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丽江,云南省西北部的一座小城,曾经是西方文人墨客笔下遥远神秘的东方王国的缩影。古城旅游把丽江旅游业搅得喧闹沸腾,使这座遥远的小城蜚声世界,俨然成了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和传说中的乐园的现实代表。山、水、城之韵“在世界文化遗产中,多数的都只是一个空壳,而丽江古城却是一座活着的古城。”国际旅游机构认为,丽江已经是“中国最令人向往的10个城市之一”,并同时是“地球上最值得光顾的100个小城市之一”。1996年丽江地震后,丽江创造了一个个令世人瞩目的奇迹,1999年经联合国有关机构的反复甄别,在中国现…  相似文献   

2.
1997年12月4日凌晨3时,从意大利那不勒斯传回一个令人振奋的喜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一致通过把丽江古城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这是我国四座历史文化名城中以整体保护的方式争取到的第一顶桂冠。为什么远在中国西南边政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小城竟“一夜成名天下知”?其扭力何在?答案只有一个,即深途的文化内涵。首先是丽江古城作为中国少数民族创建经营的古城,有水乡之容,具山城之貌,800多年林风沐雨,在中国请名城中仍独具风采,烟烟生辉;其二是丽江古城布局突破了中原建城的框限,街道布局、水系利用。民居构造等奇章妙笔成…  相似文献   

3.
江仕敏 《创造》2015,(4):18-31
<正>春夏之交的高原丽江,极目远望,干山竞秀,碧水争流,锦绣如画。距离大研占城28公里的三义国际机场,也在这个花香馥郁的时节,即将迎来她20周岁的生日……20年前的5月18日,伴随着丽江机场航站的正式成立,被困于苍莽群山之中的丽江,终于一步跨入"空港时代"。丽江,从此有了蓝天高度;丽江,山河从此更胜游。20年寒来暑往,丽江机场在不  相似文献   

4.
搜城|丽江     
《小康》2020,(6)
正(图1)窗口丽江拥有丰富的多民族文化,中国国际丽江民族文化交流中心是外界了解丽江民族文化、认识丽江民族文化的一扇窗口。(图2)远眺古城丽江是第二批被批准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中国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两座古城之一。古城内街道依山傍水修建,以红色角砾岩铺就,拥有四方街、木府、五凤楼等特色景点。  相似文献   

5.
近10多年来,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的商品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市场不断增加,到1993年底,全县各类市场已发展到30个。大研镇各种门市和摊点与日俱增,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许多封闭式的院墙已改变为各种商店门市,国营、集体、个体商业多渠道发展,特别是个体商发展较快。但从走出县门、省门、国门开拓国内外市场方面看,丽江与先进地区比较,仍有不少差距。在这方面,过去的丽江纳西族人有不少值得继承和发扬的好传统,这些传统是属于中华民族共有的健康向上的民族精神的一部分,继承这些传统,是今天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需要。丽江是我国古代南方…  相似文献   

6.
丽江位于中国云南省西北部,金沙江中上游,地处青藏高原向云贵高原过渡地带和滇、川、藏大三角区域。丽江历史上就是滇西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汉朝(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开始就是通往西藏和印度、尼泊尔等地的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上的重要物资集散地。  相似文献   

7.
10月16日至19日,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沉浸在一片欢庆、祥和的节日氛围中,刚刚欢庆新中国50华诞的109万丽江各族人民,又迎来了一千余位海内外宾客,会聚于千年不化的玉龙雪山下,共同参与99中国丽江国际东巴文化艺术节及其系列活动。中共中央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王洛林,全国政协常委和志强、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卢邦正、省政协副主席张学文、俄罗斯驻中国大使罗高寿等与各族各界二万多人出席了开幕式。本届国际东巴文化艺术节的主题为:继承、发展、和谐、团结,主会场设在地区体育场,在歌海人潮中散发出浓…  相似文献   

8.
速读·数字     
《创造》2014,(3):9-9
据世界银行的标准“人均GDP达到12616美元的国家就属于高收入国家”,目前中国42城进入到发达行列。天津、北京和上海三大直辖市,克拉玛依、鄂尔多斯等能源之城,深圳、苏州、无锡、广州、大连等均名列其中,主要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山东、辽宁以及中西部的一些省会大城。  相似文献   

9.
姜山 《创造》2015,(10):80-81
很多人都说,丽江是一个去了就不想回来的地方;很多去过丽江的人也说,丽江是一个值得一去再去的地方.丽江的美景是人们来到这里选择停留的理由,而与悠远厚重的文化来一场高雅的邂逅,也是许多游客心中的向往. 文化是丽江的灵魂.丽江地处滇、川、藏大香格里拉的核心地区,是羌藏文化圈、汉文化圈和濮越文化圈的重要交汇区,是中国西部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富集的少数民族地区,多元文化独具特色,自然景观绚丽多彩,民族风情淳朴浓郁,拥有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记忆遗产、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等多项桂冠.  相似文献   

10.
1941年,俄国人顾彼得作为国际援华组织“中国工业合作协会”的一员来到了丽江。当时的丽江远非近年来令人趋之若骛的旅游目的地,而是没有一个汉族官员愿意去的蛮荒所在。可顾彼得却为这个有着“天堂的景色”的地方深深折服,一住就是九年。  相似文献   

11.
神奇丽江     
黄咏 《当代广西》2007,(19):55-55
为什么人们鱼贯涌进丽江?古城丽江有着怎样的神奇?带着疑惑,怀揣好奇,我走进了位于滇、川、藏交汇之地的古城丽江。 据地方志载,古城“始建于南宋末,至明初有居民千余户”,已具相当规模。公元1382年,明太祖朱元璋册封纳西首领阿得任世袭丽江知府,并“钦赐姓木”。木府土司从那时起就建设城市,但偏不修城墙,  相似文献   

12.
1999年4月,丽江大研纳西古乐会在台北演出,大获成功,轰动宝岛。这次演出的缘起,是由于台湾戏剧界知名人士、祖籍云南大理的万乃竺小姐于1997年5月到丽江旅游,被丽江的山水所吸引,更被丽江大研纳西古乐会古朴的演出所震撼,于是决心邀请古乐会赴台演出。丁乃竺述说丽江丁乃竺小姐回忆说“1997年5月,赖声川、我和几位好反,作了一次云南之旅。云南地处高原,空气和水特别好,再加上多元的少数民族文化,因此,云南就显得特别与众不同。我们一行人到了丽江,就为这块迷人的世外桃源所沉醉,纳西人口不过周余万,而丽江也可称为当世净土…  相似文献   

13.
丽江行     
《群众》2002,(7)
云南丽江,美丽而神奇。古城、古乐、雪山,金沙江、沪沽湖、女儿国……充满神奇之感。生生不息的丽江人,孕育了举世无双、独具风格的丽江文化。游览丽江,不仅可以享受撼人心坎的美,而且可以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相似文献   

14.
朱红霞  唐雅舒 《创造》2009,(6):62-63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地和世界级的旅游胜地,丽江的节能工作从某一个方面来说,代表的是云南和中国的节能行动,因此就显得尤为重要。6月15目,丽江市节能宣传周活动暨高效照明产品(节能灯)赠送仪式在丽江启动。此次活动,云南省节能办共向丽江市古城区、玉龙县黄山镇、华坪县通达乡的五个村赠送节能灯3100支、日光灯100支。参加丽江市节能宣传周启动仪式的领导表示,只有大力推行节能工作,丽江的天才会更蓝,水才会更清,山才会更绿,这座美丽的古城也才会更美,这也是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相似文献   

15.
《人大研究》2013,(12):F0004-F0004
中国当归城由甘肃当归城生物科技集团投资开发,目前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当归专业交易市场,控制了全困百分之七十的当归交易城。中国当归城项目充分利用了“中国当归之乡”无形资产,已根植甘肃南部咽喉,  相似文献   

16.
作为发展旅游业较为成功的一个典型,丽江旅游业的发展首先得益于其独具优势的自然生态环境,它同丽江的人文环境结合就成为了丽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丽江旅游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呈现出良性互动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时事报告》2010,(10):82-82
位于河北省香河县境内的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物流中心已经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亚洲最大的农产品集散中心。该项目由“三城一中心一基地”组成,即中国国际农产品城、中国国际清真食品城、中国国际花卉城、中国国际农产品会展中心和中国国际农产品企业总部集群基地。  相似文献   

18.
民国时期丽江商界的纳西族妇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国时期是近代丽江商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这一时期,大量的丽江纳西族妇女积极参与了丽江商业的发展进程,她们如火如荼的商务活动不仅为丽江商业的发展作出了特有的贡献,而且这些活动还有机地构成了纳西族经济史研究中不可忽视和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纳西族商妇成...  相似文献   

19.
数字     
《创造》2014,(3):9
正42城据世界银行的标准"人均GDP达到12616美元的国家就属于高收入国家",目前中国42城进入到发达行列。天津、北京和上海三大直辖市,克拉玛依、鄂尔多斯等能源之城,深圳、苏州、无锡、广州、大连等均名列其中,主要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山东、辽宁以及中西部的一些省会大城。  相似文献   

20.
和丽东 《创造》2001,(9):11-12
随着旅游业的启动,丽江开始名声大噪,由一个默默无闻的滇西一隅,成为名播中外的历史文化名城。1999年游客达287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5亿元,旅游外汇收入1903万美元。以旅游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提供的财政收入占丽江地方总财政收入的4726%,几乎撑起了丽江地区财政收入的半壁江山然而,“丽江热”的同时,潜伏着的危机开始显现出来。一、丽江旅游业面临的现实严峻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森林消失,青山荒芜,气候渐恶,水土流失,清溪断流,雪线上升,冰川退化。丽江古城河道,清澈晶莹的河水,柔嫩的水草,嬉戏的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