓小平外交战略思想指导我国的外交实践,并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这一思想,使我国在国际关系调整中取得了主动有利的态势…  相似文献   

3.
地区主义是冷战后国际社会的一大趋势。它有利于加强地区内国家的团结与合作,解决地区内的矛盾与分歧。根据地区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必须重视周边外交,坚持以邻为善、与邻为伴的睦邻方针;必须塑造多重身份,采用多种形式,参与各个次地区主义建设;必须处理好与周边大国和具有战略意义国家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胡锦涛"和谐世界"思想:中国新的世界发展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朱西周 《理论导刊》2006,2(4):12-15
胡锦涛“和谐世界”思想是对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外交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在新世纪、新阶段,对国际、国内形势进行科学分析得出的正确判断;是中国提出的新的世界发展观;是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关于中国外交思想的重大理论创新,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国际意义。学习和坚持胡锦涛“和谐世界”思想,努力构建和谐中国,并为构建和谐世界作贡献。  相似文献   

5.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核心江泽民在纷繁复杂的外交实践中,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前人的外交思想.立足中国,放眼世界,正确把握时代特征和科学分析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提出了一系列外交方针和政策,这一系列外交方针和政策不仅开拓了中国外交理论的新境界,而且对新时期我国开创外交工作的新局面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瞭望》1999,(22)
贯彻邓小平外交思想使我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杨成绪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是邓小平外交思想酝酿成型的时期。正如国内在经历了“文化大革命”以后,各个领域都要“拨乱反正”一样,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外交政策也需要进行重大的调整。江泽民主席指出,“邓小平外交思想是...  相似文献   

7.
李葆珍 《理论视野》2007,(10):36-38
江泽民同志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思想运用于国际关系,强调尊重世界多样性,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以实现共存共荣。"和"的外交思想,推动了我国伙伴外交的快步发展,为我国和平发展目标的实现创立了良好的周边环境。  相似文献   

8.
压力下的俄罗斯外交●俱孟军北约东扩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遏制俄罗斯的重大步骤,也是俄罗斯外交面对的最大难题。1997年,随着北约东扩的正式起步,俄罗斯为避免孤立和被动,加大了全方位外交的力度。这一年,俄美关系虽然有所倒退,但俄欧关系、俄日关系、俄中关...  相似文献   

9.
熊昊  刘利琼 《理论视野》2008,(10):52-54
本文以俄格冲突和波美反导协议为视角,来探讨近来俄罗斯对西方外交政策的调整。2008年以来,俄罗斯在外交和安全上面临着来自西方,尤其是美国的诸多挑战,俄格冲突爆发和波美反导协议的签订使得俄周边局势更加严峻,此番形势下,调整对西方外交政策成为“梅普组合”的一大抉择。具体而言:对西方实行展示自身实力的强硬外交路线,现实加防御性的外交戈为俄对西方政策的概括。国内外相关绩效的随之显露更促使俄坚持上述强硬政策,而且矛头直指美国。  相似文献   

10.
普京上台后便开始调整外交政策,积极推行务实外交。今年以来俄相继出台了“俄联邦国家安全构想”、“新军事学说”和“俄外交政策构想”。在新外交战略中,普京把“确保国家安全”和“为发展经济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作为外交工作的主要任务,将复兴俄罗斯、争取与俄利益相符合的大国地位作为俄外交的长远目标。目前看,普京外交工作的重点一直围绕着三个问题:维护反导条约、争取经济合作与经援、解决车臣问题。 普京作为俄罗斯总统第一次参 加了在日本冲绳召开的西方 7国加俄罗斯的8国首脑会议,但却引人注目。舆论认为,冲绳首脑会议…  相似文献   

11.
对国际形势的判断是一国制订国际战略的基本前提.江泽民对国际形势的判断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的主要思想,主要体现在和平、发展和多极化问题上.江泽民用邓小平国际战略的精髓来处理变化了的世界局势,为中国外交开辟了新的局面,成为21世纪中国国际战略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各国领导人在电贺普京当选为 俄罗斯新总统的同时,纷纷 表示希望与俄加强关系。但是,对“难似猜测”的新总统将推行什么样的对外政策,不但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尤其是普京称“俄身为强国是基因密码中排定的”更加耐人寻味,俄对外政策走向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普京任代总统以来,突出“强国意识”和“爱国主义”,在竞选中提出“强国富民”和恢复大国地位思想,强调“要从国家利益出发制定对外政策”,在大选前夕通过的外交新构想中又着重提出“保护俄境外经济利益的任务”。在此期间,普京“东西方外交”同时出拳,打破了自科索沃战…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邓小平的外交思想,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邓小平关于中国的国际战略思想有两个相互联系的基本方面:一方面,“千万不要当头,这是一个根本国策”;另一方面,“在国际问题上无所作为不可能,还是要有所作为。”(《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63页)邓小平坚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作为”的原则,把“决不当头”与“有所作为”有机地统一起来,为我们正确制定和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提供了方法论基础,形成了邓小平外交思想的独特风格。一、“决不当头”的思想源于对历史…  相似文献   

14.
由于苏联的解体,中亚地区原五个加盟共和国获得了独立,为了谋求国家利益最大化,这些独立后的中亚国家确立了多边务实外交战略.中亚国家所奉行的多边务实外交并非“等距离”外交,其外交政策表现为一定的不平衡倾向性;中亚国家对外交往的亲疏程度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根据国家利益需要动态地调整,尤其在与俄、中、美三大国的外交关系方面表现得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15.
王玉杰 《学理论》2009,(27):27-28
邓小平之所以能够在继承并发晨毛泽东外交思想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外交理念,其关键在于邓小平求真务实的理论品质。他不仅善于继承并灵活运用毛泽东外交思想中那些带有根本意义的方法论和观点,而且敢于突破常规,大胆扬弃那些不适应时代发展的旧观点、旧理论,从而真正做到了完整准确地掌握毛泽东外交思想。  相似文献   

16.
俄格“间谍风波”折射出大国对外高加索地区的争夺,从中也看出俄地缘政策的变化在格鲁吉亚逮捕4名俄罗斯军官,并处以间谍罪后,俄格关系空前激化。俄罗斯总统普京对此大为震怒,专门召开安全负责人会议,谴责格“企图勒索和挑衅俄罗斯”,切断与格方所有交通联系,实行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全方位制裁,宣布俄驻格军事基地进入临战状态。  相似文献   

17.
中国周边外交是中国外交的重要基石,同时也是中国外交布局的"首要"。新形势下颇为严峻的周边安全局势,使我国长期以来坚持的"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睦邻、安邻、富邻"、"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等以和为本的周边外交政策和原则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深刻复杂的周边局势,中国新一届领导人主动谋划,积极进取,以身作则,以德服人,在强调"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周边外交的基础上,不断提出新理念和新倡议,不仅稳定了周边局势,而且为中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8.
在东北亚地区,中、日、俄三大国发挥着重要作用,中日俄关系是有重要地区性影响的三角关系。本文通过分析亚太地区在俄罗斯外交布局中的地位、中日俄合作关系的影响因素等,揭示中日俄关系的内在机制,并对其发展作出估计。  相似文献   

19.
继去年七一讲话全面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后,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就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思想作了深入论述,提出了“四个必须”,其中第一点就是要理论创新。江泽民同志说,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使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这是江泽民同志近年来多次论  相似文献   

20.
此间的舆论指出,金正日莫斯科之行是朝鲜调整外交政策的新步骤,是加强朝俄双边关系的重大外交行动,对推动朝俄传统的友好合作关系的深入发展、加强两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合作、加速半岛和平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并将对地区安全与稳定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