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合作型社会管理模式强调国家和社会、政府和公民在社会管理中责任共担、资源共享,协同推进社会的良性运行。文章基于这一模式,分析了农民工子女的社会资本现状——乡村社会资本断裂、家庭社会资本匮乏、组织资本及体制化资本缺位,并从家庭、社区、社会及国家四个层面提出了帮助农民工子女建构能够满足其健康成长和良好发展的社会资本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根据抽样调查的结果,分析探讨了流动人口子女在城市公立学校中的社会心态。研究发现,流动人口子女的社会心态是积极向上的,但也有相当部分流动人口存在相对剥夺感、社会差异感、社会距离感、模糊的身分认同和不满情绪。最后从打破各种制度束缚、城市公立学校教师应该转变观念与增强社会责任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等角度提出了调整流动人口子女社会心态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通过问卷调查、个案访谈和小型座谈,本文从就学状况、受歧视情况、融合意愿、身份认同、社会参与等层面开展分析,重点考察了进城农民工子女社会融合的现实处境和主观意愿。调查结果表明,农民工子女的社会融合状况优于父代,但总体融合度不高;社会融合意愿强烈,而与城市市民之间实际交往度不高。农民工子女的城市社会融合是一个外来人口与本地居民双向互动的过程,政府亟待从舆论引导、社区服务、社工介入等角度推进农民工子女的社会融合。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中缅边境跨境婚姻逐年上升,其生育子女的人口基数也在逐年增长,他们多非婚生育的孩子,在现实生活中他们遇到了落户务工难、低龄化辍学、收入低、家庭生活困难、上学受歧视、容易误入歧途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已对经济建设、社会和谐、边境稳定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的一些企业在劳动保护、环境保护和社会公益等方面发生了系列的社会责任缺失案,扭转我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不利局面有赖于政府引导、企业履行和社会监督。  相似文献   

6.
杨莉 《长江论坛》2012,(1):67-73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的农民进入城市务工,其子女进城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农民工随迁子女的社会适应性和心理健康亟待关注。通过对武汉市七所中小学258名农民工随迁子女的问卷和访谈调查,结果表明:农民工子女的社会适应水平和其生活环境密切相关;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好于高中阶段;男生社会适应水平和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好于女生。生活压力、同伴关系和父母教育方式是影响其心理健康成长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阎玉芳 《传承》2011,(20):56-57
城市外来人口作为社会阶层分化中的较低阶层,其在经济、文化、社会资本中与社会中的较高阶层的差异较大,由此面临的教育不平等问题更严重、更具有代表性。通过采用布尔迪厄的社会、文化、经济资本理论,具体分析城市外来人口在受教育过程中所遇到的困境。  相似文献   

8.
公正是社会发展的最佳状态。所谓社会发展的最佳状态,是指社会成员之间的差异被保持在合理和适当的范围之内,即便是处于最不利地位的社会成员也能够获得最大利益的状态。在我国,残疾人群体是"处于最不利地位的"社会群体。目前,我国的残疾人人数已经达到了6000多万,约占全国总人口的5%,涉及到1/5的家庭。一直以来,残疾人经常遭受着其他社会成员在观念、教育、就业、制度、环境以及人际交往方面的排斥。要促进残疾人最大利益的实现,达到社会的最佳发展状态,就必须树立新的残疾人观;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强化社会"扶弱助残"的责任意识以及强化个人的权利意识。  相似文献   

9.
山西永济市八旬老人王秀英患肺癌晚期住院。她有7个子女,每家与医院的距离均不超过两公里,有的甚至仅距几百米,但老人病床前却无人照料,最后凄然离世。永济市纪检委决定,对王秀英4个有党籍和公职的子女分别给予党内严重警告、警告和行政警告处分。此事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不少人慨叹:社会越来越发达,两代人关系却越来越疏离,孝道缺失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0.
农村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生存、教育及身心成长对社会的稳定和谐有着直接而深远的影响。由于生存权遭受影响、发展权受到限制、受教育权难以保障、监护权缺损丧失、人身权受到威胁,他们成为特殊的被社会边缘化的弱势群体。建议构筑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关爱体系,为农村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营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11.
《人民政坛》2009,(6):43-43
蒋传光在《求是学刊》2009年第1期载文《公民社会与社会转型中法治秩序的构建——以公民责任意识为视角》认为,现代意义上的公民是政治国家成员的一种资格,具有独立、自由、平等人格,在积极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中享有充分的权利。公民责任是公民基于选择的自由以及由此承担的有利或不利的后果。公民责任意识表现为人们对“公民”作为国家政治、经济、法律等活动主体的一种心理认同和理性自觉,其前提是公民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12.
权利的贫困——浅谈农民工子女教育困境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社会权利贫困的视角出发,基于目前中国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现实情况,对目前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困境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为切实解决流动人口教育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谈服刑人员子女的社会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服刑人员中的中青年比例较高,他们的未成年子女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缺乏良好的监护教育及健康的成长环境,身心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对服刑人员子女提供社会保护,对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以及促进服刑人员早日回归社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论当前流动人口子女的安全问题与防范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子女的成长状况不容乐观,人身意外伤害、犯罪被害、心理疾患、网络负面影响等安全问题普遍存在;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有父母监护和学校教育缺位,社会生活环境复杂,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较差等。当前需要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建立、健全适应形势发展的法律规范;强化家长、学校和公安机关的监护、教育、保护责任;建立流动人口子女关爱服务机制,形成全社会性的安全防范网络。  相似文献   

15.
性别排挤研究的理论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从性别分析的角度对社会排挤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文献进行综述,提出性别排挤概念.认为性别排挤是指在中国社会转型中,由于社会保障体制、劳动力市场以及社会网络等方面的原因,女性不利群体被边缘化的机制和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建构理论分析框架,对国有企业下岗女工成为不利群体的社会排挤的体制、市场及社会关系成因,在此三重因素作用下形成的性别排挤的系统与过程,及由此造成的性别排挤的后果,即物质(经济)资本、符号资本和社会资本的降低以及性别排挤的特点等几个方面做出全新的描述和解释,对性别排挤的制度化进行结构性、过程性分析.  相似文献   

16.
新世纪对构建社会信用体系提出了迫切要求。而我国社会现实中信用缺失的现象也为我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 ,从制度层面、法律层面、道德层面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 ,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超常规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由于个体和社会教育需求的错位,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困难,并可能会对社会稳定产生潜在的不利影响。本文主要分析了个体和社会教育需求错位的表现、原因,对社会稳定的影响,并提出了以人为本解决个体和社会教育需求错位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招生政策直接影响工农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从建国初期的向工农开门,到文革时期的推荐上大学,再到改革开放初期的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及至1990年代中期以来不同高等教育资源的按质论价,工农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相应地经历了由建国后的快速扩大,到1980年代的有所减少,再到目前的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占有相对减少的变化。这种入学机会的增减与国家招生政策及工农子女拥有的经济、文化和社会资本状况息息相关。可以通过制定加大教育财政投入、实行招生配额倾斜、进行适度补偿以及惩治招生腐败等公共政策,来控制和弱化代际因素对工农子女入学机会的不利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9.
看了《民主与法制》第3期《太阳村的幸福样本》一文,对张淑琴的为人非常敬佩。如今我们社会弥漫着浓厚的拜金、利己的空气,社会的大多数人向往富裕安逸的生活,向往金钱。  相似文献   

20.
整体性治理与农民工子女的社会融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民工随迁子女实际上是城市第二代移民,他们能否融入城市社会是公共管理的重大议题,但当前政府应对这一问题的举措过于碎片化。本文系统地分析了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社会的主要障碍,并基于整体性治理的思路,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首先,必须建立跨部门合作的机制和平台;其次,帮助农民工子女克服升学和就业瓶颈;再次,要积极鼓励社会组织参与合作治理,为农民工子女提供教育和社会服务;第四,少先队、共青团组织应当加强对农民工子女的关怀和吸纳;最后,以社区和学校为主要平台促进农民工子女社会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