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留澜 《前进》2006,(8):12-13
继东部开放、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三大区域政策后,党中央作出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决策。作为我国新阶段总体发展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中部崛起对于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对山西来说更是难得的历史机遇。为动员全省力量实施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中共山西省委八届九次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实施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决议,明确提出了我省实施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基本原则和主要措施,号召全省干部群众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实现山西崛起。这充分体现了山西人民不甘落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决心和信心。7月7日下午,省委宣传部召开"贯彻省委八届九次全会精神实现山西崛起座谈会"。来自省城理论界的专家学者以及省、县(区)政府部门负责人,结合各自工作实际,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就贯彻落实省委关于山西实施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决议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观点、意见和建议。与会专家认为,宣传思想战线要不断深化对山西实施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的研究,为实现山西崛起做好理论准备、提供理论支持,在营造山西崛起的浓厚氛围、形成山西崛起的强大合力上努力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本刊摘要刊发部分专家的发言材料,供读者学习参阅。  相似文献   

2.
徐之顺 《群众》2014,(11):64-65
<正>当前,我国智库建设正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智库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高度重视、积极探索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从世界范围看,现代智库一般具有专业性、独立性、多元性、竞争性、建设性等重要特征。我国智库建设既要遵循世界智库发展的一般规律,更要从我国基本国情和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出发,准确把握智库建设的"中国特色",探索一条更适合自身特点的智库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3.
决策的失误是最大的失误!据相关数据统计表明,中国的决策失误率达到30%,而西方发达国家只有5%左右。而"中国智库"的缺陷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这个"超级智库"的出现,为中国智库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4.
贾舒 《长白学刊》2021,(4):112-119
智慧城市是现代城市发展范式的转换.中国特色新型智慧城市的内涵特征是以实现人民为中心的发展为价值追求,以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建设目标,以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为发展方向.中国特色新型智慧城市是在以先进技术为支撑的智慧基础设施和相关政策的支持下,同时在经济、社会、环境与治理四个维度上实现全面协同发展目标.在经济维度上...  相似文献   

5.
薛澜:智库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是研究智库必须关注的核心。赵弘:就民办智库本身,还是应当关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提高服务于政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叶檀:如果真的让中国的智库产生影响,还是应该为研究机构"松绑",为智库发展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6.
颜昌宙 《中国发展》2013,13(3):89-89
过去的30多年来,中国经历了惊人的经济增长和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成为全球发展中最引人注目的特征之一.中国的城市化率由1982年的20.2%增加到2011年的51.3%,但城镇化进程中环境与发展的矛盾也日益突出.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要科学规划城市群规模和布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同时,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和生态安全格局.  相似文献   

7.
科学发展观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理论创新的标志性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为人类认识未来和发展开辟的一个新的视角.科学发展观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构建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理论.它标志着当代中国将走出一条独特的、既不同于欧美发达国家又不同于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的新道路及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周琪 《人民论坛》2013,(12):6-14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政府决策所涉及的内容更加繁重,范围更加广泛,对专业性研究和决策咨询机构的服务需求也日益增多。智库就是在此基础上诞生和发展起来的。现代意义上的智库于20世纪初诞生在美国,20世纪70、80年代迎来发展的高峰期,如今已在全世界普及开来。放眼世界,智库数量不仅庞大,而且类型多样,研究范围极其广泛,从传统的内政、外交、军事扩展到经济、科技、教育、人口等诸多方面。如美国的布鲁金斯学会、英国的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日本的野村综合研究所等,不仅在本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且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  相似文献   

9.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全文如下。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现提出如下意见。一、重大意义(一)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党和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的重要支撑。决策咨询制度是我国社  相似文献   

10.
在“智库热”的背景下,智库研究领域对于“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特’在何处、因何而‘特’”这一关键问题一直缺乏深入考察。知识体制理论通过对不同国家政策知识生产与运用的体制机制进行类型学分析,并从政策制定体制和生产体制追溯其“国家起源”,为辨析我国智库系统的基本特色及其决定因素提供了有效视角。我国的政策制定以公共利益为出发点、以共识为基础、以行政为主导、理性化程度高,相应地决定了智库系统具有鲜明的公共性、结构的中心化、功能的集思广益性、政策知识运用的科学性。必须从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统一的角度认识智库系统的“中国特色”,进而科学推进智库建设的“中国实践”。  相似文献   

11.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全文如下。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现提出如下意见。一、重大意义(一)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党和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的重要支撑。决策咨询制度是我国社  相似文献   

1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 现将《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13.
从国务院副总理的职位上引退一年后,71岁的曾培炎再度“出山”,这次,他有了一个新身份——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以下简称国经中心)理事长。  相似文献   

14.
WANG CHEN 《人权》2013,(1):2-3
从2008年以来,我们已在五年时间里连续五次在中国北京举办北京人权论坛,就国际人权领域大家共同关心的话题发表意见,坦诚交流。五年时间,只是短暂一瞬,而我们却通过北京人权论坛这一平等、开放的平台,凝聚了智慧,促进了了解,扩大了共识,增进了友谊。北京人权论坛的举办,顺应了当今时代的发展要  相似文献   

15.
朱兆中在《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8年第11期撰文认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中国经历了更新与重构的曲折历程。邓小平提出了共赢——两头都受益的人民利益至上的核心价值观和小康社会的目标,初步建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江泽民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构。  相似文献   

16.
李庭华 《桂海论丛》2012,(3):129+128
2011年12月,何成学、朱新玲历时3年多专题研究的学术专著《从中国特色革命理论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以下简称为《两大特色理论研究》),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组织出版。全书共分四编(总论、历史回溯、历史研究、比较研究)16章,40万字,全面梳理了两大特色理论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深刻分析了两大特色理论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相同点与  相似文献   

17.
梅荣政教授的新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问题研究>,近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数月前,著者将该书寄送于我,暑假期间得空读之,深感这是一部科学研究和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厚重力作,是一部富于理论创新的学术力作.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准确地表述了民主党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性质;把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理论作为参政党建设的理论基础,符合客观实际,为参政党思想建设奠定理论基础;参政党组织发展取决于其社会基础和多党合作的需要,在坚持组织发展基本原则、分工和相关规定的前提下,加强参政党组织建设。  相似文献   

19.
《新东方》2019,(2)
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是当前社会各界讨论的热点,众多文献从自由贸易港起源、发展、终结的演变规律,提炼出自由贸易港九类成功因素。分析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发展定位和可能存在的困境,认为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存在跨越发展的不足和与周边区域产业链关联差的缺陷,从成功因素中的经济腹地新视角,结合自由贸易港演变规律,提出自由贸易港建设可从琼州海峡一体化、联动环北部湾构建经济腹地、建立特别合作区弥补跨越发展缺陷、融入港城联盟优化资源配置等四个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一、中国经济已经显现筑底企稳迹象2012年,在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压力明显降低后,宏观经济政策的重点开始转向"稳增长"。这是2010年以来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一个重要变化点,意味着宏观经济政策由扩张转向保持合理力度。随着政策调整,中国经济筑底企稳迹象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