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世界持久和平是中国历届政府始终不渝的追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步确立了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国家战略;中国维护国际和平的思想也从毛泽东时代"以正义战争谋和平"思想转变为更为积极地维护和建设世界和平的思想。从到邓小平的"以发展促和平"思想到江泽民的"合作和平、秩序和平与新和平"思想,发展到胡锦涛提出"以和谐世界永葆持久和平"的思想,不仅反映了中国政府对和平内涵的认识更加深入和全面,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而且表明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越来越积极、主动、自信地融入国际社会,承担大国责任的事实。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成立之初就定下了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几代领导人也为之领导人民努力奋斗,在此过程中又提出构建"和谐世界"的理念,这是我国党的领导人对时代特征和国际关系深刻认识的结果.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有其历史性和现实性,中国的和平发展已经对世界产生巨大影响,并将进一步推动世界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准确分析了当时中国所处的时代大环境,逐步形成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主题"的新论断.21世纪初,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又审时度势地提出了"中国和平发展新道路"这一命题.和平发展的世界主题与中国和平发展新道路两者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政策的发展经历了从"和平与发展"到"和谐世界"的提出,"和谐世界"对全球治理理论的阐释和丰富.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的"和平发展"国际法思想,是新中国成立后,在美国和前苏联争夺世界霸权、资本主义阵营封锁打压社会主义阵营的时代背景下形成的。该思想以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为目的,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反对霸权主义原则"为主要内容。在该思想指导下,中国政府几十年来成功应对了国际社会的风云变幻。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今天,"和平发展"国际法思想仍是"和谐世界"国际法理论的坚实基础,并且在不断推动"和谐世界"国际法理论的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6.
张慧玉 《岭南学刊》2008,3(2):18-22
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设和谐世界思想,具有很深的实践意蕴。它不仅体现了当代世界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发展趋势,也是为促进中国和平发展创造有利国际环境的现实需要,是推动中国和平发展树立良好国际形象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7.
李本霞 《传承》2008,(24):120-1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成立之初就定下了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几代领导人也为之领导人民努力奋斗,在此过程中又提出构建"和谐世界"的理念,这是我国党的领导人对时代特征和国际关系深刻认识的结果。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有其历史性和现实性,中国的和平发展已经对世界产生巨大影响,并将进一步推动世界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张春玉 《传承》2010,(3):67-6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政策的发展经历了从"和平与发展"到"和谐世界"的提出,"和谐世界"对全球治理理论的阐释和丰富。  相似文献   

9.
王克宁  董欢 《传承》2008,(4):132-134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准确分析了当时中国所处的时代大环境,逐步形成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主题"的新论断。21世纪初,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又审时度势地提出了"中国和平发展新道路"这一命题。和平发展的世界主题与中国和平发展新道路两者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  相似文献   

10.
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平发展思想的三个基本命题.三个基本命题的提出,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大变革大调整的当今世界审时度势、运筹帷幄的产物,反映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继承、丰富和升华了中国共产党的和平发展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