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政务微博是政府机构及公务人员利用微博这个及时发布信息的系统来实现政府信息公开,并进行参政议政的一个平台。政务微博的主体通过计算机、手机、QQ、MSN、电子邮件等便捷方式自由发布信息,与民众交流互动。政务微博是政民沟通的新媒体,是我国网络问政的新兴力量,是传统政府网站发展的一个飞跃。它有助于改进政府与公民、企业以及其他组织之间的关系,提高政府的服务效能。  相似文献   

2.
我国电子政府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于电子政府,人们有不同的理解,但其最重要的内涵及精髓,是建构一个“虚构政府”,即跨时间、地点、部门的全天候的政府服务体系,从而实现政府的网络信息化、政务公开以及电子政务。它的主要含义是:政府从网络上获得信息,推进“网络信息化”;政府在网上向公众提供非保密政府信息的检索服务,以便“政务公开”;实行电子化的政府服务,建立网上服务系统,使政府在网上与社会公众互动处理,即“电子政务”。一、实现电子政府的现实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讲,政府是社会最大的“信息处理企业”,政府治理的过程便是信息化收集、加工与处理的过程。实现政府…  相似文献   

3.
公民网络参与彰显了服务型政府的公民本位、社会本位,提升了服务型政府的责任与效能,推动了服务型政府的民主意识。但我们同时应该看到,信息轰炸,数字鸿沟,政府对公民网络参与的不重视态度,网络基础设施的差异,法制建设的落后,参与主体的不平等性及公民本身参政意识的淡薄,这些都不利于公民网络参与的进程,也不利于服务型政府的构建,所以应该加强网络信息的引导和监管,培育理性成熟的网络公民,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减少数字鸿沟,建立健全公民网络参与的法制环境,构建电子政府与民众的有效沟通机制.  相似文献   

4.
服务型政府建构中的公民网络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的不断渗入和普及,公民网络参与已成为一种新型参与方式和趋势,公民网络参与彰显了服务型社会的公民本位、社会本位,提升了服务型政府的责任与效能,推动了服务型政府的民主意识。但我们同时应该看到,信息轰炸、数字鸿沟、政府对公民网络参与的不重视态度、网络基础设施的差异、法制建设的落后、参与主体的不平等性及公民本身参政意识的淡薄,这些都不利于公艮网络参与的进程,也不利于服务型政府的构建,所以应该加强网络信息的引导和监管,培育理性成熟的网络公民,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减少数字鸿沟,建立健全公民网络参与的法制环境,构建电子政府与民众的有效沟通机制,这样不仅可以削弱公民网络参与的不利影响的同时,也可以加快服务型政府构建的脚步。  相似文献   

5.
我国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迫切要求政府信息公开由基本服务向快捷式、关联式服务转变。建立公众-政府-公众信息传导机制是实现这一转变的有效途径。为此,各级政府应通过在民意输入环节的提前主动介入、增强社情民意处理能力、提高政府信息发布能力、健全政府信息公开法律体系等举措推动政府信息公开服务工作的全面进展。  相似文献   

6.
面对网络信息权利的兴起、政府舆论引导力不足、信息公开力度不够导致网络信息权利滥用的现象,政府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实现网络信息权利与信息义务的平衡,实现网络信息资源、信息技术和政府引导机制的有效整合,消除信息鸿沟,保障信息权利的公平公开。  相似文献   

7.
政府公共服务电子化所特有的便捷性、开放性、互动性特征,为改进政府服务提供了新途径。地方政府要强化对电子服务的认识,注重信息资源建设,建用结合,全面创新服务观念和机制,以满足公众需求,形成公众广泛参与的服务型政府的模式。  相似文献   

8.
网络社会的发展催生了网络信息权利的兴起,网络信息权利具有很强的政治影响力,它拓展了社会舆论空间,对传统媒介话语权提出了挑战;是传统政治体系运行方式的有力补充;对政府的权利运行模式提出了挑战。政府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实现网络信息权利与信息义务的平衡,实现网络信息资源、信息技术和政府引导机制的有效整合,消除信息鸿沟,保障信息权利的公平公开。  相似文献   

9.
走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过程中,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面临着一些问题,如对“服务”含义的理解不一致、政府服务“贪广求全”及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权限划分不合理,从而使服务型政府建设陷入一种困境。为了走出困境,更好地建设服务型政府,应该找准定位“服务”内涵的角度,准确理解“服务”的含义;转变政府职能,明确政府服务的限度;创新政府体制,实现合理分权。  相似文献   

10.
转变政府职能是当今政府改革的神圣使命,而转变政府职能的关键是强化政府信息服务职能.电子政务的迅猛发展,为强化政府信息服务职能开辟了数字化途径,为政府信息服务提供了崭新的电子化方式和手段,为政府借助信息网络履行信息服务职能创造了有利条件.认真研究运用电子政务推动政府信息服务不断深化与完善,将会促进政府服务职能发生持续性转变,对于建设服务型政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政府信息公开是当今信息时代民主政治和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档案馆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的政府信息公开的查阅场所,较之公共图书馆和行政机关信息中心既有优势,也存在诸多问题,必须扬长避短,认真加以改进,使之更好地担负起政府信息传播工作,为公众服务。  相似文献   

12.
政府网络发言人制度的实践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网络发言人制度是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在网络空间的延伸和拓展。建立政府网络发言人制度,使网络问政有了制度化的平台,是政府掌握网络舆论宣传主导权的需要,也是服务型政府理念的体现和深化。未来政府网络发言人制度要继续发挥其积极作用,大力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是前提和基础,解决好网络发言人的身份识别问题是关键和核心,一支专业化的网络发言人队伍是人员保证。  相似文献   

13.
政府信息公开是公民实现宪法权利的保障,也是监督政府依法执政的基础,是公民知情权的体现。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构建,有利于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化,增强政府管理及政府间的透明度;有利于建设一个公开、透明的服务型政府,实现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有利于广大公民参政议政,促进政府依法行政,提升政治文明。图书馆是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与出版发行、大众传媒等机构共同承担着各类信息的传播任务,也是提供政府文献信息的重要职能部门,在政府信息公开化过程中能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科学应对网络危机提升政府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严重影响政府形象的网络危机事件频发,如何科学应对政府网络危机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政府、媒体、公众是网络危机的三个主体,要科学应对网络危机,必须适应新形势重构这三个主体间的关系,要建立有利于三者之间双向对称、透明的信息传播模式。  相似文献   

15.
网络时代的信息技术对传统的政府治理影响很大。从文化、技术与制度三个维度来看,必须对网络政治文化进行“理性化”构建,建立信息共享的网络管理平台,设计“四位一体”的网络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技术及其应用的迅猛发展,社会信息化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建立电子网络政府,推动电子政务的发展,既是一种世界性潮流,也是电子信息技术应用于政府管理的必然趋势。电子政务是政府管理方式的革命,它是政府机构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把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借助Internet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从而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离的限制,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实施电子政务重要的是通过新的管理手段引起的管理方式的变革来改变…  相似文献   

17.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政府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网络在政府工作中的运用,拓展了政府的服务空间,极大地提高了政府的工作效率和政府的服务质量.同时,网络环境下的服务型政府建设也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推进网络环境下电子政务的建设需要从发展电子政务,落实政府网上责任,推进政府网站建设,加大政务公开力度等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18.
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中,政府信息化显得尤为关键。政府信息化的核心是构建较为完善的电子政府,包括电子政务和政府的信息服务。推动我省政府信息化建设应立足自身条件、从省情出发,以便加速政府信息传播,为促进江西经济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9.
社会转型期,沟通在政府管理网络舆论危机中能有效促进危机预警,保障危机信息的提供,有利于政府科学决策,有利于重塑政府形象。实践中,由于传统的单方管理理念导致了政府沟通意识欠缺,同时,沟通的常设机构不到位妨碍了危机处置权威的形成。因此,要实现政府在网络舆论危机中的有效沟通,必须尽快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切实提高政府管理网络舆论危机的沟通技能,注重培植网络舆论危机沟通的中介力量,不断创造网络舆论危机沟通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20.
在高速发展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助推下,现实中的群体性事件在虚拟社会得以重演,已构成当下政府面临的一种新形势新挑战。因此,如何防范应对已成为构建和谐网络虚拟社会的重要议题。政府应加强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监控和引导,完善利益表达与整合机制,完善信息发布机制建设,强化官员问责制度,对于那些恶意发布虚假信息或恶意中伤报复的网络行为人,更要采取行政和法律手段进行惩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