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猪囊尾蚴病是常见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对人类健康和兽医公共卫生危害极大,所以猪囊尾蚴病的检验是肉品兽医卫生检验的重要项目之一。由于目前肥猪屠宰加工程序和操作技术尚不够规范,给肉品卫生检验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使猪囊尾蚴病的漏检、误检时有发生。因此,应进一步加强猪囊尾蚴病的检验。1 猪囊尾蚴病的宰后检验按照《肉品卫生检验试行规程》(以下简称《试行规程》)要求,猪宰后检验时应切开咬肌、深腰肌和膈肌,检查其中的猪囊尾蚴。剖检时若在上述肌肉内发现卵圆形、粟粒至黄豆大、乳白色半透明、内有无色液体的囊泡时,即可…  相似文献   

2.
猪囊尾蚴病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和养猪业发展的重要人畜共患病。医学和兽医科学工作者为防治人的猪带绦虫病和猪的囊尾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本试验旨在探索囊尾蚴体外孵育的最佳条件,验证中药合剂OLS的药理作用。1材料与方法1.1猪囊尾蚴采自东北农...  相似文献   

3.
细颈囊尾蚴(Cysticercustenuicolis)是寄生于犬及其它肉食动物小肠内的泡状带绦虫(Taeniahydatigena)的幼虫。它可以寄生于猪、牛和羊等家畜的肝、肺以及网膜等组织引起细颈囊尾蚴病。本病对任何年龄、品种的猪均易感染,特别对...  相似文献   

4.
猪囊虫病是由寄生于人小肠内的猪带绦虫的幼虫———猪囊尾蚴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该病在我国许多省(市、自治区)有分布,东北、华北、西北各省、市及安徽、江苏、湖南、河南等省北部为高发区,呈地方性流行;广西、云南、贵州、福建、广东等省的部分县(市)也呈区域性流行,而且感染率很高,其他省、区则多为散发。人患猪带绦虫病主要是吃了未加工熟的含有猪囊虫的猪肉或沾有猪囊虫的食物而感染;猪感染猪囊虫是由于吃了猪带绦虫的孕节或虫卵,也就是吃了患猪带绦虫病人粪便污染的饲料、牧草、饮水等,猪带绦虫的孕节或虫卵经消…  相似文献   

5.
动物的屠宰检疫是控制疫病流行,保证人体健康的重要措施。甘肃省天水市食品公司所属2个肉联厂,每年屠宰猪8万头左右,在屠宰检疫中发现的疫病主要有猪瘟、猪巴氏杆菌病、猪丹毒、猪钩端螺旋体病、猪囊尾蚴病、猪旋毛虫病和住肉孢子虫病等。现根据天水市1985~19...  相似文献   

6.
猪急性细颈囊尾蚴病的诊治大量细颈囊尾蚴同时侵袭猪肝、肺组织引起的急性感染病例较少见,笔者对余杭县陆某饲养的50头猪出现急性病例进行临床检查、病理剖检和虫体鉴定,并用吡喹酮治愈。发病情况1995年12月30日,陆某从嘉兴市交易市场购入仔猪50头分别在6...  相似文献   

7.
猪囊虫病的简易诊断方法猪囊虫病是由猪带绦虫的幼虫猪囊尾蚴寄生于猪等动物的肌肉和其他组织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本病不仅对养猪业危害极大,而且威胁着人的健康,在公共卫生上有重要意义。该病的诊断方法较多,但临床诊断比较困难。笔者在实践中摸索出视、听、触相结合...  相似文献   

8.
猪囊尾蚴是寄生于人体的带科有钩绦虫的幼虫,细颈囊尾蚴则是寄生于犬、狼等动物的带科泡状带绦虫的幼虫。两病的流行范围都很广泛,危害性较大,长期以来尚无可靠的治疗方法。 猪囊尾蚴病是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成虫寄生于人的小肠,幼虫寄生于猪,也寄生于人。猪是其中间宿主,而人既是其终末宿主,又是中间宿主。本病可给病人带来极大痛苦,甚至造成死亡。患有囊尾蚴的病猪,轻者需进行无害处理,重者则需销毁,平均以每头猪损失35元计算,流行省份一年损失即达千万元以上,全国累计,每年几达亿元之多,给国家造成巨大的济经损失。  相似文献   

9.
猪阴囊内寄生细颈囊尾蚴一例湖南省农业科学院一私人养的小公猪在去势时,阴囊内发现细颈囊尾蚴1个,囊泡如蚕豆大,发育正常。阴囊内壁平滑,无充血现象,去势前无异常临床表现。小猪阴囊内寄生细颈囊尾蚴实属罕见,这在寄生虫病学中称之为异位寄生或迷途寄生。(湖南农...  相似文献   

10.
鹿的细颈囊尾蚴病一例细颈囊尾蚴是泡状带绦虫的幼虫阶段,呈泡囊状,囊壁乳白色,泡内充满透明液。成虫寄生于食肉兽的小肠,幼虫寄生于猪、羊等的肝脏浆膜,网膜及肠系膜等处,严重感染还可进入胸腔。1995年10月31日,我国突然死亡1只鹿,剖检发现肝和肺表面、...  相似文献   

11.
中西医结合治疗猪葡萄球菌病唐明德,魏文进,王永辉(新疆军区兽医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02)1992年9月~1993年3月,乌鲁木齐县大湾乡个体养猪专业户饲养的猪群中,相继发生猪葡萄球菌病(仔猪皮炎),我们采取中西药外用的方法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猪囊虫病     
猪囊虫病是由于猪带绦虫的幼虫(猪囊尾蚴或猪囊虫)寄生在猪或人体的各部肌肉(横纹肌、心肌、隔肌和舌肌)组织内,有时还可寄生在脑子里,所引起的疾病。野猪、狗、猫等动物也能感染猪囊虫。所以猪囊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动物病。猪带绦虫病是猪带绦虫的成虫寄生在人的小肠里引起的疾病。人是猪带绦虫的唯一的终末宿主,同时又是它的中间宿主。猪带绦虫病患者是猪囊虫病的传染源。由于猪带绦虫病和猪囊虫病在人畜中间循环感  相似文献   

13.
猪喘气病的药物治疗试验肖达,赵秀然,章寿民,李龙瑞(江西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院南昌330045)(江西民星企业集团公司)作者用土霉素(75ppm)拌料,用林可-壮观霉素合剂(20ppm)混饮和林可。壮观霉素预混剂(40ppm)拌料,治疗猪喘气病。用药2...  相似文献   

14.
猪水泡病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现状周鹏程(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100871)谢庆阁(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猪水泡病(Swinevesiculardisease,SVD)是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临床表现以口鼻腔粘膜、蹄部等出现水泡或溃烂为特征,与...  相似文献   

15.
猪囊尾蚴病是发展养猪业的一害,也是人畜共患的一种严重的寄生虫病。据不完全统计,在我旗每年不能食用的囊虫猪可达千余头,给国家和个人造成10~20万元的经济损失。我们于1982年9月在旗食品公司配合下,应用吡喹酮治疗猪囊尾蚴病,共治疗三头,治愈率达百分之百。 (一)治疗方法 保证在无菌条件下将吡喹酮(南京药厂生产的粉剂)一份与液体石蜡五份研磨均匀后,于颈部深层肌肉注射(应用静脉注射针头)。  相似文献   

16.
利用地高辛(Digoxigenin)标记的PUP重组质粒探针,分别对7株猪细小病毒(PPV)分离毒及PPVBM1株细胞培养物的DNA抽提物进行斑点杂交,结果均为阳性,而对照的猪瘟病毒、伪狂犬病病毒(PRV)、乙型脑炎病毒及PK15细胞为阴性;对7份PPV自然感染病料进行处理,杂交结果为阳性反应,对照健康猪组织、猪瘟病料、猪伪狂犬病病料则为阴性。  相似文献   

17.
1984年第2期《兽医科技杂志》摘登了“猪皮下脂肪内寄生囊尾蚴病一例”一文,该文作者强调:“特别是在皮下脂肪内亦见到有囊尾蚴寄生,这是书刊中没有记载的寄生部位”。我认为这种提法是不正确的。 《兽医卫生检验》一书中介绍:猪囊尾蚴主要寄生于臀肌、股部内侧肌、腰肌、肩胛外侧肌、咬肌、舌肌以及膈肌和心肌,重症的可见于食道、肺、肝、胃大弯、淋巴结和皮下脂肪中,个别的也见于大脑—脑实质或硬脑脑下,甚至蹄部筋腱处。  相似文献   

18.
猪带绦虫病和囊虫病是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呈全球分布 ,而以发展中国家较多 ,主要流行于非洲、亚洲、拉丁美洲及东欧地区。猪带绦虫的幼虫———囊尾蚴不但寄生在猪体引起猪囊虫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而且可侵入人体的不同部位引起各种囊虫病 ,其中寄生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囊虫可致神经系统损害 ,引起癫痫、高颅压、精神障碍等症状 ,甚至造成患者残废或死亡。猪带绦虫病、囊虫病在我国分布也较广泛 ,对人身体健康及畜牧业的发展危害极大[1] 。以往采取服用抗蠕虫药物治疗和改变人们行为习惯的方法防制囊虫病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明显降低了绦虫…  相似文献   

19.
从猪囊尾蚴中提取总RNA ,并分离出mRNA ,采用定向克隆方法 ,将猪囊尾蚴cDNA片段重组入质粒表达载体 pSPORT 1的NotⅠ和SalⅠ双酶切位点之间 ,构建了猪囊尾蚴cDNA表达文库。通过库容量鉴定 ,所构建的表达文库的容量为 2× 10 6 ;经含有IPTG和X gal的颜色选择平皿测定 ,其重组率为 10 0 %。  相似文献   

20.
人工感染猪囊尾蚴的组织结构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解成熟猪囊尾蚴的组织结构,进一步研究其特异性抗原定位,对猪带绦虫病患者用槟榔、南瓜子驱虫,采集虫卵,人工感染猪,收集新鲜猪囊尾蚴,石蜡切片,HE染色后进行了光镜观察,并用胆汁法翻出头节,超薄切片,进行了透射电镜观察.光镜观察表明,囊尾蚴有2个囊腔,较小的囊腔包括头节和颈节,较大的囊腔包括囊壁和囊液,囊壁外层具有绒毛,并有宿主结缔组织的成分;电镜观察表明,翻出头节的囊尾蚴除与已报道的未翻出头节的囊尾蚴结构相同外,最突出的特点是神经索和排泄管并行,石灰小体呈板层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