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全生产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把安全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理念纳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这是我们对科学发展观认识的深化。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为促进安全生产、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健康进行了长期努力,做了大量工作。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更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重特大安全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害。我…  相似文献   

2.
决策者说     
《今日浙江》2006,(7):4-4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更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  相似文献   

3.
半月时政     
决策者说□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更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3月27日在政治局第30次集体学习会上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关注安全,关爱生命,进一步认识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坚持不懈地把安全生产工作抓细抓实抓好。□今后,中央新增的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资金主要用于农村,这是一个重大转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国家要给予必要的支持,但根本要靠改革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各级干部要带领群众…  相似文献   

4.
梁国栋 《中国人大》2013,(13):15-16
刚刚过去的6月份事故不断,从吉林到贵州,从山东到四川,接连发生的多起重特大安全事故都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5月以来,多地相继发生了几起电梯安全事故,造成乘客当场死亡。惨痛的事故再次敲响安全警钟,发展绝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要确保安全,法律永远都是不可缺少的利器。6月29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  相似文献   

5.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这为安全生产工作指明了方向,是我们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和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这条安全生产红线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是当之  相似文献   

6.
<正>血的教训告诫我们,安全生产一时一刻都不能懈怠,一丝一毫都不能放松。各地各部门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吸取咸阳淳化"5.15"特别重大道路交通事故教训,充分认识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切实把安全生产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化"发展绝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的要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安全发展理念,切实做到"宁防十次空、不放一次松",树立"有事总是从无事中来的"的防范意识,把安全生产与全省稳增长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同部署、同落实,坚决防范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代价论”是错误的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可以称为“代价论”。此观点所持的态度是错误的,其错误就在于把牺牲精神文明作为了发展市场经济和经济起飞的条件,作为了必须付出的代价。不能否认,任何事物的前进和发展都会付出一定的代价,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8.
杨明武 《创造》2015,(10):68-69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要"牢牢紧绷安全生产这根弦,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中央、省、市也多次提出安全生产不仅是发展问题和民生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无论是哪一级组织、哪一级领导干部,只要踩到安全生产这根红线,就要付出沉重代价.我们必须认真贯彻上级精神,保持头脑清醒,做到"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全方位抓好安全生产工作.  相似文献   

9.
建设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绝不能以牺牲可持续发展为代价,更不能以牺牲广大群众的长远利益为代价。我们既要把合肥建设得更大、更强,还要把合肥建设得更美、更有发展后劲,让人民群众及子孙后代生活得更加富裕、更加美好。这里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就是要解决好扩大建设用地和保持耕地面积动态平衡的矛盾。耕地是农民的生命、国家的粮仓。国家对各类建设占用耕地实行“占一补一”的占补平衡政策,既是为了保持均衡发展、优化生态环  相似文献   

10.
法政录     
《民主与法制》2013,(18):3-3
习近平:发展决不能以牺牲生命为代价 针对近期多个地区接连发生的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6月6日正在国外访问的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他指m,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要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把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到实处,切实防范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此外.6月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迅速开展全国安全生产大检查,对查出的问题“零容忍”。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论述《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时指出,我们进行现代化建设,无疑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把物质文明建设好。同时,必须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要把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始失不渝地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去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因此解决各级领导干部对搞物质文明建设,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的认识问题,是贯彻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一…  相似文献   

12.
正豫政办[2014]22号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3]99号)是煤炭行业坚守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的红线和煤矿安全治本攻坚的指导性文件,对遏制煤矿重特大事故发生、促进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总书记在十四届五中全会闭幕讲话中说:我们进行现代化建设,无疑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把物质文明建设好。同时,必须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要把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始终不渝地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去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能牺牲,这主要是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认识。 第一,党的基本路线所制定的奋斗目标是两个文明一起抓 邓小平同志1979年就指出,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根本方针。  相似文献   

14.
声音     
《中国人大》2009,(15):5-5
我们既要重视GDP,更要重视安全发展,用百姓生命换来的GDP,自给也不能要! 7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在重庆市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表示,以铁的手腕、铁的决心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  相似文献   

15.
《中国减灾》2021,(12):6-9
接连发生的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 国务院有关部门将这些事故及发生原因的情况通报各地区各部门,使大家进一步警醒起来,吸取血的教训,痛定思痛,举一反三,开展一次彻底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坚决堵塞漏洞、排除隐患. ...  相似文献   

16.
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强调:“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如此突出精神文明的重要地位,是因为作为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精神文明有着物质文明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代价论”评析沈新力所谓“代价论”其完整含义是:要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搞好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建设的速度,必须以牺牲精神文明为前提条件,必须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付出必要的代价。应该说,任何事物的前进和发展都会付出一定的代价,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也是一...  相似文献   

18.
两个文明建设是相辅相成的统一体,我们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要纠正种种错误和模糊认识,比如:只要经济搞上去精神文明自然会上去的“自发论”、先把经济搞上去再抓精神文明也不迟的“先后论”、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发展的“代价论”,以及经济部门抓经济、宣传文化等部门抓精神文明的“两张皮论”等。在全市整  相似文献   

19.
<正>吉政办发[2014]18号各市(州)人民政府,长白山管委会,各县(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办、各直属机构: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3]99号)和《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构建安全发展长效机制的意见》(吉发[2013]12号)要求,为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强化"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理念,坚守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的红线,坚决遏制煤矿重特大事故发生,经省政府同意,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20.
丁武成 《创造》2015,(5):50-51
<正>生命是不可逾越的红线,法律是必须遵守的底线。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重大任务,部署了必须突出抓好的各项重点工作,也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出了工作要求,提供了政治支持。同时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理念,坚守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条“红线”,进一步提升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地位、强化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加强政府监管、强化责任追究,必将在全面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切实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