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进驻陕北,1936年1月,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刘志丹等将领决定组织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渡河东征,刘志丹被任命为红军东征北路军总指挥兼二十八军军长,率四县集中起来的千人规模的二十八军东征。临行前,刘志丹给夫人同桂荣写信道:  相似文献   

2.
罗文波  梦柯 《各界》2011,(9):26-28
我参加了第三次长沙保卫战,由薛岳任湖南省主席兼第九战区司令长官。我们是他所辖的第十军,军长方先觉,师长容有略。我在师部直属特务排,任排长。  相似文献   

3.
飞跃驼峰 1944年4月,我所在的部队接到命令:马上飞赴缅甸前线,参加对日作战.当时,我在54军50师师部任特务连连长,54军军长是黄维,下辖第14师、第50师和第198师3个师,其中第14师和第50师被调到缅甸战场,能成为中国远征军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都深感自豪. 算起来,我们是中国派出的第二批远征军.1942年春,日军进攻缅甸后,中国派遣5军、6军和66军3个军约10万部队,组成"中国远征军",但是由于中方和美方指挥混乱,远征军遭受重大挫折,共损失5万人,其中多半是在撤退途中死于饥饿和伤寒病疫.  相似文献   

4.
1930年5月,党中央召开了全国 苏维埃区域代表会议和全国红 军代表会议,决定将活动于闽西和赣南以及湘鄂西、湘鄂赣、鄂豫皖等革命根据地的红军,分别改编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军团;还准备在这四个军团的基础上继续扩大红军,然后再把它们编成四个方面军。根据这个计划,红  相似文献   

5.
李华兰 《侨园》2013,(10):71-71
<正>马占山当过上将,但是,查遍国民党军队的上将名录却没有他的名字。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国民党军军衔属于美国式,不设元帅、大将,上将分特级上将、一级上将、二级上将、上将、中将加上将衔。虽然名目繁多,但上将毕竟是上将,还是有史可查的。特级上将就是蒋介石一人,一级上将先后授予17人,东北军系统中万福麟、于学忠是二级上将,何柱国也是上将。但怎么查也没有马占山的名字。马占山是胡子出身,到苏联后才学会写"马"字,但他作战勇敢,因此官运亨通。1913年马占山只是吴俊升骑兵第二旅第三团少校连长,1 927年就升任骑兵第二军军长,得到奉军中将之衔。1928年12月,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东北军缩编,改军为旅。马占山成为黑龙江省步三旅旅长,但军衔还是中将。江桥抗战期间,马占山被任命为黑龙  相似文献   

6.
白陶 《侨园》2011,(4):46-47
20世纪50年代初,有一百多名老红军战士和人民解放军部队及地方工作人员进藏,完成了和平解放西藏、巩固国防、平叛和改革任务,使经历了一千多年封建农奴制的旧西藏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同时,还传承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优良作风,他们的崇高理想和光辉业绩,至今仍在雪域高原广为传颂。一这些红军干部中,有来自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的,也有来自陕北红军、山西"牺盟会"决死队的;还有来自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参加工作或入党,后来享受红军待遇的,他们绝大多数是军队和地方的各级领导干部。他们主要是在军队从事政治、军事、后勤保障工作,也有参加地方党政工作,都有15年以上的革命斗争经历,许多人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  相似文献   

7.
王新 《侨园》2011,(1):54-55
儒将马鸿宾关键时刻选择了光明马鸿宾,字子宽,甘肃河州(今临夏)人,1884年生。他11岁起即过行伍生活,后升迁至清军管带。辛亥革命后历任宁夏镇总兵、甘肃新军司令、宁夏镇守使,后率所部参加冯玉祥的国民军,任第二十四军军长。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历任宁夏省政府主席、甘肃省政府主席、  相似文献   

8.
海 军有建军节吗?中国人民海军是何年何月何日建立的?海军建立这一天就是建军节吗?这些问题有点复杂 ,有一个时期 ,连海军自己也弄不清楚 ,一度争论不休。最后 ,由毛泽东说话才划上句号。1949年4月23日 ,华东军区海军组建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七兵团司令员张爱萍将军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原国民党军第二舰队司令、起义将领林遵任第一副司令员。华东海军拥有大小舰艇近百艘。1949年9月 ,青岛海军基地成立 ,原中野三纵副司令员刘昌毅任青岛基地司令员。当年12月 ,中南军区海军组建、原四十四军军长方强任军区海军司令员兼政治…  相似文献   

9.
军改班底     
正中共十八大以来,解放军18个集团军中已有17个调整了军长,12个调整了政委。副军以上高级将领的调整人数至今在百人以上,各大军区主官与军兵种和军事院校主官之间实行了对调。如此密集的高级将领人事调整,对军改的意义不言自明。习近平此次擢升上将,再次显示出"不拘一格"的特点。如曾经同在南京军区第31集团军任职过的苗华和王宁晋升中将仅三  相似文献   

10.
1930年5月,当井冈山星火燎原,大别山红旗漫卷之际,又一支以农民武装为主体的革命军队——中国工农红军第13军在浙江永嘉诞生了。 红13军是当时中央军委领导下编入正式序列的全国14支红军部队之一。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支红军队伍的功绩一直鲜为后人所知,党史与军史上均很少写过这支英雄红军的战绩。从1983年开始,中共浙江省委及温州市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办公室本着对历史负责,对革命先烈负责的精神,对红13军创建始末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终于查清了红13军的创建和她的光辉战  相似文献   

11.
1937年8月,回国不久的叶挺受周恩来委托,就南方红军游击队改编事宜,通过当时正在上海指挥作战的第3战区司令长官陈诚向蒋介石提出建议。10月2日,国共两党代表经谈判达成协议,将南方8省13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然而,在未与共产党协商的情况下,蒋介石于9月28日单方面核定:"任命叶挺为新编第四军军长",并于10月12日发布了新四军番号。由此,促成了叶挺的首次延安之行。同时,也开启了叶挺与延安的终生情缘。  相似文献   

12.
《瞭望》2010,(Z2)
<正> 迟浩田翻开第一本烈士名册后,指着李湘的名字说:"李湘是志愿军67军军长,他是牺牲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中最高级别的军事指挥员。" 朝鲜平壤牡丹峰的朝中友谊塔,塔顶有一颗以月桂枝环绕、象征胜利和光荣的斗大金星,塔身正面镶嵌着"友谊塔"3个镏金大字。塔内圆形大厅中央的一座大理石石函里安放着10本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名册,记载了战斗英雄和团级以上的军官。朝鲜朋友说这10本烈士名册"是朝鲜人民的国宝"。在烈士名册第一册第1页上,排在最前面的是我的军长李湘的名字,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他牺牲时只有  相似文献   

13.
正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湖北、河南、安徽三省边界以大别山为中心区域建立的重要革命根据地。到1932年6月,根据地全盛时期面积4万平方公里,人口350万,建立了3个道委、27个县级革命政权,武装斗争、政权建设和土地革命蓬勃发展,成为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这里诞生了10支成军建制的部队,是全国三大主力红军之一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的诞生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党史学界在红军长征史的研究方面有许多新进展,本文简要介绍如下。 一、关于中央红军开始长征的时间问题。 第一种意见认为,中央红军于一九三五年十月十日开始长征。根据是:项英、陈毅、陈丕显等人的回忆。 第二种意见认为。中央红军于一九三五年十月十二日开始长征。根据是,张南生的《一个红军战士的日记》。《日记》  相似文献   

15.
黄慧南  李菁 《各界》2010,(4):10-12
毕业于黄埔一期的黄维,34岁便成为国民党王牌部队整编第18军军长,可谓春风得意。岂料10年之后,他的人生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1948年底,身为第12兵团司令的黄维,在淮海战役中被解放军俘虏,继而成为“战犯黄维”,从而接受了漫长的27年改造。  相似文献   

16.
孔力 《侨园》2014,(1):74-75
在朝鲜的上甘岭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兵团第十五军一战成名,4.5万人中就涌现出黄继光、孙占元、邱少云等各级战斗英雄1.23万多人。河南省焦作新区苏家作乡寨卜昌村就是这只英雄部队的诞生地,1947年8月15日,第十五军的前身一一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九纵队(以下简称“九纵”)在寨卜昌村成立。如今,这里有保存较好的九纵司令部旧址等遗存,给人们留下了一段红色记忆。  相似文献   

17.
袁升平,1912年生,1929年参加红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任志愿军40军政委。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在纪念抗美援朝50周年之际,袁升平将军时记者说:“我打了一辈子仗,最值得自豪的是与世界头号强敌交锋的抗美援朝战争,这也是中华民族扬眉吐气的一次保家卫国的正义战争。” “抗美援朝战争证明中华民族是硬骨头!”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我们军不仅打了韩军,也与美军“王牌”骑兵第1师、陆战第1师、英军27旅、法国营、加拿大25旅、土耳其旅等多国部队交过战,结果都以敌人的惨败而告终。在第二次战役中,我们军 11…  相似文献   

18.
正1934年10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和第二十五军分别从长江南北各革命根据地出发,历时两年,纵横湘鄂川黔滇等15个省,长驱6.5万里,最终到达陕甘地区,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实现了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在此期间,在遥远的北方城市——天津,党组织领导社会各界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抗日救亡斗争,直接或间接地在行动上给予红军长征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9.
佟伟 《侨园》2013,(12):68-68
<正>"九·一八"事变后,在国仇家恨面前,以辽南的张海天、项青山、盖中华、蔡宝山为首的绿林好汉揭竿而起,共同扬起"抗日救国军"的大旗,并提出了"枪口对外"、"不打中国人"的口号。1931年9月23日,"九·一八"的第五天,他们就初露锋芒,率领400多勇士进攻田庄台和营口,炸毁了营口发电所和立科水源地,让日军惶惶不可终日。由此打响了中国民间抗日的第一枪。辽河两岸因此流传开一首民谣:民国二十年(1931年),东北乱  相似文献   

20.
程潜,字颂云,著名的爱国将领。早年参加同盟会,追随孙中山先生从事革命,护国讨袁,转战北伐,任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军长,首克南京。抗日战争时期,他拥护国共合作,督师御寇。1945年,在重庆谈判期间,毛主席和程潜相互拜访,作了亲切交谈,为以后程潜高举义旗,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