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4年12月2日,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一则民事诉讼案,暴露沈阳一起特大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沈阳三泰投资担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沈阳三泰公司)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高达11.7亿元,尚欠3.5亿元的本金没有返还.  相似文献   

2.
背景:2013年2月28日,曾被誉为"青岛市十大杰出青年"的民营企业家刘迪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虚假出资罪被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人民检察院公诉至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人民法院。检察机关指控刘迪等人在2010年3月至2011年12月期间,非法吸收公众存款37亿余元,至今29亿余元无法归还。而此案涉案金额远远超出轰动一时的  相似文献   

3.
张明 《检察风云》2006,(6):45-47
2006年元月27日,安徽省阜南县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安徽省最大的一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走上被告席的是,安徽省太和县的农民企业家李文彬和他的4名直系亲属。据检察机关指控,1995年7月以来, 安徽太和县皮条孙镇塑料加工厂,在法定代表人李文彬等人的策划、安排下, 以投资建厂、扩大生产为由,以高息为诱饵,向社会不特定公众吸收存款共计 6.43亿余元。至2004年12月案发,尚有7836万余元未能兑付……其行为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相似文献   

4.
周泽 《中国律师》2003,(11):77-78
据媒体报道,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偷税和非法持有弹药,河北大午农牧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大午、副董事长孙志华、总经理孙德华最近被徐水县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河北省徐水县公安局这样介绍大午公司的“非法集资”问题:1993年以来,河北大午农牧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以高于同期银行利率、不收利息税等手段,在周边村镇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累计达1.8亿余元,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法和国务院关于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的有关规定。对孙大午兄弟因大午集团“非法集资”被捕,各界大表同情。一些学者甚至通过组…  相似文献   

5.
2014年3月19日,备受关注的包头市兴华信用投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兴华公司”)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在内蒙古包头市昆都仑区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这起涉案资金高达46亿多元的非法吸储案,是包头市近年来最大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  相似文献   

6.
一、案情介绍案情:被告人汪某于2000年至2004年间,未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非法向不特定的社会公众吸收存款共计1.27亿余元。2005年8月,一审法院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判处汪某有期徒刑九年六个月,汪某不服判决提起上诉,二审法院于10月裁定维持一审判决。2005年11月,公诉机关又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指控被告人汪某,认为被告人汪  相似文献   

7.
涉案金额1.23亿元,受害群众达4800多人,犯罪嫌疑人30余人。这些,构成了建国以来吉林市最大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  相似文献   

8.
《法人》2013,(8):77-78
皮包公司老板非法集资2.4亿被捕7月6日,有媒体报道,黑龙江齐齐哈尔市年近40岁的葛某,在三年前注资10万元,成立了房产经纪公司。然而,此公司并没有真正的业务和项目,而是以此做非法集资,3年来,非法集资额度达到了2.4亿元。近日,葛某、许某、王某等13名犯罪嫌疑人分别因涉嫌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已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  相似文献   

9.
法治焦点     
浙江银泰集资诈骗涉案55亿浙江丽水银泰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季文华等6人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抽逃出资一案,涉案金额逾55亿元,日前被浙江省丽水市中级法院一审判决,主犯被处死刑。2003年至2008年,被告人隐瞒公司连年亏损真相,通过高价竞买土地、媒体宣传等各种方式,向不特定社会公众进行非法集资。国家发改委启动对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反垄断调查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正在接  相似文献   

10.
以高额回报为诱饵,以投资房产等形式,大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这场高达2.7亿余元的民间借贷的崩盘,不仅导致了曾经做着地产梦的吴连伟的破产,也拉下了身为银行支行行长的楮程军、黄一平。  相似文献   

11.
武军磊 《检察风云》2014,(15):44-45
连续三年被浦发银行总部授予"揽储冠军"的郑州浦发银行21世纪支行原副行长马益江,在短短两年多时间里,伙同他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63.95亿元。2013年年底,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马益江最终获刑七年。一个昔日的"省级模范标兵"走到这一步,让人们扼腕叹息。  相似文献   

12.
原北京生态源农业高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长王俊伙同该公司市场部经理任向东、该公司总经理徐显义以高额利息回报为诱饵.采用欺骗手段骗取6900余万元民间投资款。殷秀田、刘晓春、栗文荣等人为赚取中介费,竟为该公司非法吸收公众存款。2007年5月29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此起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共存款案。  相似文献   

13.
2012年2月8日上午10时,北京市第一中级法院公开宣判了"东方森茂"法定代表人冯洋等12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及吴磊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该两案于2011年5月立案,涉案金额高达1.6亿元。由于被告人数众多,且涉及千余名被害人,仅庭审出示证据就耗时3天时间。在合议庭和相关单位的配合保障下,该案历时9个月,终于顺利审结。  相似文献   

14.
王红兵 《江淮法治》2013,(13):40-41
案例一被告人王某,1962年出生于安徽省庐江县。王某在2009年4月至2011年8月期间为经营收购粮食、种植兰花、工程建设等业务,采取出具借条,定期支付利息的手段,向社会不特定的人非法吸收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671.8万余元未归还,给存款人造成了重大损失。其中,被告人王某在2010年以月利率30%向汪某借款56万元未归还。庐江县人民法院经审理,于2012年10月11日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判处被告人王某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20万元。  相似文献   

15.
骆灿  俞敏 《检察风云》2006,(19):50-51
2006年8月9日,经检察机关抗诉,广西北流市法院对备受当地民众关注的该市融通典当行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3100多万元一案作出改判,认定主犯刘桥黎不属自首,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并处罚金5万元;认定俞伟、梁晓君、温玉妮三人属从犯,有立功表现,以同罪各判处有期徒刑2年及罚金2万元;追缴四被告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未退还部分260多万元退赔给47位被害人.  相似文献   

16.
王茜 《法人》2023,(5):87-88
<正>4月21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对派生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派生集团”)和唐军、张林等46人犯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数罪作出终审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派生集团被罚16.1亿元,原董事长唐军、原总经理张林被判20年刑期,罚款合计近一亿元。2022年12月22日,广东省东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集资诈骗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操纵证券市场罪数罪并罚,判处派生集团罚金16.1亿元。  相似文献   

17.
紫木 《检察风云》2006,(5):50-51
2005年12月1日,陕西省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对陕西西部国际车城有限公司一案作出一审判决,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判处法人王权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判令陕西西部国际车城有限公司将犯罪所得退赔被害人。这起震动整个西部地区、牵动千余受害者、非法融资6千多万的大案尘埃落定。当2005年5月24日王权因涉嫌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逮捕,在当地引起了强烈反响,一直到开庭审理,围绕这起案件有许多的议论,到底是不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在法律界和社会上有不同说法,法院的定性对此可说是一个了断,一正社会视听。  相似文献   

18.
搜案     
《法人》2007,(5):10-10
浙江丽水3亿元非法吸储案被起诉;安徽亳州特大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开审;亿霖木业传销案涉及资金达16.8亿元,;上海房地局原副局长殷国元被调查;呼市一公司老总贪污受贿挪用过亿元  相似文献   

19.
最高法院最新颁布的司法解释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提供了操作性标准,但是相关规定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民间借贷的界限仍然值得探讨。其中,"存款"的概念应当基于金融业务理解,"公众"不宜量化,融资人的主观目的是判断民间借贷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重要标准,吸收公众存款用于正常经营活动更不宜以损害后果作为定罪与否之根据。  相似文献   

20.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主要表现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是指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出具凭证,承诺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